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载体和鲜明标志。作为文化教育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汉字规范化对提高国民语文素质,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当今时代,信息化已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以语言文字为主要载体的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迫切要求加速提升语言文字信息化水平。特别是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语言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步伐的加快,语言交流更为频繁,语言服务需求不断增大,对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提出了更高需求;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汉语加快走向世界,中华语言文字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这些,都急需语言文字的国家标准作支撑。事实证明,社会的信息化程度越高,越需要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坚守,越需要对汉字的规范化。
2000年10月颁布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首次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标志着我国语言文字工作步入了法制化轨道,进入了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历史新阶段。《通用规范汉字表》遵循汉字发展和应用的客观规律,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字政策和汉字规范进行总结、继承和提升,是信息化时代汉字规范的新起点和新发展,是适应新形势下社会语言生活变化的重大汉字规范。它的公布实施,为全面落实国家语言文字政策法规、依法管理社会语言生活提供了基本的政策依据,必将有利于汉字的规范和发展,有利于教育、文化、科技事业的进步,有利于汉语国际传播,有利于国家信息化建设。
“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明确要求。《通用规范汉字表》颁布实施后,有利于全社会都增强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为构建规范的文字环境作出贡献。
公务员申论栏目推荐:
申论真题 | 申论答案 | 申论热点 | 申论范文 | 申论答题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