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以下2015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由留学群高考频道为您精心提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国学的焦灼
     中华民族一直有着强国之梦,到了国力日益强盛的今天,每个人都在迫切地期待着民族的复兴。
各种宣传广告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一类不学无术的说词,就是当今“民族复兴”一词被肤浅理解的注脚。而一个渴望复兴的古老的民族面对现实和外的焦灼心态,也日趋明显。从1840年至今,我们民族所能创造出的文化资,必然受到西方外文化以及1840年以后本土新思潮二者的影响。按一些激进国学家的安排,纯然依照孔孟之道认识社会、解决问题,已经不可能。而一旦接受了外与新生,又害怕失去本民族的特色,中华文化成为了没有文化主体性的精神殖民地。
    一个有着过于灿烂光辉历史的民族,在面对现实的困窘时的确没有日本、韩国那样容易放得下。现在特定语境当中的“国学”观念与理论,所折射出的就是这样一种焦灼。此故,在“国学热”当中,有种论调颇有代表性:“我们天天在要求现代化,现代化不就是西化吗?把整个的思想按西方的观点大卸八块,中华文化不但没有复兴,反而越发地死得快。20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西洋的影响,没有能真正掌握中华文化的灵魂。”
    以上的观点说白了,就是将“从西方传入”当成了本质上的“西方”,与中华文化不可调和的“西方”,而忽视了一些社会基础性价值的普适性,也忽视了文化的包容性和交流。世界上最大的、最有活力的水域不是某公司的纯净水储存池,而是有污泥、有毒菌、有浊浪,时时刻刻被海洋生物代谢物污染着的大海。一个文明得以保存和发展的动力不是一种精神洁癖,那种洁癖只能说明一个文明已经虚弱到了免疫机能低下的地步。而在相当数目的国学家眼里,西方传的文化与思想就只能起到破坏和摧毁中华文明的作用。这其间折射出的对自我民族的不自信,也是颇值得玩味的。
    而事实证明,1840年以,本土新创造的文化都已经不再是也不可能是“纯粹”的中华传统,但其中却不乏优秀杰出的成果,以至于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无论是在文学成就还是思想成就上,都创造了令今人难以企及的高峰。很多20年代初的知识分子,比如鲁迅、胡适、李大钊等,自然是鼓吹自由、民主、科学等“西方观念”的代表,也是“没有能真正掌握中华文化的灵魂”的知识分子。但是,《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和《爱弥儿》相比,《尝试集》与《神曲》相比,《庶民的胜利》与托马斯•潘恩的《常识》相比,在精神内核和社会效果上,真的能一致?
    就像黑格尔说的,“你走吧,你走不出你的皮肤!”吸收了西方的观念之后,那些中国文化、思想巨人的创造仍然植根于中国,属于中国。自此以后的中国人恐怕也只能随之前进,因为中华文明独立、自然演进的历史早在鸦片战争时期就被打破了。学习西方也没什么丢脸的。其实只要中国这个人口基数还存在,民族和民族特色是不会消亡的,只是其消极面和积极面会随着不同的历史时期相互替换。中国人的聪明成了投机取巧,家庭观念造成了任人唯亲,这并非西方导致的民族特色的“消亡”,而恰恰是消极面在社会转型和制度缺失之下的爆发。以日本为鉴,以中国现代思想史为鉴,担心成为西方的精神殖民地这样虚弱的焦灼心态,不仅是一部分“国学家”对自我民族不自信的体现,也是缺乏历史和现实依据的。
1.下列对“国学的焦灼心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学的焦灼心态是一个渴望复兴的古老的民族在国力日益强盛的今天,面对现实和外的影响逐渐产生的焦灼心态。
   B.按一些激进国学家的安排,纯然依照孔孟之道认识社会、解决问题,已经不可能,因此国学的焦灼心态产生了。
