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201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答案

  留学群公务员考试真题频道讯:天津201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答案已发布,希望对您会有所帮助:

  1.【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

  【答案】C

  【解析】1926年8月,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在其故乡江苏南通病逝,蔡元培撰联以挽:“为地方兴教育诸业,继起有人,岂惟孝子慈孙,尤属望南通后进;以文学名光宣两期,日记若在,用裨征文考献,当不让常熟遗篇。”张謇江苏通州人,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所以本题选择C。

  2.【知识点】文学

  【答案】B

  【解析】这首作品是李煜的《相见欢》,是宋词中的名篇。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是汉赋的特点;句子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是宋词的特点;雅俗共赏,抒情叙事兼长,是元曲的特点;题材多样,表现手法丰富是小说的特点。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3.【知识点】生活常识

  【答案】D

  【解析】A选项汽油难溶于水,洒水不会溶解汽油蒸气,所以A错误。B选项车厢里充满了汽油的气味说明车厢中有汽油蒸气,汽油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或电火花会发生爆炸,而开灯时可能产生电火花,所以B错误。C选项为防患于末然,在汽油还没有燃烧时要紧急疏散,所以C错误。D选项打开车通风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使它达不到着火点,严禁一切烟火可防止汽油的温度可燃达到着火点,疏散乘客能使乘客摆脱险境,所以D正确。

  4.【知识点】物理

  【答案】C

  【解析】红色与黄色按照1比1的比例混合是砖红色,按照1比3的比例混合是橙色。红色与蓝色按照1比1比例混合是紫色。黄色与蓝色混合得到绿色。所以本题选择C。

  5.【知识点】艺术

  【答案】B

  【解析】张指唐朝书法家张旭,素指唐朝书法家怀素;这个成语意思指一个人个性突出,挥洒到极致,也用于赞扬草书书法作品具有张旭和怀素的神韵。《自叙帖》乃怀素草书的巨制,活泼飞动,笔下生风;《中秋帖》传为王献之所书,《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是苏轼撰诗并书,《自言帖》为唐代张旭所作,所以答案选择B选项

  6.【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哲学

  【答案】C

  【解析】题干中这首诗前两句:眼见的真实情景激发心头的真切感情,就能写出意境神妙的诗句;闭门造车,就像黑暗中摸索制作出的东西,总要失真。后两句则说:靠临摹前人作品,画出秦川景色的画家,亲自去长安的能有几人?诗人省略了一句话,即难怪那些人画不好。本诗告诉我们:没有现实生活的感受,没有亲身体验,是不可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暗中摸索总非真和亲到长安有几人是没有亲临实践都得不到真实的情景。突出实践决定认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突出实践决定认识。故本题选C项。

  7.【知识点】中国古代史

  【答案】C

  【解析】我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主要矛盾。专制主义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是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地方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它包含两对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题中的关键词是“君臣关系”,大臣从原来坐着到后来站着到最后跪着,说明大臣的地位下降了,而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君主专制加强了。因此选C。

  8.【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哲学

  【答案】A

  【解析】材料中“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结论的做法”,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观点,

  故A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

  9.【知识点】生物医学

  【答案】D

  【解析】实际上,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但是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DNA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卵双胞胎,由于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外界环境的影响,体内的DNA也会产生一些差异。DNA不是蛋白质,属于核酸所以B错。染色体只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并非遗传物质本身,所以C错,所以本题只能选择D选项。

  10.【知识点】热点经济词汇

  【答案】D

  【解析】社会总产值只计算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不计算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并把中间投入(转移到产品中去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中间产品和支付给其他部门的服务费用的价值)也计算在内,有重复计算。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11.【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

  【答案】B

  【解析】天干地支纪年法是我国古代先人运用天干地支,五行八卦等方法发明出来的纪年方法。天干有十: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十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组合成如下六十个计时序号,作为纪年、月、日、时的名称,叫“干支纪年法”。第1年如果是甲子年,那么第31年的算法是:31/10=3余1,那么1对应的天干就是甲,31/12=2余7,7对应的地支就是午,所以第31年为甲午年。所以本题选择B。

