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留学群高考频道为您精心提供2014高考冲刺辅导全攻略,欢迎大家参考阅读,最后祝大家都能取得好的成绩。
高考备考复习大体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基础复习;第二阶段专题复习;第三阶段综合复习。每一个阶段的复习方法与侧重点都各不相同,要求层层加深,因此,高三师生们在每一个阶段都应该有不同的复习方案,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下面从三个方面谈高考第二轮复习的措施与对策:一是高考第二轮复习的原则与措施;二是高考第二轮复习的方法与对策;三是高考第二轮复习应注意的事项与问题。
1、高考第二轮复习的原则与措施
要提高高考第二轮复习的质量和效率,应制定和实施好高考第二轮复习教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教学策略、措施攻略。
1.1、 高考第二轮复习的指导思想。
高考第二轮专题复习是在第一轮的基础上,对高考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指导思想是“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1)巩固。即巩固第一轮复习成果,把巩固“三基”放在首位,强化知识系统的记忆,适当引伸和拓展。
(2)完善。即通过专题复习,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建立知识方法,规律运用系统,并不断总结完善。
(3)综合。即在训练上减少单一知识与方法的训练,增强知识的连接点与交融点,增强题目的综合性和灵活性。
(4)提高。即适当加深和拓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高考第二轮复习应的基本原则。
(1)知识重组原则。①应该本着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的思路,去寻找所需要的、有用的方法和技能。②应本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③设计某一专题复习时,应先从讨论问题的思维主线入手,再进入主题内容分析。
(2)建立完整能力结构原则。①高考改革已经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并将继续深入下去。②教师和学生要善于发现和建立本学科的能力结构,教师在复习中要挖掘并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③学科能力是通过试卷外显出来的,学生的练习与考试都要按照高考答卷要求,做到严谨、精练、准确。
(3)实际联系理论原则。①理论联系实际是任何一个学科复习的基本原则,在专题复习中要特别注意思维的逻辑次序。②第二轮的复习设计必须要有案例分析,特别是综合性试题的选材设计在这个阶段是必须加入的。③综合性试题的材料在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教师要对材料进行处理,使其内容归结到各学科的领域内。
1.3、 高考第二轮复习的教学策略。
(1)第一轮复习的弱点。将第一轮基础复习中的薄弱环节、遗漏问题、没过关的内容等,再补充讲解和巩固练习,做好知识与方法的查漏、补缺、纠偏。
(2)教材体系中的重点。将教材中的重点章节、重要内容提炼出来简要讲解、深化拓展,使重点知识纲要化、网络化。
(3)高考试题中的热点。分析近年高考试题,选择高考题中的重点热点题型作为例题来讲解和作为习题来练习,使学生掌握高考命题的特点和规律,明确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4)基本方法的系统介绍。将高考学科的思想方法、各类题型的解法作详细的讲解,选择有代表性的例习题作讲练,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解题思路与方法技巧。
1.4、高考第二轮复习的措施攻略。
⑴以纲为纲,明确目标与任务。①《高考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第二轮高考复习,应以重点知识、主干知识和典型习题为主要内容。②通过专题复习、模块复习、综合练习和专题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并形成更高层次的能力。
⑵以本为本,提高学习效率。①搞好第二轮复习的关键仍然是依据教材,学生应回归课本,通读教材,夯实基础。②把握重点,突破难点,重视热点,注意形成知识网络,提高能力。
⑶以错纠错,抓好学习方法。①第二轮复习既是对第一轮复习在知识能力缺漏点的一次补救机会,更是一次知识的强化和能力提高的过程。要有计划针对性的复习,积极的思考。②学生要“四结合”学习:ⅰ听——认真听老师讲课,注意重点、难点、关键点;ⅱ练——在老师指导下,有目的的练典型习题;ⅲ思——思自己的不足之处,找出原因;ⅳ悟——从听、练、思中悟出学习规律。
⑷以考练考,提高应试能力。①为帮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在第二轮复习时,除了安排综合训练外,还应安排一些专项训练,如审题能力训练,解题速度训练,规范表述训练,应试心理素质训练,实验能力训练,涂卡训练等。②学校要按照高考的要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模拟训练。
2、高考第二轮复习的方法与对策
