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了全美大学排名,加州的Stanford University和Pomona College获得第一和第二名,这也是西海岸的大学首次包办名单的前两名。
说起美国大学的排名,不得不说US News & World Report(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这份排名可能是(有点谦虚了,应该是“肯定是”)左右中国学生和家长乃至整个国内留学中介机构的指挥棒——学生和家长根据这份榜单来确定今后的申请目标而中介机构则以此来划分收费标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相关排名,比如 Princeton Review,这份排名是基于在校学生的调查,对学校的学术,生活质量,饮食习惯,宿舍条件以及社交生活等诸多方面进行排名,并且以此做出300多所全美最佳大学的名单。这份排名不同于US News的排名,而是从各个方面对学校进行评价,让未来的申请者不光注重在校的学习,也同时注重在校的生活。可能这份榜单更人性化,而非更学术化。貌似这份名单在国内并不流行,使用的人也不多,知道的人更稀罕,千万双眼睛都盯着US News上面的“名校”呢。另外还有Business Week(商业周刊),The Wall Street Journal(华尔街日报)以及Fiske Guide to College(菲斯克选校指导)等排名。Fiske这份名单每年都会出版成书,内中有学校的详细资料,在国内也可以买到,对于了解学校的环境生活和学术能力也不失为一个上选。
那么多的排名到底应该参考哪个?在US News中排名第一的是Harvard University(哈佛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则在第六。而在福布斯杂志中只排名分别是第8和第1。两者相差蛮大的。在我们了解如何选校之前,先了解排名名单是如何出炉的吧。下面是影响Us News排名的因素——其中某些因素对申请者来说未必有用,同时也不会影响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1. 同行评议25分
调查对象是大学的校长,教务长和招生委员会主席。每个人对各学校可以打分。他们不可能对全美千所大学都有很深的了解,只能通过一般的印象,因此名气大的学校则会得到更高的分数。
2. 新生留校率20-25分
这项指标是显示新生入学一年后是否还会继续在校学习。这个是否留下来的原因错综复杂,有些是呆不下去被退学了,有些是在入学前已经计划好了的,这个学校只是一个跳板,通过一年后转入其他更好的学校,也有可能是在一年的学习生活中感觉这所学校真的不咋地,和自己的感觉有很大的出入。一般留校率越高,分数也越高。这里私立大学的得分超过公立学校,因为学校的师生比较高,教育质量好,老师也能关心到大部分学生,而公立大学的大班教学影响了这一分数。
3. 毕业率5分
是指在6年内完成本科学习并且顺利毕业学生的比例。此数据其实很难判断学校的好与坏,因为有些大学的严苛是出了名的,难道严苛也有错吗?
4. 师资资源20分
该项指标包含:每班小于20人的比例、每班大于50人的比例、教授薪水福利、教授最高学位比例、教授与学生的师生比以及全职教授的比例。这一指标直接决定了学校教育水平。这点公立大学有点不大厚道了,对于国际学生收费也不便宜,来给学生上课的只是一些研究生助教,代替教授上课然后一个班级5-60人甚至上百人一个班级,下了课教授直接闪人,因为多呆一秒都会有危险,如果学生一下子哄上来左一个提问右一个答疑,那我估计他老人家就得直接吃夜宵了。而私立大学却不同,严格的师生比,保证教授在一线教学,这一点来说私立学校的分数会高于公立大学。
5. 学生选拔性15分
这项指标是在学生录取阶段的成绩来定,包括SAT或ACT成绩,高中阶段的年级排名和录取率。去年出事的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乔治华盛顿大学)就是在这一项指标中作假,捏造了学生的SAT成绩和在学校的排名。以至于在US News被除名。这也看得出,不光申请者看中这个排名,学校也看中啊,名与利不可兼得啊。对了,我在补充一句,第一点提到的三位负责任——校长,教务长和招生委员会主席职责也很明确:校长,关注于学校的竞争地位,教务长负责学校的教学活动,招生主席当然就是负责审核申请者的条件咯。你看,校长亲自抓名气,也可以看出他们多在乎学校的排名。
6. 校友捐赠
7. 财政资源
上述一些评判标准组成了US News排名的基本框架。同时也把学校进行了分类,分别是全国性大学,文理学院,地区性大学,学士学位学院以及专业性学院。对于不同类别进行不同的排名。
而Princeton Review的排名又有何区别呢?