  12.【知识点】文学

  【答案】A

  【解析】先秦诸子中,文章各有特色:《孟子》的犀利、《庄子》的恣肆、《荀子》的浑厚和《韩非子》的峻峭,被称为先秦散文的四大台柱,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13.【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

  【答案】D

  【解析】商朝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在占卜后把占卜日期、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边,有的还把过若干日后的吉凶应验也刻上去。占卜的时候就在这些小坑上加热是甲骨表面产生裂痕。这种裂痕叫做“兆”。甲骨文里占卜的“卜”字,就像兆的样子。从事占卜的人就根据卜兆的各种形状来判断吉凶。学者称这种记录为卜辞,这种文字为甲骨文。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14.【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答案】B

  【解析】材料中体现的是就业人数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议的作用,就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从而为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提供了物质基础。A是体现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与题意不符合。C是对我们的启示,不是直接从材料中体现的。D侧重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材料中得不到体现。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15.【知识点】生物医学

  【答案】A

  【解析】鹊巢鸠占反映的是生物的竞争。从生物学上分析,是生物种间争夺资源和空间的一种竞争现象。竞争的结果往往对一方不利,甚至于被消灭。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生活方式和习性、栖所及食物类型越接近,其竞争程度越激烈。谚语“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说的也是物种间的竞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生物的捕食在生物学上它具有食物链的含意。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说的是生物间的差异,不属于竞争现象。一山不容二虎,是种内生物间的斗争关系,说的是同种生物间的相似性,属于遗传现象。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16.【知识点】生活常识

  【答案】A

  【解析】一般来说每日的最高温在14时,最低温在日出前后。但加上季节考虑,夏季怎么也比春季高温的,所以BC不予考虑。同为夏季,日出左右为日最低温,加上晴天,晚上的保温作用更差所以温度比平时要低。所以应该是A

  17.【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

  【答案】B

  【解析】“诰命”是中国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为皇帝封赠高级官员的凭证。在明清之际,五品以上的官员,如果功绩超群都有机会得到皇上的封赠命令,就是这里所说的诰命。而六品以下的官员所得到的则被称为敕命。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18.【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哲学

  【答案】D

  【解析】最大公约数是某几个整数共有因子中最大的一个。从材料中“重要的是统筹各方利益,汇聚真知灼见,找到改革的‘最大公约数’”可以看出,最大公约数应该是指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A选项强调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不是从哲学角度分析的,与题目无关。B和C选项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19.【知识点】近现代重大科技成就

  【答案】A

  【解析】B项日心说提出者是哥白尼;C项量子假说的提出者是普朗克;D项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者是牛顿。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0.【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

  【答案】A

  【解析】(甲)“大启而宇,长发其祥”这是乔迁新居的句子,应该送给搬家的人。意思是自从上天或是上帝开天劈地形成了宇宙,创造天地;长发其祥,长久发展成福庆吉祥的样子。(乙)“交以道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与国家相交讲究道义,接待对方以隆众而恰当的礼仪。这样,附近的国家都会相交友好,而远方的国家会来依附在我看来。(丙)室有芝兰春自永,人如松柏岁长新家里放兰花,四季如春;下句是祝福的话,可用于贺寿。所以对照题干便知,本题选择A选项。

  21.【知识点】实词辨析

  【答案】C

  【解析】第二句中,批评有评论,评判的意思,而评价通常是指对一件事或人物进行判断、分析后的结论,因此第二句填入批评更合适。第三句,无尽指没有极端,无垠形容广阔无边、没有边际,多用于天空、草原、大海、沙漠,有时也用于描述人的心境,而句中搭配对象为夜色(夜晚的景色),无尽搭配更合适。

  22.【知识点】实词与成语综合考查

  【答案】B

  【解析】第一句,释放指把所含的物质或能量放出来,发展是指一种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文中语义为优势体现、展现,释放更符合语境。第二句,深信不疑为动词,坚定不移多为定语,“我们”之后缺失谓语,深信不疑更符合语境。

