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药学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1、熟悉中药与中药学的概念、中药的起源、中药学的发展历史概况。
重点内容:中药、生药与中药学的概念。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采集及贮藏
一般了解。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一般了解。
第四章 中药的作用
1、掌握中药作用的含义、基本原理;
2、熟悉中药功效与主治病证的表述方法及相互关系,中药功效的分类;
重点内容:中药作用的含义、基本原理。
第五章 中药的性能
1、掌握中药性能的含义及内容,四气的含义、具体表述及阴阳属性,五味的含义及阴阳属性,升降浮沉的含义,归经的含义及依据;
2、熟悉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
3、熟悉升降浮沉的转化条件;
4、熟悉归经的表述方法;
重点内容:四气所表示的作用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五味分别表示的作用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气味配合的意义、原则及规律,升降浮沉确定依据及所表示的作用,升降浮沉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归经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为何必须与气味、升降浮沉合参,有毒无毒的确定依据及影响因素,引起中药中毒的原因及使用有毒中药的注意事项,有毒无毒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及中药中毒的解救原则。
第六章 中药的配伍
1、掌握配伍的含义及内容;
2、熟悉配伍的目的,掌握配伍七情。
重点内容:配伍的目的,掌握配伍七情。
第七章 用药禁忌
1、掌握用药禁忌的含义及内容,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服药禁忌的含义;
2、掌握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服药禁忌的内容。
重点内容: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服药禁忌。
第八章 用药剂量与用法
1、掌握剂量的含义,常用的给药途径及其对疗效的影响,常用剂型;熟悉公、市制剂量的计算单位及换算;
2、掌握剂量变化的依据,剂量与疗效的关系,中药的煎煮方法及特殊要求,服药方法。
重点内容:中药的煎煮方法及特殊要求,服药方法。
第九章 解表药
1、掌握解表药的概念、功能、适应范围、使用注意、分类及各类的性能特点;
2、掌握麻黄、桂枝、紫苏叶、荆芥、防风、羌活、细辛、白芷、生姜、苍耳子、辛夷、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葛根、柴胡、升麻等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
3、熟悉香薷、藁本、蝉蜕、蔓荆子等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
4、了解苏梗、生姜汁、生姜皮、浮萍、淡豆豉、木贼等药的功效、主治。
重点内容:
1、掌握解表药的概念、功能、适应范围、使用注意、分类及各类的性能特点;
2、掌握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羌活、薄荷、葛根、柴胡、升麻9味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考研大纲汇总 | 考研英语大纲 | 考研政治大纲 | 考研数学大纲 | 考研专业课大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