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广州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留学群高考频道为您提供最及时的资讯,下面的2015广州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注意:文章底部有word版下载

试卷类型:A
2015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语  文
2015.3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安谧/裨益        蹊跷/阻挠        切题/切磋琢磨
B.缉拿/嫉妒      对峙/侍奉        处方/设身处地
C.作祟/遂愿      骨骼/恪守        抹布/涂脂抹粉
D.悭吝/阡陌        羞赧/赦免        倔强/强人所难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生活中,总有人爱夸夸其谈,他的话可能使你心生向往,也可能使你心生鄙夷。你也许觉得他的话夸张得没谱,荒唐得无与伦比,而他看上去却还是一本正经。这时,精神心理专家会提醒你——这可能是“夸大妄想症”的症状。
A.鄙夷        B.无与伦比        C.一本正经        D.症状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台风“海鸥”不日将登陆我省,省防汛总局召开紧急会议,积极部署对该台风的研究分析、预先判断和灾害防御等问题。
B.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灿烂文化,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通过交流互鉴和创造性发展,使它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C.岭南名园余荫山房是清代举人邬彬的私家花园,以小巧玲珑、布局精细著称,为纪念先祖的福荫,取“余荫”二字为园名。
D.有关负责人指出,公车过多不仅影响环保、浪费能源,而且容易衍生腐败,损伤政府公信力,不利于节能活动的推行。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工匠们会选用与雕塑对象外形接近的石材,以求用最简略的加工、最少量的雕凿来完成创作。
②而加工的重点则集中于刻画如头部、面部等特征最为明显与突出的地方,以便使整个雕塑产生动静结合、虚实对比的效果。
③因此,这个时期的作品的造型受到石质材料的限制,尚不能充分自由发挥。
④西汉时期,冶铁技术不发达,工匠们没有足够锐利的工具来完成对石雕的镂空、透雕及打磨等工艺。
⑤一种造型艺术风格的形成,是受当时使用的材料和工具的限制和影响的。
⑥在此基础上,工匠们再对创作对象的主体,如身躯、四肢及大的动势上进行粗略的雕凿,以求神似。
A.④⑤⑥②①③   B.⑤④⑥③①②   C.④⑤①⑥②③    D.⑤④③①⑥②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5~9题。
邓训字平叔,少有大志。显宗即位,初以为郎中。训乐施下士,士大夫多归之。
建初三年,上谷太守任兴欲诛赤沙乌桓,乌桓怨恨谋反,诏训将黎阳营兵屯狐奴,以防其变。训抚接边民,为幽部所归。六年,迁护乌桓校尉,黎阳故人乐随训徙边。鲜卑闻□威恩,皆不敢南近塞下。
章和二年,护羌校尉张纡诱诛烧当种羌迷吾①等,由是诸羌大怒,谋欲报怨,朝廷忧之。公卿举训代纡为校尉。诸羌激忿,遂相与解仇结婚,交质盟诅,众四万余人,期冰合渡河攻训。先是,小月氏胡②分居塞内,胜兵者二三千骑,缘勇健富强,每与羌战,常以少制多。虽首施两端,汉亦时收其用。
时迷吾子迷唐,别□武威种羌合兵万骑,来至塞下,未敢攻训,先欲胁月氏胡。议者咸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训曰:“不然。今张纡失信,众羌大动,经常屯兵,不下二万,转运之费,空竭府帑,凉州吏人,命县丝发。原诸胡所以难得意者,皆恩信不厚耳。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遂令开城,悉驱群胡妻子内之。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 训遂抚养其中少年勇者数百人,以为义从。
胡俗耻病死,每病临困,辄以刃自刺。训闻有困疾者辄拘持缚束不与兵刃使医药疗之愈者非一小大莫不感悦。训因发湟中秦、胡兵,出塞掩击迷唐于写谷。
永元四年冬,病卒官,时年五十三。胡人爱惜,旦夕临者日数千人。戎俗父母死,耻悲泣,皆骑马歌呼。至闻训卒,莫不吼号,或以刀自割,曰:“邓使君已死,我曹亦俱死耳。”前乌桓吏士皆奔走道路,至空城郭。吏执,不听,以状白校尉徐傿。傿叹息曰:“此义也。”乃释之。
(选自《后汉书•邓寇列传第六》,有删改)
【注】①烧当种羌迷吾:烧当种羌,与后文的“武威种羌”均为当时的羌族部落名称。迷吾,部族首领。②小月氏胡:西北少数民族。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众四万余人,期冰合渡河攻训              期:期望
B.缘勇健富强,每与羌战,常以少制多        缘:因为
C.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          怀:安抚
D.胡人爱惜,旦夕临者日数千人              临:吊丧
6.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鲜卑闻□威恩,皆不敢南近塞下
②时迷吾子迷唐,别□武威种羌合兵万骑
③开门内我妻子,□得父母
A. ①之   ②与   ③因        B. ①其   ②于   ③因
C. ①其   ②与   ③乃        D. ①之   ②于   ③乃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训闻/有困疾者辄拘持/缚束不与兵刃/使医药/疗之愈者非一/小大莫不感悦
B.训闻有困疾者/辄拘持/缚束不与兵刃/使医药/疗之愈者非一小大/莫不感悦
C.训闻/有困疾者辄拘持缚束/不与兵刃/使医药疗之/愈者非一小大/莫不感悦
D.训闻有困疾者/辄拘持缚束/不与兵刃/使医药疗之/愈者非一/小大莫不感悦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邓训统率黎阳营的士兵屯守在狐奴,安抚接纳边境地区的百姓,他驻守之处成为幽州地区百姓投奔的地方。
B.诸羌谋反时,邓训被朝廷任命为乌桓校尉,以防羌人的进攻,后来又率领湟中秦、胡兵出塞对迷唐发起攻击。
C.邓训没有任由羌人和胡人互相攻击坐得渔翁之利,而是打开城门收容胡人的妻子儿女,帮助胡人度过危机。
D.邓训五十三岁时病死在任上,胡人都非常悲痛,他们大吼长号,有的甚至自残身体,想要追随邓训而死。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由是诸羌大怒,谋欲报怨,朝廷忧之。(3分)
       ②原诸胡所以难得意者,皆恩信不厚耳。(4分)
  (2)胡人为什么爱戴邓训?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3分)
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江  际
郑谷①
杳杳渔舟破暝烟,疏疏芦苇旧江天。
 那堪流落逢摇落,可得②潸然是偶然?
万顷白波迷宿鹭,一林黄叶送残蝉。
兵车未息年华促,早晚闲吟向浐川③。
【注】①郑谷:唐末著名诗人。②可得:哪能,怎么会。③浐川:即浐水,位于长安之东。
(1)从全诗看,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可得潸然是偶然”的感慨?(4分)
(2)请从炼字的角度品析颈联中“迷”或“送”的妙处。(3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子曰:“志士仁人,        ,        。”                       (《论语》)
(2)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        ,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轼《赤壁赋》)
    (4)        ,        ,难赋深情。                        (姜夔《扬州慢》)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回归东方生态文化的经典价值
王岳川
当今世界正在兴起一种“回归经典”的文化大潮。人文学者应该在回归经典中“守正创新”,在“物质现代化”进程中开始实现“精神现代化”。中国现代化必须从本民族高度向人类共同高度出发,坚持文化拿来与输出中的自主创新,使中国思想成为人类思想。
中国文化大体上可以分成三个方面,即思想文化、艺术文化、实用文化。思想文化主要是儒道佛三家。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道家文化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佛家文化主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禅宗。除思想文化以外,还有以琴棋书画为主的艺术文化和节日民间文化。
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内容表现为思想文化。思想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命脉,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幽眇境界和自由精神。中国人不像西方人那样,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冲突中建立自己的形象和本质,相反,中国人是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中把握自己的本真精神,获得自己的本质特征。中国文化中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分别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的三个维度。儒家强调的是“和谐之境”,道家强调的是“妙道之境”,佛家强调的是“慈悲之境”。和谐、妙道、慈悲是三家的最高境界。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具有一种中庸平和、辩证宽容、知足常乐、幽默圆熟的多元特性。文化是不止息的精神生态创造过程,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构成一个鲜活的生命体,一个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氛围,一个具有宇宙论、生死论、功利观、意义论的东方价值整体。中国文化逐渐世界化正在成为可能。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西方现代性扩张导致的东方各国的“全盘西化”浪潮,已经被百年历史证明不是东方的福音,而是人类单面化和异化的开始。人类遭遇的问题,核大战也罢,资源耗尽也罢,环境污染也罢,沙漠化也罢,海啸也罢,都告诉人们一个事实,现代性到了极度膨胀的程度就会反过来毁灭人类。现代性为人们承诺美好生活的同时,又带给人们太多的生态灾难:自然生态危机、社会生态危机、精神生态危机、文化生态危机,它使得森林毁灭、水土流失、河海污染、物种退化、精神失落、道德沦丧、心态失衡,形成威胁人类生存的生态大灾场。
人类的精神生态遭遇到空前的危机。在欧美现代性、后现代性的导引下,无论是亚洲还是非洲都正在走向“理论翻新时代”和“肉体体验时代”。于是,升级、突破、扩展、肉身感、消费主义就成为这代人的精神轨迹。当代人成为从旧的“经验时代”蜕变出来又仰望着“理论时代”的中间人,他们从生活话语方式、日常行为模式和当下时尚态度中,将生活娱乐化、文化流行化、生命肉身化、精神平面化。这些因素在一种“新新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影响着当代人的想象、城市的色彩和气质、周边的环境和思维的演变。面对精神生态失衡的消费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哲人们提倡具有文化生态意义的“重回乡土、感受生命大地”的精神复归方式。
东方差异性文化使得西方一流思想家开始了对“东方”的全新关注。如果我们什么都“拿来”而不“输出”的话,东西方文化就会出现文化生态失衡问题。可以认为,西方正在吸收东方文化精神而从事人类文化的新整合。换言之,新世纪西方知识界将目光转向东方,必将给西方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和社科认识模式以新思维,并将给被西方中心主义边缘化的东方知识界带来重新估价一切价值的勇气和重新寻求人类未来文化新价值的文化契机。
(选自2010年6月16日《中华读书报》,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关于“中国文化”,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中国文化只要坚持拿来,同时坚持输出,就能使中国思想成为人类思想。
B.中国文化的精神命脉是思想文化,它主要由儒、道、佛三种文化构成。
C.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和谐之境”,中国人以此来把握自己的本真精神。
D.中国文化是一个具有多元性的东方价值整体,并且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E.中国文化虽然已经世界化,但是同时也面临着“全盘西化”浪潮的冲击。
1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西方现代性可能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生活,但也可能给人类带来毁灭的危险。
B.当代人已经从旧的“经验时代”走出,却还没真正走进新的“理论时代”。
C.受欧美现代性、后现代性影响,亚洲和非洲人的精神生态遭遇空前的危机。
D.全盘西化并没有给东方带来福音,这使得西方一流思想家将目光转向东方。
14.西方现代性扩张有什么后果?请结合文意概括。(4分)
15.结合文中的观点,谈谈你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4分)
        孔子学院是中国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教育文化交流机构,它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旨在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融合,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目前已成为汉语教学推广与中国文化传播的平台和全球品牌。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相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隘  口
[俄]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①
早已入夜,可我依然在山中艰难地迈步,朝隘口走去,顶着风,穿过冷飕飕的迷雾。那匹身上湿漉漉的疲惫的马儿被我牵着,也无望而又顺从地跟在后面,把两只空马镫晃得丁当直响。
黄昏时分,我曾在松林里歇息。我望着脚下那无底的深渊,就如通常登高俯瞰时那样浑身是劲,心里充满自豪。从这儿还能分辨出闪耀在下方远处渐渐变暗的谷地和狭隘海湾边的灯火,海湾往东延伸,缓缓地扩展开来,像浅蓝色的峭壁一般影影绰绰地往上升起,围住了半爿天空。
但天色很快就变黑了,我慢慢地走近一片森林。山岭变得越来越阴森和威严,而在高低起伏的山岭支脉之间的空隙处,聚积着被上方风雨驱赶而来的浓雾……夜晚来到了,我久久地穿行在迷雾中,走在发出喧哗的山间松林那黑压压的拱顶下面,一边低着头躲开阵阵寒风。
    过了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我每分钟都觉得隘口就在两步之外,可是遍布石头的光秃秃的上坡路却不见尽头……我停下脚步,心里深感失望。由于紧张和疲劳,我浑身发抖。身上的衣服被融雪浸得湿透,寒风直钻衣内,冷得刺骨。要不要呼喊求助?不过,现在甚至牧羊人都同山羊和绵羊一起躲进了自己那些破旧的农舍里,谁会听到我的喊声呢?我恐惧地环顾四周:
   “我的上帝!难道我迷路了吗?”
    已经很晚了。远处的松林在有气无力地低吼。夜变得越来越神秘,我感觉到了这一点,尽管既不知道时间,也不知道身在何处。此刻,深邃的谷地中最后一星灯火也熄灭了。灰蒙蒙的浓雾笼罩其上,似乎意识到它漫长的时辰已经来到,大地上的一切均已死灭,似乎永远不会再有早晨,只有重重迷雾在不断膨胀,将夜半还森然耸峙在那儿的巍巍群山包裹起来。此刻,只有遍布山峦的森林在低声吼叫,而在荒凉的隘口上空,飞雪变得越来越稠密。
    我躲着寒风,朝马儿转过身去。那是同我在一起的唯一的生物!可是,马儿没有瞧我一眼。它又湿又冷,弓着背,背上笨拙地高耸着一副鞍韂,顺从地低着头,耷拉着双耳。于是,我气呼呼地拉起缰绳,再次面对湿漉漉的飞雪和寒风,再次顽强地迎着风雪走去。当我企图看清周围的一切时,只见到一片灰白色的混沌,夹着纷纷扬扬的雪花,使人迷离。当我静心倾听时,我只能分辨出风在耳际的呼啸,以及背后单调的丁当声:这是两只马镫在碰撞、敲击。
    不过,很奇怪,心头的失望反而使我坚强起来!迈出的步子变得更大胆了,由于经受了这一切磨难而无法向谁倾诉郁积满怀的愤懑与怨言,倒反而使我感到欣然而喜。这股怨气已经转化为一股忧郁而又坚定的韧劲,我准备熬过一切,而在煎熬中,无望也会令人喜悦。
    最后,终于到了隘口。不过,这对我来说已经是无所谓了。我走在空旷平坦的荒原上。风把雾气吹成一缕缕的长条,还想把我刮倒在地。可是,我对它毫不在意。光凭着风的呼啸和雾气的绵延便可以揣测,山里的夜晚已有多深。在下方的谷地里,渺小的人们早已在渺小的农舍里安眠;但我并不着急,我咬着牙往前走,一边对马儿喃喃地说:
