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系上海浦东新区某重点学校学生。两年半前,当我读完高一后便踏上了赴澳留学之路。一个 16 岁的花季女孩,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离开自己亲人到遥远陌生的地方求学,难免有些伤感。独自去澳洲悉尼,住在亲戚家,生活上还算适应。可我最担心的是怎么尽快跟上当地学生的学习进程。记得我刚到澳洲的第二天,亲戚陪我到当地语言学校参加英语能力测试,然后决定你参加英语补习是 15 周, 20 周或 25 周。测试过程中,除了我还有日本、韩国、越南、法国等国家的十几个学生,测试时,开始我有点紧张,但马上镇定下来,我凭借自己的实力,对老师的提问对答如流,经过十多分钟的测试,老师非常满意,“ OK ”,我顺利地通过了英语能力测试,插班进入 15 周语言培训班。说实话,出国前我的英语成绩在班上排在前 3 名之内。从初中起,凡是寒暑假 , 我就参加新东方英语学习,定期收看央视英语频道及收听空中英语教室节目,还购买英语参考书和教辅资料等。
虽说我的英语基础还可以,但初到语言学校学习还是遇到了困难。如有的老师用本土化英语教学,发音语速较快,我感到不适应,非常着急。于是课间和课后我主动找老师和同学提问交流。老师也挺敬业的,专门抽出时间为我补课。晚上自己提前预习第二天要上的课程,早上提前赶到学校,向班上同学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父母的鼓励下, 15 周后,我以较好成绩通过语言学校结业考试,正式进入悉尼利物浦女子高中十一年级学习。
该校是当地政府于 1956 年创办的普通高中,全校十一年级共有 150 多名学生。据我所知,该校近几年高考成绩进入 90 分以上的学生还不到 1% 。但这并没有影响到我的学习积极性,我为自己定下了学习目标:进入澳洲八大名校 , 争取成为学校 1% 的优秀生。为此,我更加发奋学习,上课认真听讲,课间课后不断向同学 和 老师请教,晚上挑灯夜战,双休日则参加校外活动。在悉尼两年多,我觉得课内外生活很丰富。我集中精力学习,在选读的英语、数学、中文、音乐等课程,成绩均在年级中名列前茅。 2008 年 8 月,我参加澳洲数学竞赛获得了新南新南威尔士州三等奖,改写了该校未有高中学生获奖的历史。 2009 年 8 月,我再次参加此竞赛,并获得了四等奖。
留学两年多来,除学习之外,我的业余爱好是演奏钢琴,在国内通过了 9 级证书考核。我参加了学校表演队,承担学校重大活动演出,成了学校的明星,在 09 年 7 月,首次代表学校参加了 09 年悉尼市钢琴大赛。新南威尔士洲共有公立中学 600 多所。 09 年 2 月,州教育局评出 2009 年度十位优秀国际留学生和十位提名奖,而我有幸获得了优秀国际生奖。在 9 月底学校毕业典礼上我成了得奖“大户”,先后 6 次上台领奖,除了各科成绩优胜奖外,学校特地为我颁发了杰出贡献奖,还有州教育局的获奖证书。
在荣誉和成绩面前,我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咬住青山不放松。毕业典礼后,我抓紧不到一个月的高考复习期,对自己选读的各学科复习梳理,突出重点,有条不紊,沉着应考。梅花香自苦寒来。 12 月 17 日 ,我的高考成绩终于盼到了, 95.3 分 , 高于我的预估。 23 日,我收到了悉尼大学药剂专业的入学通知书。
回顾两年多的留学之路,坎坷不平,几经磨练,修成正果。我的体会是:一是留学与不留学大不一样。澳洲高中教育体制灵活,人性化,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及特长选课,如电脑、烹饪、艺术课等,作为高考课程之一,高考之后学生可以根据考试成绩修改志愿,而国内则是一考定终身;二是教育方法多样化,突出实践性。如在上化学课时安排学生参观炼钢厂,上音乐课时组织学生到悉尼大剧院观看表演等;三是老师和学生关系平等、融洽,学生对老师没有畏惧感;四是出国之后,学习努力与否关键在于自己。离开家人,远在他国,学习一切都要靠自己努力,只有努力才有收获。
总之,通过留学我认为,澳洲在教育理念、办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等方面,是值得国内教育同行学习与借鉴的,同时也是国内学生留学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