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预测题(61)

  点击此处查看完整版试题

  公务员行测推荐: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预测题汇总

\

  3.【答案】B。解析:各项数字和均为16,选项中只有B项满足条件。

  4.【答案】C。解析:相邻三项和分别为4、9、16、25、(36),构成平方数列。

  【考点点拨】本题数字都比较小,而且整体没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两两作和也得不出明显规律,此时需要考生大胆假设,给相邻三项求和,才能得出规律。

  5.【答案】D。解析:第一项的2倍与第二项的3倍相加等于第三项,以此类推,28×2+100×3=(356)。

\

  7.【答案】B。解析:此题可以用特值法,选择特殊值64,反复运算后得到最终结果为1。

  【提示】因为原题中没有终止的机制,所以实际上此题最终的结果是4、2、1循环,我们这里选取循环中最小的数作为最佳答案。

  8.【答案】C。解析:2450=2×5×5×7×7,A、B两项不是2450的因数,可以直接排除;

  若年龄最大的为49岁,则剩余两个人的年龄之和为64-49=15,年龄之积为50,则正好一个为10岁,一个为5岁,C项满足题意;

  若年龄最大的为50岁,则剩余两个人的年龄之和为64-50=14,年龄之积为49,此时只能两个都为7岁,这与三人年龄各不相同矛盾,排除D项。

  9.【答案】D。解析:甲、乙两人以相同的速度相对行走,放下标志物的方法也是一样的,因此,两人所放的标志物总数应该是一样的,我们只需要考察其中一个人的即可。

  甲每走10米放下一定数量的标志物,这些标志物数量构成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甲、乙速度相同,因此甲所走的路程为1350÷2=675米。

  等差数列项数为[675÷10]+1=68项,则甲所放的标志物总数为1×68+68×(68-1)÷2×2=4624个。两人放的标志物总数为4624×2=9248个。

  10.【答案】B。解析:4支队伍的总分为4×(5+3+2+1)=44分,其中A最少拿5×3+1=16分,即剩余三个人最多拿44-16=28分,要使总分最少的人拿最多的分,则三个人的分数要比较平均,正好8、9、11满足条件。经验证,8、9、11是可以满足条件的,因此选择B。

  11.【答案】C。解析:(39-21)÷(10-1)=2,则书定价的十位数应该比个位数大2;

  书和杂志的总价为39元,因此书的价格只能为31元,杂志为39-31=8元;

  书比杂志贵31-8=23元。

  12.【答案】A。解析:甲厂的人数比乙厂多12.5%,说明甲、乙两厂人数比为9∶8,那么两厂人数之和应该是17的倍数,排除B、C两项。将A、D两项分别代入,可得A项满足题意。

  13.【答案】A。解析:每张纸前后页码数之和是奇数,由撕掉四张纸的页码数之和是偶数且剩下页码数是奇数可知,书总的张数是奇数,张数=页数÷2,排除B、D。若为C,则撕掉的页码数之和是138×(138+1)÷2-8037=1554>138×8,矛盾。

  14.【答案】A。解析:将30毫升的容器装满后倒入70时毫升的容器中,反复3次可以得到20毫升的水;将70毫升的容器装满后倒入30毫升的容器中,再倒出,两次之后可以得到10毫升的酒精,再加上70毫升的酒精,得到80毫升的酒精。注意倒进和倒出各算一次操作,经过15次操作可以完成。