    “走吧,走吧。只要不倒下,咱们就慢慢地走下去。在我的一生中,这样艰险、冷落的隘口已不知有过多少回了!痛苦、折磨、疾病、爱人的背弃、朋友的负义像黑夜一般朝我袭来。终于挨到了这一时刻,要同业已习惯的一切告别了。”于是,我咬紧牙关,把那根在旅途中赖以支撑的拐杖又拿到了手里。通向新的幸福的上坡路是陡峭和崎岖的,山顶上等待我的是迷雾和风雨,隘口边我将感到可怕的孤独……然而,咱们还是向前,向前!
    我艰难地迈着步,踉踉跄跄,好像在睡梦中一般。离拂晓还早着呢。我不得不整夜往山下走,到谷地去。也许只有在黎明时分才得以在某个地方好好睡上一觉。蜷缩着身子,只有一种感觉——在受冻之后领略一下暖和的惬意。
明天,白昼的人们和太阳又会使我欢欣,又会久久地将我迷惑……但要是我在什么地方倒下呢?那时就会永远留在黑夜和风雪之中,留在自古以来一直如此荒凉的山崖上了。
(选自上海译文出版社《蒲宁中短篇小说选》,冯玉律译,有删改)
【注】①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俄国作家,193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16.文中画线处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17.“我”在通过隘口前后,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简要概括。(5分)
18.文中隘口、谷地、马的形象具有什么象征意义?能给人怎样的启示?请选择其中两个简要阐述。(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无论什么到他嘴里都成了哲学”
李竞西
①梁漱溟先生是我的老师,我愿意把我心里的老师写出来。只是这样写出来,不说好,不说坏;否则,非“标榜”,即“背本”也。
②先说个故事。他在侄女婚宴上训话,在说了段夫妇应相敬如宾的理论后,举例说:“如像我初结婚的时候,我对于她(手指着在座的太太)是非常恭敬,她对于我也是十分的谦和……因为敬是相对的,平衡的……”话还没有完,他太太大声地叫起来:“什么话!瞎扯乱说!无论什么到你嘴里都成了哲学了……”“无论什么到他嘴里都成了哲学”,抛开其中略带嘲讽的意味,这倒是一个很准确生动的评价,梁漱溟的人生在很大意义上是哲学化了的。
③我觉得哲学家之所以异于人者,肯用心而已!一事一物,在旁人不成问题者,哲学家以为成问题,研而究之,哲学以出。其所以成问题不成问题者,在肯用心与不肯用心而已!漱溟先生常说他是问题中人。他告诉我们说:“我初入中学时,年纪最小,但对于宇宙人生诸问题,就无时不在心中,想到虚无处,常常睡不着觉。那时我很憔悴,都有白发了,同学都赶着叫我‘小老哥’。”这位小老哥一生就是找问题,想问题,钻问题,解决问题,又生问题,循环不已。
④漱溟先生无时不在问题中,无时不是很用心地去求得解决问题。因为他用了心,很周密地想过,他的结论自然为他宝贵,咬得极真极透,不轻易因为人的反对而动摇;也就是说,他有时过于固执与夸大。等到若干时以后,他自己感觉不对时,也可以很快地改变,改变到和以前相反的方面去,于是他又可以说出他转变了的这一套来,叫人首肯。有人批评漱溟先生的哲学前后不对嘴,其实这正是他的可爱处。他常常说起以前的哪里不对,哪点理论不通、幼稚;他一样的说他前后不对嘴,他说:“前后一致那是说永远的错误!”
⑤我们说漱溟先生是哲学家,其实他并不如一般哲学家们的大谈其哲学;他是一个社会主义者,是一个实践者,是一个努力于现世的人。他对社会的热忱恐怕很少人能及。我们不会忘记“五四”前后有一本传遍了知识界的小册子《吾曹不出如苍生何》,那便是漱溟先生的热忱的流露。他痛嫉当时社会的污浊而毅然以天下大事为己任,他主张接受西洋文化,也主张复兴民族精神。
⑥他曾经一度——长达七八年的时间——暗中出了家。我们说他出家是指他心理现象和思想的归趣而言,形式上并未和俗人两样。《印度哲学概论》便是他研究佛学后而写成的,后来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演讲,他的思想便开始变迁,直到现在的“乡村建设”①。
⑦这变迁很简单:因为人生问题感到烦闷,便往佛学中走,稍有所得,便徘徊往返;可是佛学能救一人而不能救天下人,他便研究到儒学和西洋哲学,发现东西文化之趋异,亦即发现了今日中国问题的主因。他认为中国百年来所以混乱,是因为东西文化相冲突,社会组织构造崩溃,让一切都陷入无秩序状态中;要中国有办法,根本是建造新的社会秩序,而此新社会秩序必然是东西文化的沟通调和,必然是中国绝大多数的农民自动起来本着固有民族精神,容纳外来科学技术以组成一最进步的团体。“乡村建设”即是本此意念而做的努力。他抛弃了都市生活到一个偏僻的乡村里去,很高兴地天天念着为中国开前途。
⑧漱溟先生是很崇信中国的儒者之道的。现在,他由出世的佛家转到入世的儒道;由全盘接受西洋文化转到复兴中国民族精神,这点使赞美他的人赞美他,攻击他的人攻击他。他酷爱和平,想在维持现状的和平下培养民族生机,有人说他不免太中庸了些;但我很赞成他,甚至于他再信佛开佛会,跪在佛前祈祷赐给和平,以待乡村建设的成功,我也赞成。我也是只求和平的人,和平得到了,什么都有办法了!
(节选自《二十今人志》,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出版,有删改)
【注】①“乡村建设”:指“乡村教育运动“,是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兴起的一个社会运动,旨在从教育农民着手以改进乡村生活和推进乡村建设。
19.梁漱溟先生哲学化的人生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4分)
20.本文是一篇评传,请以第三段为例,简析评传的文体特征。(5分)
21.梁漱溟先生是一个对社会充满热忱的人,但他却一度出家。你对此有何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阐述。(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在下面对话的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清晰,语言连贯得体。
张  宇:你好。你们的短信说“货品已经发出,预计二日到”,今天已经第三天了,怎么货还没到呢?
网店客服:不好意思,               ①                
张  宇:噢,那我就在2号等着签收了。还有,你们短信说“已付包装费保险费送货费由收货方付”,我到底该付哪些费用呢?
网店客服:               ②                
张  宇:我明白了。谢谢!
网店客服:               ③                
张  宇:没关系。你们能改进工作就行了。
23.为弘扬汉字文化,穗城中学将举办汉字听写大赛。为配合组委会的宣传,请你根据右边的漫画,给下面的内容续写一段文字,作为大赛的宣传语。要求:语言鲜明生动,句式整齐。
纤笔承传统,虽然书写缓慢,却能意兴悠悠;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面对一项活动,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表现。
有的人引领大家,走在前面;有的人跟随众人,参与其中;有的人静静旁观;有的人质疑批评……
要求:
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5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题号 考点 分值 答案 说       明
1 字音识记 3 A A.mì/bì,qiāo/náo,qiè/qiē。B.jī/jí,zhì/shì,chǔ。C.suì,ɡé/kè,mā/mǒ。D.qiān,nǎn/shè,jiànɡ/qiǎnɡ。
2 词语使用 3 B 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形容超出一切,好到极点。褒义词,此处感情色彩不符合语境,可以改为“匪夷所思”。A.鄙夷:轻视,看不起。C.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D.症状:机体因发生疾病而表现出来的异常感觉和状态。
3 语病辨析 3 B A.搭配不当。“部署……措施”应改为“部署……工作”。C.成分残缺。“为纪念先祖的福荫”缺乏主语,应在前面加上“邬彬”。D.语序不当。“不利于节能活动的顺利推行”应移到“浪费能源”这句话之后。
4 语言连贯 3 D 第⑤句是整个语段的总起句,引出中心观点。第④句对应第⑤句的观点,是例证。第③句中的“这个时期”对应第④句的“西汉时期”,“因此”一词与第④句构成因果关系。①⑥②三个句子是西汉时期工匠们的具体做法。第⑥句“在此基础上”承接第①句中工匠们的选材,第②句中的“而”字与第⑥句构成顺承关系,具体说明工匠们在工具与材料的限制下具体的操作手法。
5 文言实词 3 A 期:相约,约定。
6 文言虚词 3 C ①其,他的,代词,表领属关系;之,他,代词,一般用作宾语。此处应用表领属关系的“其”。②与,跟、和,介词,用于引出对象;于,在,介词,用于引出动作的时间、处所。本句后有表示对象的“武威种羌”,故应用“与”。③乃,才、这才,副词;因,于是、就,连词。此处前后暗含条件关系,故应用“乃”。
7 文言断句 3 D 本句写邓训在胡人病重时,不让他们自杀,而是给他们治疗一事。“困疾者”是治疗的对象,“辄拘持缚束,不与兵刃”是邓训制止胡人们自杀的行为,“使医药疗之”是治疗的行为,“愈者非一”是治疗的结果,“小大莫不感悦”是胡人们对邓训的感激。
8 内容归纳 3 B 诸羌谋反时,大臣们推举邓训取代张纡为护羌校尉,并非乌桓校尉。
9.(10分)
(1)【文言翻译】(7分)
   ①因此羌人各部落非常愤怒,谋划想要报仇,朝廷担心这件事。
  [3分。“由是”“谋”各1分,大意1分。]
②推究胡人各部落不能满意的原因,都是我们的恩惠和信誉不够。
  [4分。“原”“得意”各1分,判断句式1分,大意1分。]
(2)【信息筛选】(3分)
邓训用恩德信誉对待胡人。(1分)在胡人遭受攻击的时候,打开城门收容胡人的妻子儿女;(1分)邓训制止胡人病重时自杀的行为,为他们治愈疾病。(1分)
     [3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邓训字平叔,年轻时有远大志向。汉显宗即位,最初任用邓训为郎中。邓训乐善好施,礼贤下士,士大夫大多归附他。
建初三年,上谷太守任兴想杀掉赤沙乌桓,乌桓心怀怨恨,图谋反叛,皇帝下诏命令邓训统率黎阳营的士兵屯守在狐奴,来防备乌桓叛乱。邓训安抚接纳边境地区的百姓,使狐奴成为幽州地区百姓投奔的地方。建初六年,邓训被提升为护乌桓校尉,黎阳营的老部下乐意跟随邓训迁徙到边疆。鲜卑人听说了邓训的威望恩德,都不敢南下接近边塞。
章和二年,护羌校尉张纡诱杀烧当种羌迷吾等人,因此羌人各部落非常愤怒,谋划想要报仇,朝廷担心这件事。大臣们推荐邓训取代张纡为护羌校尉。羌人各部落十分愤怒,于是相互消除仇怨缔结婚姻,交换人质结成联盟,会集四万多人,约定黄河结冰后渡河攻打邓训。先前,小月氏胡人散居在塞内,能作战的有两三千骑兵,因为骁勇健壮,每次和羌人交战,常常以少胜多。虽然他们首鼠两端,但汉朝也时常收容并使用他们。
当时迷吾的儿子迷唐,另外和武威种羌合兵共一万多骑,来到塞下,不敢攻打邓训,先想胁迫月氏胡人。谋士们都认为羌人、胡人互相攻击,对朝廷有利。邓训说:“不对。现在张纡不讲信誉,羌人各部落大举行动,汉朝平时驻守的兵力不少于二万人,运送军需品的费用,白白耗尽了官府的钱财,凉州的官吏百姓,命悬一线。推究胡人各部落不能满意的原因,都是我们的恩惠和信誉不够。现在趁他们处境危急,用恩德来安抚他们,可能会有用处。”于是下令打开城门,让所有胡人的妻子儿女全部进来。从此湟中的胡人都说:“汉朝常想让我们相互争斗,现在邓使君用恩德信誉来对待我们,开门收容我们的妻子儿女,我们才能够与父母团聚。”大家都很高兴,叩头说:“我们听从邓使君的命令。”邓训于是安抚供养其中数百个勇敢的少年,作为自己的随从。
胡人的风俗以病死为羞耻,他们每当病重面临绝境,就用刀自杀。邓训听说有人病重,就把他抓来绑起来,不给他刀子,派医生治疗他,治好的人很多,大人小孩没有不感激高兴的。邓训乘机征调湟中的秦、胡兵力,出塞后在写谷对迷唐发起攻击。
永元四年冬,邓训病死在任上,时年五十三岁。胡人爱戴他,早晚来哭泣吊丧的每天有几千人。按戎人的习俗,父母去世了,子女们以悲伤哭泣为羞耻,都骑着马歌唱呼号。等到听说邓训去世,没有人不大声哭喊,甚至有人用刀子割自己,说:“邓使君已经死了,我们也一起去死吧。”先前邓训任乌桓校尉时属下的官民都在吊丧的路上奔走,以致城中人都走空了。城中的官吏抓住他们不让走,但人们并不理会,官员们把情况告诉校尉徐傿。徐傿叹息说:“这是大义啊。”便释放了他们。
10.【古诗鉴赏】(7分)
(1)在外飘泊,看到秋景萧瑟,想到自己年华老去,国家战乱不息,种种原因都让诗人悲从中来,所以发出“潸然”并不是“偶然”的感慨。
[4分。“在外飘泊”“秋景萧瑟”“年华老去”“战乱不息”,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意思对即可。]
(2)示例①:迷,使……迷失方向。江面上白波万顷,让归宿的白鹭都迷失了方向,突出了秋天江面的渺远、苍茫。
示例②:送,送走。秋天的黄叶送走了寒蝉,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秋天的萧瑟凄清。
[3分。解释字义1分,结合诗句内容分析1分,表达效果1分。言之成理即可。]
11.【名篇名句】(6分)
(1)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2)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3)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4)纵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
[6分。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则该空不给分。多选只按前3题给分。]
12.【信息整合】(5分)
B D(A.原文“中国现代化……坚持文化拿来与输出中的自主创新,才能使中国思想成为人类思想”。C.“和谐之境”只是儒家的最高境界。E.“已经世界化”与原文不符,原文只是“成为可能”。)
[5分。答对一项给2分,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3.【概念理解】(3分)
D(原文是“东方差异性文化使西方一流思想家开始对‘东方’的全新关注”,而不是“全盘西化并没有给东方带来福音”。)
14.【内容分析】(4分)
    导致东方各国的“全盘西化”浪潮(或使人类单面化和异化),带给人们各种生态灾难。
[4分,答对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15.【观点把握】(4分)
中国现代化必须坚持文化拿来与输出中的自主创新,才能使中国思想成为人类思想;如果只“拿来”而不“输出”,就会导致文化生态失衡。设立孔子学院就是一种文化“输出”的自主创新,能给西方中心主义以新思维,促进人类文化融合,避免文化生态失衡。
   [4分,观点2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16.【写法分析】(4分)
渲染登山路上阴森恐怖的气氛,衬托人物迷茫恐惧的心情,为后文写“我”依靠顽强的意志通过隘口作铺垫。
[4分。答出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4分。意思对即可。]
17.【思路分析】(5分)
通过隘口前,充满自豪;走向隘口时,开始感到孤独迷茫、恐惧失望,后来又变得坚定,充满信心与欣喜;通过隘口后,变得平和与豁达。
[5分。答对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意思对即可。]
18.【主题探究】(6分)
(1)隘口:象征人生道路上的难关或考验。人要有坚定的勇气与顽强的意志,才能闯过一道道难关。
(2)谷地:象征我们的人生目标。心中有目标,才能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坚定前行,一往无前。
(3)马:象征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伙伴。他不一定能给你带来鼓舞与力量,但他能陪伴你走过艰难的人生路。
    [6分。答对一点3分,其中象征意义1分,启示2分。意思对即可。]
19.【信息整合】(4分)
    ①无论什么到他嘴里都成了哲学。②时刻用心去寻找、钻研并解决问题。③努力将哲学付诸实践。
    [4分。答对第①点1分;答对第②③点中一点2分,两点4分。意思对即可。]
20.【特征分析】(5分)
作者先分析评价哲学家与一般人的区别,接下来叙写梁漱溟先生回忆自己中学时代因想问题而憔悴的经历,最后对梁漱溟先生作出整体评价。这样写体现了评传“评中有传,传中有评”(“评传结合”)的文体特点。
[5分。阐述分析,3分;文体特征,2分。意思对即可。]
21.【问题探究】(6分)
他的出家是指心理现象和思想的归趣而言,形式上还和俗人一样,并非真的遁入空门。(3分)梁漱溟先生出家的经历,看似与“对社会充满热忱”相违背,但这样做其实是为了寻找解救天下人的方法,与后来转向儒学的目的是一致的。(3分)
[6分。意思对即可。]
22.【简明、连贯、得体】(6分)
    (1)我们的意思是“本月2号”到货。
(2)我们已付包装费,保险费和送货费由您付。(我们已付包装费、保险费,送货费由您付。)
(3)对不起,我们工作不细致,给您带来了不便。
[6分。答对一句2分。]
23.【鲜明、生动、句式选用】(6分)
答案示例:
双手变鼠标,看似输入快捷,实则尴尬重重。
[6分。每句2分。表述合理即可。]
24.【写作】(60分)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基础等级
50
分 内容25分 一等(25~21) 二等(20~16) 三等(15~11) 四等(10~0)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没有什么内容
感情虚假
 表达25分 一等(25~21) 二等(20~16) 三等(15~11) 四等(10~0)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书写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书写较工整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书写潦草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难辨




