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不投钱,又不能大幅涨学费,英国高校把目光转向社会捐赠
社会捐赠辅助英国大学筹集教育经费的历史由来已久,在政府大幅削减教育预算的艰难时期,英国各高校誓要把这一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政府削减教育预算、高校欲大幅提高学费,这段时间,英国高等教育方面似乎充斥着各种坏消息。面对严峻经济形势,中国学生越来越担心将来留学英国将面临惊人的学费涨幅,担心学校为了筹集足够的教育经费而把政府裁减预算的缺口转嫁到学费上。
其实,面对政府的削减决定,英国的各高校也是有苦难言。
例如牛津大学,目前,培养一名本科生每年的花费巨大,刨掉学费和来自政府的经费,每年每个本科生还需要8000镑的培养费用,这笔钱都要靠学校解决。
而且根据早前公布的布朗报告的计划,就算学费再上涨,超过7000镑之后,很大一部分还是会充当税收, 真正用在改善学校教育上的经费却少之又少。
救命稻草
为了缓解困境,各大学都没闲着,都在积极采取各种办法进行应对。
比如英国财政大臣文斯·凯布尔打算在10月28号到牛津大学做讲座,听说学生要组织大游行抗议而不得不取消。
学生们后来还是举行了大规模示威游行,虽然发泄了胸中怨气,但学费的缺口依然没有着落。
而牛津大学今天(10月29日)宣布的一则消息却像给处于严寒的大学经费打了一剂强心针。
消息称,目前牛津大学已经募集到10亿英镑的捐赠用于未来本科生学费、新建教学楼以及学生奖学金的经费来源。
捐赠者包括英国首相卡梅伦和亿万富豪Wafic Said。
而这个星期,香港奢侈品零售巨头潘迪生也宣布为牛津大学捐赠1000万英镑,用于建设该校的中国研究中心。
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Andrew Hamilton)教授表示,这些捐赠赋予牛津大学新的未来。
捐款能否普渡众高校?
由Ross-CASE委托英国国家社会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re for Social Research)进行的调查显示,在2007——2008学年度,英国大学所收到的慈善基金总数为5.32亿英镑。
在所有英国的大学中,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获得的捐赠最多,超过所有捐赠的一半。另外,在罗素集团(Russell Group)下的一流研究类大学得到的捐赠占捐赠总额的24%。
与一流名校大收捐赠相比,一些二流大学和一般院校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因为名气不够响亮,所以获得的捐赠也是数量有限、杯水车薪。
其实,这项调查还显示,80%的捐赠人都是已经离开学校的毕业生。
这样看来要想增加捐款还得动动脑筋,一众普通院校倒是可以用心搜罗自己学校的知名毕业生、社会精英,鼓励他们捐款造福母校。
另外,一些高校还另辟生财之道,准备把学校开到海外去,例如伦敦大学学院(UCL)已经在卡塔尔的多哈开设了海外校园,而苏格兰的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Strathclyde)则准备在印度的德里开设海外校园。
[标签:前缀]捐赠 英大学经费的救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