  15.【答案】B。解析:割补法。阴影部分可拼成一个对角线长为16的正方形。如图,故面积是16×16÷2=128。

\

  【考点点拨】此题要求不规则几何图形的面积,我们可以利用割补法,将其转化为规则几何图形的面积,这样能够大大节省解题的步骤。

  16.【答案】A。解析:通读句子,由句尾“击鼓的技能”可知,空格处不可能再填写技巧类的词语,否则将造成语意重复,故可排除C、D两项;“本领”指需要经过特别学习才能掌握的或复杂的技能,多用于书面语。“本事”泛指技能、能力,多用于口语。首先分析语体色彩,题干句子是较为正式的新闻性陈述句,所以书面语“本领”用在这里更恰当。其次,“本领”与“超群”属于习惯用语。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17.【答案】B。解析:由题干中的“不平”、“执意”可知,空格处应填写具有质问谴责意味的词语。分析备选项。“问讯”指打听、问候,“讯问”指严厉盘问、审问,“询问”指征求意见、咨询打听,这三个词语都不合题意。“诘责”指诘问谴责,其中“诘”表追问、责问的意思,用在题干中可表示向主考老师追问缘由,讲清情况,符合题意。故B项为正确答案。

  18.【答案】C。解析:“标的”比喻目标或目的。显然词义与语境不符,可排除D项;“标准”指衡量区别事物的准则。“准则”指应遵守的标准、原则。“准绳”比喻衡量行为的准则或标准。“标准”和“准则”的含义比较泛化,而“准绳”的词义具体到“行为准则”,对应题干中的“想问题,办事情”,且“以法律为准绳”属于固定搭配,故正确答案为C项。

  19.【答案】A。解析:“营造”突出了在此园上花费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跨度之长。

  20.【答案】D。解析:分析题干,可知含有贬义的“沉溺”、“沉沦”不符合语境,故可排除A、B两项;“沉陷”指地面或建筑物的基础向下陷,显然词义不符合语境,可排除;“沉浸”比喻进入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符合“他沉浸在色彩与线条的世界中”的语境,故正确答案为D项。

  21.【答案】D。解析:“把持”指抓住不放、独占;控制内心冲动使不爆发。词义不符合语境,故可排除A项。“掌握”与“舆论”不搭配,排除C。题意是指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等宣传手段来支配群众舆论,使其为自己所用。“操纵”不仅含有“控制”的意思,还包含“支配”之意,故空缺处填“操纵”更合适。

  22.【答案】A。解析:“次第”,杜牧有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其中“次第”指依一定顺序、一个接一个的。用在题干中突出了花依据不同时间一朵接一朵开放的层次感和连续性。相较“依次”、“相继”,“次第”的文学色彩更浓,与题干的语言风格更契合。立春花儿不会“竞相”开放,排除D。“翩然”形容动作轻捷的样子,较为形象地描写了燕子的姿态。综合分析,正确答案为A项。

  23.【答案】D。解析:第二个空为解题的切入点。通读题干并根据常理分析,网络本身是存在着一定弊病的事物,所以“无懈可击”用在此处不适合,排除B项;“首当其冲”用在此处,词不达意,排除A项;“钻头觅缝”比喻到处寻找门路,显然也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无孔不入”比喻有空子就钻。较为形象地表现出了网络的特性、癖性,故正确答案为D项。

  24.【答案】D。解析:“深化改革”与“实现政府自身变革”两者不是先后关系,而应同步进行,由此首先排除A。“既……又”、“除了……还”是并列关系的词组,语义联系比较紧密,中间不宜用分号隔开,而题干中两个句子间用的是分号,由此排除B、C两项,故正确答案为D。

  25.【答案】C。解析:B、D两项明显与题意不符,可轻松排除。A为干扰项。“冒险”指不顾危险的进行某种活动。“历险”指经历危险,指的是一个过程。题干说的是生命是一个不断经历风险、危险的过程。故填“历险”更合适。本题正确答案为C。

  26.【答案】D。解析:A项前后主语不一致,应去掉“这笛声”。B项语序不对,“千里迢迢的”应该放到“也”后面。C项中的“对象”和“面向”语义重复,应去掉“面向”。

  27.【答案】A。解析:B项语序不当,“小孩子们深受欢迎”应该改为“深受小孩子们欢迎”。C项“掩护”与“安全”搭配不当。D项中的“对…上”句式杂糅,“对”应该改为“在”。