   C.国学的焦灼心态主要是一些国学家害怕接受了外与新生的思想后,失去本民族特色,中华文化成为了没有文化主体性的精神殖民地。
   D.国学的焦灼心态不仅是一部分“国学家”对自我民族不自信的体现,也是缺乏历史和现实依据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我们不能把“从西方传人”当成与中华文化不可调和的“西方”,从而忽视了一些社会基础性价值的普适性,也忽视了文化的包容性和交流。
   B.鼓吹自由、民主、科学等“西方观念”的鲁迅、胡适、李大钊等知识分子,无论在文学成就还是思想成就上,都取得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巨大成就。
   C.在精神内核和社会效果上,《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尝试集》《庶民的胜利》无法与《爱弥儿》《神曲》《常识》相比。
   D.黑格尔的话证明了即使吸收了西方的观念,那些中国文化、思想巨人的创造仍然植根于中国,属于中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力日益强盛的今天,国人都怀有一种对民族复兴的强烈期盼,但在对“民族复兴”的理解上却存在偏差。
   B.一种有活力、能不断发展的文明,必然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而那些排斥外文化的文明,则必定是虚弱的文明。
   C.在中国历史上,从就没有独立的、自然演进的纯粹的中华传统文化能在文学、思想成就上创造令人难以企及的高峰。
   D.只要人口基数还在,西方文化不会导致中国民族特色的消亡;而社会转型与制度的缺失,则会突显民族文化的消极面。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其一篇有悔惧之辞。亮自知倾覆,求退无由,又作辛有、穆生、董仲道赞,称其见微之美。元嘉三年,太祖欲诛亮,先呼入见,省内密有报之者,亮辞以嫂病笃,求暂还家,遣信报徐羡之,因乘车出郭门,骑马奔兄迪墓。屯骑校尉郭泓收付廷尉,伏诛,时年五十三。
    (摘编自《宋书》列传第三徐羡之、傅亮、檀道济部分)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瑗与郗超善,超尝造瑗   造:拜访      B.未及拜而玄败   拜:授官
   C.复代演直西省   直:掌管         D.高祖不豫,与徐羡之、谢晦并受顾命   豫:犹豫
5.下列语句中,全都表现傅亮广泛涉猎经史,尤其擅长文词的一项是(3分)
   ①桓玄篡位,闻其博学有文采,选为秘书郎  ②高祖以其久直勤劳,欲以为东阳郡
   ③入直中书省,专典诏命     ④初,文笔皆是记室参军滕演
   ⑤高祖登庸之始,表策文诰,皆亮辞也     ⑥亮转尚书仆射,中书令、詹事如故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②④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傅亮幼年时就显出其大方的一面而被人称赞。郗超让人把傅亮的衣服脱下并带走,傅亮没有丝毫吝惜的样子,郗超认为傅亮的名声和官位将超越他的哥哥傅迪。
   B.傅亮并不十分看重增加俸禄。高祖考虑傅亮长期辛劳因而想让傅亮到东阳郡做官并以此增加他的俸禄,傅亮却表示他不想外派,高祖顺从了他的心愿。
   C.傅亮的能力得到高祖的认可,受到高祖的重用。刚刚登基之时,所有的表、策等文件都是出于傅亮之手,他又是接受高祖遗命的大臣之一。
   D.傅亮为人勤苦谨慎,但终不免被杀的命运。元嘉三年,太祖想杀傅亮,就设计先命傅亮进宫,让屯骑校尉郭泓在宫中抓住傅亮并交给廷尉杀了傅亮。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亮未拜,遭母忧,服阕,为刘毅抚军记室参军,又补领军司马。(5分)
                                                                                      