  23.【知识点】成语辨析

  【答案】C

  【解析】文中语义为体现费用高,居高不下形容某种情况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或者状态,没有下降的趋势,符合语境,因此选择C项。

  24.【知识点】实词辨析

  【答案】B

  【解析】第一处,体现将草案呈送上级,提交、递交有此语义。第二处,监管与制度搭配恰当。第三处,对政府这一主体,问责搭配更恰当。因此选择B项。

  25.【知识点】成语辨析

  【答案】C

  【解析】第一处,见仁见智:比喻因个体差异,对事物就会有不同的看法,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显而易见:形容事情或道理很明显,极容易看清楚,文中语义为需要职业导演这一观点明确,排除见仁见智。第二处,锦上添花:比喻好上加好,美上添美,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精益求精:好了还求更好,雪中送炭: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文中非职业导演作为副体,其作用使用锦上添花表示更恰当。

  26.【知识点】实词与成语综合考查

  【答案】C

  【解析】第一处,对市民修饰,川流不息、络绎不绝均有形容行人连续不断语义,排除源源不断、连绵不断。第二处,需要填入动作,延续符合语境,排除继续。

  27.【知识点】实词与成语综合考查

  【答案】C

  【解析】第一处,焦点比喻事情的关键所在,热点指比较受广大群众关注或者欢迎的新闻或者信息,或指某时期引人注目的地方或问题,亮点比喻有光彩而引入注目的人或事物,文中语义为诗歌是品读的吸引点,亮点更符合语境。

  28.【知识点】实词辨析

  【答案】C

  【解析】硬伤指某人或某组织存在的一些无法改变的软肋,顽疾指顽固的疾病,通病指普遍的弊病,陋习指一种粗鲁、丑陋、不文明的坏习惯,文中语境提示中国很多城市、各地频繁上演,通病更符合语境。

  29.【知识点】实词辨析

  【答案】D

  【解析】第二处,迷惑指意志混乱,迷失指弄不清方向,在清新空气、浓密森林中,迷失更符合语境。第三处,编织引申指酝酿思想、组织材料、构思意境等思维活动,编造有捏造、虚构之意,编织和语境神话搭配更恰当。

  30.【知识点】成语辨析

  【答案】C

  【解析】第一处,一如既往指态度或做法没有任何变化,还是像从前一样,自始自终是常见的错误成语引用,正确的用法应该是“自始至终”,自始至终表示一贯到底,始终如一指人能坚持,做事从不间断,文中语义体现热点、卖点保持不变,和之前相同,一如既往更符合语境。

  31.【知识点】细节理解

  【答案】D

  【解析】提问对“致命病理”进行理解推断,文中在最后一句提到“致命病理”,结合语境,前文分别陈述“孔子是丧家之犬”、“李白古惑仔”,最后“致命病理”是围绕“传统学术思维”而总结阐述,依据话题一致原则,只有D项陈述“传统学术思维”,因此选择D项。

  32.【知识点】细节查找

  【答案】A

  【解析】A选项表述为只有描写内容与普通人人生亲近的作家才能获得最为广泛的读者,原文表述为文学作品有时会由于描写容与普通人人生亲近的亲近性而获得较广泛的读者,A项偷换逻辑关系。因此,不恰当选择A项。

  33.【知识点】细节理解

  【答案】D

  【解析】第二行通过“需要”必要条件关联词强调“进一步努力和探索”,之后文段以两部法律举例说明有哪些探索,文段最后亮明观点“制度的保障与支撑,让公务员考试赢得了公众的信任”即表明公众信任、公务员考试更加阳光在于制度,因此选择D项。

  34.