  28.【答案】A。解析:B项中“从而”使用不当,前后分句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承接关系。C项语序不对,“毕竟”应该放在“黑暗已经过去”的前面。D项中关联词使用不当,“何况”应该改为“即便”。

  29.【答案】C。解析:A项中的“不免”应该改为“未免”。“不免”是指客观上不容易避免;“未免”表示对某种过分的情况不以为然,含委婉批评的意味。这里显然应该用后者。B项中的“不止”应该改为“不只”。“不止”是指超出某一数量或范围;“不只”是不但、不仅的意思,是表递进的关联词。这里显然应该用“不只”。D项中的“尚且”应该改为“暂且”。“尚且”常与“何况”连用,表示进一步的意思;“暂且”则是暂时的意思。根据题意,D项应该用“暂且”。因此本题答案选C。

  30.【答案】D。解析:D项“民俗风情”与“使我像置身画卷之中”不合逻辑。

  31.【答案】B。解析:B项语序不当,“前俄罗斯总统”应该改为“俄罗斯前总统”。

  32.【答案】A。解析:A项前后主语不一致,前半句主语是“抓举成绩”,后半句则是“他”。另外“成为一流的世界选手”语序不对,应改为“成为世界一流选手”。

  33.【答案】C。解析:A项“热爱”的对象有歧义,可以是热爱人民,也可以是热爱领袖。B项中的“连我都不怕”有两种理解,可以是“你连我都不怕”,也可以是“连我都不怕他”。D项可以单纯地指生肖,也可以借指嗅觉很灵敏。

  34.【答案】B。解析:“还”因读音不同造成歧义,可以读huán,实词,指还钱;也可以读hái,虚词,指仍然。C项中的“前”可以修饰时间,指10月5日之前;也可以修饰报到,指前往报到。D项中“可由我们解决”的内容有歧义,可以只是“领取大会出席证”,也可以指“报销差旅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

  35.【答案】A。解析:A项侧重点不同意思不同,重音落在“为什么”上,表示询问打人的原因,重音落在“他”上,表示指责打人的对象错误。

  36.【答案】C。解析:这段文字由“很久以前”开头,用平和的语气讲了一位挪威青年的故事,他漂洋到法国,要报考巴黎音乐学院却未被录取。文段到此就结束了,但读者感觉故事才刚开始,碰壁后的他接下来又会有怎样的际遇呢?读者很自然地就会有这样的疑问。因此,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对这位青年在考试后的遭遇作进一步的交代,与此相符的为C项。A项“巴黎音乐学院的历史”明显与文意衔接不上,可首先排除。文段中已提到考试的时候青年竭力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到了最佳状态,所以后文也不太可能再介绍考试的详情,排除D。文段中虽然提到青年发挥出了自己的最佳状态,但并没有说该青年的水平有多高,所以他最后没被录取也不存在什么悬疑,排除B。本题正确答案为C。