  (2)亮自知倾覆,求退无由,又作辛有、穆生、董仲道赞,称其见微之美。(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 1分)    
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完成8~9题。
 [越调]天净沙•闲题  
元  吴西逸
楚云飞满长安,湘江不断流东。何事离多恨冗?夕阳低送,小楼数点残鸿。
8.这首小令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请简要概括。(5分)
                                                                                      

9.分析“何事离多恨冗”这一句在整首小令中的作用。(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岳阳楼记》一文中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3)           。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乙  选考题
     注意:本次考试只选做文学类文本阅读11题《哀伤》一文,否则不给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哀伤
[俄]契诃夫
    旋匠格里戈里正赶着一辆雪橇把他生病的老伴送到医院去。道路糟透了,迎面刮着刺骨的寒风,到处是密密层层飞旋着的大雪。每当强劲的寒风袭,弄得他看不见眼前的车轭。瘦弱的老马吃劲地拖着雪橇。旋匠常常不安地从赶车人的座位上跳起,不时挥鞭抽打马背。
    “你呀,玛特廖娜,别哭了……驾!”旋匠抽着拉车的瘦马,也没有看他老伴一眼,继续小声地自言自语:“只求上帝保佑,别迷路才好。瞧这暴风雪!把我的眼睛都迷住了。"
    旋匠就这样没完没了地嘟哝着,只求能稍稍减轻一下他那沉重的心情。
    “你呀,玛特廖娜,那个……”他又小声嘟哝,“要是医生巴维尔•伊凡内奇问起我打不打你,你就说:‘从没打过!’往后我再也不打你了。我心疼你哩。我现在急着送你去看病……。瞧这风雪,好大呀!上帝啊,求你保佑我们别迷路……”
    他感到奇怪,老太婆脸上的雪怎么老也不化。奇怪,那张脸不知怎么显得特别瘦削,灰白里透着蜡黄,面容严厉而刻板。
    旋匠放下缰绳,犹豫起。他不敢回头看一眼老太婆:他害怕!问她什么,她不答应,同样叫人害怕。最后,为了探个明白,他没有回头,只是去摸她的手。手冰冷,拉起后像鞭子一样落下去。“这么说她死了……”旋匠哭了。他不只可怜老太婆,更感到懊丧。
    他想:这世上的事变得真快!他的哀伤刚开了个头,怎么立即有了结尾。他还没得及跟老太婆好好过日子,对她表表心意,疼爱她,怎么她已经死了。他跟她共同生活了四十年,但这四十年像在雾里一般过去了。酗酒,打架,受穷,没过上一天好日子。而且,像故意气他似的,正当他要疼爱老太婆,离了她就没法生活,他实在对不起她的时候,老太婆却死了。
    “是啊,她还常常去讨饭!”他回想往事,“是我打发她去向人家讨面包的,麻烦事!再活上十年就好了,要不然,恐怕她以为我当真是那种人:圣母娘娘,我这是往什么鬼地方赶呀?现在不用去看病了,现在该下葬了。往回走!”
    旋匠掉转马头,使劲抽他的马。道路变得越越难走了,现在,连车轭都看不见了。雪橇有时撞到小树上,黑糊糊的东西擦伤他的手,在眼前闪过,视野之内又变得白茫茫一片,风雪飞旋。“再从头活一次就好了……”旋匠想道。
    他回想起,四十年前玛特廖娜是个年轻、漂亮、快活的姑娘,富裕人家出身。父母把女儿嫁给他,图他有好手艺。本完全可以过上好日子,但不幸的是,婚礼后他烂醉如泥,一头倒在暖炕上,从此就迷迷糊糊,好像直到这一刻都还没有清醒过。四十年就这样过去了。
    密密层层的大雪渐渐变得灰暗了。黄昏已经临。
    “我这是往哪儿赶呀?”旋匠突然惊醒,“该把她埋了,我却去医院,……像变傻了!”
    旋匠又掉转雪橇,又抽起马。老马鼓足全身的劲,喷着鼻子,开始小跑起  旋匠接二连三地抽它的背……身后响起撞击声,他虽然没有回头,也知道那是死去的老太婆的头在撞着雪橇。天色变得越越黑,风变得越越冷,越越刺骨……
    “再从头活一次就好了……”旋匠想道,“我要添置一套新工具,接受定货……把钱都交给老太婆……是的!”
    他无意中把缰绳弄丢了。他想把缰绳捡起,却怎么也不行,他的手动不了了。旋匠闭上眼睛,
开始打盹….
    他醒过时,发现已经躺在一间四壁油漆过的大房间里。“请参加老太婆的安魂祭,乡亲们!”他说,“还要告诉东家一声……”“唉,算了,算了!你躺着吧!”有人打断他。“天哪,是巴维尔!”旋匠看到身边的医生吃惊地说,“老爷哪!”
    他想跳下床,扑通一声给医生跪下,但感到手脚都不听他的使唤。
    “老爷!我的腿在哪儿?胳膊呢?”“你跟胳膊和腿告别吧……都冻坏了!唉,唉!”“伤心呀,老爷,我伤心呀!请您宽宏大量原谅我!要再活上那么五六年就好了……”
    “为什么?”“马是借的,得还人家……要给老太婆下葬……这世上的事怎么变得那么快!老爷!卡累利阿榨木烟盒还没有做得,槌球还没有做得……”
    医生一挥手,从病房里走了出去。这个旋匠——算是完了。
    【注】旋匠:对手工艺人的称呼。
 (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哀伤》通过格里戈里的遭遇,形象地体现了社会底层民众的穷困与孤苦,作者直接表明了自己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B.小说主人公格里戈里的语言朴素自然、平易直白、不事雕饰,符合小人物的身份和口吻,也反映出人物的遭遇。
    C.小说中的医生巴维尔•伊凡内奇是个冷酷无情、见死不救的人,格里戈里的悲惨结局就是他一手造成的。
    D.小说开头“道路糟透了,迎面刮着刺骨的寒风,到处是密密层层飞旋着的大雪”的环境描写,为小说定下了苍凉阴冷、悲怆哀伤的基调。
    E.小人物为什么会这样的悲惨不幸?为什么心灵刚刚苏醒生命就面临结束?《哀伤》——契诃夫短小精悍、艺术精湛的抒情心理小说对此作出了回答。
 (2)小说中的“旋匠”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6分)
                                                                                          
