中德职业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1.课程编排的不同
德国在实施职业课程改革后以学习领域为单元的课程,是一种行动体系课程的内容编排,它是针对行动顺序的每一个过程环节来传授相关的课程内容,由于每一个行动顺序都是一种自然形成的行动过程序列。而且学生认知的心理顺序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序列。因此,这一行动体系课程对每一门学科可能是不完整的,但对于每一个职业行为来说却是完整的。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实用性,突出了职业教育的技能性。
而我国同专业学生学习的内容,显然是按学科体系课程的内容编排的,尽管这一体系考虑了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认知的心理顺序,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情况,但课程内容却是根据结构庞大而逻辑严密的学科顺序编排的。不仅专业学习的宏观内容编排采取了各门分科课程平行展开的方式,而且各分科课程本身,即微观的内容编排也是按学科结构平行展开的。这样,对学生来说,学到的知识体系虽然是完整的,但对于所要从事的职业行为来说,却是不完整的。这就导致我们许多职校生毕业到企业岗位后,虽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职业行为能力却较差,企业不得不重新进行上岗培训,使职业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2.培养目标不同
德国的学习领域课程设置,培养的目标显然定位于技术工人,每一个领域都是一项具体的工作,比如,机械分系统的制作、安装和拆装等。学生学完这些课程,就能直接在岗位上操作。而我们的定位就显得模拟两可、模糊不清,似乎是技术工人,又似乎是技师,还好像是管理者。我们开设的大量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初衷是拓宽学生的视野,夯实学生的基础,为学生多渠道就业创造条件,使学生成为多面手。但实际上却可能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失去方向,不知道到底该干什么,甚至使学生什么也没有学精、什么也没有学专,反而什么也干不好。这点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借鉴德国学习领域改革的经验。
3.评价体系的不同
德国的职校考试都很少,像机电一体化专业,在三年半的学习过程中,只有两次考试,期中考试和结业考试。而且整个考试过程中,没有什么死记硬背的东西,考试内容有理论、实践,还有面试,注重考察学生对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对比我国职校的评价体系,学生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需要面对的是大大小小上百场考试,其中绝大部分的考试、考察的是需要记忆的概念性知识,学生经常是考试前突击,考完试就忘记,教学效果不理想,也不能起到客观综合评价学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