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新的学期,新的起点,也就意味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新的拼搏与奋斗。高三在我们的关注中如约而至,征战高考的号角已经吹响,时间不容置疑地把我们推到命运的分水岭。在慢慢品尝高三滋味的同时,我们正在加速长大和成熟,过去对时间的浪费让我们痛心,父母期待的目光更加殷切和慈祥,一夜之间,忽然有了更多的知识需要我们去拥有,我们对未来的思考更加清晰。是的,同学们,面对未来,你可能有无数条道路,但一旦进入高三前进的队列中,作为志存高远的热血青年,你一定会义无返顾的说,高三,我来了;高考,我要成功!
近代历史上的改革
1.(2013·南昌二中模拟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后,慈禧太后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希望能够将清王朝从濒临灭亡的局面中挽救起来。而废除科举制度只是其中最激进的一项。有些措施,如禁止鸦片等措施,收效较大;但从总体上来讲,清朝的局面已经完全是每况愈下,难以救治了。
——摘自《中国文明史》
材料二 清朝的新政,服务于上流阶层设施,反映了他们的利益。但是,新政带来的苛捐杂税和通货膨胀,首先影响了绝大多数人民。新政的后遗症是:普遍的不满,报纸的抱怨和最后的暴力抵制。
——摘自《改良与革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清末改革的主要目的和特点。
(2)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评价清末改革的影响。
答案 (1)主要目的:挽救清朝濒临灭亡的统治。
特点:清政府自上而下的推进;最大限度地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2)客观上推动了整个的现代化进程(政治、经济、教育、社会风俗等方面均可。如:废除科举、禁止鸦片等);政策失当,引起普遍不满,清政府统治权威进一步丧失;苛捐杂税和通货膨胀的加剧,引起人民反抗,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
2.(2013·南昌二中模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初经济发展,与赋税政策的调整密切相关。顺治和康熙时,编订《赋役全书》,改进纳税制度。康熙五十年,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固定丁税,稳定了全国的丁税负担。雍正元年,制定摊丁入亩政策,将丁税平均分摊于地亩之内,变成了单一的土地税。
——戴逸《清史》
材料二 改革30多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废除人民公社,确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初步形成了适合国情的农村经济体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小城镇蓬勃发展,农村市场兴旺繁荣,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中国特色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农村党的建设、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完善、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社会事业加速发展。农村改革的伟大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积累了经验。
——李文《当代中国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清初赋税政策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指出这些变化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农村体制改革的特点。与材料一相比较,两次改革的根本目的有何不同?
答案 (1)变化:税种简化;征税标准发生变化。
影响:削弱了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了生产;缓和了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
(2)特点:改革循序渐进、逐步完善;发展生产与调整结构相结合;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经济改革和民主改革相结合。
不同:前者维护封建统治;后者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2013·银川一中模拟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路德等改革家)提出改革婚姻制度的主张,具体内容是:制订新的婚姻法规,废除秘密婚姻(秘密婚姻原指男女两人在教士面前互换婚誓后所构成的正式婚姻,它不经过婚礼,也不需要取得父母的同意和公众的承认),政府的世俗法庭批准婚姻或由经政府授权的教会法庭来审核批准婚姻登记等。新的婚姻法规定,结婚不再属于宗教七大圣仪之一。
材料二 新教的婚姻改革家们在付诸实践的时候比较保守,往往没有家长同意的签字就不给办理结婚登记,这使得父母们实际上控制了儿女的婚姻。新教徒视婚礼为大事,强调必须举行公开的婚礼,并且一定要有证婚人,才算完成了结婚。
——以上材料均摘自史仲文、胡晓林《世界近代前期宗教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新教徒结婚的条件。
(2)在婚姻改革前后,婚姻的主导力量发生了怎样变化?上述婚姻改革对西欧社会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
答案 (1)依法登记;家长同意;婚礼公开;要有证婚人。
(2)变化:以教会为主导转变为以世俗力量(政府和家长)为主导。
影响:冲击了传统婚姻;削弱了教会权力;宣扬了人文主义;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
4.(2013·临川一中模拟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里根在他任期(1981~1989)的开始阶段„„国家正面临着一场“经济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日益迫近这场灾难的主要标志就是预算赤字估计要扩大,利息率暴涨和通货膨胀的再度加速。„„竞选运动已经把里根方案的基本内容展示如下:
1.大幅度减税。个人所得税每年削减10%,共削减3年。此外,大幅度降低企业投资所得税。
2.大力压缩计划中的非国防开支。
3.减缓和稳定货币增长速度,促使通货膨胀下降。
4.大大减少政府管制。
还有两条没有包括在里根经济政策通常的四根支柱之内,但是,它们是方案的重要部分或制约因素:
5.大力扩充国防开支。
6.在几年内,使联邦预算达到平衡。
——《美国总统经济史》
材料二 在这场危机中,政府不是解决方案,政府就是问题所在。
——第40任美国总统里根(1981~1989)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里根方案”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里根对经济危机认识的依据。
答案 (1)政府赤字不断增加;通货膨胀严重;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对外贸易长期逆差;经济出现“滞涨”局面;国家干预政策失灵。
(2)庞大的政府开支形成高赤字;政府过度干预,降低市场调节功能;高税收影响社会生产积极性;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通货膨胀加剧。
2014试题库汇总 | ||
---|---|---|
5年高考3年模拟汇总 | 每日一练(72套含答案) | 2014高考语言运用汇总 |
2014近义词汇总 | 2013高考阅读理解练习汇总 | 2013语文试题分类汇总 |
2014阅读测试汇总(含答案) | 2014语文限时训练汇总 | 2014语文古文汇总 |
2014成语测试汇总 | 2014语文名句默写汇总 | 2014诗歌鉴赏解题方法汇总 |
留学群高考频道为您搜集整理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考复习方法 |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 高考饮食攻略 | 高考励志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