高考第一轮复习的重点是复习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一般都是比较系统地按知识点的章节进行复习。在复习中要注意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规律、会应用各种基本方法解题。而第二轮复习除了对第一轮复习过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加以巩固提高外,还有以下五条对策。
2。1、进一步明确高考的目标和任务。
⑴总体任务与目标:高分突破、三线并进、学科领先。
⑵三者关系:①“高分突破”是今年的备考重中之重的任务;②“三线并进”是总体的基本任务;③“学科领先”是体现示范性高中必要的要求。
⑶高分突破。主要是落实对尖子生和优生的最后引导工作。①注重引导方法;②落实辅导时间;③给予自学空间。
⑷三线并进。按原来规划落实抓好三线临界生的思想和辅导工作。
⑸学科领先。主要是处理好三个关系:①上课;②测练;③自学。
2。2、明确第二轮复习的理念和原则。
⑴高考第二轮复习必须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理念。 传统的复习模式,主要是“学生围着教师转”,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的地位。很多教师为了赶进度,全面复习各知识点,采用的方法主要是“灌输”,缺乏针对性,复习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第二轮复习应从学生研究性学习中得到启发,在高考备考中提出研究性复习的概念。①研究性复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课本的脉络、命题的走向,将复习内容转换成研究专题,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提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②在研究性复习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现状选择设立专题,自己设计复习方案,这就使学生的角色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学生在复习中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即使教师参与,也必须围绕学生这个主体展开。教师通常不是提供现成的答案让学生理解记忆,而是呈现一个个需要学习探索的问题(专题或课题)供学生选择研究。③有了需要学习探索的问题,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促使他们探索——质疑——解决问题。这就避免了复习中的大而空、全而空现象,使学生的复习行之有效,落到实处。这种开放性复习,教师引导得好,必然提高效率。
⑵高考复习必须适应高考命题改革和发展。近年来,高考命题的趋势是“稳中有变”,这点彭校已在前段作出很多,很好的指导。①总的来看,高考命题的发展有两大特征:ⅰ注重实用。命题更加注重工具性,注重操作的实用性。②强调基本能力“推断和想象能力”的考查。②这就需要学生有更强的运用能力,有更强的概括、分析、综合、归纳、理解、评价、推断和想象的能力。要提高学生的这些能力,传统模式下的复习是难以奏效的。③研究性复习,由它的特点决定,在培养学生分析理解、推断和想象能力等方面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开展研究性复习是大势所趋。
⑶高考第二轮复习必须按效率最优化原则选择对策。 高考复习对策必须有普遍的优势,有最高的效率且对全体有效。长期以来,我们的复习强调得更多的是共性而非个性,因此,不少学生的潜能并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一些学生的薄弱点也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克服。①研究性复习由于其个性化特征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每个学生找出自己的位置,分析自己的需要,明确自己的方向,选择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成功中获得经验,在失败中吸取教训,把整个复习变成一次次对知识的体验和对困难的征服,这样在复习过程中才会突破弱点,巩固知识,形成能力。②高三学生经过近三年高中学习,已具备展开初级研究的能力和独自探究的欲望,研究性复习给了他们一个观望自身的窗口。对高考成功者进行分析,有一点是相通的:他们有自己的复习方案,思路和方法,也就是自发地采用了研究性复习这一策略。
2.3、高考第二轮复习的基本做法是“五看一练”。
第二轮复习主要是讲练评,后段的复习主要是引导学生做好“五看一练”:
⑴看教材。高考命题从来都是以教材为蓝本编制的,回归课本,对课本的知识体系做一个系统的回顾与归纳,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内涵、延伸与联系,重视教材中重要定理的叙述、说明或教材中的有关内容等尤为重要。
⑵看考卷。对于自己曾经做过的题目,特别是做错的题,回想一下为什么会错、错在什么地方,以免解答高考同类问题时再次出错,被“同一块石头绊倒”。查找以前做错的试题,分析病因,对症下药,这是后段学生复习的重点工作。
⑶看专题。按知识方块或能力方块进行有目的研究与记忆学习,关键在看专题时,经过对比,对照等方法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⑷看例题。①处理好各方面的模拟试、摸底试题,让这些例题在复习中起互补的作用,通过看试题查缺补漏,对例题的使用最好能把其相同的考点内容进行横向比较,分析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有利于抓住问题的本质,掌握这一类问题的解决策略。②做完题后老师要引导学生在反思上下功夫,对审题的反思;对解题思维过程的反思;对解法多样性的反思;对题目本身及解法本身所存在的规律性的反思;对题目变化的反思。③通过反思,做到做一道题,会一套题,解决一种题型,复习一系列知识,掌握一两个规律,因此要注意解题的质量,而不是数量,解题后的思考不仅是一个知识的同化和顺应的过程,也是一个解题与复习的强化过程,升值过程。④有效地进行高考复习,提高复习效率,提高解题的质量,才能作到事半功倍。
