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9月14日晚,浙江一母亲在微博上发文称,在国税局工作的儿子不能喝酒,却常常陪领导喝酒,并求助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蔡奇“我该怎么做”。15日晚,蔡奇转发该微博问其子工作单位,称“今后可以不用喝酒了”。该微博被网友截图转发后引起广泛关注,此后,当事母亲删除微博,并称自己“考虑事情简单”。
【标准表述】
[综合分析]
曾有一位中华民俗文化学家说:餐饮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组成部分,而餐饮文化的中心则是酒文化。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酒在现代餐桌上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润滑剂”、“助兴剂”。公职人员是不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喝酒?当然也不是。公职人员也是人,逢年过节、八小时外,与亲朋好友相聚,小酌一杯也无妨。但是,社会公众并不是无法容忍公职人员饮酒,而是无法容忍公职人员利用公款吃喝消费、酒后发威。
一方面在社会上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其实在现实中,这位陪酒的公务员绝对不是个例,在很多公职人员的心中,特别是在新进国家公务员队伍的年轻干部心中,对公款吃喝消费、陪领导喝酒这些不正之风和“酒量看能量”、“酒风看作风”、“酒品看人品”这些低俗的酒桌文化都是非常抵触的。他们也希望兢兢业业做事,勤勤恳恳为民,期望自己努力工作能为社会公众的幸福生活贡献一份力量。却不想,现实与自己工作伊始所望不符,影响了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担心长此以往自己也会成为国家的蛀虫。由于年轻,他们敢想却不敢言,只得“既来之,则安之”。心里不满意,嘴上不敢说,那行动上就只有服从。领导让陪,也就只有去陪,领导让喝,那就只有一口喝。
另一方面,此事说明官场酒文化盛行。官场的饮酒文化颇为盛行。许多官员感到,由于平常工作压力大,常借酒缓解压力,作精神上的放松。有的官员认为,酒品见人品,饮酒见情意。在酒局上,常常有人自己喝满杯、大杯,以此向领导表示忠心;也有领导自己先干个大杯,然后看部属喝酒的表现,以此检验他们对自己忠心与否。在酒局上,有的人尽管自己不胜酒力,但为了能融进圈子,得到领导赏识和同事、朋友尊重,做出了违心之举,过量饮酒让自己酩酊大醉。浙江浦江县国税局这名公务员大概就是这样大醉的,结果回家后引起他母亲的担心,并通过微博向省委组织部部长求助,结果出现令她意想不到的结果。
[启示]
中国的酿酒和品酒文化都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但畸形的“斗酒”和“陪酒”文化是我们极力反对和排斥的糟粕。“礼”与意为甜酒的“醴”,字音相同,意义也相通,表明酒文化在古代便是礼仪中的一部分。我们现在的酒文化,反倒缺了一个“礼”字,少了一种文明。酒桌,已经沦为滋生腐败的“温床”。过度饮酒,也成为影响干部的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一些干部往往是“中午一顿酒,下午一顿觉”,因为喝酒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公款吃喝行为,更是党和人民深恶痛绝的。一些干部,若年纪轻轻就走上了“以陪酒为己任”的道路,怎么能指望他们以后能为人民群众做出多大的贡献呢?
[措施]
对此,liuxue86专家建议:
一方面必须在监管跟上步伐,不给“公款吃喝”者可乘之机,才能有效消除干部的“陪酒”、“酗酒”现象,避免干部成为“酒桌文化”的牺牲品。一是管住权力,让权力运行透明,不要让权力有寻租的机会,不要让权力拥有“自己吃喝,别人埋单”的机会;二是管住公款,如果公款的使用裸露于“阳光”之下,加大惩罚措施,杜绝官员公款吃喝。
另一方面,要从反对“四风”来对待,公务不喝酒,领导带好头。组干部门要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管理,纪检监察机关要严格监督检查,切实纠正干部吃喝风,对违纪者祭之以必要的组织、纪律处分,正风正纪。
公务员申论栏目推荐:
申论真题 | 申论答案 | 申论热点 | 申论范文 | 申论答题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