  37.【答案】D。解析:这段文字是有关“性格内向”总括性的介绍:“性格内向”本质上是一种个性特征,与害羞和孤僻不同,也与疾病无关,而且不能改变。整个文段都是在说“性格内向”,接下来介绍的内容也应该与此相关,因此可首先排除转换话题的A项。B项侧重于“如何改变”,而文段中已明确说明性格内向不能改变,据此可排除B项。C、D两项分别说明性格内向的危害和特征,按正常的逻辑顺序,应该是特征排在前面。而且,文段中也提到了“它与害羞和具有孤僻的性格特征不同”,那么它的特征到底是怎样的呢?读者在此便会产生疑问。因此,作者接下来最可能主要介绍的是性格内向的特征,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38.【答案】A。解析:由前文的“又产生了无数的畅销书”可知,横线处与之相对的作家应为“畅销书作家”,而非“年轻作家”,据此可首先排除C、D两项。A、B两项的区别在于句式不同,B项“又产生了无数的畅销书作家”与前句的“又产生了无数的畅销书”为并列关系,A项“有无数畅销书作家冉冉升起”与前句的“又产生了无数的畅销书”为承接关系。句中的“畅销书”与“畅销书作家”之间不是孤立的,正因为产生了畅销书,才相应地出现了畅销书作家,A项的句式恰当地体现了这层关系,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39.【答案】D。解析:这段文字主要阐述了培养对母亲的爱的重要性,以及我们的教育在这方面的缺失。注意题目是要求对划线句子的正确理解。A项的“重要教育任务”脱离了划线句子这个语境,扩大到了对整段文字的理解,排除。C项强调“学校培养”,这在划线句子中也没有体现,排除。B、D两项都认识到了爱母亲的重要性,但B项把“爱其他的人、爱其他”具体为“对国家、对集体的爱”,而且没有突出“懂得”这一层意思,因此不如D项准确。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40.【答案】B。解析: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教师这种职业具有的半个演员的特性,其教学效果受表演意识和表演能力的影响。A项是说教师应把自己当成演员,而文段中说的是“半个演员”,排除。C项表述过于绝对,教学效果受很多因素影响,如知识、见识、表演意识、表演能力,仅表演能力强,并不一定有好的教学效果,排除。D项把知识、见识、表演并列起来,没有重点,而文段主要强调的是表演意识和表演能力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41.【答案】A。解析:由“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构成和积累,包括……更包括……”,可看出这段文字主要阐述的是“软实力”主要包括的内容,苏联垮台的例子则是“软实力”发挥作用的一个表现。B项“硬实力”在文段中不曾涉及,属无中生有,排除。C项“软实力”应发挥的作用不是文段主要阐述的内容,排除。D项“软实力”作用范围的特殊性在文段中也不曾涉及,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42.【答案】D。解析:由“与这一特殊角色密切相关的职业伦理也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可知,文段接下来的重心将放在“职业伦理”上,由此可排除侧重“政策分析”的A、C两项。B项“职业伦理”的范围过大,脱离了文段的语境“政策分析者”,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43.【答案】C。解析:这段文字主要阐述了独立学院办学成本包括的内容,以及对办学成本进行分类的作用。整个文段都围绕“独立学院的办学成本”展开,因此接下来介绍的内容也应与此相关,故可首先排除与成本无关的A项。B、C、D三项分别涉及独立学院办学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分类、核算,除了分类在前文有相关阐述外,核算和控制的途径都属无中生有,因此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在前文说明分类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办学成本的分类作具体的说明,即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44.【答案】A。解析:这段文字对决策理论进行了评价,作者在承认其具有一定科学意义的前提下,更多地是阐述了这一理论的局限性,即管理并不限于决策,还包括更多内容。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项决策理论的科学意义文段只是一笔带过,“但”后面关于决策理论局限性的论述才是文段的重点,排除。C项脱离了“决策理论”来谈管理与决策的关系,范围过大,排除。D项文段中相应的表述为“管理的概念不仅包括决策,还包括核算、统计等基础性工作”,排除。

  45.【答案】A。解析: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用外科手术的技术改变人的不正常的精神活动和行为表现的方法,这是精神外科的研究领域。由“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课题”可推测下文可能对这一技术采用的方法的沿革进行系统介绍。故接下来作者最有可能介绍的是早期使用外科手术的技术处置不正常大脑的情况,即选项A。