⑸看题型。既关注传统题型又要特别注意命题方向的题型,特别是按现在高考确定的题型,进行针对性、一对一的适应性练习的典型题目。
⑹强化练习。第二轮复习要合理安排进行一些强化性、针对性的练习,要定时安排2至3套高考模拟试题,以适应高考环境下的考试需要。
2.4、重视应试方法和技巧的积累。
实践证明,并不是考前做好知识和相应能力的训练就一定能考好高考。高考的取胜除了知识和相应能力之外,心理因素、环境适应和考试方法与技巧的发挥也十分重要。
⑴专家总结了历年学生在考试中出错的各种原因,并归纳为三大类24项。①第一类知识储备问题:知识残缺、基础不实、概念混淆、识记不好、纲本不熟、资料误导、以错为对、分辨模糊;②第二类答题技巧问题:审题错误、答欠规范、解决不当、技能不熟、未明规律、时控不好、表述有误、书写不好;③第三类外界影响问题:题新题宽、意料之外、信息误导、动力不足、身体不佳、心慌意乱、考前干扰、遭受干扰。④建议老师对以上问题指导学生每次考试后都参照这个标准进行自我评估,从中总结并分析失误的原因。
⑵高考阅卷的基本原则是“给分有理,扣分有据”。所谓应试技巧,就是针对这个原则,“不该丢的分一分不丢,能得到的分一定得到”。①老师在后段的复习中要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的应试技巧和方法,强化学生对规范应试重要性的认识,尽可能减少非智力的失分。②有人曾形象地说:高考是“失误”的比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题目都会做的情况下,的确是谁的失误少,谁就有可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2.5、重视基础题,把握得分的主战场。
⑴高考有三大战区。容易题(基础题)、中等难度题和高难度题,比例是3:5:2(3:6:1)。①要在高考中获胜,必须“必胜第一战区,打赢第二战区,坦然面对第三战区”。赢得前两个“战区”,意味着拿到原始分120分。基础题对大部分考生来说都应该是稳拿分的,但过往许多考生将精力消耗在攻克难题上,基础题反而没做好。②高考难题通过率每年都保持在20%至30%左右,目的就是拉大考生之间的差距。学有余力的考生可以适当练习难题,而成绩中等或以下的学生则应该在保证基础题的基础上加大中等难度题的训练,而不要为所谓的“难题”浪费时间。
⑵我们深知任务艰巨,责任重大。①要加振作精神,增强信心,团结协作,目标一致,严格按学校和年级的要求做好最后阶段的备考工作。②抓住重点,突破关键,真正在高考中实现“高分突破、三线并进、学科领先”的目标。
3、高考第二轮复习应注意的事项与问题
高三下学期开校之初,大多数学校高三年级将进入第二轮复习。预测第二轮复习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第二轮复习的计划,对搞好第二轮复习是至关重要的。
3.1、高考第二轮复习的注意点项。
高考第二轮复习阶段是提升高考分数的黄金阶段, 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以下点项。
⑴加强复习的计划性。由于第二轮复习的前后跨越性比较大,这就要求同学们要事先回顾基础知识,回顾第一轮中的相关内容,抓住复习的主动权,以适应大跨度带来的不适应。
⑵提高听课的效率。深刻体会老师对问题的分析过程,密切注意老师解决问题时的“突破口,切入点”,及时修正自己的不到之处,在纠正中强化提高。
⑶加强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要做到这一点,至关重要的是加强理论的内化,通过第二轮的复习,进一步有意识地强化对书本上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的理解,对这些东西理解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你能否灵活运用基础知识。
⑷加强解题速度和正确率的强化训练。定时定量做一些客观题和中档题,训练速度和正确率,适量做一些综合题,提高解题思维能力。并及时总结、记忆,内化提高。
⑸强化技能的形成。技能包括:计算、推理、画图、语言表达,这些必须做得非常规范,非常熟练,做的时候要再现数学思想,也就是要明白每一步为什么要这么做。
⑹加强阅读分析能力的训练。平时做题时要养成一个良好的读题、审题习惯,强化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解题中的指导性。
⑺防止出现的四个问题。①防止简单重复复习,不求深度思考。②防止片面追求解题技巧。③防止机械地就题做题,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④防止眼高手低,简单的不想做或做得不规范,难的又做不出来或害怕做。
⑻应注意的十条事项。①查漏补缺,一定要明白自己的弱点和弱项,通过练习总结规律专项拓破.②搞好专题复习。③. W! S5 |0 V* p7 ?;整体知识框架的修补完善.④9 q, V h& L9 T/ g/ 不易放弃强项,只抓弱项.⑤定时定量练习时间的分配. ⑥规范做题形式,表述做到:简洁,完整,规范.- A6 }& [) r# c: V, r' i: A3 {3 s, C2⑦找出不应该的失误,提升得分能力.* i1 }4 k/ S9 F! U1 o* ⑧良好心态建立,合理时间安排.' c: O! }' k( ~; I; l1 ~5⑨家长不易施加压力。⑩合理定位,切忌存在侥幸心理.
