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东高考高分作文经验分享:每天看报纸时评
“看到第六篇是自己的作文,我很惊讶,一旁的爸爸妈妈则很惊喜。”罗慧中说。日前,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2015年广东高考10篇优秀作文,其中第六篇《感知自然要躬行》出自中山市一中学生罗慧中,该生是一名理科生,今年高考语文考出了134分的好成绩。罗慧中说,自己高一高二看课外书积累,高三每天看报纸时评,培养写议论文素养。
据悉,今年的作文题是如何“感知自然”,今年考试院也未透露这些作文是满分作文还是高分作文,而是以“优秀作文”的称呼对外发布。
拿到试卷先看作文题找感觉
父母对女儿予以“秀外慧中”之意,所以取名罗慧中。罗慧中来自小榄,初中高中均在中山市一中就读。她从小喜爱读书,钢琴考过9级,柳琴考过10级。
回忆起考试当时自己写作文的情景。罗慧中说,自己拿到试卷后,还没答题就先看了作文题目,看看自己对这个题目是否有感觉,把自己的一些思路写在草稿纸上。然后开始做试卷,做试卷过程中如果对作文题目出现一些灵感或者想法,又会马上记在草稿纸上。离考试结束还有45分钟,她才正式开始写作文,先花5分钟理了一下提纲结构,然后开始下笔,考试结束前5分钟完成了作文。
拿到试卷后会马上看作文题,然后一边做前面的题,一边构思作文,这就是罗慧中作文应试的一个方法。“前面的阅读题、古诗词题等会有一些作文用得着的题材,或者能触发自己的写作灵感,一旦发现,就写在草稿纸上备用。”
有自己的语文积累笔记本
在写作积累方面,罗慧中说,虽然自己是理科生,但平常爱看课外书,特别爱看古典诗词鉴赏类书籍。高一高二也看了很多的课外书,这为她写作提供了许多素材。到了高三时间比较紧,刚好学校年级走廊会贴有报纸的时评文章,她保持每天都会看一篇的习惯,既了解时事,又可以吸收别人的观点。罗慧中还有一本厚厚的语文笔记本,里面有自己平日的笔记杂抄,好的段落词句、名人名言等,不少她都能背下来。考试之前,她还还翻翻这个笔记本,看看自己做的积累记录。
对于自己的以后,罗慧中说没有考虑走写作这条路,“像音乐一样,写作是自己的兴趣吧。”作为一名理科生,她说希望自己以后能够学习理工科里的建筑专业。
2015年广东高考高分作文及点评:感知自然需躬行
看着书本中神秘美丽的热带丛林,抬头却只见钢铁森林的冷漠荒凉;向往电视里一望无际的蔚蓝海洋,却不曾感觉过海风的凉爽。你是否也曾这样,感觉自然很近,但又似从未如此遥远?手机、电视、鼠标拉近了我们与自然的距离,但从那冷冻的屏幕中,我们终究无法勾勒出自然的模样。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然而人们只看到了前半句,却视后半句为无物。的确,各种拍摄工具的推陈出新,令普罗大众都能从荧屏中感知自然的美好。然而人们却不知,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自然需躬行!
如不是苏轼亲临了壮阔的赤壁,又怎能心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慨?如不是李白亲临庐山,又怎能写出“疑似银河落九天”这般的千古绝句?如不是毛主席亲临自然,又怎能抒发“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情壮志?可见,要想真正体会自然、感知自然,光是从影视、文字间领会是不够的,唯有亲临自然,才能于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之间,才能于云卷云舒、花败花开寻得自然的真谛。
然而,正如黑格尔所言:存在即合理。电视、手机的存在也有其积极意义。通过天气预报,人们可避开自然灾害;通过影视节目,人们也可聆听鸟语、细看花开。然而依笔者之见,这些感知自然的途径并不是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是映射出了人类控制甚至统治自然的野心。为了拍摄野生动物,人们干扰了正常的生态秩序;为了人类的利益,人们预测甚至妄想改变天气,这确是体现了人类科技进步之快,但同时也违背了自古时起便存在的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的原则。当自然被装入了“盒子”,自然的“身躯”离我们很近,但自然的“心”却离我们更远。
当下,人们想“看到”自然的需求已被科学技术满足,然而我们感知自然的期盼却是科技所无法满足的。那么,何不将“行万里路”当成我们的新准则,去体会黄山之奇、泰山之伟、长江之壮、大海之阔?要想感知自然,诸君自请上路。
点评:
本文是一篇比较规范的议论文。作者从直接感知自然的角度入笔,开篇灵活运用命题材料,在对比之中提出“觉知自然要躬行”的观点,审题准确,立意鲜明且易“令普罗大众”接受。接着反向假设,运用排比反问句式,罗列苏轼、李白、毛主席等事例,论据相对充实,论证较为有力。然后很有分寸地指出,光靠“影视、文字”感知自然是不够的,“唯有亲临自然,才能寻得自然的真谛”,归因分析合理到位。
更为可贵的是,文章在辨证地肯定“电视、手机”对感知自然“有积极意义”的同时,努力探究感知自然的意义所在,揭示出人类妄想“控制自然的野心”及其导致了“自然的心”离我们越来越远的后果,针砭时弊,引人思考。
另外本文标题和观点皆化用古诗,简洁典雅又略有变化。标题用“感知”,紧扣命题材料;论点用“觉知”,有些哲学意味,颇见匠心。结尾处,“要感知自然,诸君自请上路”,呼告亲切,嘱托殷殷。
尽管行文中有个别不当的用词和错别字,三个史料也有排列顺序欠妥的嫌疑,但瑕不掩瑜,本文仍然不失为一篇优秀的考场急就章。(点评:汉文)
2015高考满分作文汇总 | |||||||
---|---|---|---|---|---|---|---|
北京 | 上海 | 重庆 | 天津 | 山东 | 浙江 | 福建 | 广东 |
广西 | 河南 | 湖南 | 湖北 | 江苏 | 河北 | 陕西 | 内蒙古 |
山西 | 贵州 | 青海 | 西藏 | 新疆 | 四川 | 宁夏 | 甘肃 |
海南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安徽 | 江西 | 云南 | |
留学群高考满分作文频道为您提供 |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2015高考热点聚焦 | |||
高考作文题目大全 | 高考作文范文大全 | 高考满分作文大全 | 高考零分作文大全 |
2015全国高考满分作文 | 2015高考真题及答案专题 | 2015高考状元名单专题 | 2015年高考录取分数线 |
高考作文题目 | 高考作文押题 | 高考作文预测 | 高考作文素材 | 高考英语作文 |
高考记叙文 | 高考议论文 | 高考满分作文 | 高考零分作文 | 高考作文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