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大学在中国的遭遇几乎可用“一把辛酸泪”来形容。由于只有两年学时,并且只能拿到副学士学位,社区大学在中国被认为是美国的大专或职业技校,甚至一度被当做“野鸡大学”。当然,被误解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学生和家长对其了解不多,而且国内并没有相对应的教育体系。
最初在中国推广社区大学简直寸步难行。由于中国留美热潮2008年才真正爆发,彼时国人对美国大学的认识还局限于TOP10,“知道排名前30的人都不多,要是了解前排名前50的学校,那这家长和学生都算专业的了。文理学院都还没听说过,更别提社区大学了。”
2008年,教育集团巨头KAPLAN在中国着手推广社区大学,投入数百万,举办了数百场讲座,普及社区大学,“但效果不怎么好。”一位资深中介介绍,那时候的家长和学生名校情结非常重,在留学上也比较盲目,加上信息不如今天透明,都不买社区大学的账。
2008年,两个学生出去读了社区大学,一个成绩不错但高考失利,一个成绩中等由于种种原因没拿到高中毕业证。俩人都没有语言成绩,都着急当年秋季就入学。只剩下社区大学这条路,“因为门槛低,有GPA成绩就行,大部分社区大学都有语言课程,国际学生可以过去先读语言,然后再正式修学分课程。”
社区大学“门槛低”,这是把双刃剑。2010年,唐骏学历造假被踢爆,一时间“野鸡大学”成了洪水猛兽。“如果说社区大学要求很低,几乎都能进,家长立刻就会说,是不是‘野鸡大学’啊?”家长们认为只有很差的学校才会门槛低,一般都很抗拒。
“社区大学的宗旨就是敞开门办学,他们认为只要学生品质没问题,就应该给予教育机会,教是他们的责任,但学生学多少,是混两年就毕业还是转学去名校,那就是学生自己的事了。再说社区大学还承担职业教育的义务,设置门槛还怎么体现服务社区和大众的定位呢?”
不过仍有经济条件不那么好或成绩不够出色的学生选择社区大学。2012年,家长对社区大学的态度开始转变,有人开始主动询问社区大学了。到了2013年,询问社区大学的家长和学生越来越多,留学人数也在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