US News可能使用指标来得出分数,比较客观的反应大学的科研水平。而PR的话则是依据学生的调查来对学校不同方面进行评选,体现的是校园文化与软硬件水平。PR的排名分类众多,比如
综合最好的大学,
管理最好的大学,
资助最多的大学,
学术最好的大学,
校园最漂亮的大学,
最重视体育活动的大学,
学生最快乐的大学,
最偏民主党(或共和党)的大学等等等等。
你可以不光看到一些冷冰冰的数字,还能看到未来的生活学习环境,那些师兄学姐的心里话,让你在没有去学习之前已经看到了大学的内涵。从PR中我们可以知道哪所大学的图书馆最棒,哪所大学的宿舍就像宫殿般漂亮,哪些学校鼓励课堂讨论,哪些学校的食堂深受欢迎。
像这样的评比方式也不失为一个乐趣。但是可能你会看到某些在Us News中排名靠前的学校在PR中排名靠后,而有些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却能在排名中反复出现。适合不适合不光是学校的学习,还有就是生活,我生活的很压抑,整天的闷闷不乐,会学得好吗?有不止一位学生抱怨过,Purdue大学的环境太糟糕了,没有娱乐,没有人气,只能一个人憋屈在乡村,一毕业马上要逃离那个鬼地方。如果四年下来,如何受得了。但我承认Purdue的学术真的很棒,用某位名人后代的题词来说“Purdue是个好学校”。
说了那么多指标性的数据,感觉我是对Us News和Princeton Review的孰优孰劣在做评论了。其实这两个排名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都是有参考的意义。
好了废话那么多,回到我们的主题,如何看排名,选学校。其实这个命题,在各个中介公司,咨询顾问以及一些教育学者的文章中都曾呼吁广大学生和家长不要光看排名,排名是商业化的,美国联邦和州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都没有一个专门的政府排名报告,而要选择一个合适自己的学校。我也不想在重复呼吁,貌似这样的呼吁用处也不大,每位来留学港咨询的学生和家长第一次都是眼睛盯着排名,希望上多少排名的学校,非此校不去,搞了和私奔一样,非你不嫁非你不娶。
还记得2011年有一位学生来咨询的时候,托福已经有85分以上了,小孩子和家长查阅了前150名的大学,抱着上不看排名,希望进一些中国人少,或者商科专业比较好的学校,最终选择了一些排名差不多80-130的学校,我也劝说家长不要这样选校,还是要适当的看排名,当时按照这个分数加上学生是在市重点高中读书,没必要选择那么低的学校,完全有能力申请更高的排名大学。当时就提醒了家长,学生可能最终不会去美国读大学了。最终果不其然,当结果录取之后,真的就没继续申请签证,因为在放榜之后,同学间一比较,某某某去了排名45的UIUC,谁谁谁去了华盛顿大学,这些人在平时根本比不上这位学生,才发现原来自己走了弯路,成绩没她好的同学都去了前60,自己傻兮兮的选择了其他学校,悔得肠子都青了,碍于面子一气之下选择了放弃美国,转至其他国家,家长也对当时的准备不充分,脑子一发热的决定懊悔不已,耽误了女儿的学习。所以排名并非一无是处,有时候也是对于今后学习目标的启明灯。
网络上面也可以看到有很多文章评论美国的家长和学生如何选择大学,他们会选择离家近的学校,他们会选择所谓适合自己的学校,美国的名人也会说“名校不是成功的保证书”这样的定论。很多人希望改变现在国人选校的误区,让选校更明智更理性。可是我们生活在中国,不是美国,个人的兴趣爱好并不能够有很大的空间给发展,机会也不会像美国孩子那么对等,职业培训也不是从小开始培养,今后的就业压力非常的大,并不是每个人的爸爸都是“李刚”,选择的方式也因此不一样,中国梦和美国梦有相似点,但是更多的是相异点。
在升学期间美国家长不会插手小孩的选校,可能至始至终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选择了哪些学校,只是在最终确定好学校后告知(请注意是告知,而不是征求)家长:我准备去****学校了。这样的情形在国内会发生吗?特别是国内的高中升本科的学生,来留学港听讲座的,大部分是家长,小孩子可能在准备考试,来咨询的时候说话最多的是家长,小孩子只是在一旁默默无闻的倾听,没有倾诉,家长帮办了小孩子的一切。如果有孩子会发出自己的声音,马上会被家长顶回去,外加一句,是你出钱还是我出钱,你就要去****学校。这个就是我们的国情,无奈也好,无聊也好,都是明摆着的现象,要想通过几个人的呼吁是不可能改变的,除非人大立法,禁止干涉自己孩子的选校——貌似这也有点侵犯人权了。这不能说对与错,是国人几千年留下来的习俗,用柏杨先生的定义就是“酱缸文化”我虽然不大认同,但也不知如何反驳。
现阶段赴美留学的学生和支持留学的家长确实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家情,个情来选校。中美两国的教育理念不一样,社会和世俗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也不同,两个国家各个方面千差万别。中国的申请学生不能照搬美国家长和学生的选校观念,每个族群有各自的特点,有时候也要坚持自己的标准。如果一旦抛弃自己的习俗,今后的路会有点难走。既然国内家长和学生都选择参看排名,这个标准肯定有一定的理论和基础。这个才是符合中国学生的方式。就像之前那位女生,看了几篇报道,觉得脱离了排名,则可以羽化而登仙,让人刮目相看。其实最终还是落入了“酱缸”里面。浪费了钞票,更耽误了时间。
何为理性?何为明智?如何选择学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