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高考网为大家提供福建省2016届高三理综教学指导意见,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福建2016高三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一、领悟《考试大纲》精神,把握高考复习方向
认真学习全国《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以及《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准确理解、把握高考物理学科的考试范围、考试内容及要求。认真研究全国卷的试卷结构、试题特点以及知识考查的层次和具体能力要求等。教师要熟悉全国卷的试题特点,发挥集体的力量,认真研究高考试题,转变福建自行命题的思维定式带来的影响,正确把握物理学科高考复习方向,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科学安排教学计划,提升复习教学质量
各级教研部门及各校高三物理备课组应立足实际,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物理学科特点,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合理、周密安排教学课时和复习进度,设定各阶段复习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切实做好各模块、各专题的复习教学。
提高高三物理教学质量,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索和研究。各校应结合实际,加强校本教研活动,针对全国卷试题特点和教学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有效地开展专题研讨,准确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改进复习教学策略,提高复习教学质量。
三、重视基础知识教学,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重视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复习,夯实知识基础。高考复习不是以往教学的简单再现,更不是单纯地追求深度和难度。对于关键的物理概念、规律,不仅要引导考生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含义,还要引导考生理解概念和规律的产生背景、事实、过程、适用条件以及相关概念和规律之间的相互联系,以问题的形式,从多角度、全方位对知识进行专题归类,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
在复习教学中,应注重完整知识体系的构建。关注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发展,帮助考生对知识进行重组、整合、归类、辨析、总结、应用,学会建立知识框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有机融合各部分知识,达到灵活应用知识的目的。
加强选考模块的复习,关注本模块知识的综合应用,根据选考模块的试题及赋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有效训练。
四、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全国卷试题常以生活、科技、社会、环境为背景,关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史实,关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因此,复习教学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引导考生关注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解决实际物理问题的关键是要挖掘其物理本质,通过分析、抽象,将实际问题与头脑中已有物理模型建立联系。从对象模型(质点,单摆,点电荷等)、条件模型(光滑水平面,匀强电场,匀强磁场等)、过程模型(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竖直平面中的圆周运动、类平抛运动、简谐运动等)、物理情境(流体类模型、传送带类模型、弹簧类模型、粒子在有界磁场中偏转模型、子弹打木块模型等)等入手,把不熟悉的实际物理问题转化为熟悉的物理模型,注意知识和方法的迁移和灵活运用,提高解决实际物理问题的能力。
五、重视实验复习教学,提高物理实验能力
重视物理实验复习教学,培养考生良好的实验基本素养。要求考生能独立完成所学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正确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
加强考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高考设计性实验题的素材,是在已学过的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加以迁移、拓展和创新。因此,在实验复习教学过程中,一要立足课本实验,二要关注教材中探究性实验和课题研究,三要重视演示实验和小实验,四要注意从习题中延伸的实验情景,让考生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去处理物理实验问题。同时,给考生以必要的分类分析与归纳指导,让考生领会掌握物理实验的设计思想。
六、注重解题有效训练,提高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全国卷重视考查考生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能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分析、表达物理问题。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有时是数字运算,有时是符号运算,既要重视定量运算,也要重视定性和半定量的分析和推理。复习中教师要精选习题,注重有效训练。同时,教师应根据不同的物理问题选择相应的数学方法,以加深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提高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七、有机渗透物理方法,关注物理学史教育功能
高考试题中常涉及到许多物理方法,如:类比法、归纳法、微元法与极限法、整体与隔离法、合成与分解法、单位制中的思想方法、理想化模型、物理模型法、临界问题分析法、图象分析法等,在复习教学过程中应有机渗透物理方法。
