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深圳8月22日体育专电(记者 赵瑞希)从大运会开幕式上的“互动哥”开始,志愿者的敬业感动了很多人,志愿者的微笑温暖了很多人……他们无处不在,他们默默付出,赢得了好评如潮。
然而,在掌声背后,是培训老师的苛责、简单动作的无数次重复、岗位可能被取消的担心、家人生病却无法陪在身边的心理纠结……从选拔到培训,再到上岗,一路走来的酸甜苦辣已成为一个个片段、一个个场景,共同编织着志愿者的大运记忆。
酸:担心和委屈引发的心酸
开幕式上不停跳动、欢呼90分钟的“舞蹈标兵”王莉告诉记者:“第一次预演时,导演说我们做得不好,不打算要我们了。我们努力地练习了两个月,很怕自己被删掉了……”说到这段,王莉哽咽了起来。“为了能够留下来,我们更加拼命地练习。最后得知可以出现在开幕式舞台上时,超级开心,但想到当时的那种不安也让我们觉得很心酸”。
志愿者郑荣侠说:“以前做兼职时,别人看我是学生,都会比较包容我,但是这次不一样,对我们的要求很高,要把我们训练成专业人士。其实我们很认真,但一旦做错,还是会被培训老师、场馆经理批评。那时心里多多少少会有一点委屈。这个经历也让我明白,不论做什么,态度很重要,要有不服输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