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利物浦,现在的人们最先闪现的词语肯定是足球、披头士等,其实利物浦在英国的历史上,它是最重要的贸易港口。 18世纪工业革命后,工业在英国得到迅猛发展,一间间工厂崛地而起,大量的生产品通过火车从英国各地运至利物浦港口再运往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 的商品要进入欧洲,也是在利物浦港口停泊卸货,在长达上百年的时间里,利物浦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仅次于首都伦敦。
令人感慨的是,几百年来盛名在外的利物浦,如今已经走向衰落老旧。参观利物浦的城市环境时,我们看到一排排一栋栋人 去楼空的老房,在英国生活了20多年的华人导游孙先生说,以前利物浦的经济水平排在英国各大城市的前列,后来英国的海港南移,利物浦的港口作用一再削弱, 加上城市的罢工运动不断,经济越来越差。
在利物浦的海港边上,是利物浦著名的“外滩”。一栋栋18、19世纪建造的古老建筑,会让人对城市的历史肃然起敬, 因为这里曾经汇集着全世界最主要的金融机构。孙导游介绍,利物浦海港可以说与黄埔古港差不多在同一时期走向繁盛,上海外滩的很多建筑,由于与利物浦海港建 筑均出自同一批建筑设计师之手,两者在风格上极为相似,利物浦的海港码头一带是英国名副其实的“外滩”。
全欧洲唐人街最高的牌楼
有华人的地方,多数会有唐人街,而利物浦作为欧洲最早华人登陆的城市,更不例外。利物浦的唐人街位于利物浦的市中 心,唐人街街口的牌楼高达15米,是全欧洲唐人街最高的牌楼,也成为利物浦一标志性城市建筑。穿过牌坊,进入长约150米的唐人街,街道两边多以中餐馆为 主,建筑也颇具中国风格。
“以前利物浦的唐人街是全欧洲最热闹的唐人街。”唐人街上最大一间中餐馆的老板许忠伟对《广州日报》如是说。许忠 伟,广州人,是英国广东华侨华人联合总会副会长,早年到利物浦读书打工,后来靠自己双手在唐人街开了一间中餐馆,并在利物浦成家立业。谈起利物浦这座城市 的历史,有一种“哀其不争”的无奈。
另一位在利物浦的英国致公堂副会长廖应仁老先生已经在英国生活了50年,他说最早来到利物浦的那一批中国人,主要都 是以广东人为主,其中包括台山人、客家人以及广州人,他们大多是水手出身,到利物浦后大多以开洗衣店起家,就是给英国人洗衣及熨烫西服等。“英国人讲究绅 士风度,因为特别注意衣着打扮,男人的西装更是笔挺,华人一开始进入不了当地的主流社会,所以只能在码头一带以洗衣为生。后来,华人越来越多,聚居的地方 就成了唐人街,有的华人开起了中医馆或中餐馆等。”练武出身的廖老提出中国人一定要有骨气,虽然在异国他乡,但只要肯干努力,就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留学群liuxueq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