关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史实,了解物理学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思维方法,以及建立物理概念和发现物理规律过程中涉及的辨证思维。学习科学家们勇于发现、善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进而使考生不仅收获知识,而且还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受到启发而激活创新的科学思维,提高物理学科素养。
八、强化审题训练,注重解题规范
审题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它需要阅读、理解、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也包括严谨、认真、细致的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审题时,应指导考生准确获取信息,理解关键词语,挖掘隐含条件,排除干扰因素,并能借助画示意图,用文字、图像和方程式等形式,将所要解决的物理问题表示出来。
解题的规范将直接影响考试成绩。物理解题过程中,层次要清楚,逻辑要缜密,语言要规范,文字要简洁。解题时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解题中的方程式书写要规范,使用各种字母符号要规范,题目答案的表达要规范等,减少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失分。
福建2016高三化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一、加强《考试大纲》的研究,把握复习方向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所规定的多项内容是一个紧密相关的整体(如右图),而试题是全国《考试大纲》中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要求与试题呈现方式三个方面的深度诠释、外在表现。研究《考试大纲》应建立起“考试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要求”“试卷形式结构”等关系的研究思路,准确把握命题立意、考查目标与考查形式的内在一致性。在剖析考试内容时,注意比较《考试大纲》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省理科综合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的异同点,着眼于差异的本质,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从而为复习教学的决策与实施提供良好导向。在对高考试题研究中,也不能仅仅关注试题的考点,应从试题的呈现方式入手认识考查的知识内容、能力要求、命题依据和命题原则,从而达成不仅知道“考什么”“怎么考”,还清晰认识到“为何这样考”的研究目标。这是指导并培养学生“答什么”“怎么答”“为何这样答”的解题方略的前提与基础。
二、重视知识内容的整体性,完善高中化学知识结构
目前,我省修习不同选考模块的学生比例失衡。许多学校未能站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设置高中化学课程,只选择《物质结构与性质》或《有机化学基础》其中一个模块开设课程,即“考什么”就“学什么”。其中,大多数学校选择修习《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在高考中选考《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考生不足10%,这样的课程设置使学生的有机化学素养普遍偏低。复习教学应立足于培育学生化学学科认知素养,认识不同模块知识的教育功能和价值,完善学生的化学知识结构。
《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教学功能定位具有明显差异,前者侧重于学生形成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观念,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建立结构决定性质的研究视角,并以此视角审视有关化学现象、预测物质性质;后者强调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合成等方面知识,认识实验在有机化合物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等。两个模块的学习对促进学生化学素养的提升各有侧重、相互补充。因此,要求教师在复习教学中,消除人为的模块壁垒,建立起模块间的有机融合。
对于选考《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考生,在复习《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时,注意理清相关理论和概念的来龙去脉、应用范围及如何应用,突出结构与性质的关系。重视《考试说明》不作要求而《考试大纲》有要求的内容,予以修足补齐,如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金属晶体常见的堆积方式、晶胞等。在必考有机化学的复习中,不能仅把重点放在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烃及其衍生物部分典型代表物的主要性质及其重要应用、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上,还应当适当拓展和补充,如对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种数的判断不能局限于戊烷和乙醇,要拓展到位置异构和官能团异构;对有机物性质的复习,应将典型代表物的主要性质迁移到官能团的性质,等等。
对于选考《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考生,在复习教学中,应抓住官能团的特点,分析物质性质及其反应机理,从结构、性质、应用等因果关系建立知识网络;突出有机化合物的鉴定、检验、合成的方法;注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了解有机化学与能源、环境等的关系。提高学生应用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意比较《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重视差异,例如,了解确定常见有机物结构的某些物理方法,通过核磁共振氢谱中峰数及面积比推导有机物结构(或逆向推导)等内容。
