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个朋友在微博上高呼:“从今天起,我是耶鲁的学生了!”简直引起一众留言者艳羡,朋友们纷纷询问,最爱旅行与求知的她什么时候辞去了工作,跑到美国去重新当起了学生,还是名校耶鲁的学生,真够拉风的。谁知这位朋友得意洋洋地说:“我就在家上课啊,耶鲁的网上公开课啊。”接着,提供了一大堆链接,供大家分享。
原来,在今天的互联网世界中,宅在家中就已经可以成为名校留学生了,而且是免费的。网友们戏言:今天,你“淘”课了没?
名校公开课热爆中国
其实,在美国,名校在网上上载公开课已经有多年的传统。2002年,麻省理工学院启动了“开放课程计划”(留学群 liuxuequn.com),引起其它学校纷纷效仿。近年来,这些名校不仅把课程的课件放上网,还将课堂的视频上载上网络,更允许免费转载。师生在象牙塔中的思想交流,霎时开始在YouTube.Edu等网站上迅速传播,一批明星教授也应运而生。在内地,多亏了神奇的“字幕组”,这些公开课被配上中文字幕,迅速成为网友的心头好。其中课程种类最多的是耶鲁,它的《1648-1945的欧洲文明》、《哲学:死亡》、《1945年后的美国小说》、《金融市场》等都很受欢迎。
在这些公开课中,教授授课的方式往往打破了学生们对严肃课堂的想象。如《哲学:死亡》课程,大胡子教授Shelly Kagan穿着牛仔裤和球鞋盘腿坐在木质讲台上,用中气十足、些微神经质的声音与学生探讨“死亡”,这个看似庄严又深奥的哲学问题。他一边说话一边不停舞动双手,身体好多小动作,戏剧性十足。“在这堂课中,我们不会去讨论美国的丧葬业以及它怎么敲诈百姓——虽然这是事实。”这种挖苦的谐趣在他的讲课中比比皆是。还有麻省理工的Walter Lewin教授已经年届75,但仍是精力无穷,在课堂上荡秋千、骑单车,为大家解释物理原理。
除了内容妙趣横生,这些公开课也并不以授予学位为目的。网友不必修学分,不必熬夜写作业,只需要单纯地享受好奇心驱使下的求知快乐,还能练练英语。这种学习过程更自主,也更自由,对繁忙又怀念学习生活的上班族来说实在是太吸引了。相比之下,内地发展多年的网上函授课程与网上公开课就显得乏味死板得多。
公开课这么吃香,名校老大哥哈佛怎么能缺席?但事实上,哈佛的出品真的是几近缺席,在网上搜寻,好像只有《幸福》与《正义》两堂课。但从课堂的选择、拍摄方式、视频画面质量等各方面来看,哈佛走的是谨慎的少而精路线,不是不出手,而是一出手就想拔头筹。
轻轻松松谈“正义”
《正义:一场思辩之旅》(留学群 liuxuequn.com)是哈佛千挑万选下首次推出的公开课。这门课程本来的全名是《Moral Reasoning 22: Justice》,共24堂,每堂50分钟。网上的公开课版本共12集,每集55分钟,是剪辑过的结果。哈佛特别与波士顿WGBH电视台合作,用专业的摄影打造出HD高画质视频。不同于许多公开课只将镜头聚焦在教授身上,这堂课把在座的学生也纳入画面,生动地记录了整个课堂讨论的过程。
《正义》是哈佛历史上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迈克.桑德尔在30年前开设了这门课,至今已有14,000多名学生选修过,近年来,选修的学生更动辄上千名,来旁听的也不在少数。《正义》开始在网上传播后造成了轰动,更被日本的NHK、英国的BBC、韩国的EBS等电视台公开放映,掀起“上课热潮”。中国门户网站之一网易作为名校公开课的一大播放平台,今年初向媒体公布,《正义》的点击率已经超过了百万。
有着一张亲切面孔的教授迈克•桑德尔曾被《华盛顿邮报》称为“全美国最知名的大学教授”。他出生于1953年,是当代知名的哲学家。早在28岁时,他就已凭博士论文《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成名,文章被公认为批判罗尔斯与自由主义的代表作。33岁,他获得哈佛大学教学卓越奖,2008年更获得美国政治学会的特别成就奖。2009年,他基于授课内容,写成了《正义:一场思辨之旅》一书。
这么一位建树颇丰的学者却并没有老学究的沉闷气,课堂上,他穿着西装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言辞幽默,又最善于运用有趣的事例来引发学生讨论,现场时常欢声一片;在书中,他这样写道:“政治哲学是个百家纷纭的领域。正义课的乐趣之一,就是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与古今哲学家抬抬杠,与同学彼此抬杠,也和我抬杠。”
课程所在地是哈佛漂亮的Sanders剧场,两层楼的半圆形室内空间古香古色,典雅又庄重,所有的这些透过画面传达,实在是让在千里之外“淘”课的学子们心驰神往。
康德不必死磕
迈克.桑德尔的课堂魅力在何处?我想,是他善于运用各种现实素材,引导学生来回往复地思考各种有关“正义”的选择困境。这些困境,一如其它许多哲学困境,并没有所谓的正确与错误答案,只有选择的不同。借由这些困境所引发的选择困难,桑德尔将政治哲学中的各种理论流派娓娓道来,亦不忘援引时事作为引证加以阐明。所以,就算是对政治哲学一窍不通的人,通过网上的视频,或是阅读此书,都能恍然大悟:原来“正义”是这么一回事。
课程甫一开场,桑德尔就抛出了著名的“电车问题”:如果你是一个电车驾驶员,行走间发现煞车坏了,前面的路轨上有五名工人,你知道继续行驶定会杀死五人。此时,你发现旁边有一条岔道,上面只有一名工人,转弯还是不转弯?大部分人大概都会觉得牺牲一人而救五人是合理的。但是如果你不是司机,而只是天桥上的一名旁观者,看到电车惨案即将发生却无能为力。这时,你发现旁边站着一个胖子,只要把他推下去,让他挡下电车,就能救那五人。此时,你推还是不推呢?“牺牲一人而救五人”的原则好像变得可疑起来。
“电车问题”吸引大家进入对“何谓正义”的讨论,接下来的课堂,则让大家了解功利主义、自由至上主义、康德的自由主义等学说所抱持的解决问题的标准,也把大家卷进各派哲学家的大辩论中。康德向来是最令哲学系学生头疼的哲学家之一,光是《纯粹理性批判》就能把人给读晕,桑德尔却拉上室友的讨论、购物、甚至一夜情等各种假设情景,轻轻松松地把一脸严肃的康德解释了个透,光冲着这一点,《正义》课就有资格称为喜爱哲学学生们的首选课。
网上视频带给大家的是“活色生香”的课程现场,《正义:一场思辨之旅》一书所提供的则是迈克.桑德尔更为逻辑紧密的思考,其中关于康德的“四问四答”更是视频中所没有,却让人拍案叫好的。
把书当成课件,上网找出视频,好了,开始你的名校“淘”课之旅吧。
(留学群 liuxueq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