10
分 一等(10~8) 二等(7~6) 三等(5~3) 四等(2~0)
 立意深刻
材料丰富
语言有文采
见解、构思新颖 立意较深刻
材料较丰富
语言较有文采
见解、构思较新颖 立意略显深刻
材料略显丰富
文句略有表现力
见解、构思略有新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说明:
①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所选文体的要求。
②发展等级评分,依据4个评分点,不求全面,只需一点突出,即可按等级评分,直至满分。
③未拟标题扣2分。出现错别字,1-2个不扣分,3个扣1分,4个扣2分,5个扣3分, 6个以上(含6个)扣4分。重复的不计。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1分。
④套作的文章,“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关于扣字数分的评分细则】
①写了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少50个字扣1分。)
②写了400字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③写了300字的文章,15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④写了200字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⑤写了100字的文章,5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⑥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⑦只写标题的,给1分,不评0分。
⑧完全空白的,评0分。
 
2015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语文评分标准及补充细则
古诗文阅读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由是诸羌大怒,谋欲报怨,朝廷忧之。(3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①因此羌人各部落非常愤怒,谋划想要报仇,朝廷担心这件事。
   [3分。“由是”“谋”各1分,大意1分。]
【补充细则】
(1)“由是”翻译成“因此”“于是”“因为这件事”都可得1分,翻译成“因而”“因为”“由于”不得分。
(2)“谋”翻译成“谋划”“策划”“计划”“筹划”都可得1分,翻译成“想”“要”“想要” 不得分。
(3)将“抱怨”翻译成“报仇”“报复”和将“之”翻译成“这件事”“他们”“众羌人”两点都翻译对才能得大意分1分。“抱怨”翻译成“报复怨恨”“报复仇恨”“报复埋怨”不能得分。
【评分示例】
3分示例:
    示例一:于是众羌人非常愤怒,谋划想报复,朝廷担心羌人进攻。
    示例二:因此各羌人部落大怒,策划着想要报仇,朝廷对此很担心。
2分示例:
    示例一:于是羌人们非常愤怒,谋划着想要报仇,朝廷倍感担忧。(“之”的意思没有解释出,大意不得分)
    示例二:因此各部落十分生气,想要报复,朝廷对这件事感到忧虑。(“谋”的意思解释不对)
1分示例:
    示例一:因为诸羌非常生气,他谋划对此抱怨,朝廷上下都非常担心他。(只解释出“谋”的意思)
    示例二:因为这件事众羌大怒,他想对此报复埋怨,朝廷很担心。(只解释出“由是”的意思)
0分示例:
     示例一:这使得羌人大怒,他们想要抱怨,这使朝廷十分担忧。(没有得分点)
②原诸胡所以难得意者,皆恩信不厚耳。(4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推究胡人部落不能满意的原因,都是我们的恩惠和信用不够。
[4分。“原”“得意”各1分,判断句式1分,大意1分。]
【补充细则】
(1)“原”:解释为“推究”“探求”“探究”“追究”“推断”均可。
(2)“得意”:解释为“满意”“达到心意”“满足愿望”均可。
(3)大意1分落在的“所以”和“厚”两词上。两个词有任一个翻译对,就可得大意分。“所以”可翻译为“……的原因”“之所以”,“不厚”可翻译为“不够”“不多”“很少”等。
【评分示例】
4分示例:
   示例一: 探求胡人部落不能达到心意的原因,都是朝廷的恩信太少了。
   示例二: 追究各胡人部落之所以不能满足愿望,是朝廷的恩惠和诚信不够。
3分示例:
示例一: 推究各胡地外族难以服从朝廷的原因,是我们汉人给与的恩惠与信任还不够多啊。(没有解释出“得意”的意思)
示例二: 胡人部落不能满意的原因,都是因为恩信不够深厚罢了。(没有解释出“原”的意思)
2分示例:
示例一: 原本我们难以得到诸胡的信任的原因,就都是恩德与诚心不够好罢了。(没有解释出“原”和“得意”的意思)
示例二: 原来各位胡人之所以难以满意,因为恩信不深厚。(没有解释出“原”的意思,判断句式没有解出)
1分示例:
示例一: 原来诸侯月氏胡难以得到有才能的人,都是因为她没有深厚的感恩信义啊。(只解释出判断句式)
示例二: 先前胡族各个部落都难以使他们叹服的原因,因为对他们的恩惠威信不够罢了。(只解释出“所以”的意思)
0分示例:
示例一: 各胡族部落遭受灾难而得意的人,恩情信用不深厚。(没有得分点)
示例二: 原来胡氏部落诸侯很难得到自己喜欢的人,因为他都不信任别人和不给别人好的待遇。(没有得分点)
(2)胡人为什么爱戴邓训?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3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邓训用恩德信誉对待胡人。(1分)在胡人遭受攻击的时候,打开城门收容胡人的妻子儿女;(1分)邓训制止胡人病重时自杀的行为,为他们治愈疾病。(1分)
     [3分。意思对即可。]
【补充细则】
(1)学生答案可引用原文作答,亦可用自己的话作答;
(2)此题既需有概括评价,也需有事例说明,概括1分,举两例各1分共2分。
(3)若学生没有总括,而是将概括评价寓于举例之中,也可得概括分。
(4)概括评价如引用原文,应为“以德怀之”或“待以恩信”。
(5)举例如引用原文应分别为:第一例是“遂令开城,悉驱群胡妻子内之”或“开门内我妻子”;第二例是“训闻有困疾者,使医药疗之”。
(6)学生用自己的话作答时,概括评价需有关键词“恩德”“恩信”“仁爱”及近义词。
【评分示例】
3分示例:
示例一:邓训仁爱胡人,以德怀之。他在胡人遇到危机时,接纳了胡人家眷,助其度过难关。
示例二:羌人攻打邓训前想先攻打胡人,邓训打开城门收容胡人的妻子儿女,帮助胡人度过难关。邓训仁德厚重。②邓训关爱胡人,胡人以病死为耻,因此自残邓训阻止他们并请人医治。(有概括评价,有两个具体事例)
2分示例:
 示例一:邓训讲信用和恩义,使胡人爱戴邓训。(1分)例如:在羌胡对战时,邓训没有坐视不理,而是开城门收容胡人的妻子儿女,帮助胡人度过危机,使胡人爱戴。(1分)(有概括评价,漏答第二个例子)
 示例二:羌族威胁胡人时,邓训收容了胡人的家属入城避难;胡人生病后会耻于患病而自杀,邓训派人阻止患病胡人自杀,还命令人救治他们。(有两个具体事例,但没有概括评价)
1分示例:
示例一:邓训命令打开城门收容胡人的妻子儿女,保住他们的性命。(1分)②邓训得知有人受伤后,叫他不要打仗,并找人帮他治疗。(“受伤”“打仗”的表述错误)
示例二: “训抚接边民,为幽部所归。”“训闻有困疾者,辄拘持缚束,不与兵刃,使医药疗之。”(答对事例1分)
0分示例:
   示例一:“遂令开城”;“训抚接边民,为幽部所归。”(没有得分点)
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江  际
郑谷①
杳杳渔舟破暝烟,疏疏芦苇旧江天。
 那堪流落逢摇落,可得②潸然是偶然?
万顷白波迷宿鹭,一林黄叶送残蝉。
兵车未息年华促,早晚闲吟向浐川③。
【注】①郑谷:唐末著名诗人。②可得:哪能,怎么会。③浐川:即浐水,位于长安之东。
(1)从全诗看,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可得潸然是偶然”的感慨?(4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在外飘泊,看到秋景萧瑟,想到自己年华老去,国家战乱不息,种种原因都让诗人悲从中来,所以发出“潸然”并不是“偶然”的感慨。
[4分。“在外飘泊”“秋景萧瑟”“年华老去”“战乱不息”,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意思对即可。]
【补充细则】
(1)“在外飘泊”:可以写“流浪”“流落”“流离”“飘零”等,意思对即可。
(2)“秋景萧瑟”:可以写“悲凉”“破败”“凄清”等,意思对即可,只描述具体景象不作概括不得分。
(3)“年华老去”:可以写“岁月催人老”等,“时光易逝”“光阴易逝”没有强调老去,不得分。
(4)“战乱不息”:可以写“战事未平”“兵荒马乱”“动荡不安”等,意思对即可。“国运衰微”“国破家亡”不得分。
(5)写“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也可得分。
【评分示例】
4分示例:
示例一:因为国家破灭,战争不息;自己年老体衰,年华不再;漂泊流离;又因为寒蝉凄切,白鹭低飞,凄凉的秋景触动诗人内心的愁苦,故不禁流泪。
示例二:诗人在秋日看到渔舟孤烟,芦苇稀疏,白鹭迷失于江中,黄叶残破的萧瑟景象;想到自己流落漂泊在他乡,国家战乱不断,年华永逝,种种悲伤的因素都让诗人感到潸然绝非偶然。
示例三:诗人在秋日看到凄清的景象,想到国家战乱不断,自己流落异乡,年华流逝,难免潸然泪下,感慨“可得潸然是偶然”。
3分示例:
示例一:诗人看到渔船在黄昏的烟雾中穿行,芦苇已经稀疏,白鹭在万顷江水中迷失,变黄的树林中只剩下孤零的蝉,面对如此萧瑟之景,想到国势衰微,自身漂泊而不禁感到潸然。
示例二:因为战争未息,诗人无安稳适意的生活,只能流落他乡,想到这一切必然会落泪,也就难免发出“可得潸然是偶然”的感慨了。
示例三:诗人在渔舟之上看到稀疏的芦苇,万顷白波让白鹭迷蒙,黄叶上只有几只蝉。诗人想到自身也是四处漂泊,国家战火四起,自己和国家的命运都是渺茫不清,不禁发出感慨。(只描述具体景象不作概括不得分)
1分示例:
示例一:诗中所说“那堪流落封摇落”以及“兵车未息年华促”皆说明了战乱不断,人们流离失所的惨况,而这些是唐朝衰落腐败所致,所以诗人发出“可得潸然是偶然”的感慨。(注:写人们流离失所不得分)
示例二:全诗描写了国家处在风雨飘渺之中,周围一片萧瑟破败之景,使得诗人心生悲凉抑郁之情。
示例三:诗人触景生情,看到渔舟穿过迷蒙的烟雾,稀疏的芦苇,听到残蝉鸣叫,感慨年华已逝,让诗人顿生潸然泪下的心情。
0分示例:
示例一:因为江边渔舟破烟,芦苇满岸,白波宿鹭,黄叶残蝉的情景与旧日情景如出一辙,但物事人非,可见诗人认为此情景不是偶然,于是发出感慨。
示例二:孤独渔舟,迷蒙的水烟,芦苇疏落,江天一色却是无比苍凉,诗人在此孤独一人。诗人面对破碎的山河,孤独的处境,再加上心中对国势衰微的担忧,潸然就是必然。
示例三:诗人秋日临江观景,凭吊古迹,那残破的场景与战争的痕迹尽显悲凉,这昔盛今衰的景色让人伤怀,故诗人云潸然非偶然。
(2)请从炼字的角度品析颈联中“迷”或“送”的妙处。(3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示例①:迷,使……迷失方向。江面上白波万顷,让归宿的白鹭都迷失了方向,突出了秋天江面的渺远、苍茫。
示例②:送,送走。秋天的黄叶送走了寒蝉,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秋天的萧瑟凄清。
[3分。解释字义1分,结合诗句内容分析1分,表达效果1分。言之成理即可。]
【补充细则】
(1)“迷”和“送”中任选其一进行分析,如果两个都写,只改第一个。
(2)本题考查炼字,得分点为解释字义,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表达效果。而表达效果主要应答景物的特点,如果学生答成了表达的感情,则无论对错都不计入得分点。
 (3)“迷”亦可解释为迷失、迷乱、迷离、迷茫、迷惘。秋天江面的特点也可写迷蒙、浩淼、寥廓、辽远等。
(4)“送”也可翻译为“送别”。秋天的特点答成荒凉、冷清等亦可给分。
(5)“送”从“拟人”的修辞手法来答亦可给分。
【评分示例】
3分示例:
示例一:“迷”字,含蓄凝练、内涵深远,作动词“迷惑”“使……迷惘”,无边的江水使白鹭感到迷惘,突出了江面的烟波浩淼、一望无际之态,衬托出诗人自己置身于江水中的渺小孤寂,表达出对个人前途国家命运的迷惘。
示例二:①“迷”是使……迷惑,用作动词,②万顷白波使夜宿于此的鹭鸟迷失了方向,③生动写出水波之广,烟雾之大,营造出迷蒙、苍凉的氛围。
示例三:“送”字意为送走、送别,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黄叶”人格化,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树叶变黄,夏蝉声渐息,“黄叶”仿佛在送走残蝉的情景,营造了夏末秋初的萧瑟冷清。
