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事业要有持续的发展,不是只靠科学家开讲座、出版科普读物、写科普专栏就能实现的,还需要动员社会力量推动科普产业化。
目前,国内的科普基础设施并不能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正是瞄准了这一市场空缺,“80后”海归鲜鳞波和他的创业团队立足自身专业知识,选定机器人展品研发,进行创业。
武汉科技馆江滩科学馆儿童科学乐园的科学策划,以及今年6月25日开馆的湖南省科技馆中机器人舞蹈展项就是由这个年轻的海归创业团队负责的。
“到现在,创业团队核心成员之间的合作已有7年之久。”鲜鳞波说,“我们从大学时代就一起参加机器人竞赛。大学毕业后,我们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从事仿人机器人的研究工作。2009年,完成仿人机器人的研究之后,我们一起回武汉创办了现在的公司。”
“我们以机器人展品研发为主,辅以其它科普展厅及科普活动策划配套服务项目,为客户提供从科学策划到展品设计,再到工程实施全方位的服务。”鲜鳞波说,“但是,科普事业不能过于市场化,损害公众获得科学知识的权利,同时也不能忽视企业的经济利益,让从事科普产品研发制造的企业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压力。”
获取经济利益、有充裕的资金支持等,这些是企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科普事业具有很强的公益性质,企业要做好科普,就需要在科普市场化的过程中把握好公益性和经营性之间“度”的问题。
公司成立两年来,这个年轻的创业团队不仅积极研发科普展品和科普玩具,还通过作报告、成立中国机器人网,进行机器人科普宣传。为了做好科普报告,他们还参加了武汉市科协科普报告团,向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请教做好科普报告的技巧:如何抓住公众的兴奋点,再用最简单的语言普及机器人科学知识……(留学群 liuxueq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