 (3)小说的心理描写极为出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心理描写的方法。(6分)
                                                                                          
 (4)这篇小说以“哀伤”为题,有人认为重在表现人生的不幸,有人认为重在显示对生命的留恋。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及理由。(8分)
                                                                                          
   梅贻琦治校既能博采众议,又对自己认定的事固执不移。他在主张学术独立、自由教育的同时,审时度势,极力推行通才教育。他认为在抗战的特殊背景下,大学重心“应在通而不在专”,以满足社会、国家的需要为宗旨。显然,他的这一办学方针与国民政府颁布的《抗战建国纲领》相悖,但他一意坚持只唯实,不唯上。他还强调对学生操行的培养,要求教授在指导学生读书、做学问时,“必须指导学生如何做人”。
  “生斯长斯,吾爱吾庐。”梅贻琦用这八个字概述他与清华的血缘之亲,表达他对清华的挚爱。身为校长的他,对清华的一草一木寄有深情。1949年后他在美负责管理“清华基金”。叶公超每到纽约都去看他,劝他回台,把清华的这笔钱用到台湾。他每次都说:“我一定,不过我对清华的钱,总要想出更好的用法我才回去。”他不愿把这笔钱拿到台湾盖大楼以装潢门面,他想用在科学研究上。台湾有人骂他“守财奴”,他也不在乎。1955年,他终于找到“更好的用法”。到台后,他把这笔款子用于筹建“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晚年的梅贻琦患病住院,住院期间,他的病桌旁始终有只手提包,他去世后,夫人韩咏华打开包一看,竟是“清华基金”的历年账目,一笔一笔,清清楚楚,令在场者无不动容.
  梅贻琦爱庐,亦爱庐内的同仁、朋友和学生。闻一多被害,悲愤之余,他一面妥善安排闻一多的后事,一面与当局交涉追查凶手,向报界发表谈话,揭露特务的罪行。为防止类似惨案的发生,他立即将潘光旦夫妇、费孝通一家和张奚若安排到美驻昆明领事馆避险。吴晗思想活跃,当局曾令清华解聘吴晗,他先拒绝,然后悄悄通知吴晗离去。国难当头,学生运动迭起。梅贻琦理解、同情学生的爱国热情,以超人的冷静维持稳定局面。学生进城游行,他派卡车把学生接回。当局要逮捕、开除学生,他想方设法给以保护。有学生被捕,他费尽周折去保释。学生们也很体谅梅贻琦,每要闹学潮时,总先贴出拥戴梅校长的大标语。
  正是凭借梅贻琦的圆融谦逊和果敢刚毅,在那非常的岁月,清华不但保存了元气,还从颇有名气而无学术地位的留美预备学校跻身于世界名校之列。 (摘编自张昌华《梅贻琦:清华的名片》)
  相关链接:
  ①1931年,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自此后一直到他在台湾去世,一直服务于清华,因此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他与叶企孙、潘光旦、陈寅恪共同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
  ②对于学校时局,则以为应追蔡孑民先生兼容并包之态度,以克尽学术自由之使命。昔日之所谓新旧,今日之所谓左右,其在学校,应均予以自由探讨之机会,情况正同。此昔日北大之所以为北大;而将清华之为清华,正应于此注意也。(梅贻琦语)
③梅贻琦这个名字始终与清华大学联系在一起,原因不仅在于他是历任清华大学校长中任职最久的一位,更因为他是为形成清华校风贡献最卓著的人之一。清华著名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梁启超演说中的引用之辞,而真正能够将之充分发挥者则是梅贻琦。  
(l)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罗家伦离职后,清华校长几次易人,国民党政府只好请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面对清华现状,梅贻琦虽然推辞,但心里高兴,所以还是欣然上任。
  B.梅贻琦为人儒雅谦和,与人交往不善言谈,对于教授提出的建议,他只是用“吾从众”予以回答,因此,被称为“寡言君子”。
  C.梅贻琦在清华大力推行当时国民政府反对的通才教育,这与他对当时抗战形势的认识和“只唯实不唯上”的做人原则有着重要的关系。