三、体现学科特点,强化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测定物质组成与结构、研究性质及变化规律、实现物质分离与提纯等的重要方法与手段,在化学教学中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与地位。新课程大幅度地增加了实验探究活动,《考试说明》特地补充22个学生必做化学实验内容,以强调对实验教学的重视。但由于教师对化学学科本质及实验对化学学习与研究的价值等认识不到位,多数学校以实验条件不足、课时紧张等为理由,盲目削减化学实验教学,学生少做甚至不做实验,“视频播实验”“黑板画实验”“耳朵听实验”“考前背实验”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学生化学实验基本技能与探究能力普遍低下。复习教学中,要带领学生重新走进实验室,重做典型的动手实验。实验教学中,不应满足于实验基本操作的训练,更应作为物质及其变化研究的方法与手段,从而充分发挥实验的认知功能、方法论和教学论功能。应再创设适宜的探究情境,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方案—得出结论—反思评价”等过程;要求学生对比、归纳、总结常见仪器装置的使用原理、用途特点和规律;领会实验操作的实质与内涵:对操作原理的认识(解决实验操作理论依据的问题),对操作方法的认识(解决如何操作的问题),对操作目的的认识(解决为何要安排这样操作的问题),对错误操作造成后果的认识(解决为何要这样操作的问题),掌握科学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的技能;加强实验目的、步骤和原理分析,学会控制条件、使用仪器、观察分析、得出结论、解释结果、设计或评价或改进简单的实验方案。多问“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还可以如何做”,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四、构建科学的定量认识方式,发展定量思维
定量研究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它促使化学学科逐步从定性走向定量、从感性走向理性,对化学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都提出“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的学习和考查要求。可是,近几年高考中,我省考生在有关化学计算的考查点上,得分率普遍偏低。因此,教学中不能把化学计算仅仅定位为基本技能问题,应将其看作是精确化理解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问题——化学规律原理的定量化表述。要努力帮助学生把握计算的化学依据、建构计算的化学模型、运用化学计算技能,解决“为何计算(创设真实的应用情境,感悟化学计算的功能价值)”“据何计算(理解化学符号的意义,建立化学计算的学科思维)”“如何计算(构建科学的定量认识方式,掌握化学计算的规范要求)”3个核心问题,使学生的定量处理能力与定量思维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五、建立学科基本观念,优化复习教学模式
化学学科观念既是人们对化学学科认知的结果,又能指导人们如何看待化学问题、选择何种途径解决化学问题,因此在学科知识与学科思维中起统摄作用。而不少教师只重视化学事实性知识的教学,轻视学生化学观的形成教育,致使学生化学认知素养不足。复习教学强调从新的角度和高度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再学习。教学中应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设置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探索建立用化学基本观念来统摄知识建模与思维建模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包括:设置合适的专题,厘清专题中的核心概念,提炼与专题内容融合的基本观念,分解基本观念的内容属性和思维属性,编制实现学科观念双重属性建构的研究案例,探究实现知识与思维的建构,感悟观念在统摄知识与思维的价值。帮助学生补缺补漏、知识整合与能力提升。
六、精练精析,实现在反思中提升
进入复习教学,将不可避免地进行相当强度的习题训练、考试评价和有针对性的讲评教学。习题训练不能只强调解题熟练度,缺乏思维导引。为做好“练—讲—评”教学,实现在纠错中提升的目的,应把握“五核心”,即核心知识、核心技能、核心能力、核心方法和核心价值;增强“四意识”,即资源意识(确定习题的功能价值,求精不求广)、目标意识(习题应达成的目标)、过程意识(习题讲评的效度取决于学生思维发展过程和程度)、评价意识(包括暴露学生答题情况的前评价和讲评后学生达成情况的评价);关注“三思维”(命题者思维、应答者思维和讲评者思维)的交互;落实“三方面”,即铺路引导、做好归纳、整体感悟和提升。
七、培养化学学科思维方式,准确运用化学术语
培养学科思维方式,准确运用化学术语,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是复习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化学学科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有非逻辑思维中的直觉思维、想象思维和联想思维,逻辑思维中的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类比与假设,发散思维中的逆向思维、侧向思维和多向思维等等。在复习中,把学生置于一种仿真的环境,通过对一些典型专题、案例的分析和归纳,引导学生去细心体会、总结、交流,发展化学学科思维能力。例如,离子反应:从微观角度认识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的性质,初步建立起研究水溶液体系的思路方法;氧化还原反应:对化学反应、化学物质分类提出新视角,并指导物质性质的研究——通过抓住组成物质的核心元素的价态进行物质性质及反应的预测,等等。化学符号表征是化学学科思维方式三大表征之一。化学用语是用于表示物质微观组成、结构及物质变化的化学符号系统,其格式严谨、内涵丰富,是化学学习、交流及成果传承不可或缺的核心工具。复习教学中,要特别加强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电离方程式以及化学式、结构简式、电子式、电子排布式、化学专用名词等的规范使用,并通过简答题的训练,提高用规范的语言文字表达化学问题的能力。
福建省2016高考生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一、教的建议
1. 认真学习文件,把握复习备考方向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考试大纲》)生物学科部分,是依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是历年全国高考统一命题纲领性文件,也是我省制定《考试说明》的依据。因此,在命题的依据上福建卷与全国卷一脉相承,没有太大差别,改用全国卷后,以往成功的复习教学经验依然适用。