3.2、高考第二轮复习需注意的问题。
高三第一轮复习快要结束,马上要进入第二轮复习,这个阶段的复习要注意吃透考点,把握重点,突出难点,并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⑴注意命题变化。观察近年命题规律,大体可以看出,题量不会增大。命题老师一般都能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来考虑问题,考查学生多种能力,比如思维能力、推理能力、演算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⑵吃透考点。前期复习阶段,有些考生可能会复习得比较忙乱。近阶段,则应注重于整理,根据学生记忆、心理特点,全面覆盖所学过的主要知识点,重点、热点、考点必抓。对考生来说,吃透考点非常顶用。只有熟练掌握了这些主要考点,心中有数,笔头才能硬起来,答题也才能顺畅。
⑶突出重点。近期复习应适当收缩复习范围,突出重点。近阶段,学生应在重要知识点上多花心思。
3。3、高考第二轮复习易出现的问题。
⑴重视学习,忽视心理。第二轮复习内容多、范围广、跨度大、综合性强,要求学生能同时使用多个知识点来解决问题,这就使学生感到十分困难,特别对基础差的学生来说,更觉得茫然不知所措。同时,在这一阶段,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更为突出。有部分学生会在心理产生不安情绪,如:自卑心理;恐惧心理;厌恶心理;逆反心理等。如不及时引导,会直接导致成绩下降。
⑵重视文化,忽视身体。越是临近高考,学生越会经常“开夜车”,减少睡眠时间,久而久之,必会造成体质下降,甚至出现神经衰弱等病症,这对于同学们的身心健康是十分有害的。
⑶重视难题,忽视基础。通过第一轮复习,不少同学以为第二轮复习应做难题,讲难题,这样才能得高分。事实上,基础知识与能力是密不可分的,高考试题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所占比例为80%。
⑷重视外来试题,忽视《高考大纲》。第二轮复习期间,大量外地试卷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学校。对外来试题,应根据《高考大纲》的要求进行筛选。
⑸重视高考要求,忽视学生实际。部分老师一味只顾高考要求,用老师的“讲”来代替学生的“学”。也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受到抑制,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
⑹重视学校要求,忽视家庭压力。一些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过分重视了学校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而忽视了学生来自家庭的压力。有些家长整天唠叨,学生只要一回家,不是赶孩子立刻写作业,就是问考试情况,增加孩子本已沉重的心理负担。
3.4、高考第二轮复习的两大误区。
高考第二轮复习,显然有强化主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学习关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训练解题思路和答题规范、培养应试策心理和策略等几大教学指导任务。但教师指导很可能走入两个误区。
⑴构建知识体系过分强调专题复习知识的系统性和结构的完整。①第二轮复习普遍被称为“专题复习”。构建知识体系教师一般都会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整合和关联。许多商业化的备考指导书也会将结构体系整理得十分完备。其实,从应试角度来看,体系的建立最好依赖了考生自身,是通过教师点拨在基础知识扎实的前提下的一种升华。结论(结构体系)并不是十分重要,过程也许更为关键。②教师罗列“结构体系”的办法很有可能失去了学生认识体系、透析联系、提升能力的过程。各地各校学生的知识背景、方法背景可能不尽相同,照搬备考资料尤其有害。 ③过分强调专题复习知识的系统性和结构的完整性很可能导致“网密无鱼”、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弱化、学生能力训练过程缺失等问题。④从功利角度来讲,高考试题永远都是知识“抽样”式的问题(文综尤其如此)。所以我主张,突出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设置知识或能力小块专题,实施师生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课堂成为提升能力的阵地,反对利用高密度考试训练的复习方法。
⑵忽视考生面对试题时的尝试、探索而灌输所谓的“解题思路和方法”。①听了几节二轮复习课,基本模式为:教师给出某一专题的“知识体系”或“知识结构”,对照《考纲》和历年高考试题突出考点和方向,利用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学生训练。特别注意了教师抛出的“解题思路”(很多是资料上设计的),明显感觉有两点:一是教师给出解题思路是从教师角度提出,许多教师并不知识学生会怎么想、怎么做;二是教师的思路过于概念化、理想化,有的教师讲一道例题,甚至先罗列解题中可能要用到的知识点。严重忽视学生的思维方式,学生解决问题时尝试、探索的艰辛过程和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效率是十分低下的。②我认为,解题思路必须结合学生实际,在课堂上围绕问题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发动“头脑风暴”,由全体学生筛选最佳思路,可以做到过程出“智慧”、课堂出“有效”。
2014高考频道精心推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考复习方法 |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 高考饮食攻略 | 高考励志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