示例四:“送”,拟人,晚秋的黄叶簌簌飘落,送走了仅剩的几只夏蝉,赋予黄叶人的动作,寓情于景,营造了一种荒凉萧瑟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国家衰亡的感伤。
2分示例:
示例一:“迷”字有迷惑、迷乱之意,诗中既体现了在万顷白波中鹭鸟寻不到归路的迷惑,又反映了诗人有家难回,乱世中无处栖身、无所适从的无奈。
示例二:“迷”指迷茫,运用拟人手法描写夜宿的鹭鸟在一片白波中不知宿落何处的迷茫,表达自己在战火纷飞的动荡里该何去何从的迷茫飘零之感。
示例三:“送”有送走的意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天到树叶黄,而残留的蝉鸣声逐渐消失的景象,有动态美,突出了时光流逝之快和作者的悲愁。
示例四:“送”一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夏末秋初萧瑟凄清的秋景,表达了诗人的伤秋之情。
1分示例:
示例一:“迷”一字,生动形象的表现了鹭鸟在雾中迷失的状态,暗喻了作者在这乱世找不到前进的方向,蕴含了心中的无助与迷茫。
示例二:“迷”,迷失。生动形象的表现出诗人在唐朝末年战乱中的迷茫。
示例三:“送”,送别,送走。写出了诗人对年华流逝、功业无成的感伤,表达了对祖国衰落的悲痛。
示例四:“送”字,以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唐朝没落的无奈与对盛唐的怀念。
0分示例:
示例一:“送”字由对方入手,赋予黄叶生机,本该蝉落叶上,写成叶送残蝉,将动物写成静物,形象生动地写出蝉之残及黄叶落满地。
示例二:颈联中“迷”“送”这两个动词能使诗中的意境更生动,更能体现出诗人对国家动荡而感到担忧的情怀。
现代文阅读(必考)
14.西方现代性扩张有什么后果?请结合文意概括。(4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导致东方各国的“全盘西化”(或使人类单面化和异化),带给人们各种生态灾难。
[4分,答对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补充细则】
(1)按两个方面评分:①导致东方各国的“全盘西化”或使人类单面化和异化。②带给人们各种生态灾难。学生如果把这两方面的观点都答到了,但只照抄原文,没有根据文意进行概括的,在总分中统一扣1分。
(2)如答“造成毁灭人类的后果”或“形成威胁人类生存的生态大灾场”,等同于第②个答案,给2分。
(3)如答“精神生态遭遇到空前的危机”,只表达了第②个答案的部分意思,给1分。
【评分示例】
4分示例:
示例一:1.使人类开始单面化和异化。(2分)2.给人们带来许多生态灾难。(2分)3.使人类的精神生态遭遇到空前的危机。
示例二:1. 导致东方各国的“全盘西化”,使人类开始单面化和异化。(2分)2.极度膨胀的现代性会反过来毁灭人类,带给人们太多的生态灾难,形成威胁人类生存的生态大灾难。(2分)
示例三:1.导致东方各国“全盘西化”的浪潮。2.是人类单面化和异化的开始。(前两点属于同一方面,2分)3. 极度膨胀的现代性给人们带来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文化生态等危机。(2分)
3分示例:
示例一:1.使人类异化和单面化。(2分)2.为人们承诺美好生活的同时,带给人们自然、社会、精神、文化方面的生态危机。3.精神生态遭遇危机,充斥消费主义,文化霸权主义,人心浮躁。(后两点概括不完整,1分)
示例二:1. 导致东方各国的“全盘西化”浪潮,使人类单面化和异化。(2分)2.造成自然生态危机和社会精神、文化的生态危机,尤其是精神生态危机。(1分)。3.使西方开始关注东方思想文化。
示例三:1.西方现代性的扩张导致了人类单面化和异化。(2分)2.使人类的精神生态遭遇空前危机。(1分)
2分示例:
示例一:1.使人类异化和单面化。(2分)2. 使自然生态出现水土流失,河海污染等环境问题。3.使社会生态出现物种退化、灭绝等问题。4.使人类出现道德沦丧、心态失衡等精神问题,使东西方文化出现文化生态失衡。
示例二:1. 西方现代性的扩张导致东方各国的“全盘西化”浪潮,使人类单面化和异化。(2分)2.西方现代性扩张使人类资源大量消耗,污染加剧,精神文明失衡,影响生态。
示例三:1.它带来的“全盘西化”浪潮,使人类单面化和异化。(2分)2.它使人类精神生态失衡,过多重视物质生活,忽略精神高度。3.人们只注重理论翻新,肉体体验,影响人类思维和周围环境。
1分示例:
示例一:1.它使森林毁灭、水土流失、河海污染、物种退化、精神失落。2.使人类精神生态遭遇空前危机。(1分)
示例二:1.让人类的精神生态遭遇空前危机。(1分)2. 面对精神生态失衡的消费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哲人们提倡具有文化生态意义的“重回乡土、感受生命大地”的精神复归方式。
0分示例:
使生活娱乐化、文化流行化、生命肉身化、精神平面化。
15.结合文中的观点,谈谈你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4分)
        孔子学院是中国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教育文化交流机构,它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旨在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融合,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目前已成为汉语教学推广与中国文化传播的平台和全球品牌。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中国现代化必须坚持文化拿来与输出中的自主创新,才能使中国思想成为人类思想;如果只“拿来”而不“输出”,就会导致文化生态失衡。设立孔子学院就是一种文化“输出”的自主创新,能给西方中心主义以新思维,促进人类文化融合,避免文化生态失衡。
   [4分,观点2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补充细则】
(1)提取的文中观点可以是以下三句中的其中两句:①中国现代化必须坚持文化拿来与输出中的自主创新,才能使中国思想成为人类思想;②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内容表现,强调“和谐之境”(或者: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具有一种中庸平和的特性); ③如果只“拿来”而不“输出”,就会导致文化生态失衡。一个观点1分,观点一共2分。
(2)分析必须是结合上述三个观点中的其中一个,对材料做出的合理分析。一处分析1分,分析一共2分。
(3)在运用观点来分析材料时,如果观点和分析明显不对应,只给观点1分;没有单独呈现观点,而是将观点糅在分析之中呈现,只给分析1分。
【评分示例】
4分示例:
     示例一:儒家强调“和谐之境”,(观点,1分)孔子学院旨在建立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分析,1分)中国现代化必须从本民族高度向人类共同高度出发,坚持文化拿来和输出中的自主创新,使中国思想成为现代思想。(观点,1分)孔子学院推动中国文化的输出,让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融合,并将给被西方中心主义边缘化的东方知识界带来重新估价一切价值的勇气和重新寻求人类未来文化新价值的文化契机。(分析,1分)
示例二:中国现代化必须从本民族高度向人类共同高度出发,坚持文化拿来和输出中的自主创新,使中国思想成为现代思想。(观点,1分)建立“孔子学院”,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使中国文化世界化。(分析,1分)如果我们什么都“拿来”而不“输出”的话,东西方文化就会出现文化生态失衡问题。(观点,1分)设立“孔子学院”,有利于中国“和谐”文化的输出,防止人类精神危机。(分析,1分)
3分示例:
示例一:中国现代化必须从本民族高度向人类共同高度出发,坚持文化拿来与输出中的自主创新,使中国思想成为人类思想。(观点,1分)孔子是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以和为贵”的儒家文化又是中国文化的思想文化的主要组成成分,(分析,1分)对世界输出孔子文化,能使东西方文化不出现文化生态失衡问题,推动东方文化的发展,因此孔子学院成为全球品牌。(分析,1分)
示例二:文中主张中国现代化从民族高度向世界高度出发,坚持自主创新,为了防止中西文化失衡,我们必须“输出”,(观点,1分)而思想文化为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内容。孔子学院承载着中国文化的思想文化在西方发展,讲求“和”,(分析,1分)使中国文化向人类高度出发,旨在让中西文化共同交流,是件对世界都有利的明智之举。(分析,1分)
2分示例:
示例一:中国人的思维有一种中庸平和的特征。(观点,1分)因此孔子学院旨在促进各国文化的融合,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体现了中庸平和、圆熟的多元特性。(分析,1分)中国文化逐渐世界化正在成为可能,体现在孔子学院目前已成为汉语教学推广与中国文化传播的平台和全球品牌。
示例二:中国现代化必须从本民族高度向人类共同高度出发,坚持文化拿来和输出中的自主创新,使中国思想成为现代思想。(观点,1分)建立“孔子学院”,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使中国文化世界化。(分析,1分)孔子学院的理念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性,这样的推广有利于人类文化的新整合。
示例三:孔子学院的这种“和为贵”“和而不同”理念,可以抵制西方现代性扩张,使东方可以保持各自的特色文化,同时也抵制了人类单面化与异化。(分析,1分)孔子学院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融合,推动了各国文化输出,抵制了文化生态失衡问题,也拒绝了“全盘西化”,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同时也减缓了生态危机与精神危机。(分析,1分)
1分示例:
示例一:孔子学院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表现,它的出现有利于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融合,从而也使中国文化得到广泛的传播。(分析,1分)
    示例二: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设立教育文化交流机构,是坚持文化输出中的自主创新,有利于使中国思想成为人类思想。(分析,1分)
0分示例:
    示例一: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设立证明了中国文化依旧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也可以从此看出西方知识界正把目光转向东方,重视东方文化的作用。(没有观点,也没有分析到要点)
    示例二:1.孔子是儒家代表人物,而思想文化主要是儒道佛,中国文化最重要的表现为思想文化。2.中国文化能与世界文化交流融合是因为中国文化具有多元性,是一个东方价值整体。(没有运用文中观点来分析所给的材料)
现代文阅读(选考)
16.文中画线处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渲染登山路上阴森恐怖的气氛,衬托人物迷茫恐惧的心情,为后文写“我”依靠顽强的意志通过隘口作铺垫。
[4分。答出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4分。意思对即可。]
【补充细则】
(1)写出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衬托心情”“为下文作铺垫”,答出一点不给分,两点给1分,3点给2分;
(2)紧扣文本写出具体的作用:“渲染登山路上阴森恐怖的气氛,衬托人物迷茫恐惧的心情,为后文写‘我’依靠顽强的意志通过隘口作铺垫”,划线部分答出两处给1分,3处给2分。“阴森恐怖”答成“阴森荒凉”“死寂”“神秘”等也可以;“迷茫恐惧”答成“失望恐惧”“害怕与着急”“紧张”等也可以;“写‘我’依靠顽强的意志通过隘口”这点的表述与下文内容相符也可以。
(3)“铺垫”答成“伏笔”和“对比”不给分。
【评分示例】
4分示例:
示例一:该景物描写出”我”所处环境的死寂与夜深的恐怖, ①渲染出阴森、荒凉的气氛,②表现了“我”在此绝境中无望恐惧的心情。③为后文“我”心理的转变做铺垫。(答出三点4分)
示例二:画线句子对“我”身处的浓雾弥漫、黑暗笼罩、寒风与冰雪肆虐的森林进行了描写,渲染了当时阴森恐怖的气氛,也间接地表达了作者的恐惧绝望,孤独的心理感受。为后文冲破黑暗到达隘口做铺垫。(答出三点4分)
3分示例:
示例一:①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②更能烘托出“我”内心的无助,处境的艰难,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③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铺垫作铺垫。(①③得1分②得2分)
示例二:这些景物描写应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夜晚山林的黑暗、寒冷、压抑、恐怖,渲染了气氛,使情节更加紧张、扣人心弦,也从侧面烘托出“我”内心的无助与恐惧。(答出两点3分)
2分示例:
示例一:运用了比拟手法,生动形象地①写出了环境的幽森、恐怖,使人感到孤寂而不寒而栗,是渲染手法,写出前路的艰苦,②烘托出“我”此刻的惶恐。(①得1分,②得1分)
示例二::写浓雾有人的意识,森林也在低声吼叫,①更体现出了作者觉得隘口的恐惧和害怕,对自己将要前行的路途感到迷茫,显得无助和绝望。②以景物的描写衬托人物的心情。(①得1分,②得1分)
1分示例:
示例一:作用是写出了作者在①通往隘口的天气险恶,②为下文作铺垫。(①②两点得1分)
示例二:该处描写着重表现了夜晚浓雾弥漫,飞雪稠密的①恶劣环境,突出表现了“我”夜晚行路时的艰难,灯火熄灭、迷雾不断膨胀,表现了此刻“我”心中②绝望的情感。(①②两点得1分)
0分示例:
对自己将要前行的路途很失望。
17.“我”在通过隘口前后,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简要概括。(5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通过隘口前,充满自豪;走向隘口时,开始感到孤独迷茫、恐惧失望,后来又变得坚定,充满信心与欣喜;通过隘口后,变得平和与豁达。
[5分。答对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意思对即可。]
【补充细则】
(1)①通过隘口前,充满自豪;②走向隘口时,开始感到孤独迷茫、恐惧失望,③后来又变得坚定,充满信心与欣喜;④通过隘口后,变得平和与豁达。
[5个要点答对一点1分,两点2分,三点4分,4点5分。意思对即可。]
(2)“通过隘口前……;走向隘口时……;后来……;④通过隘口后……。”可以答成“黄昏时分……;夜晚来到了……;已经很晚了……;最后……”。意思对即可。
(3)“我”没引号或答成作者,本次不扣分,但讲评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小说的文体特点。
【评分示例】
5分示例:
示例一:①“我”在通过隘口前,先是浑身是劲,充满自豪,②天色暗下来后,“我”走了很久,心里感到失望,并且紧张、疲劳,进而感到迷路时的恐惧。③后来“我”的失望使“我”坚强起来,感到欣然而喜,变得坚定起来。 ④“我”通过隘口后,反而认为这“无所谓”,“我”释然了。(答对4点得5分。)
示例二:①“我”先是感到自豪,②而后感到失望、恐惧,③当黑暗笼罩一切,“我”的失望反而让“我”坚强起来,感到欣喜。④过了隘口,我变得坦然。(答对4点得5分)
4分示例:
示例一:①先是为望不到隘口感到失望,甚至恐惧。寄希望于马儿却没有得到回映感到生气。②失望转为坚强,感到喜悦有韧劲,心中充满坚定信念。③不在意困难与艰险,坚持不懈,充满信心和希望。(答对三点得4分)
示例二:①通过隘口前,“我”因迷路和周遭的寂静、阴森而感到恐惧、紧张,看不到隘口而感到失望。但因为马在可怕环境下表现的屈从而感到愤懑、怨恨,②但后来又变得坚定、坚韧和喜悦。③到了隘口后,“我”变得无所谓,并不着急。(答对三点得4分)
2分示例:
示例一:①通过隘口前“我”感到恐惧、害怕、孤独,后来“我”变得勇敢坚强,心中充满了到达隘口的乐观。②到了碍口后,我感到一阵轻松。(答对两点得2分)
示例二:①在通过隘口前是绝望迷茫。天气很不好,不利于行进,而隘口既近在咫尺,又远在天涯,可望而不可即。②通过隘口后便豁达了,认为在此之前的逆境和艰辛都已经过去,只要坚持住,“不倒下”,就会到达目的。(答对两点得2分)
1分示例:
示例一:漫长的旅途和风尘已让“我”十分麻木而坚硬地坚持,最后在麻木中熬过最艰险,使得“我”反而坚定(答对一点得1分)起来;通过隘口之后,“我”已越过最绝望的时期了。
示例二:通过隘口前作者在环境的干预下,心中感到失望(答对一点得1分),明白了通向新的幸福的上坡路是陡峭和崎岖的。
0分示例:
“我”的心得到了安抚,对于寒风不再畏惧。
18.文中隘口、谷地、马的形象具有什么象征意义?能给人怎样的启示?请选择其中两个简要阐述。(6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隘口:象征人生道路上的难关或考验。人要有坚定的勇气与顽强的意志,才能闯过一道道难关。
(2)谷地:象征我们的人生目标。心中有目标,才能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坚定前行,一往无前。
(3)马:象征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伙伴。他不一定能给你带来鼓舞与力量,但他能陪伴你走过艰难的人生路。
    [6分。答对一点3分,其中象征意义1分,启示2分。意思对即可。]
【补充细则】
(1)将“隘口”理解为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险、险境、困难、困境等也可以给1分。将“谷地”理解为成功等也可以给1分;“马”理解为朋友也可以给1分,但如果表述中有“不会陪伴你”这样明显与文中的马的形象不符之处,则启示部分扣1分。
(2)启示的范围可以不局限于参考答案,符合文意即可,如理解为“要想成功,必须经历隘口这样的磨难”、“陪伴着你的朋友不一定能帮助你,要靠你自己独立面对困难”等都算对。但不能脱离文本内容任意答启示。
(3)答对一点给3分,其中象征意义1分,启示2分。但也可以先答象征意义,再答启示,但启示要与前面的象征意义对应。
(4)答案所选形象超过2个的,以对的两个给分。
(5)启示没有针对前面的形象分别作答,应该对应前面的形象分层作答,如不分层,最多只给2分。
(6)象征意义理解错误,但后面的启示符合文中隘口、谷地、马的形象,1处启示给1分,2处启示给2分,最多给2分。
【评分示例】
6分示例:
    示例一:隘口象征的是人一生中所需要直视的险阻、困难。从文中“我”穿过“隘口”时的心态转变,告诉我们要勇敢面对人生中的“隘口”,并保持乐观的心态去挑战,终能穿过“隘口”,战胜困难。“谷地”指的是穿越困难后的成功。文中的“我”启示了我们要有追求人生“谷地”的坚定信念,有了这样的信念最终也能成功。
示例二:①“隘口”象征着在通向成功前必须经历的困难,“谷地”象征着目标、成功。②这意味着人生通往“谷地”前,即通往成功前,必先到达“隘口”,即经历磨难。③这启示我们若想到达“谷地”——成功,就需无畏地揣着勇气和意志,到达“隘口”——战胜困难。(“隘口”“谷地”的象征意义理解正确,2分;两个启示符合文意,4分。)
示例三:“隘口”象征困难,“谷地”象征目标和希望。我们无论处境多困难,都要充满希望,不要失去目标,要坚强面对。(“隘口”和“谷地”的象征意义理解正确,2分。启发符合文意,4分。)
5分示例:
    示例一:隘口象征着人生道路的坎,只有跨过去,才能迎来新生活。启示我们要坚持克服困难,跨越人生之坎。谷地象征幸福生活的目标。启示我们为了追求幸福生活,难免会受到挫折,但只要坚持面对困难,终究会到达彼岸。(“隘口”“谷地”的象征意义理解正确,2分;第一个启示符合文意,2分;第二个启示与“谷地”象征意义不照应,1分。)
    示例二:“谷地”象征成功,告诉我们要达到成功彼岸,一定要永不言弃。“马”象征着一直陪伴自己的亲友。启示我们不要随便放弃陪伴自己的亲友。(“谷地”“马”的象征意义理解正确,2分;第一个启示符合文意,2分;第二个启示不太符合文意,1分。)
4分示例:
    示例:“隘口”象征着生命中的一道到难关。启发我们只要顽强地挺过去,难关也是无所谓的,人应该坚强。“谷地”象征着艰险过后的避风港。启发我们要怀有目标,便能与黑暗抗争,取得最终成功。(“隘口”的象征意义理解正确,启发符合文意,3分。“谷地”理解错误,不得分;启示符合文意,1分。)
3分示例:
    示例一:文中隘口是黑暗、恶劣,艰难的环境,象征人生中的挫折,磨难。通过隘口,表示面对困难不必惊慌恐惧,要勇敢走下去,迎接挑战。马的形象是落魄的,且逆来顺受不敢反抗,象征受压迫下的人们的现状,面对压迫,逆来顺受,面对困难犹豫不前。“我”拉着马通过隘口是希望受压迫的人们鼓起勇气反抗压迫,接受挑战,对未来有信心。(“隘口”象征意义理解正确,启发符合文意,得3分。“马”象征意义理解错误,启发不符合文意,不得分。)
    示例二:“马”象征着路途中没有什么用的东西。文章中的马只是一直跟随着,但是它不能陪伴恐惧的你。“隘口”象征着艰难险阻。文章中的隘口给我带来许多艰险,让“我”感到孤独失望、恐惧。启示我们,人生中会遇到许多像这样的隘口,我们要做学会坚强,学会顽强,走过人生中的每一个隘口。(“马”象征意义理解错误,启发不符合文意,不得分。“隘口”象征意义理解正确,启发符合文意,得3分。)
2分示例:
    示例:谷地象征着人的美好生活,一个平静而又安宁的地方,它是“我”在黑夜中一直寻找的目标。而马则象征着人生那些不离不弃、默默支持着我们的朋友,他们会在最艰难的时刻给予人希望。(“谷地”象征意义理解正确,得1分;“马”象征意义理解正确,得1分。)
1分示例:
    示例一:“隘口”象征着我们想要达成的目标。“谷地”象征着我们在向着目标前行时所陷入的艰险无助的境地。文中的主人公向着隘口进发,在旅途中感到恐惧无助,但他却没有停下,没有放弃。最终他的黑暗中穿过谷地到达了隘口。就像我们的人生道路一般,只要我们在孤独恐惧中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放弃,那么没有什么难关是闯不过去的。(“隘口”、“谷地”象征意义理解错误,故象征意义不得分。启发符合文意得1分。)
    示例二:“隘口”象征着成功,“谷地”象征着困难和煎熬,在人生通往成功的路途上,我们总会遇到重重困难,我们都会独自面对,如果我们面对困难只是一味的害怕、退缩,那么我们会感到无助,最终迷失自我。然而,如果我们能放手一搏,不畏困难,那么我们就能达到成功的彼岸。(“隘口”、“谷地”象征意义理解错误,故象征意义不得分。启发符合文意得1分。)
0分示例:
示例:谷地在艰难的通向幸福的道路上可以休息的地方,指父母、朋友的关怀。隘口指幸福。(“隘口”、“谷地”象征意义理解错误,故象征意义不得分。)
19.梁漱溟先生哲学化的人生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4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①无论什么到他嘴里都成了哲学。②时刻用心去寻找、钻研并解决问题。③努力将哲学付诸实践。
    [4分。答对第①点1分;答对第②③点中一点2分,两点4分。意思对即可。]
【补充细则】
(1)参考答案①也可以写成日常生活与哲学的联系,如答成 “哲学化人生体现在他日常的话语中”“生活的点点滴滴都与哲学相关”“时时刻刻都把生活与哲学联系在一起”“在普通小事中蕴含着人生哲学”等也可得分。
(2) 参考答案②中“用心”“解决问题”为踩分点,各1分。也可摘抄文中第4段“漱溟先生无时不在问题中,无时不是很用心地去求得解决问题。”得2分。若抄文中第3段“这位小老哥一生就是找问题,想问题,钻问题,解决问题,又生问题,循环不已。”没有“用心”的踩分点只给1分。
(3)参考答案③“哲学”“付诸实践”为踩分点,各1分。“付诸实践”也可理解为“付诸行动”。若只是照抄文中第5段“他并不如一般哲学家们的大谈其哲学;他是一个社会主义者,是一个实践者,是一个努力于现世的人。”没有筛选整合,只给1分。
【评分示例】
4分示例:
示例一:①对什么都可以上升到哲学的高度。(1分)②态度上用心钻研哲学问题,对于宇宙人生、生活中问题,无时不在心中废寝忘食。③性格上,无时不在问题中用心解决(2分,与第②点重复踩分点,②③点合计只给2分),固执夸大于己却也可以很快改变。④不空谈,将哲学运用到社会主义实践中(2分),用哲学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作理论支持。(虽有6个踩分点,但相同踩分点不给分,总分也不能超过4分)
    示例二:①无论什么到他的嘴里都成了哲学(1分)。②他是问题之人,热衷找问题,想问题,钻问题,解决问题(1分),又生问题。③他并非大谈哲学,而是实践者(2分),努力于现世的人,拥有对社会的热忱。
3分示例:
    示例一:①他无时不在问题中,无时不是用心钻研问题(2分)。②他的思想变迁从佛学到儒学和西方哲学。③即便是普通小事,到了他眼中都蕴含着众多哲学道理(1分),如夫妻相敬如宾的道理。