  【知识点】细节理解

  【答案】D

  【解析】提问是“明确解决‘艺考热’的关键”,文中第一句通过“必须”必要条件关联词强调艺术基础教育要承担最基本职责,之后陈述基础教育不重视艺术教育问题,最后陈述教育部加大艺术比重即“艺考热”重在建立好的评价机制,而D项强调建立完善综合评价机制,所以选择D项。

  35.【知识点】细节理解

  【答案】C

  【解析】主旨概括题。文段第一句话进行背景铺垫,从而引出话题好人好事。文段的重点由第三句话后半部分“无不表明”引导。论述的主题是雷锋精神,通过递进关联词语“不但”、“而且”可知,递进关联词语之后的内容为重点,即雷锋精神是时代风尚的独特力量,即C选项论述的内容。A选项没有提及雷锋精神,可根据主体排除法进行排除;B选项是在递进之前的内容,偏离文段中心;D选项论述的主体被偷换成“人们”且“任何时代”的表述过于绝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C选项。

  36.【知识点】细节理解

  【答案】B

  【解析】文中在第二句提到“历史唯物主义的理性精神”,依据第二句话陈述,四个选项中B项表述最准确,因此选择B项。C项为迷惑项,错在“要用史实说话”而原文表述为“所有的结论都要用史实说话”,偷换概念。

  37.【知识点】细节理解

  【答案】A

  【解析】文段第一句通过“必须”必要条件关联词强调“监督属地化”,之后两句具体解释说明“属地化”的表现,即当地民众和媒体的监督,B、C、D项表述符合原文,A项强调政府监督,不符合文意,因此选择A项。

  38.【知识点】细节理解

  【答案】C

  【解析】选项和原文一一对应,A、B、D项均在原文有相同表述,C项陈述为“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对美育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而原文陈述为“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C项表述错误,因此选择C项。

  39.【知识点】细节查找

  【答案】A

  【解析】文中“颠覆传统价值观念”针对的是文中第二大句罗列的各种现象“有人称孔子……”;“有人把梁山泊……”;“有人笔下岳飞……”;“解梦……派”,B、C、D直接可以对应文段第2、3、4个现象,都属于“颠覆传统价值观念”。第一个现象文中强调的是“有人称……”是一种颠覆,A项表述不正确。

  40.【知识点】细节理解

  【答案】C

  【解析】根据第二段首先提出这一理论,并指出科学家一直在验证,最后给出证据,并进一步解释说明:科学家们近年来在位于赤道的太平洋海域进行实验时曾发现,硫酸铁确实能起到让蓝色海洋变绿的作用,可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可知C项正确。

  41.【知识点】主旨概括

  【答案】B

  【解析】第一句提出本文要解决的问题——终结烟草研究参评科技奖,第二句“根本上,我们需要……,除此之外……还要……”论述如何解决,即是对策句,也是本文的主题句,对比选项B项正是对文段的正确概括

  42.【知识点】细节查找

  【答案】D

  【解析】A、C对应最后一句“多部门管理容易造成推诿扯皮,最终导致无人管理”,说明监管缺位和多头管理;B项对应第二句和第三句“执法部门对于超塑料袋往往采用突查的方法,……检查时……检查一结束……”,说明不能只突击检查,要建立常态机制;文中虽然提到了农贸市场,但没有说是“最大的”流出地,所以D项错误。

  43.【知识点】细节理解

  【答案】A

  【解析】“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已经发生”之后做的警报,“地震预报”是对尚未发生的可能地震事件提前发出通知,二者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发出警报减少损失,但区别是时间不同,故选A。

  44.【知识点】细节理解

  【答案】A

  【解析】文中伍江批评了某些城市管理者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发展文化的行为,所以A是错的;B项对应“如果城市规划意在通过仿古建筑……但这与文化无关”;C项对应“但如果发展文化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展经济,那就走进了发展误区,是本末倒置”;D项对应“历史文化不是以舞台背景搭建出来的,它需要原汁原味的留存,而不是热衷作假”。故选A。