  D.对自己负责管理的“清华基金”,梅贻琦非常珍惜,有人多次劝他将这笔钱用到台湾搞建设,他都以委婉的口气予以拒绝。
  E.梅贻琦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不只因他担任清华校长时间最长,还因为凭借他的品质和精神,使清华在非常时期保存了元气,并跻身于世界名校之列。
  (2)梅贻琦先生具有哪些教育思想?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3)梅贻琦先生挚爱清华,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6分)
   (4)梅贻琦的圆融谦逊和果敢刚毅分别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书写差已成为现在中学生的通病,不少学生上了高中,字体依然幼稚,歪歪斜斜;有的学生书写随意,笔走龙蛇,字迹潦草,无法辨认。
    B.李自成起兵之初,队伍所到之处,秋毫无犯,因此民间有“开大门,迎闯王”的歌谣。
   C.索马里青年党头目古丹9月25日声称,2011年10月肯尼亚曾出兵索马里打击青年党武装人员,此次青年党对肯尼亚发动的袭击,属投桃报李之举。
   D.尽管垃圾分类的措施实施多时,但垃圾站收集的不少垃圾仍是混装的,大量的垃圾积重难返,增加了垃圾处理的难度。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最近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根据科学论证及评估结果显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共需投入1.75万亿元,经济上预计可拉动GDP增长2.39万亿元。
   B.9月13日中宣部、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对少儿出版管理和市场整治,以避免少儿读物不要变“毒物”。
C.联合国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全世界产生的电子垃圾有70%以上通过各种渠道流向中国,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子垃圾场。
   D.苹果公司员工在辞职后的两年内,公司仍为其保留职位,他们如果对当初的选择感到后悔,可以返回公司,职位不受任何影响。
15.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随着现代城市的迅速发展,人们发现尘埃微粒已经成为一种危及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污染物。          ,           ,           ,          ,           ,           ,甚至导致死亡的发生。除此之外,浮游微粒还可以向肺部传送化学污染物,而且在传送过程中,可以加速一种叫做游离基的有害物质的产生,从而进一步加剧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①使人呼吸困难     ②它会导致发生炎症      ③这些尘埃微粒进入人的身体后
   ④并作为经常性刺激物留在那里    ⑤可以一直进入肺部深处     ⑥产生黏液
    A.②①③④⑥⑤       B.②⑤③④⑥①        C.③⑤④②⑥①       D.③④②①⑥⑤
16、用不超过40字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5分)
在圆明园西洋楼的遗址上,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历经沧桑的断壁残垣上被涂上了“勿忘国耻,发愤图强”的黑色字迹。在大水法的一角,有“保护文物古迹请勿攀登刻画”的提示牌。从“大水法”向西,许多遗迹上都有游人用黑色油笔写的小字,其中“勿忘国耻”写得最多。
一位游客说,她非常能够理解写字的这些人,但不会以这种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愤怒,一名老人则明确地表示,这样的“勿忘国耻”其实是“无耻”,“这种没有公德的人不配谈‘爱国’”。
                                                                                        