    示例二:①梁先生是个问题中人,他的一生就是找问题,想问题,钻问题,解决问题(1分),循环不已。②他无时不在问题中,无时不是用心钻研问题(2分,与第①点重复踩分点,①②点合计只给2分)。③他是一个社会主义者,是一个实践者(1分),是一个努力于现世的人,他对社会的热忱很少人能及。
2分示例:
示例一:①他将生活和哲学联系起来(1分)。②他是一个实践者,是一个努力于现实的人(1分)。
    示例二:①他是一个问题中人,在生问题与解决问题中循环,并肯用心钻研(2分)。
②不轻易动摇自己的结论,但对于自己的错误能正视并更正。
1分示例:
    示例一:①他一生都在找问题,想问题,钻问题,解决问题(1分)。②他的结论不会因人反对而动摇。
示例二:①在他的日常生活中讲的话都是哲学化的(1分)。②他的思想随时代变化而变迁,从研究佛学到儒学,西洋哲学。
0分示例:
示例一:①在生活上②在思考问题上③对社会的热忱(虽有各方面的概括,但概括不准确且没有具体分析)
示例二:①他在初中时,因对宇宙人生的思考,白了头发。②他在“五四”时,发表《吾曹不出如苍生何》,表达了自己的热忱。(有具体的事例,但没有扣住梁漱溟先生哲学化的人生的特点)
20.本文是一篇评传,请以第③段为例,简析评传的文体特征。(5)
【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作者先分析评价哲学家与一般人的区别,接下来叙写梁漱溟先生回忆自己中学时代因想问题而憔悴的经历,最后对梁漱溟先生作出整体评价。这样写体现了评传“评中有传,传中有评”(“评传结合”)的文体特点。
[5分。阐述分析,3分;文体特征,2分。意思答对即可。]
【补充细则】
传记的文体特征有三点,针对任何一点作答都可以。
(1)答案一:评传“评中有传,传中有评”(2分)。作者先分析评价哲学家与一般人的区别(2分),接下来叙写梁漱溟先生回忆自己中学时代因想问题而憔悴的经历(1分),最后对梁漱溟先生作出整体评价。
具体赋分:①文体特征答“评传结合”或类似表述得2分,如果答“夹叙夹议”、“用论据证明观点”不得分。②结合文本阐述分析3分:能列举传的具体内容得1分;能概括评的具体内容得2分。
(2)答案二:“传”客观真实,“评”客观公正(2分)。文章引用了梁先生的原话(1分),得出“哲学家用心区别于一般人”“小老哥一生就是找问题想问题钻问题解决问题”的评价,没有夸饰(2分)。
具体赋分:文体特征:评论客观、公正或者不溢美不隐恶,答任何一点都可得2分。如果答“真实性”不得分。
(3)答案三:评基于传(2分)。梁漱溟先生回忆自己中学时代因想问题而憔悴的经历( 引用了梁先生的原话)(1分)是作者“哲学家用心区别于一般人”评价的事实依据(2分)。
具体赋分:文体特征:评基于传、评传一致、传成为作者评的事实依据,答任何一点都可得2分。
(4)具体分析正确,但与文体特征不匹配,只给分析部分分。
(5)如果将特征答成:“生动性”“细节描写”“论据论证论点”等完全不是传记特征的答案,则不得分。
【评分示例】
5分示例:
示例一:作者在第3段开头先提出观点,认为哲学家之所以异于人者,肯用心而已。接着便分析了哲学家与平常人的不同之处。然后,又引用了梁漱溟先生的话,进一步印证了哲学家的不同之处,使梁漱溟先生这个形象更加真切自然。最后又以一句话评论梁漱溟(文本分析,3分)。总体来说,评传有“边写传,边评论”(文体特征,2分)的特点。
示例二:评传以叙述传主人生为主题,并加以评论自己的观点。第3段中,先点明观点,“哲学家之所以异于人者,肯用心而已!”,即为“评”。而之后举传主小时侯的故事为例,即为评传中记叙传主的环节。(文本分析,3分)文体特征为,评论与记叙相结合,以此体现传主形象及作者观点。(文体特征,2分)
4分示例:
示例一: ①事例真实,第3段引用梁漱溟先生的原话,再现人物语音、语调,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真实、可感、更丰满。②评论客观(文体特征,2分),第3段在引原话前后都加入了作者的评述,作者先阐述自己对哲学家的定义,与梁漱溟先生的原话作对比,加之自己的评价,以第三方的角度,不夸张地指出梁漱溟先生是个用心的哲学家。(文本分析,2分)
示例二:评传有在结合传主的事迹后给予评论,或在评论后引出传主的事例的特征。(文体特征,2分)第3段就是先以作者对哲学家的看法,引出哲学家的态度,再引用传主小时侯的事例加以突出文章的观点和传主的性格特征。(文本分析:“先以作者对哲学家的看法”这个“评论”不具体,得1分;“引用传主小时侯的事例”,1分)
3分示例:
示例一:评传先由作者抒发个人的感想,然后结合传主的事例证实论述个人的观点。如第③段,作者先表明“哲学家之所以异于人者,肯用心而已”等观点,后引用梁漱溟先生的话证明他作为哲学家就是不断地用心思考问题,最后作者总结他一生就是寻找钻研各种问题(结合文本阐述“评传结合”这一文本特征,3分)。评传不仅有作者个人的观点,又有真实的例子,或话语加以论述,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示例二:先对人物做总体评论,如“哲学家之所以异于人者,肯用心而已”对梁漱溟先作“用心”的评价。举例子证明其评论,举了梁漱溟叙述他小时侯的事为例子,体现他对哲学的用心。(文本分析:具体评价3分)
2分示例:
示例一:第③段引用了传主自己的话(文本分析,1分),描述了传主自己生前的事例,使得传主的“哲学家”形象更饱满。同时由传主亲自说出,也增加了文章的客观性(文体特征表述不准确,1分),最后作者总结“这位小老哥一上就是找问题、想问题、钻问题。”“小老哥”一词使评传更亲切近人,同时不缺乏评传的严谨与准确。
示例二:第3段说明哲学家之所以成为哲学家是因为他用心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用心而已。以他初中时想问题想到头发发白,突出他的用心想问题。(文本分析,2分)
1分示例:
示例一: ①具有人物传记的特点,传主以前的言论被列出,(文本分析,1分)具有真实性,生动性。②作者对传主进行评价分析,作者写出了传主的某些方面进行总结,使读者能加深对传主的进一步了解。
示例二:①特征一:第3自然段引用先生的话(文本分析,1分),突出了传主的性格特征,印证了作者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②特征二:语言自然平实幽默。“这位小哥”使文章可读性增强,丰富人物形象。
0分示例:
示例一: 引用传主的事例,写出了梁漱溟先生努力做乡村建设,到偏僻的乡村念着为中国开前途,丰富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突出了主题。
示例二:评传语言幽默生动,第3段把梁漱溟先生写作“小老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他对用心研究问题的痴迷,引起读者的兴趣。
示例三:这篇文章是一篇人物传记同时也是一篇议论文,文中第3段出现了作者个人的观点,同时举了传主的例子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充分证明了梁漱溟先生说出来的话是一种哲学。
示例四:①夹叙夹议:先提出自己的观点,再举例说明传主的性格品质特征。②语言简单明快。③重视细节描写,生动地塑造出传主的人物形象。
21.梁漱溟先生是一个对社会充满热忱的人,但他却一度出家。你对此有何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阐述。(6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他的出家是指心理现象和思想的归趣而言,形式上还和俗人一样,并非真的遁入空门(3分)。梁漱溟先生出家的经历,看似与“对社会充满热忱”相违背,但这样做其实是为了寻找解救天下人的方法,与后来转向儒学的目的是一致的(3分)。
   [6分。意思对即可。]
【补充细则】
题目要求对梁漱溟先生作为一个对社会充满热情的人却一度出家这一矛盾的做法谈自己的认识,根据文意可知,梁漱溟先生的“出家”并不是真正脱离社会的出世,而是他对社会充满热忱的另类体现。答题时应该结合文本对梁漱溟先生这看似矛盾的做法做出合理的解释。
1.梁漱溟先生的出家是指他的心理现象和思想的归趣而言(2分),形式上并未和俗人两样(也就是说他并不是真正脱离社会而遁入空门)(1分)。
2.梁漱溟先生“因人生问题感到烦闷,便往佛学中走,稍有所得,便徘徊往返”(2分)。可见出家并非其目的,求佛是求解决问题之道,其内心仍旧是关注现实的(1分)。
3. 梁漱溟先生因出家而研究到儒学和西洋哲学,发现今日中国问题的主因(2分),寻求救天下人的方法。这说明出家只是他“救天下人”的方式、途径,本质上还是对社会充满热忱(1分)。
以上三点答对第1点“出家”的实质得3分,答对2、3两点中任一点得3分。每一点中,“出家”的表现(或做法)2分(回答不完整扣1分),点明其与“对社会充满热忱”的关系得1分,意思对即可。
【评分示例】
6分示例:
示例一: ①梁漱溟先生并非真的出家而是他心理现象和思想的归趣,(2分)实际上并未和俗人两样。(1分)②他出家是因为人生问题想到烦闷,便转往佛学中,稍有所得,便徘徊往返。(2分)③他发现佛学只能救一人而不能救天下人,于是研究儒学和西洋哲学,发现中国问题的主因之所以思想的变迁,正是因为他是一个对社会充满热忱的人。④梁漱溟先生常在感觉不对时很快地改变,所以从他的“出家”实际上也是“关注社会”,(1分)都是他不断改变的表现。
示例二:①先生的出家是指心理现象和思想的归趣而言,(2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出家。(1分)②先生的出家仍是心系社会,甚至于他再信佛开佛会,也是为了跪在佛前求赐和平。③先生的出家是热忱的出家,因为人生问题感到烦闷,便往佛学中走,稍有所得便徘徊往返,(2分)因此先生一度出家却仍是对社会充满热忱的人。(1分)
5分示例:
示例一:我认为他出家依旧能体现他是一个对社会充满热忱的人。因为他出家,是心理和思想上的出家;(2分)从他出家开始思想便开始变迁,回过头来又为“乡村建设”做出贡献;佛学能解救一人,他便用佛学解救自己的人生问题,才能进而用其他哲学救天下。(2分)所以我认为就是出家仍能体现他爱国,对社会有热忱。(1分)
示例二:我认为梁漱溟先生这样并不矛盾。他对社会满怀热忱,他的出家是指心理现象和思想的归趣,(2分)但他也在“全盘接受西洋文化”与“复兴民族精神”中举棋不定,文中也提到“因人生问题感到烦闷,便往佛学中走”,(2分)然而“佛学能救一人而不能救天下人”,如此,梁漱溟先生才由研究佛学转为研究儒学,怀着对社会的热忱终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佛学”是梁漱溟先生研究问题的“跳板”,他对社会的“热忱”不会因出家而消失(1分)。
4分示例:
示例一:我认为他的“出家”是好的,有积极意义的。先生的出家只是他心理现象和思想的归趣。(2分)“出家”让他研习佛学、儒学、西洋哲学,这才使他看清中国的主要问题,(2分)让他寄情于为中国开前途的事业中,让他处变不惊,让他得以名垂青史。这都是他的“出家”带来的。
示例二:我认为出家依旧能体现他是一个对社会充满热忱的人。因为他出家,是心理和思想上的出家;(2分)从他出家开始思想便开始变迁,回过头来又为“乡村建设”做出贡献;佛学能救一人,他便用佛学解救自己的人生问题,才能进而用其他哲学救天下人。(2分)所以我认为仍体现他爱国,对社会有热忱。
3分示例:
示例一:梁漱溟先生因为对社会充满热忱,因此当面临人生问题并无法帮助社会时,便改变自己的思想,往佛学中走,稍有所得,便徘徊往返,(2分)正是他这种精神,更体现他心系中国社会问题,(1分)他想通过出家所悟到的思想来帮助社会,因此他是真正的对社会充满热忱。
示例二:梁漱溟一度出家,因为:①他对哲学的热爱,为了学习佛学而走上了出家之路。②他学佛学,是人生问题感到烦闷,而且佛学能挽救人的精神,想要挽救社会。(2分)③他痛嫉当时社会的浊污而毅然选择出家,研究佛学,挽救社会,就是他对社会充满热忱他才会出家研究佛学(1分)。
2分示例:
示例一:我认为两件事不矛盾。①梁漱溟先生的人生哲学化,主张实践,出家并不意外。②梁先生是心理与思想上的出家,(2分)是为了促进乡村文化建设,也体现他对社会的热爱。③梁先生抛弃都市,生活在偏僻乡村,是为了让中国农民本着民族精神,容纳科学技术,成为进步团体,是为中国前途努力。
示例二:①是因为梁先生对社会充满热忱,梁先生才不愿面对社会的污浊,希望信佛可以解除烦恼。②梁先生出家是为了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他是本着拯救国人的愿望去出家的。(2分)
1分示例:
示例一:我认为梁漱溟先生出家也属正常。他处在当时的社会动乱环境,以天下大事为己任,难免会不是因为人生问题而感到烦闷,为了“救人”,为了解决问题,(1分)作为一个实践者,希望努力于现世,他便选择了出家来修养自己。
示例二:就是因为他对社会的热忱,希望能救国,他才选择出家,(1分)去给自己的心灵思想洗刷一下,并感悟真理。等到出家完后,自然对社会有不同的深层看法,以至于研究佛学后《印度哲学概论》的诞生和“乡村建设”。
0分示例:
①梁漱溟先生为了研究佛家哲学而一度出家,说明他是一位做事身体力行,用心投入,力求周济的学者。②他的行为教导我们做事就应一丝不苟,用心实践③因为他的投入,便写出了《印度哲学概论》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研究》对那时社会哲学领域做出了贡献④这种行为值得我们学习,由小及大,当人到社会都有一种身体力行专注的风气,那么社会将会越来越好。
语言表达
22.在下面对话的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清晰,语言连贯得体。
张  宇:你好。你们的短信说“货品已经发出,预计二日到”,今天已经第三天了,怎么货还没到呢?
网店客服:不好意思,               ①                
张  宇:噢,那我就在2号等着签收了。还有,你们短信说“已付包装费保险费送货费由收货方付”,我到底该付哪些费用呢?
网店客服:               ②                
张  宇:我明白了。谢谢!
网店客服:               ③                
张  宇:没关系。你们能改进工作就行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我们的意思是“本月2号”到货。
(2)我们已付包装费,保险费和送货费由您付。(我们已付包装费、保险费,送货费由您付。)
(3)对不起,我们工作不细致,给您带来了不便。
[6分。答对一句2分。]
【补充细则】
(1)顾客的抱怨是由于他认为商家承诺两天能到,然而到了第三天都没到,而这是由于短信中的“二日”带来了歧义。因此在第①处填空中,能解释“二日”是本来的意思,准确回应顾客的抱怨,给2分;能解释清楚到货的时间,但未能准确回应顾客的抱怨,给1分。
(2)顾客的疑问是由于短信的内容“已付包装费保险费送货费由收货方付”有歧异,所以在第②处填空中,能解释清楚商家已付费的项目是什么,给1分;能说明清楚客户需要付费的项目有哪些,给1分。
(3)表达道歉,1分;检讨自己工作中的失误,1分。
【评分示例】
第①处:
2分示例:
示例一:我们公司发出的短信意思是货品预计2号到达,敬请理解。
示例二:“二日”指的是发货次月的2号,不是指两天。
示例三:您的理解有误,“二日”并非“两天”的意思,而是指本月的2号。(“您的理解有误”一句不够得体,本次不扣分,但应提醒学生注意)
1分示例:
示例一:我们在运送过程中有些小意外,请你耐心等待,货品2号就会到。(顾客不是抱怨“货品为什么那么久都不到”,这个回答未能准确回应顾客的抱怨。)
示例二:可能由于快递公司业务繁忙,货品仍在路上,但2号一定送到。(同上)
示例三:由于货物滞留,2号保证准时送达您手中。(同上)
0分示例:
示例一:没有注意到您的订单,我立即发货。(未能准确回应顾客的抱怨,也未能解释清楚到货的时间)
示例二:可能由于近日运货单较多而使送货时间延误,我们一定会向快递公司咨询。(同上)
示例三:由于运输过程中发生点故障,签收日期延迟,在此表示歉意。(同上)
第②处:
2分示例:
示例一:您只需要付送货费,其它费用我们已付了。
示例二:我们付包装费和保险费,您付送货费就好。
示例三:包装费我们已经付了,您到时需要付保险费和送货费。
示例四: 您只需要付送货费就可以了。(虽然形式上只写出了其中一方应付的费用,但“只需”二字已很好地回答了“我到底应该付哪些费用”这个问题了,可得满分)
1分示例:
示例一:我们已付送货费和保险费。(写出了其中一方应付的费用,但没有回答“我到底应该付哪些费用”这个问题,不够连贯,扣1分)
示例二:我们已付包装费和保险费,关货费由您出。(虽然扣住了两方面应付的费用,但是因为把“送”错写成“关”,导致内容错误,扣1分)
0分示例:
示例一:三样都需要,不过,我们已经帮您合计好,您只需要在签收时一同交付就可以了。(两方应付费用都没有写,也无法回应上文短信中的“已付”)
示例二:我们的快递员到时将会给您解释清楚的。(两方应付费用都没有写,也无法回应上下文,不够连贯)
第③处:
2分示例:
示例一:不好意思,对于我们工作的疏忽,我们网店会多多改善的。
示例二:我们在信息沟通等工作上有许多做得不好的地方,对此我们表示抱歉。
示例三:非常抱歉,文字产生歧义是我们工作的失误,给您添麻烦了。
1分示例:
示例一:非常抱歉为顾客您带来麻烦。(没有提及工作上的失误,扣1分)
示例二:真对不起啊,因为出现这一工作失误,希望您能谅解。(虽然提及失误,但指代不清,扣1分)
示例三:谢谢您的支持配合,我们会尽快改进送货延迟的问题,再次向您表达歉意。(虽然提及工作失误,但是把失误错误地归结为“送货延迟”,不能得分)
0分示例:
示例一:不客气,我们会尽快送货的。(没有道歉,所总结的工作失误也是不对的)
示例二:我们会改进工作,并在您下次购物时准时发货。(没有道歉,所总结的工作失误也是不对的)
23.为弘扬汉字文化,穗城中学将举办汉字听写大赛。为配合组委会的宣传,请你根据右边的漫画,给下面的内容续写一段文字,作为大赛的宣传语。要求:语言鲜明生动,句式整齐。
纤笔承传统,虽然书写缓慢,却能意兴悠悠;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双手变鼠标,看似输入快捷,实则尴尬重重。
[6分。每句2分。表述合理即可。]
【补充细则】
(1)每分句2分,其中内容1分,表达1分。
(2)“内容分”共3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分句的“内容分”落在“鼠标”。“鼠标”可替换为“键盘”“电脑”“科技”等同位或上位概念,但写成“网络”不给分。
第二分句的“内容分”落在“输入快捷”。“输入快捷”可替换为“鼠标”输入的优点,如“输入迅速”“点击迅速”“方便快捷”等同义词。
第三分句的“内容分”落在“尴尬重重”。“尴尬重重”可替换为“鼠标”输入的消极影响,如“提笔忘字”“意韵空空”等同义词。
(3)“表达分”共3分,主要体现在每分句的形式与例句形式基本相似,并没有语病。否则,每句扣1分。(每分句最多扣1分。)
(4)答案内容必须与漫画相关,体现漫画的讽刺或否定,否则,最多只能获2分。
【评分示例】
6分示例:
示例一:鼠标显科技,虽然输入快捷,却是意蕴空空。
示例二:鼠标载潮流,虽然键入如飞,却致提笔忘字。
5分示例:
示例一:鼠标传速度,虽然方便快捷,但请勿忘字形。(第3句中“字形”与“鼠标”无关联,表述不当扣1分)
示例二:鼠标承科技,虽然输入迅速,却无生动笔迹。(第3句为病句,“生动”与“笔迹”不搭配,表达扣1分)
4分示例:
示例一:提笔忘汉字,虽然科技发达,但也韵味珊珊。(第1句句式基本相似但内容不对,扣1分,第3句内容符合,但为病句,有错字,扣形式1分,共扣3分)
示例二:电脑失文化,尽管打字快速,但得文化空空。(第1句表意不明,表达扣1分;第3句虽内容符合,但也是表意不明,表达扣1分,共扣2分)
3分示例:
示例一:钢笔拓时代,即使书写迅速,却导致忘字连篇。(前两句内容不对各扣1分;第3句形式上比例句多出一字,不整齐,扣1分,共扣3分)
示例二:汉字需要勤练,虽然打字方便,却使头脑晕晕。(第1句形式上比例句多出一字,不整齐,扣1分,内容也不对,扣1分;第3句内容表述不当,扣1分,共扣3分)
2分示例:
示例一:书墨写中华,即使字体复杂,也可妙笔生花。(没有从讽刺批评的角度解读漫画,虽然形式相似,但内容与漫画完全无关,最多得2分)
示例二:摆脱鼠标手,重拾汉字文化,执笔挥斥方遒。(第2和第3句内容没讲鼠标输入的优缺点,扣内容分2分;另外句式也不对,扣表达分2分 ;总共扣4分)
1分示例:
示例一:鼠标取代人手,当然提笔忘字,定会焦虑万分。(第1句形式上比例句多出一字,不整齐,扣1分,第2、3句内容和形式都不对,扣4分)
示例二:汉字展文化,即便下笔复杂,也会感慨绵绵。(没有从讽刺批评的角度解读漫画,虽然形式相似,但内容与漫画完全无关,最多得2分;第3句有语病,“感慨”不能与“绵绵”搭配,扣1分)
0分示例:
示例一:不忘传统,书写缓慢,意义悠悠。(内容无法体现对漫画行为的讽刺或否定,扣3分,形式也不相似,扣3分共扣6分)
示例二:开动你脑袋,感受当中乐趣,弘扬汉字文化!(内容无法体现对漫画行为的讽刺或否定,扣3分,形式也不相似,扣3分共扣6分)
作  文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面对一项活动,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表现。
有的人引领大家,走在前面;有的人跟随众人,参与其中;有的人静静旁观;有的人质疑批评……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题目解析】
一、关于题意理解
本题与近三年广东高考作文题大致相似,都属于材料引出写作要求的材料作文,材料的性质(类别)是现象类。考生须在阅读题目中的材料以后,按四个要求写作。
材料中,第一段文字“面对一项活动,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表现”,既概述了材料,也自然引出下一段的分述。第二段分别陈述了四类人对同一项活动的四种表现:有人“在前”“引领”,有人“参与”“跟随”,有人“旁观”,有人“质疑批评”。段末以省略号表示可能还有有别于此四种表现的其它表现。同时,第二段文字中人们的不同表现也隐含了不同的人对同一项活动可能产生的不同态度,引发不同表现与态度的原因是人们不同的情感与认知,正是不同的情感与认知导致了人们的不同表现与态度。
二、关于材料的内容和含意
作文题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内容”应指字面上的、表层的意思,“含意”应指深层的抽象概括的意思。
(一)关于材料的内容
1.不同的人对同一项活动会有不同的表现。
2. 面对一项活动,有的人会走在前面,引领大家。
3. 面对一项活动,有的人会参与其中,跟随众人。
4. 面对一项活动,有的人会静静旁观。
5. 面对一项活动,有的人会质疑甚至批评。
6. 面对一项活动,有的人会有其它表现。
(二)关于材料的含意
1.“活动”是指人们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行动,题目中的“活动”是指群体性、社会性活动,而不是单个人行动;“活动”可以是两三个人的小群体活动,也可以是大规模的活动(如运动等)。“一项活动”可以指一项具体的活动,如某次春游活动、“冰桶挑战”活动等;也可以理解为一类活动,如从内容角度可划分为学习活动、体育活动、社会活动等,或其它具有共同特征的活动。
2. “有的人”可以谈某个人,也可以谈一群人、一类人;“不同的表现”可以谈人们具体的行为、表现,也可以透过人们的具体行为和表现谈人们的情感、态度、认知,在谈人们的行为、表现既可以谈其中一方面的行为、表现,也可以谈行为、表现的前后变化。
三、关于是否符合题意
判断考生作文是否在题意范围之内,主要看是否围绕“面对一项(一类)活动某人(某类人)的表现”去谈。
(一) 符合题意
只要围绕“面对一项(一类)活动某人(某类人)的表现”来谈,无论是谈“引领”“跟随”,还是谈“旁观”“质疑批评”,或谈其它的表现,都属于符合题意。
(二) 基本符合题意
如果只是开头、结尾或文中其他部分提一下“面对一项(一类)活动某人(某类人)的表现”,主体部分与“面对一项(一类)活动某人(某类人)的表现”无关;或者仅仅谈“一项(一类)活动”,没有谈“某人(某类人)的表现”;或者仅仅谈“人们的表现(态度)”,而没有谈“一项(一类)活动”,均属于基本符合题意。
(三) 偏离题意
离开“面对一项(一类)活动某人(某类人)的表现”,而谈“选择”“面对”“客观”“辩证”“和而不同”“多角度看问题”等,属于偏离题意。
如果考生只抓住了材料中的某个词语,如“有的人”“众人”“其中”等,但若不联系“面对一项(一类)活动某人(某类人)的表现”,则为偏离题意。
四、关于角度选择
考生可以从第一段选择角度(综合不同的表现),也可以从第二段文字中任意(四人中任意一人或多人的表现)选择角度,各角度之间没有优劣之分;考生可以从材料的内容选择角度,也可以从材料的含意选择角度,各角度之间没有高下之分。
(一) 第一段文字可参考的角度:
1.面对一项活动,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表现。
2.面对一类活动,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表现。
3.面对一项活动,不同类的人有着不同的表现。
4.面对一类活动,不同类的人有着不同的表现。
5.其他角度。
(二) 第二段文字可参考的角度:
单一角度:
1.面对一项(一类)活动,有的人会引领大家,走在前面。
2.面对一项(一类)活动,有的人会跟随众人,并参与其中。
3.面对一项(一类)活动,有的人会静静旁观。
4.面对一项(一类)活动,有的人会质疑甚至批评。
5.其它角度。
复合角度:
除了以上所列的“面对一项(一类)活动”,不同的人四种不同的表现(单一角度)之外,还可以任选其中的两种、三种甚至四种表现作为写作的角度。
(说明:第二段列出了四种表现,根据“自选角度”的要求,考生任选一种、两种、三种、四种都是可以的,而按数学的排列组合,这种选择有几十种组合,因此不必要把所有的组合都列出。)
【评分操作】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50
分 内