  45.【知识点】主旨概括

  【答案】B

  【解析】本文最后话题落在“未来社区”这个话题上,主题词强调“部门之间的协同性”,主题一致法选择B项。

  46.【知识点】意图判断

  【答案】A

  【解析】文段提到如果让政府部门为药品安全负责,就会产生很多负面作用,后面全是在解释说明负面作用——影响新药的研发和上市速度,不只是对药业有负面作用,同时也“意味着有很多患者可能要在漫长的等待中丧失最佳医疗时机”,所以B项只提到对药业的负面作用是片面的,排除;D项错在“大于”,文中并没有对比;C项表述绝对,文中只是就审批药品这件事说明不能让药监局负责太多,而不是全部否定药监局。故正确答案是A。

  47.【知识点】细节理解

  【答案】D

  【解析】细节理解题。需要把四个选项代入到原文第一个自然段中进行比对。根据原文,A、B、C三项均可以在原文中找到依据。A选项对应第一句话;B、C选项对应第二句话;D选项中的“最初来源”在原文中并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的干扰选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

  48.【知识点】语句理解

  【答案】D

  【解析】词句理解题。首先定位,回到原文中找到原句的位置,并对上下文进行分析。划线句子是原文第二个自然段中的首句,在原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上文中讲到米勒的试验具有重要意义,下文中则说到其实验有不正确的地方,因此,D选项的解释最为合理、准确。A选项是典型的字面意思。B选项无中生有。C选项半对半错,后半句话表述过于绝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

  49.【知识点】细节理解

  【答案】A

  【解析】细节理解题。本题难度较高,四个选项均不能再原文中直接找到对应语句,需要对原文相关句子进行引申推理。A选项对应原文第一个自然段尾句,推断恰当。B选项偷换数量关系,原文中用的是“少量”,不能被替换为“不应该放入”。C选项表述过于绝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

  50.【知识点】细节理解

  【答案】B

  【解析】细节理解题。四个选项回到原文进行一一对应。A选项对应原文第二个自然段后半部分,与原文保持一致;C选项对应原文第一个自然段,与原文保持一致;D选项对应原文第二自然段尾句,与原文保持一致;B选项中的“分别聚合成蛋白质”在原文中并不涉及,属于无中生有的干扰选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51.【知识点】细节理解

  【答案】D

  【解析】细节理解题。需要把四个选项分别代入原文第二个自然段进行一一对应。其中A、B选项对应原文“在“好人难做”的语境下,拾金不昧已是一种稀缺的品质”;C选项是对原文的理解和概括。D选项偏离文段主题,与文段无关。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

  52.【知识点】语句填空

  【答案】C

  【解析】语句填空题。第3自然段开篇的一句话应该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自然段谈到对于拾金不昧者收取报酬大家的态度是比较宽容的,第三自然段谈到以往的态度是必然遭到社会的批判。在这两句话之间,应该衔接的选项为C选项。A、B选项论述话题与原文不一致,人们态度发生变化的事情是“拾金不昧者是否应该收取酬谢”,而不是“拾金不昧”本身。D选项与下文衔接不紧密。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选项。

  53.【知识点】词语理解

  【答案】D

  【解析】词句理解题。首先定位找到原文中的句子,出现在原文第4自然段第一句话。“道理”一词后面出现了表示解释说明作用的标点符号冒号。因此答案直接定位为D选项。A选项表述过于绝对;B选项无中生有;C选项是强干扰选项,偷换数量级别,原文中有修饰成分“绝大多数”。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

  54.【知识点】细节理解

  【答案】D

  【解析】细节理解题。本题是细节理解题的另类考法,即细节查找。定位至原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呵护行善者的利益诉求,是时代进步的表现,也是推动社会前行的一种正能量,某种意义上说,这比个体某一次的拾金不昧更有价值。因为人人都可能是一个行善者,也可能是被助者,只有在这种相互宽容和理解的社会氛围中,道德的成长才拥有无限的可能性,做好事才有可能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对这一句话进行理解,最准确的是D选项。A选项“善行的呵护者”偷换概念;B选项是字面意思,表意不够深刻,不能体现“正能量”;C选项强加比较。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

