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青年上大学的比例很高,即便是与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也是如此,这其中有几点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德国大学不收学费。
德国大学不用交学费
德国青年上大学的比例很高,即便是与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也是如此,这其中有几点原因。
最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学生不必交学费,只需向学生团——为学生提供服务的机构交很少的钱即可。尽管其他国家学生必须为学习付费,费用多少通常是依照你所选的科目而定,而德国没有这些费用。德国该不该引进学费的探讨与争论已经激烈地进行了好几年,但到目前为止无论是保守党政府还是社会民主党政府都没有能力或者是不愿走这一步。每一次收学费的尝试都会引起大规模的抗议浪潮。
大学生多的另一原因恐怕是每个文理中学的高中毕业生都有资格进入大学,如果某个学生的高中毕业成绩不太好,或是有太多的学生都想学某一专业,那他们就得等一个学期甚至几个学期才能进入所选择的专业,但只要等得时间足够长,最终肯定会被录取。德国公立大学占了全国大学的绝大多数,它们没有入学考试或面谈之类的测试。 对于那些比较冷门的专业学生必须直接向所选择的学校申请,但对于比较热门的专业,公立大学过去根本没有权力挑选学生,只是最近在录取过程中才被给予有限的影响力,而多数学生仍然是由全国大学生分配办公室分配到各大学。当然,学生在申请大学时可以列出想去的学校,该办公室将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但不一定保你满意。
顺便说一句,总的说来,德国没有像英国剑桥或美国哈佛这样的顶尖大学,人们认为德国所有大学的教育质量都差不多。 与其他国家上大学的过程相比,德国的大学是进门容易出门难,有很大比例的学生完成不了学业中途退学或是转到要求比较低的专业。虽说允许所有的高中毕业生都有平等的资格进入大学是好极了,也的确很宏伟,但也导致了很大的浪费:很多年轻人学了很多年以后又改变主意去学别的专业。此外,这样的体制使那些将来要退学的学生充斥着大学,而这些位子本可以给予那些正在等待的更有决心的学生。
在德国大学,要想最终念下来需要学生有自立精神并有责任感。对于多数课程,由于每学期学生的人数太多,以至于教授和讲师简直都没有时间一一认识他们,而负责告诉这些年轻人该怎么学、学什么、学多少的辅导老师或是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的老师就更少。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德国大学里的学习与中学很不一样,也并非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想办法来适应这种变化,有些人缺乏安排自己学业的成熟准备与自律性,在挫折中迟早会退学。
此外,在多数课程中,学生们有很大的自由度来听讲座以及参加研讨会,二者都与他们所选的是什么课和什么时候选有关。虽说某些必考科目的最长学习时间是有限制的,但学生们可以自己决定怎么准备考试。只要相关的研讨会的时间合适,学生们几乎总是按照自己的兴趣与重点来安排参加。
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很多德国大学生用很长时间才拿到大学的学位,虽说多数学位最短8个学期就可拿到,但是混上6年或更长的学生绝非少见,部分原因是由于上面提及的在学习上没有监督,同时也因为学生太多,这也就意味着很多研讨会的位子常常预订满了。此外,很多学生上学期间半工半读来养活自己,而工作时间是占用了学习时间的。 尽管德国大学的学习安排有着种种负面,——这存在着需要改进的地方——而我为自己能在很需要自力更生的环境中学习感到高兴,我知道我从所面临的挑战中获得了很多。我坚信,对所有公民开放的免费的高等教育对任何社会来说都是无价之宝。
小编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