教师应认真领会有关文件精神,比对全国命题与福建自行命题的不同特点,比对《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在考试范围、试卷结构、能力要求和知识内容的差异,理解《考试说明》中知识要求和能力目标的实质,发挥题型示例及样卷的指导作用,研究近年全国卷的特点,正确指导学生进行复习。对于《考试说明》未作要求而《考试大纲》列入考试范围的4个实验,之前没有做实验的学校应及时补做,对于个别要求层次有变化的知识内容要进行适当的拓展。
2.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将学科思想和方法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扎实基础知识,提高生物学科素养。
复习的初始阶段,在知识层面以单元过关为目标。建议教师降低复习重心,帮助学生对各个模块章节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归纳,加强对生物学基本事实、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的理解和运用的训练,注意引导学生回归教材,不但要关注教材中学科的主干知识,对于教材中的图、边栏的补充阅读以及正文的小字号字体的内容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适当补充复习初、高中衔接的内容,例如和代谢、调节有关的生理卫生部分的知识。
复习的中后期阶段,在知识层面以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为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以重要概念为核心构建知识网络,例如,借助“思维导图”“概念图”等形式构建细胞代谢、遗传变异、生命活动调节和生态环境等主干知识网络,从知识点、知识主线、知识贯穿面和知识统领四个层面实现对知识的立体化理解,这有助于扎实地掌握各个知识点,能快速、准确地运用有关的知识解决问题,并发展形成学科能力。
3.致力培养能力,强化知识的理解应用
生物学科所考查的知识内容往往隐藏在试题情境中,文字信息量大,图形、图表较为抽象,因此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尤为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多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相关的模型和图表,提高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进而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素材,包括技能性实验、调查实验和科学史中的实验等,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材料、实验试剂、实验现象、实验变量、实验结论等因素,理解实验的一般思想、方法。关注理论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例如以植物激素调节、动物神经调节、植物光合与呼吸、酶的功能、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种子萌发过程中物质的变化和鉴定、遗传杂交育种等知识为背景,通过相关的实验案例进行迁移性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验探究的能力。
4.强化规范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单元练习要精选典型题目,帮助学生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再到“举一反三”,切忌贪多,重在落实。其次要重视练习讲评,在复习课堂上不能仅是就题论题,要分析解题思路,并为学生创造展现思维过程、暴露错误的机会,如提问学生的解题思路、让学生到黑板演示解题过程、小组学习讨论等等,让学生在知错、纠错过程中达到规范训练的目的。另外还应该重视收集学生在练习和考试中的错误,分析其中的错误原因,及时纠正补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要根据学情设计、使用练习与测试题。要引导学生使用系列、有效的练习,提高习题的有效性,通过精心设计的试题提高测试的导向性与反馈评价功能,避免学生盲目做题,陷入题海。要通过典型的题型引导学生通过练习,达到巩固知识、提升能力、检测学习水平的作用。要关注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使用教辅材料时应以学校的学情为主导,教师应先经过精心选择,剔除偏、难、怪、错题以及陈旧冗余的内容,增补缺漏或不足部分的内容。
二、学的建议
1.回归教材,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进入复习阶段后,要按照《考试大纲》中的知识体系,主动建构知识体系。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带着问题回归教材,关注教材中各种图、表等载体,关注教材的生物学事实、现象、概念、原理,通过思维导图、概念图、结构-功能图等形式构建知识小体系,达到了解事实、内化知识、形成网络的目的。
2.挖掘教材中的实验素材,提升实验与探究的能力
复习时不能仅仅停留在实验原理、操作、现象、结论层面上,还应结合变式练习对实验进行拓展迁移。要善于从教材中科学史素材中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领悟生物学思想方法,培养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
3.适度练习,提升解题能力
在练习中应注意加强学科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规范训练,要求观点的表述有逻辑性、条理性,用专业术语描述生物学的概念和原理。同时还应该重视审题能力的训练,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句,根据题干信息选择生物学的专业术语答题。对说明性问题,尽可能使用课本上的结论性叙述表达。关注遗传、实验等常见题型的练习。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福建高考语文试题 | 福建高考数学试题 | 福建高考英语试题 | 福建高考理综试题 | 福建高考文综试题 |
福建高考语文答案 | 福建高考数学答案 | 福建高考英语答案 | 福建高考理综答案 | 福建高考文综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