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北京房山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14.依据小女孩为父母买花的经过和我的心理感受,阅读作品,填写下面的表格。(4分)




 

  15.从写法和内容两方面,谈一谈你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4分)

  答:

  16.文中的小女孩是怎样感染“我”的,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不超过150字)(7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 17---19 题。(12 分)

  文段一

  《后汉书·华佗传》具体记载了他应用全身麻醉方法施行腹腔切除术的过程。华佗让病人以酒服“麻沸散”,等病人全身麻醉毫无知觉后,“刳破腹背,抽割积聚”。若病在肠胃,便把肠胃切开,清除积秽,然后再进行缝合,敷上“神膏”,创口数日后即能愈合。当华佗施用“麻沸散”进行外科手术时,西方医学界还在采用放血、棒击病人头部使病人休克或昏迷的原始麻醉方法。华佗的外科麻醉手术,比西方要早1600年。

  东汉末年的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广泛收集有效方剂,写成《伤寒杂病论》,此书共16 卷,分为“伤寒”和“杂病”两部分。书中对疾病的诊断、治疗进行了理论性的阐述,并注重根据病人病症的“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不同,进行“辨证施治”。这部书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一直被后世中医奉为经典。

  文段二

  正式的书籍,是在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木片或竹片称作简或牍。把竹子、木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5寸至2尺长),削平表面,在上面用刀子刻字或用漆笔写,每片可以写8到14个字。有的把简牍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称作“册”,这个“册”字,像在几片竹简中间穿上绳索的样子。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是极不方便的。

  春秋末期,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称作帛书。它可以卷起来,一部书就是一卷或几卷绸子,用木棒做轴,所以也叫它卷轴。后来,“卷”成了书的量词。人们常说的“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就是由此而来的。这种书比竹简轻便,但成本太高,不容易普遍采用。东汉蔡伦用树皮、麻头(麻屑)、破布、破鱼网等为原料制成“蔡侯纸”。几个世纪后,造纸术才传到朝鲜、日本、印度和阿拉伯,后又传到欧洲。纸的发明,为书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材料,也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

  17.根据文段一的内容,说出我国古代医学非常先进的具体表现。(4分)

  答:

  18.根据文段二的内容,写出纸的发明的重大意义以及认定这种意义的具体依据。(5分)

  答:意义:

  具体依据:

  19.综合文段一和文段二的内容,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请写在下面。(3分)

  答: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 20—22 题(共 9分)

  ①当今世界,书多如山,且一座连着一座,一座又比一座高。那该如何学习?窃以为: 。

  ②学不厌精,即学习不仅不讨厌那些精深之理、精粹之作、精辟之论,而且喜欢它、拥抱它,与之终生为伴。精深之理、精粹之作、精辟之论犹如书山中的宝玉。石可以铺路建楼,玉却更高一筹,能养人润人。故而,学不厌精,多多益善。

  ③学不厌精,要在精选,乐在精嚼,至在精思。

  ④要在精选。学如吃饭,饭有优劣。健康食品得健康,有“病”食品生疾瘤。正因如此,孔子提出“食不厌精”的命题,并一口气说出了七种“不食”之物,这不可食之物,也正似精神生活中不必学之书。【甲】书不仅有精粗之分,而且有优劣之别,绝不可盛进碗里都当饭,拿起筷子尽去吃。不识货,就会错用功夫;读错书,就会玩物丧志。

  ⑤乐在精嚼。精嚼者,细嚼也。再好的饭菜,不精嚼,难知其味;再好的书,不精学,难有收获。相反,从容咀嚼,其味就长;反复研学,其见必出。【乙】这也就进一步启迪我们:学习,倘若只眼中了了,心中匆匆,难免如捕风捉影,白忙活一场;反之,穷于一物,反复咀嚼,就会识见胜出,学一得十。

  ⑥至在精思。实践证明:精思,才能从无疑处有疑,从有疑处无疑,不为异端惑,不为文采眩;精思,才会使人之良言如出我口,人之精理如出我心,既得从容之乐,又获精约之功;精思,才可辨大义而修体,察微言而提神,从而做事知要事功倍,做人知足人常乐。有言道:书从疑处翻成悟,文到穷时始有神。可以说,没有精思,要“翻成悟”,不可能;缺乏深思,要“始有神”,难持久。人在世间行,不仅要读“有字书”,更要识“没字理”。“没字理”,要靠读“有字书”时的精思才有可能获得。【丙】实践证明:人学不难,难在精思。惟有精思,方知是非。

  ⑦有诗言:文须字字作,亦须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学不厌精,即是也。可以肯定,只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善精选,乐精嚼,会精思,就能卓然可观。不仅眼能察天衢,而且耳能闻雷霆,从而思接千载有底气,视通万里有方向,做事识大体,做人见大义。

  (选自:2012 年 11 月 27 日人民日报 作者张保振)

  20.根据文意,在第一段横线处填写一个表明文章论点的句子。(2分)

  答:

  21.分析文章④⑤⑥段不能调换顺序的理由。(3分)

  答:

  22.下面材料适合放在文中【甲】【乙】【丙】哪处?为什么?(4分)

  如当年孔子向鲁国乐官师襄学琴时,一连十几天,只学同一首曲子。师襄说:“这个曲子你已经学会,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曲调是学过了,演奏的技巧还没有学好。”过了几天,师襄又说:“技巧学好了,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这首曲子的意境神韵。”又过了几天,师襄说:“已经领会意境神韵了,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体会到这首曲子的作者是谁,其为人如何,风貌怎样。”直到最后,孔子仰望蓝天,若有所悟地说:“我体察到作者的为人和风貌了。这首曲子,除了周文王,还有谁能作出来呢?”师襄闻言,大感惊异,连连拱手致敬说:“是的。老师告诉我这首曲子的名称就叫《文王操》。”不急不躁不怕慢,不急求功不厌烦,使孔子对音乐的奥妙深得其味,以至于当他在齐国听奏《韶乐》时,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

  答:放在 处。

  理油

  四、作文(50 分)

  23.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10 分)

  2014年3月14日下午2时,曙光中学九年级全体师生召开“中考百日誓师”大会。作为校报通讯员,请你写一则消息,报道此次大会的情况。(标题自拟,内容符合要求,语言通顺,不超过200字)

  24.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如果有爱,什么样的生活条件也能品味出温馨;如果有恒,什么样的学习起点也能收获到提

  升;如果有诚,什么样的工作环境也能享受到成功„„

  请以“如果有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⑪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词或短语,构成你的作文题目;

  ⑫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⑬字数在 600—800 之间;

  ⑭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语文试题 数学试题 英语试题 政治试题 物理试题 化学试题 历史试题
语文答案 数学答案 英语答案 物理答案 化学答案 历史答案 政治答案
分享

热门关注

2018年湖南永州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真题

2018年湖南永州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中考语文试卷

2018湖南益阳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真题

2018湖南益阳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中考语文试卷

2018年广西来宾中考语文真题

中考语文真题

乐山中考语文2017年试题及答案(word版)

乐山中考语文真题

中考语文一模考试复习建议

中考语文

乐山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017

乐山中考语文试卷

保山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017

保山中考语文试卷

凉山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017

凉山中考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