  55.【知识点】主旨概括

  【答案】D

  【解析】主旨概括题。文段由个案展开,引出话题,究竟拾金不昧者能否接受酬谢。通过分析论证之后,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升华主题,即呵护行善者的利益诉求是一种社会进步,对应D选项。A选项就事论事,表意肤浅;B选项过度引申;C选项强加比较;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

  56.【知识点】分数数列

  【答案】A

  【解析】

  57.【知识点】分数数列

  【答案】C

  【解析】

  58.【知识点】小数数列

  【答案】A

  【解析】多级数列+因式分解。一次作差分别为8,15,24;8=2*4,15=3*5,24=4*6,所以下一个相差的数是5*7=35,所以结果为83.5.

  59.【知识点】二级等差

  【答案】B

  【解析】多级数列。两次作差,一次作差结果为3,7,11,二次做差分别都是4,所以括号项与前一项相差15,则答案为36。

  60.【知识点】机械拆分

  【答案】C

  【解析】机械数列。前两项分别都是20,后两项考察的为合数,所以选择2012.

  61.【知识点】列方程求解

  【答案】C

  【解析】

  62.【知识点】抽象比例

  【答案】B

  【解析】

  63.【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

  【答案】D

  【解析】

  64.【知识点】方阵问题

  【答案】B

  【解析】

  65.【知识点】基础计算型

  【答案】B

  【解析】条件概率问题,由于乙已经确定,在剩下的两张票(一张中奖一张不中奖)中,甲中奖的概率就是1/2

  66.【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

  【答案】C

  【解析】

  67.【知识点】倍数计算

  【答案】A

  【解析】售价每降低2元,则多订购6套。因此多订购的套数为6的倍数,则答案A符合。

  68.【知识点】简单费用计算

  【答案】D

  【解析】

  69.【知识点】平均数计算

  【答案】C

  【解析】

  70.【知识点】二集合容斥

  【答案】A

  【解析】

  71.【知识点】其他规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位置类的旋转,图形迭代是根据这个大的图形,然后找出生成的图形。因此答案为A。

  72.【知识点】线段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数量类,每个图形,线条数减去面的个数都等于2。按照此规律,第符合要求的为B项,故答案为B。

  73.【知识点】静态位置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属性类,每个图形里面都相切(外切)。因此答案为C。

  74.【知识点】运算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图形叠加,第一组图中,相对应位置叠加为:黑+黑=黑,白+黑=白,白+白=黑,黑+白=白。按照此规律,第二组图进行叠加后,符合要求的为C项。故答案为C。

  75.【知识点】对称性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称性。①②⑥为轴对称;③④⑤中心对称。因此答案为B。

  76.【知识点】属性关系

  【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包容关系。名茶包含龙井。A项桦树包含于树;B项曼联和利物浦是并列关系;C项红楼梦和西游记是并列关系;D驰名商标包含娃哈哈。故而答案为D。

  77.【知识点】属性关系

  【答案】A

  【解析】本题考察组成关系。衣服由衣领和衣袖组成。A项鱼由鱼头和鱼尾组成;B项警察包含刑警和交警;C项音乐包含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D项人民币包含美元和韩币。故而选A

  78.【知识点】属性关系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包容关系。森林和树是组成关系。A项鸟和鹰为不是组成关系,是种属关系;B项山脉和山是组成关系;C项北京大学和大学是种属关系;D项兔子和胡萝卜是对应关系。故而选B

  79.【知识点】同一关系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词性。非法中“非”是不的意思,是动词,非难是动词。A项非但是关联词,非凡是形容词;B项非礼是形容词,非洲是名词;C项非议中“非”是不的意思,是动词,非分是动词;D项非诚勿扰是名词,非常完美是形容词。故选C。

  80.【知识点】同一关系

  【答案】A

  【解析】本题考察词性。佩服和尊敬是褒义词,并且是并列关系。A项喜欢和爱慕是褒义词,且是并列关系;B项压迫和剥削虽然是并列关系,但他们都是是贬义词;C不是并列关系,、D项为并列关系,但为中性词。故而选A。

