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培拉是澳大利亚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这里不单有国会大厦、最高法院、国防部等国家机构,也有国家图书馆、国家科技中心、国家植物园以及国立大学。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也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在市中心东面。说不定你一不小心就散步散到了国立大学了。校园里和大街上一样见不到多少人。但你千万别小看了这所大学。作为澳洲最重要的科研基地,澳洲的半数以上科研成果都出自这里。70%以上的教职工拥有博士学位,其中诺贝尔奖得主就有三位。
国立大学的MBA教学历史不长,也就四、五年。目前还属于一个叫澳大利亚亚太管理研究院。但随着一座接受捐资五百八十多万澳元(相当于三千多万人民币)修建的新教学楼的投入使用,使这所每年只招四十多名学员的MBA教学条件空前提高。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MBA学员主要来自环太平洋国家。我们这一届学员就来自十八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是东亚各国,澳洲及附近岛国和南美洲各国的学员。也有极少数来自非洲和俄罗斯的学员。其中又以中国大陆学员最多,占四分之一。其次是才是澳洲本地。有华人血统的学员超过一半。
教学特色之一:用压缩饼干填鸭
以前老听人说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是填鸭,学学MBA我才知道填鸭的真正滋味。由于签证没及时拿到,我是开课前一天才赶到学校的。果然一开课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白天上课,下午下课后讨论第一个案例。天,我还没看呢。二十多页的材料,别人讨论,我在一边看。讨论完到做出报告,已经很晚了。回家还得看明天的案例,否则又拉下了。肚子还饿着呢。半夜一点下去做饭吃。这一周除了周五外一天一个案例。下周一结课考试。连生活都没理顺,就这么劈头盖脸的来了,真是吓了一跳!
其它课程也没几个客气的。经济学别人要学一年,我们学两个星期。会计学及企业财会状况分析是一个月。也惨。有会计背景的好过,我们没有啊,痛苦。市场学,一个星期。这些课程的教材哪个不是上千页一本,光看书都够看的,还要上课和大量案例分析加讨论,想想吧。
教学特色二:小组案例分析和演讲
MBA学习案例分析少不了。而案例又有两种,一是个人案例,自个儿分析写报告;二是小组案例,由四、五个人组成一个组,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不但要交报告,很多时候还要进行演讲。
我相信小组讨论和演讲是ANU的MBA的最大特色。我们教学楼除了上课用的两个演讲厅以外还有八间小组讨论厅,每间讨论厅有七、八平米吧,除桌子以外还有三台联网的电脑和两块黑板。这样四十人左右一个班是最佳规模了。对于许多大班MBA,如哈佛八百人班,恐怕还没这条件。尤其是案例演讲,如果小组太多,一天也讲不完啊。那他们就只有在课堂上七嘴八舌讨论了。没机会发言的人怕是很多。
所以我们每门课一开始,首先是要给学生分组。原则是来自同一个国家的每组不能超过??来自这么多国家和地区,口音问题在开始还真是个问题。就拿新加坡人来说吧,英语是他们的官方语言,说起来自然很流利,可起初我们就是听不懂!后来才逐步有所适应。大家背景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有不同,确有取长补短的作用。
小组案例分析的一个特点是大家贼认真。一方面是大家都是花了高额学费来学习的,都有着明确人生目的,没谁敢把学习当儿戏;其次是竞争。大家齐努力才能拿高分嘛。如果个别成员没努力,就有可能被指责为“No contribution”,以至被排斥在小组之外,学分也就拿不到了。案例演讲就更是面对面的竞争了。哪个组讲得好,哪个组不好,大家一目了然。所以很多小组为了讲好本组案例,可谓出尽奇招。象上次我们研究Toyota的时候,小组成员不单收集了大量Toyota历史资料和报表,研究了大量评论文章,其中一个成员还亲自开着小车跑到了Toyota澳洲公司,与有关负责人作了深入的交谈。最后我们演讲的时候除了用PowerPoint制作的精彩幻灯演讲稿以外,还给大家放了一段从Toyota弄来的录象。可谓是讲的淋漓尽致了。
教学特色三:强大的师资力量
由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MBA班规模不大,学校自己的教师不可能配很多。但这并不意味着ANU的MBA的教师素质低。相反,来此教课的教授不少都是世界一流学者。因为学校采用的是一种开放的教授选取模式。除了象统计学、会计学等基础课程由国立大学自己选派以外,许多重要的课程都是由从世界各著名高校聘请来的客座教授担任的。这些著名教授不但理论知识丰富,很多都有长时间的在世界知名大公司工作的经历。他们提出的一些案例不少都跟他们个人的亲身实践有关。每门课程结束校方都会向学生征求意见,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才可能被长期选聘。
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也十分融洽。上课时学生可以随时插话发言,老师对学生的问题也都答得非常认真仔细。课程中甚至结束后教授们都热情欢迎学生们的问题和交往。事实上学生们在周末开Party或由其它活动都会主动邀请任科老师一同参加的。
除了教课以外,巧妙的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很多教授所擅长。比如说我们上《技术创新管理》这门课的时候,老师出了一个案例,破例让具有相同或相近国家/地区背景的学生分在一个组。原来是这么一个案例:一家小型澳大利亚高科技公司因国内市场饱和和竞争日趋剧烈,想寻求国外合作伙伴向海外进发。教授特安排澳洲本地学生组成发标组;竞标组则有中国北方小组,中国南方(含香港地区)组,东南亚组,南美组等等。各小组都要把自己设想成本地区的一个最具竞争力的企业,来堪培拉竞标。老师只给大家一个晚上时间准备。结果所有小组无一例外的在讨论厅钻研到凌晨一点以后才结束。比方说我们小组就经过了激烈讨论、确定分工、分头行动、报告汇总、模拟答辩等几个步骤。第二天上午九点开始“竞标”。该案例无论是从学员的投入程度还是实际表现来看都是令人十分惊讶和满意的。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各组都能拿出最满意的方案来,可见人类的潜力确实不容低估。
每次学员的案例演讲结束后,任课教授几乎都会说:我为大家所付出的辛勤努力而感动,你们这届的演讲质量无疑是历年来最高的,我深表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