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章子怡的风头已经超过了巩俐、张曼玉、杨紫琼等几位大姐大,成为戛纳电影节上最脸熟的中国贵客。说到章子怡的戛纳往事,基本上两个字可以概括,一个是忙,一个是累。忙是全世界观众看到的。每次来到戛纳,章子怡的身影就出现在很多影片的首映式、红毯秀和大小晚宴上,她忙着转场也忙着换衣服,有时也受些冷遇(比如《无耻混蛋》首映),但我们的当家花旦始终像小姑娘,花枝招展地,笑着,走着。累是她自己说的。2006年第一次担任主竞赛单元评委时,章子怡就叫苦说,评审每天要看两到三部电影,看前要准备,看时要做笔记,看完还要开会讨论,“看电影不再是享受,成为一种工作,而且是承受莫大责任的时候,辛苦不是外人能了解的。”
当然,那时的章子怡就像《卧虎藏龙》里的玉娇龙一样年轻气盛,敢爱敢恨,用那年评审团主席王家卫的话说,在评审团开会讨论中,她“总是勇于表达自己对电影的看法,对于首次做国际影展评审,一点也不怯场”。2009年担任短片评审,章子怡早已轻车熟路,但依然本着铁肩担道义地态度把自己搞得压力很大。她对外坦言,由于参选者多为学生,因此“评审的决定可能会改变他们的命运”,一刻也不敢大意。或许正是如此自觉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让戛纳主办者觉得:嗯,这个小妮子,可交!因此,在担任戛纳电影节评审员一事上,章子怡将很有可能成为首位完成帽子戏法的中国电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