17.仿照下面的排比句,写三个结构相同的句子。(6分)
河水在不满中伸直了脊梁,石油在不满中涌出了海面,科学在不满中冲破了禁区。
                                                                                
六、写作(60分)
18.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紫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景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萝,成就了一道风景。对此,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限文体;字数800以上;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桂林十八中12级高三语文第四次月考    参考答案
登楼目送归鸿,直至星星点点,消失于天地的尽头;(4分)②赋予景物以深沉的情思,使前后两个画面浑然一体。(2分)
10.答案(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万里悲秋常作客  艰难苦恨繁霜鬓  
参考译文:傅亮字季友,是北地灵州人。高祖傅咸是司录校尉。父亲傅瑗,因学业有成就而闻名,官至安成太守。傅瑗与郗超关系很好,郗超曾经到傅瑗家,傅瑗让他的两个儿子傅迪和傅亮出拜见郗超。傅亮当年只有四五岁,郗超叫人把傅亮的衣服脱下,让手下人把衣服拿走,傅亮没有丝毫吝惜的样子。郗超对傅瑗说:“你的小儿子将的名声与官位,必定大大高过他的哥哥。但保持家业传宗接代,还得依靠大的。”傅亮广博涉猎经史,尤其擅长文词。开始作建威将军,桓谦的中军行参军。桓玄篡位,听说傅亮有学问而文章又写得好,便选中他作秘书郎,想让他整顿秘阁,傅亮还没得及做这个官,桓玄就垮台了。举义之初,丹阳尹孟昶让他做建威参军。义熙元年(405),做员外散骑侍郎,到西省,掌管诏书命令之事。后又调任为领军长史,让中书郎滕演取代他原的职位。傅亮未到任,因母亲去世,在家守孝,守孝期满,做刘毅抚军记室参军,又加任领军司马之职。义熙七年(412)迁为散骑侍郎,又代滕演到西省,还是任中书黄门侍郎,像以前一样管理西省。高祖因他很久以一直很勤劳,想让他到东阳郡做官,先把这件事告诉了傅迪,傅迪十分高兴地告诉了傅亮。傅亮听后不语,立即去见高祖说:“我知道您的恩典,想让我到东阳。家中贫困有了俸禄,以一家之私而想,实在是幸运。但我平生心中所想只愿留在京都,不想到外地做官。”高祖笑道:“只考虑到你很需要俸禄才想调你到东阳。若能像你所说的这样,那么就按你希望的办吧。”当时正碰上西讨司马休之,高祖让他做太尉从事中郎,掌管记室,让太尉参军羊徽做中书郎,代管西省。永初元年(420),傅亮迁官为太子詹事,仍作中书令。因辅佐有功,封为建城县公,食邑二千户。进入中书省,专管诏书命令。让傅亮担任总国权,在省中接见宾客。神虎门外每天大早就停车数百辆。当初,所有书信全是记室参军滕演代写,北征广固时,把这些事都托给了长史王诞。高祖刚登基时,所有的表、策等文件都是出于傅亮之手。永初二年,傅亮调任为尚书仆射,并仍为中书令、詹事。第二年,高祖生命垂危,傅亮与徐羡之、谢晦一同接受高祖遗命,配班剑二十人。开始,傅亮奉迎大驾,在路上赋诗三首,其中一首流露了后悔与害怕的意思。傅亮自己明白将要倒台,但又没有办法退身,于是又写了辛有、穆生、董仲道的赞文,称赞他们的见解正确。元嘉三年(426),太祖想杀傅亮,先喊他进见,宫内有人密报给傅亮,于是傅亮推说嫂子病重,请求暂时回家,并派人送信给徐羡之,自己乘车出城门,然后乘马奔往哥哥傅迪的墓前。屯骑校尉郭泓抓住了傅亮并交给了廷尉,傅亮被杀,当时五十三岁。
