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为人开,尽其本分,人皆爱花,赏心悦目。花似有情,物我无间,荷花与人,感情互通,写得别开生面,新人耳目。
及花之既谢,(待到花儿凋谢,)
既:已经、副词。
谢:凋落。
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它也可以向主人宣告自己的无罪了;)
亦:副词,也。
告:宣告。
于:介词,向。
○承上小议,言荷花未开之前、盛开之时,已将自己的娇姿丽色奉献于人,故“可告无罪”。作者情思满溢,墨饱笔酣,直抒荷花心境,使所描之物,生动活脱,充满人性,读来令人遐思无限。拟人手法妙用于说明文中,委实罕见而别具匠心。
乃复蒂下生蓬, (却又在花蒂下面生出莲蓬,)
乃:却,副词。 复:又。 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 蓬:莲蓬。
○由花写到蓬。
蓬中结实,(在莲蓬中结出莲子,)
○运用顶真手法描述,显得分外简炼紧凑。
亭亭独立。 (莲蓬高高地挺立着,)
亭亭:高高耸立的样子。
犹似未开之花,(仍象没有开放的花,)
犹:仍然,副词。
与翠叶并擎(qíng), (和翠绿的荷叶一同挺立着,)
并:副词,一起。
擎:向上举,此处指耸立。
○描摹工巧,莲蓬与翠叶交相辉映,意趣横生。
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不到深秋露水结成白霜的时候,它所擅长的本领就不会呈献完毕。)
白露为霜:白露变成了霜。语出《诗经·秦风·蒹(jiān)葭(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白露,深秋的露水。露水本无色,因凝霜呈白色,故称“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白露节(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九月八日前后)以后,“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而:表顺承,就。
能事不已:擅长的本领不会呈献完毕。能事,所能之事,能擅长之事。已,止。
○言其本领和长处施展不已,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与群葩开后无人过问亦成鲜明对比。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这些都是讲它适合子眼睛观赏方面的事。)
可目:适合于眼睛观赏,看着好。
○点明“可目”二字,缘因上文所写,皆可人悦目之类。总括一笔,收结上文,条理清晰,脉络分明。上为一层,详写芙蕖的可人之一:予人以可目之美。是本段及全文的重点。
3.可鼻, (适合鼻子的嗅觉,)
嗅着好。
○首先点明“可鼻”,开启下文,叙述之法,与上层有所不同。
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fù), (那就有荷叶的清香,荷花的特殊香味;)
异馥:异乎寻常的香味。馥,香气。
避暑而暑为之退,(避暑,暑气就因它而消退,)
暑为之退:暑气因为它而减退。 之,指荷叶的清香与荷花的异馥。
纳凉而凉逐之生。 (乘凉,凉气就随它而产生。)
逐之生,跟着它产生。 逐;跟随。
○写芙蕖花叶予人以清香凉爽的感觉,令人情逸神飞。上为二层,略写芙蕖的可人之二:予人以可鼻之美。
4.至其可人之口者,(至于它适合人的口味的,)
至:至于。
其:它,指芙蕖。
则蓬实与藕(ǒu)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jiá)者也。 (那么莲子和藕都是一道列为盘中餐,使人的
牙齿和嘴边都感到芳香的呀。)
皆并列盘餐:都同时列入盘中餐。
互芬齿颊:指莲实和藕一块使人的牙齿和嘴边感到芬芳。芬,使„„芬,使动用法。颊,面颊,此
处指嘴边。
○盘中上品,味美可食,满口生香。上为三层,略写芙蕖的可人之三:莲、藕予人的可口之美。
5.只有霜中败叶,(只有霜露季节中衰败的荷叶,) 败:衰败,枯萎。
零落难堪(kān), (零零落落使人感到不好受,)
零落:稀疏,不集中。亦作“零零落落”。
难堪:难以忍受。
似成弃物矣; (似乎成了可抛弃的废物了;)
弃物:抛弃不要的东西,犹言“废物”。
○欲扬先抑,用一“似”字,已寓扬于抑中了。
乃摘而藏之, (可是把它采摘下来收藏着,)
乃:副词,表转折。然而,可是。
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又可供一年中包裹东西之用。)
备:准备着供(使用);
经年:长年,整年。
○即使败叶,亦复有用。前后两句,一实一虚,波澜起伏,跌宕生姿。上为四层,略写芙蕖的可人之四:败叶予人的可用之处。
6.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这样看来,芙蕖这种东西,没有一时一刻不适合于人们耳目的
观赏,)
是:指示代词,承上起连接作用,可译为“这样看来”。
也者:语气词连用,起强调主语的作用。
耳目:偏义复词,此处专指目,耳无义。
语文试题 | 数学试题 | 英语试题 | 政治试题 | 物理试题 | 化学试题 | 历史试题 |
语文答案 | 数学答案 | 英语答案 | 物理答案 | 化学答案 | 历史答案 | 政治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