25
分 一等(25-21) 二等(20-16) 三等(15-11) 四等(10-0)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当
没有什么内容
感情虚假
 表

25
分 一等(25-21) 二等(20-16) 三等(15-11) 四等(10-0)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书写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书写较工整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书写潦草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难辨
  一等(10-8) 二等(7-6) 三等(5-3) 四等(2-0)




10
分  立意深刻
材料丰富
语言有文采
见解、构思有创意 立意较深刻
材料较丰富
语言较有文采
见解、构思较有创意 立意略显深刻
材料略显丰富
语言略显文采
见解、构思略显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细节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点新意
一、内容上的分等
(一)题意
1.在材料内容和含意内自选角度的,判“符合题意”,在内容的一等、二等打分;
2.在材料范围内的其他内容上自选角度,判“基本符合题意”,在内容的三等打分;
3.仅以“材料”为由头引申话题,离开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判“基本符合题意”,在内容三等打分;
4.完全离开材料内容和含意作文,判“偏离题意”,在内容四等打分。
(二)中心、内容、感情
1.判“符合题意”的,综合文章的中心、内容、感情,分辨归属一等或二等;
2.凡判“基本符合题意”和“偏离题意”的,原则上在该等打分。
3.特别说明:凡在原材料基础上进行续写或扩写,总分一般在37分以下。
二、表达上的分等
1.根据表达项的细则,在“内容”评等的基础上,除在相应的等级上评分外,可考虑在前一等的下或下一等的上打分。例如,内容评二等19,表达可在二等内打分,也可以在一等的下给21分,或在三等的上给15分;
2.在内容等级判分的基础上,原则上不跨等给分,如内容判三等,表达不能在一等给分。
三、发展等级的分等
1.原则上,发展等级随内容或表达的等第给分,如内容二等,表达三等,发展等级一般在二等给分;
2.发展等级一般不在内容或表达的下一等给分,如内容二等,表达三等,发展等级一般在二等给分;
3.发展等级在内容等第给分的基础上,一般不跨等给分,如内容三等,发展等级不能在一等上给分;
4. 内容在四等的,发展等级不给分。
四、其他
1.未拟标题扣2分。
2.出现错别字,1-2个不扣分,3个扣1分,4个扣2分,5个扣3分, 6个以上(含6个)扣4分。重复的不计。
3.关于字数
⑴400字以上的文章,字数不足者,每少50字扣1分。
⑵4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⑶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⑷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5分,不得评0分。
⑸只写标题的,给2分,得不评0分。
⑹完全空白的,评0分。

点击下载:广东省广州市2015届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试题


  留学群高考频道为您整理史上高考复习资料大全!让您的高考成绩稳步上升!


 高考语文考点  高考数学考点  高考英语考点  高考理综考点  高考文综考点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高考语文历年真题  高考数学历年真题  高考英语历年真题  高考理综历年真题  高考文综历年真题
 高考备考辅导高考食谱大全高考前必须做的事

高考语文真题 高考数学真题 高考英语真题 高考文综真题 高考理综真题
高考语文答案 高考数学答案 高考英语答案 高考文综答案 高考理综答案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分享

热门关注

2020江苏高考物理、生物、化学试卷及答案(图文版)

江苏高考物理试卷

2020江苏高考政治、历史、地理试卷及答案(图文版)

江苏高考政治试卷

2020河南高考文科综合试卷及答案公布

河南高考文科综合试卷

2020重庆高考理科数学试卷及答案已公布

重庆高考理科数学试卷

2020河北高考文科综合试卷及答案(公布)

河北高考文科综合试卷

2020宁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宁夏高考语文试卷

2020湖南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湖南高考语文试卷

2020陕西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公布)

陕西高考语文试卷

2020福建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公布)

福建高考语文试卷

2020青海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图片版)

青海高考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