  81.【知识点】社会学类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类,题干中“失范”行为是打乱社会秩序,社会对个人意愿的控制失效,A、C、D项不符合定义;B项是一种社会“失范”行为,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82.【知识点】管理学类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管理类,题干中柔性领导最终“使其自觉服从和认同”,排除A、C两项,D项也没有表现其他人的反应,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83.【知识点】经济学类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学类,“合成谬误”是由少到多的行为,A项是由宇宙到分子,由整体到局部,不符合定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84.【知识点】心理学类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类,高凝聚力是成员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一致,以至于收到压抑。B、C、D项与定义不符,A项与定义相匹配。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85.【知识点】社会学类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学类,题干中关于“角色间冲突”是指一个人扮演多个角色的时候产生的冲突,B项是家庭矛盾,C、D两项不涉及一个人扮演多个角色,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86.【知识点】管理学类

  【答案】

  【解析】本题属于经济管理类,由题干中定义状语部分“最终促进产品或服务销售的目的”,A、B两项无关排

  除,C项也没有指出这一点,同时也不符合“有计划的策划、组织”,可以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87.【知识点】经济学类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学类,涓滴效应定义中主体为“优先发展起来的群体或地区”,而A、B、C都是政府相

  关部分可以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88.【知识点】管理学类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管理学类,题干木桶理论关键在于最短的那一块,是整体中不好的一部分,因此可以排除C、

  D两项,另外还有一点是,部分会给整体带来不利影响,只有A项符合,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89.【知识点】心理学类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心理学类,“睡眠者效应”定义关键点有“信息源本身影响消失”、“评价有可能上升”,A项信息源一直存在,B项明显不符合,C项评价下降,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90.【知识点】生物学类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学类,由题干中定义可知,互利共生的关系是两种生物,而B项是癣和霉菌的关系,一种疾病和生物,不符合定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91.【知识点】其他逻辑

  【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加强类论证,整个论证过程是:小鼠进食——“nesfatin-1”的蛋白质能与高浓度的葡萄糖和胰岛素发生反应并被激活——大脑产生吃饱感。故而要想使此论证过程完整,就要在进食和高浓度的葡萄糖和胰岛素搭桥,即D项。

  92.【知识点】其他逻辑

  【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削弱类论证。论点是就医高消费并不是医患暴力冲突的根本原因。论据是就医高消费是普遍现象,而医患暴力冲突是个别现象。对其进行削弱,即就医高消费和医患暴力指代群体不一样,就医高消费指代的是群体,而医患暴力冲突指代的是个人,切断二者之间关系。故而正确答案为D。

  93.【知识点】其他逻辑

  【答案】A

  【解析】本题属于加强论证类,C、D两项都和老年痴呆无关,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94.【知识点】其他逻辑

  【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削弱论证类A、C,D三项都和事故多少无关,只有B项属于否定论据削弱,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95.【知识点】其他逻辑

  【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平行结构类,题干结构为“A→B,非A→非B”,只有B项符合此结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B。

  96.【知识点】其他逻辑

  【答案】C

  【解析】本题属于削弱论证类,论点是:这一教育改革法案在美国各地中小学取得了惊人的成就。A、B、D项都属于否定论据削弱,只有C项是无关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97.【知识点】其他逻辑

  【答案】C

  【解析】本题属于模态命题,“不可能所有的”等价于“有的不”,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98.【知识点】其他逻辑

  【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翻译推理,题干可以翻译为“打骂→虐待→犯罪→惩罚”,根据翻译推理的技巧“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可以得到只有D项“张三→虐待”是可以推出来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99.【知识点】其他逻辑

  【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真假推理。首先找矛盾关系,①④为矛盾关系,矛盾之中有一真一假,那么②③中也有一真一假,假设②真,③假,得到卖鱼的交了,张三不是最早交的,得不到确定的结论;假设②假,③真,可知,卖鱼的没有交,张三最早交的,可以推出有人没有交。因此本题答案为B。