  46.【答案】C。解析:这段文字是关于素质与能力关系的论述: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基础,有了素质,便具有了能力发展的可能性,但素质不是能力,能力是后天发展的。A项偷换概念,文段是说“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基础”,“基础”与“自然基础”是不能等同的。B项只提到“素质”、D项只提到“能力”,都不够全面,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47.【答案】B。解析:这段文字介绍了管理学上的超Y理论的一些观点,主要是关于胜任感的满足与工作效率的关系。A项“都是”的表述过于绝对,原文的表述为“人们是怀着不同的需要和动机加入组织,主要的需要是实现胜任”,排除。C项说“由……决定”,原文的表述为“胜任感的获得受外部环境、本人的权利、自由、地位、成就、交往需要等强度的制约”,排除。D项超Y理论是管理学上的重要理论,其研究范围不限于工作效率,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48.【答案】B。解析:这段文字主要阐述了汉代女权发展的背景,末句总括一句,指出汉代女权与其他若干历史时期在某些方面有明显的不同。究竟有哪些不同呢?下文可能对此展开说明。A项脱离了“汉代”这个背景谈女权,排除。C、D两项各自着重于汉代妇女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不够全面。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49.【答案】C。解析:这段文字由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引出针对农产品的“限价”问题,意在说明并不是所有的农产品价格上涨都是不合理的,不能单纯为了维护城里人的利益而牺牲农民的利益。A项是说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这不是文段主要说明的内容,排除。B项城里人的利益和农民的利益通过什么衔接也不是文段想要说明的问题,排除。D项农民利益与城里人利益都要维护,要在二者之间协调平衡,并不存在哪个为本哪个为末的情况,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50.【答案】A。解析:这段文字否定了“成功/失败”的二元对立价值判断模式,认为在成功与失败两条路之间,还有N条路通向各人所理解的成功。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关于成功的理解,标准不应只有一个。B项与文意相反,文段是说要允许一些人发发呆、做做梦,也许在他们看来这也是成功的一种,排除。C项说有问题的是“人”,而文段中说的是“这个社会”,属偷换概念,排除。D项说“判断一个人成功与否要和其性格与经历结合起来”,文段是说判断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不只有一个,由于性格与经历不同,每个人对成功都有自己的理解,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51.【答案】A。解析:文段主要谈的是美国两个科学家关于人们感知嗅觉信息过程的嗅觉信号通路理论。B项只涉及“嗅觉信号通路的末端”,不够全面。C项的“嗅觉信号”表述有误,应为“电信号”。D项“到达大脑嗅觉皮层某些精细区域”的是“电信号”,而不是“气味分子”。本题选A。

  52.【答案】C。解析:由文段中的“固然”、“但”、“相反”等词可看出,作者强调的是“民主”对于决策的必要性。即在现今条件下,决策成功不能仅依靠科学,还应让民主发挥作用。故可首先排除A项。B项只是作为某些人否定决策民主的一个理由,不是文段重点,也排除。D项“决策民主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是作者最后指出的一种现象,而这种现象说明的问题正是现今条件下,决策不能仅依靠科学,而应让民主发挥作用。故答案选C。

  53.【答案】A。解析:文段主要讲述了传译人员在遇到讲话人用难以翻译的文字游戏开玩笑时所面临的尴尬。B、C、D项均可从文中找到依据,A项的“不应该用文字游戏开玩笑”属无中生有,与文意不符,故当选。

  54.【答案】C。解析:找到“是很有趣味的”的主语,概括其意思即是对“趣味”的解释。其主语为“考察历代诗人、词人的不同的创作心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境界”,概括起来就是人们在阅读鉴赏咏花诗词时所产生的“艺术审美情趣”。答案选C。


行测真题 行测答案 行测答题技巧 行测题库 模拟试题
分享

热门关注

公务员行测常识题型怎么做

行测常识题技巧

行测常识判断答题技巧归纳

行测常识判断技巧

公务员行测如何提高做题速度

行测做题速度怎么提高

公务员行测常识题怎么准备

行测常识怎么准备

公务员行测考试题型分布

行测考试题型

公务员考试行测考什么科目

行测考什么

2021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备考:成语典故

行测常识备考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备考:法律常识

行测常识备考

2020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技巧:并举关系

行测逻辑填空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备考:易错成语积累

行测易错成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