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其实际所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2.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
3.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4.公共产品:指那些不具备消费或使用的竞争性的商品,有时指供整个社会共同享用的物品。
5.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项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
6.自然失业率: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
或者: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生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二、简答题:
1.答:这种说法不正确。对于一般商品而言,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价格一定会使供给量下降,当然也有例外,如劳动的供给。但计算器这类普通商品的供给是遵循这条规律的。
题目中1970年10位数字的计算器每台卖150元,到1975年只卖50元,然而销售量却增加了3倍。主要是由于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得供给线向右移动,假设对计算器的需求状况不变,新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共同决定的均衡价格将会下降,均衡产销量却大大增加。
2.变动规律:三条曲线都是先下降后上升,即为U字型曲线。
相互关系:(1)SAC和SMC之间的关系。SMC从下而上穿过SAC的最低点。在SAC的下降阶段,SMC在SAC的下方,在SAC的上升阶段,SMC在SAC的上方。不管是下降还是上升,SMC曲线的变动都快于SAC曲线的变动。
(2)AVC和SMC之间的关系。SMC从下而上穿过AVC的最低点。
(3)比较SAC和SMC之间的交点和AVC和SMC之间的交点,前者的出现慢于后者,且前者的位置高于后者。
3.(1)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由于垄断市场中只有一个厂商,所以市场需求曲线就是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2)平均收益、边际收益和总收益的特征。平均收益线总等于商品的价格P,平均收益线与需求曲线重合。由于平均收益向右下方倾斜,边际收益总是小于平均收益,MR位于AR曲线的左下方。TR曲线先上升后下降。当MR大于0时,TR上升,当MR=0时,TR达最大,当MR小于0时,TR下降。
4.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1)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买进债券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和降低利率。卖出债券以减少货币供给量和提高利率。
(2)再贴现率政策。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提高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就会减少,货币供给量就会减少。
(3)变动法定准备金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提供法定准备金率可以减少货币供给量。
(4)其他工具。如道义的劝告。
5.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收入再分配效应(5分)。固定收入的领取者受损,固定支出的支付者受益。
雇工受损,雇主受益;债权人受损,债务人受益;公众受损,政府受益。
(2)产出效应(5分)。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促进了产出增加。因为需求增加,产品的价格上升,企业利润增加,刺激企业扩大生产,减少失业,增加国民产出。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引起产量和就业的下降。超级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崩溃。因为产生过度消费,储蓄与投资下降,经济增长率下降;劳动者要求提高工资,企业增加生产和扩大就业的积极性下降;银行利率上升,企业得到贷款越来越困难;人们完全失去对货币的信心,任何一个理智的人将不愿花精力去从事财富的生产和正当的经营,而去进行投机活动,正常的市场机制无法正常运行。
三、计算题:
1.(1)x=y=18u=324(2)x=8y=18
(3)x=12y=27收入至少提高到216
2.(1)Q=20AC=240л=8000
(2)没有处于长期均衡,根据AC是否在最低点生产进行判断,AC的最低点为140。
(3)Q=10AC=140P=140
3.(1)IS曲线方程为:y=1150LM曲线方程为:y=1000+50r
(2)均衡收入y=1150亿美元,r=3,i=150亿美元
(3)政府支出增加到120亿美元时,IS曲线向右移动,新的IS曲线方程为:y=1250
均衡收入为y=1250亿美元,r=5,i=150亿美元
(4)不存在“挤出效应”。因为投资对利率的敏感度为0,利率变化对投资没有影响。
四、论述题:(要点)
1.(1)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都假设行为者为理性经济人,即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
(2)消费者理论目的是解释消费者行为,并把分析结果总结在需求曲线中。而生产者理论的目的解释生产者行为,并把分析结果总结在供给曲线中。
(3)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的序数效用论的分析工具为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两者的切点为消费者均衡点。生产者行为理论的分析工具很类似,用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两者的切点为生产者均衡点。
二者均是供求论的基石。
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又称流动性偏好理论,在该理论中分析了货币需求的各种动机。主要包括三大动机。(1)交易动机,指为了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是收入的正相关函数。(2)预防动机。为了应付紧急情况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也是收入的正相关函数。(3)投机动机。指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凯恩斯把资产分为货币和有价证券——债券,债券的价格随着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变化,与市场利率成反比,当市场利率低时,债券的价格高,此时,卖出债券,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增加,因此,投机动机是利率的减函数。
市场均衡利率的形成。货币市场的需求与供给共同形成了均衡利率。作图略
考研英语真题 | 考研数学真题 | 政治真题 | 专业课真题 | ||||
英语一真题 | 英语二真题 | 数学一真题 | 数学二真题 | 数学三真题 | 数农真题 | ||
考研英语答案 | 考研数学答案 | 政治答案 | 专业课答案 | ||||
英语一答案 | 英语二答案 | 数学一答案 | 数学二答案 | 数学三答案 | 数农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