  100.【知识点】其他逻辑

  【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翻译推理。题干可以翻译为“见彩虹→经历风雨”,A、C、D都符合,只有B项翻译为“经历风雨→见彩虹”,故不符合的选项为B。

  101.【知识点】直接读数

  【答案】C

  【解析】简单读数。从表格中的第二部分比重部分,逐渐下降的只有原煤和原油。

  102.【知识点】倍数计算

  【答案】B

  【解析】

  103.【知识点】简单计算

  【答案】A

  【解析】比重差值问题。2030年原煤比重比2015年低了:68%-52.8%=15.2,所以选择A选项。

  104.【知识点】增长量大小比较

  【答案】C

  【解析】最强劲的意思就是幅度变化最大的,所以我们指量变化最大的,则为天然气,选择C选项。

  105.【知识点】综合分析

  【答案】C

  【解析】A选项不正确,绝对量是下降趋势。B选项不正确,天然气的绝对量和比重都是下降趋势C选项正确D选项不正确,2030年消费量最大的能源品是原煤。

  106.【知识点】增长量计算

  【答案】D

  【解析】

  107.【知识点】简单计算

  【答案】C

  【解析】

  108.【知识点】其他计算

  【答案】A

  【解析】

  109.【知识点】简单计算

  【答案】B

  【解析】顺差逆差问题。根据题目我们可以看出进口大于出口,所以是逆差,逆差值在100以内,所以选择B选项。110.【知识点】综合分析

  【答案】A

  【解析】

  111.【知识点】比重计算

  【答案】B

  【解析】本题求比重中的整体,公式为320÷30.2%,前三位商105,答案选择B选项。

  112.【知识点】其他类型比较

  【答案】A

  【解析】采用截位法,五种果品的总投入是17+18+6+15+2=58,总收益是35+14+37+66+15=167,58÷167≈0.34,答案选择A选项(实际本题中总收入和总投入,都与面积有关,而题目中没有给出面积,故无法计算)。

  113.【知识点】简单计算

  【答案】D

  【解析】简单计算。增长率最高的为葡萄30.5%,最低的为苹果-2.3%,相差32.8,选择D选项。

  114.【知识点】简单计算

  【答案】C

  【解析】2014年“占全省种植业增加值30.2%,比上年提高0.1%”,故2013年比重为30.2%-0.1%=30.1%,选择C选项。

  115.【知识点】综合分析

  【答案】B

  【解析】A选项2014年石榴为9.82万吨,增长14.0%,则2013年一定小于9,82万吨,错误;B选项2014年红枣收益1514.40为投入189.12的8.0倍,正确;C选项2013年果业增加值为320÷(1+3.5%)≈309,错误;D选项比值最大的应为红枣(8倍),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选择B选项。

  116.【知识点】增长率大小比较

  【答案】C

  【解析】“增幅最大”即为增长率最大,显然为食品,选择C选项。

  117.【知识点】增长率大小比较

  【答案】A

  【解析】“涨跌变化方向相同”即同为上升或者同为下降,所有项目都同为上升,选择A选项。

  118.【知识点】其他类型比较

  【答案】D

  【解析】比上月下降,指的是环比,其中3月、8月、10月、11月环比为下降,选择D选项。

  119.【知识点】其他类型比较

  【答案】D

  【解析】城市与农村差异最大的为家庭装备及维修服务,相差1.2个百分点,选择D选项。

  120.【知识点】综合分析

  【答案】B

  【解析】A选项材料中我国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为5.3,农村为5.8,错误;B选项材料中都为3.4,符合;C选项食品消费中,农村为12.4,城市为11.6,错误;D选项涨幅最大的显然是食品,错误。综上所述选择B选项。

  面试时间:市级机关和开展分类面试的机关2015年4月25日至4月26日;区县机关和垂直管理机关2015年5月9日至5月10日

2015年天津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行测 申论
查看真题 查看答案 查看真题 查看答案
留学群公务员频道为您准备

行测真题 行测答案 申论真题 申论答案 面试专题
分享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