11.(1)选B给3分,选D给2分,选A给1分。A项作者并未直接表明自己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C项“是个冷酷无情、见死不救的人,格里戈里的悲惨结局就是他一手造成的”错,E项“小说作出了回答”错。
(2)①性情粗暴,浑浑噩噩。从“往后我再也不打你了”“他跟她共同生活了四十年,但这四十年像在雾里一般过去了。酗酒,打架,没过上一天好日子”等心里描写中可以看出。
②内心善良,有自责之心。他为没能让妻子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内疚难过,他对造成妻子的死感到非常痛心,他对无法弥补对妻子的爱而自责。
③真心悔过,留恋生命。格里戈里还没得及疼爱妻子,哀伤刚开始就结束,希望能再从头活一次,然后好好待妻子,以此救赎自己,充满了对生命的留恋。
④有责任心,守信用。他冒着严寒千方百计要安葬好妻子,最后却付出了性命;临死前还想着再活五六年,好还人家的马,做完烟盒槌球。(共6分,每点2分,写出三点即可)
(3)①内心独白,展示人物内心世界。格里戈里“自言自语”“小声嘟哝”等内心独白初步揭示他沉重哀伤的内心;而“是啊,她还常常去讨饭!”一段的独白则鲜明地展示了人物因贫苦而的无奈与纠结的内心世界。
②自由联想,通过回忆与现实相互交织的方式组织故事。回想往事,贫苦无奈,自责内疚;回到现实,更添哀伤。
③环境烘托,含意无尽。开头的环境,烘托着人物沉重悲怆哀伤的内心;而“密密层层的大雪渐渐变得灰暗了。黄昏已经临”等肃杀、冷酷的环境,则使沉重悲怆哀伤的内心更添迷茫与凄凉。(共6分,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
(4)表明观点,给出理由,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小说以“哀伤”为题,重在表现人生的不幸。
① 凄凉、冷酷的环境气氛,预示及不断深化着人生的不幸。
②格里戈里夫妇生活的贫苦与挣扎,诠释着人生的不幸。
③格里戈里的心灵刚刚苏醒生命就面临结束,这种人生的不幸更加震颤着人们的心灵。
示例二:小说以“哀伤”为题,重在显示对生命的留恋。
①主人公格里戈里感叹世事变得真快,还没得及疼爱妻子,哀伤刚开始就结束,充满了对生命的留恋。
②主人公格里戈里希望能再从头活一次,然后好好待妻子,以此救赎自己,更体现了他对生命的无限留恋。
③主人公格里戈里希望再活五六年,还马,安葬妻子,做完烟盒槌球等,他的心灵终于在对生命的留恋中从浑浑噩噩的生命状态中苏醒了。( 阐述观点,有1条理由给2分,2条给5分,3条给8分。)
 12.(1)选C得3分,选E得2分,选D得1分。(A项“欣然上任”说法不正确;B项强加因果,“吾从众”表现的主要是梅贻琦的民主作风;D项“搞建设”说法不当。)
  (2)①办大学不在于有大楼,而在于有大师;②培养人才需审时度势,满足社会、国家的需要;③学生教育,既重学问又重做人;④主张学术独立、兼容并包、自由教育。(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
  (3)①在清华危难之时,他出任清华校长,并诚恳表示,用尽心力为清华服务,为清华谋发展。②他非常珍惜“清华基金”,希望将这笔钱用在科学研究上;对账目管理认真。③他爱学校的同仁、朋友和学生。闻一多遇害,他安排后事,揭露罪行;并想方设法保护老师和学生。(每点2分)
  (4)梅贻琦的圆融谦逊表现在:①工作上,作风民主,虚怀若谷,博采众议;②为人儒雅,说话和气、委婉;③在保护师生时,机智灵活,方法得当,头脑冷静。
梅贻琦的刚毅果敢表现在:①对自己认定的事,固执不移;②坚持只唯实不唯上,使通才教育在清华得以实施;③对当局暗杀民主人士的罪行,敢于揭露,拒绝当局解聘吴晗的要求。(每点2分,每一个方面答出两点即可。)
13.B(A.笔走龙蛇:形容书法文章洒脱雄健,很有气势。B.秋毫无犯:秋毫鸟兽在秋天长出的细毛,比喻极小的东西。犯:侵犯;侵害。指丝毫不侵害别人的利益。常用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不侵犯百姓的利益。C.投桃报李:投赠送。报:回报。《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后用比喻互相赠答,礼尚往。不表示报复。D.积重难返:积:积习,返;返回,回头。积习深重,难以改变,指长期存在的恶习,弊端已经发展到了难以革除的地步。)
14.C(A.结构混乱,应删去“根据”或“显示”;B.否定不当,“避免”之后删除“不要”;D.中途易辙,第一分句“员工”没有谓语)
15.C.根据句子逻辑关系判断;③这些尘埃微粒进入人的身体后,⑤可以一直进入肺部深处,④并作为经常性刺激物留在那里,②它会导致发生炎症,⑥产生黏液,①使人呼吸困难,甚至导致死亡的发生。
解析;③句的“这些“引出话题,⑤句的“进入”、②句的“导致发生”、④句的“留在”、⑥句的“产生”几个动词表明先后顺序,①句与“甚至导致死亡的发生”,构成递进关系。
16. (5分)“大水法”周身遍画“勿忘国耻”,一名游客表示:没有公德的人不配谈“爱国”。
17.小苗在不满中长成了大树;蓓蕾在不满中绽开了笑靥;人生在不满中升华了追求。
(共6分,写对一句给2分)


  留学群高考频道为您整理史上高考复习资料大全!让您的高考成绩稳步上升!


 高考语文考点  高考数学考点  高考英语考点  高考理综考点  高考文综考点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高考语文历年真题  高考数学历年真题  高考英语历年真题  高考理综历年真题  高考文综历年真题
 高考备考辅导高考食谱大全高考前必须做的事

高考语文真题 高考数学真题 高考英语真题 高考文综真题 高考理综真题
高考语文答案 高考数学答案 高考英语答案 高考文综答案 高考理综答案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分享

热门关注

高考有哪些语文复习方法

语文复习方法

高二语文重点古诗词有哪些

高二语文重点古诗词

高三语文有哪些必考古诗词

高三语文

高考语文有哪些复习方法

语文复习方法

高三语文必考古诗词有哪些

高三语文必考古诗词

高三语文知识点整理

高三语文知识

高三语文成绩怎么提高

高三语文

高三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高三语文

高三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语文阅读解题技巧

高三语文选择题窍门

语文选择题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