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C
41.学生一旦在新信息与原有认知经验之间建立了逻辑联系,就可以利用相关的背景知识对新信息作出进一步的推理和预期,从而“超越给定的信息”,生成更丰富的理解。这一知识建构的心理机制是
A.同化B.顺应
C.平衡D.重组
[答案]A
42.阅读、写作、运算等技能主要是
A.运动技能B.动作技能
C.策略技能D.心智技能
[答案]D
43.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主要依靠视觉控制,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差,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现象的阶段是
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
[答案]B
44.学生用“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本主义呜呜地哭”来记忆马克思是“1818年5月5日”出生的这一历史事实,其所使用的学习策略属于
A.注意策略B.复述策略
C.编码组织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
[答案]D
45.在社会规范学习与道德品质发展的研究中,班杜拉(A.Bandu-ra)等心理学家的研究重点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答案]D
二、辨析题:46-48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
46.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
[参考答案要点]
正确。
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对人的培养的总要求,规定培养人的质量规格。培养目标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的具体要求。两者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47.教学模式即教学方法。
[参考答案要点]
错误。
教学模式是指用于构成课程和课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在课堂或其他场合教学的一种范型。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作用所采取的方式。
教学模式具有概括化、理论化的特点,教学方法则具有具体的、可操作的特点。教学模式包含了一定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等,属于较高层次。
48.思维定势总是阻碍问题的有效解决。
[参考答案要点]
错误。
当新问题与原有问题的条件和解题要求基本相同时,定势能使人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减少探索过程,有利于问题解决。
当新问题与原有问题的条件和解题要求不相同时,定势使人习惯性地采取原先的方法去解决新问题,而不进行别的尝试,会阻碍问题解决。
三、简答题:49-54小题,每小题15分,共90分。
49.简述影响学校德育实效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要点]
(1)学校内部因素,如指导思想与目标、课程与教学、校园文化、管理、德育的内容。方法与途径、教师与学生、教育评价等。
(2)学校外部因素,如家庭和社会因素等。
50.简述课程目标制定的主要依据。
[参考答案要点]
(l)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2)学生因素。
(3)学科发展。
(4)社会要求。
51.简述孔子的教师观。
[参考答案要点]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以身作则。
(3)爱护学生。
52.简述美国1958年《国防教育法》颁布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要点]
历史背景:1957年苏联卫星升空引发美国朝野震惊,为适应与苏联进行国际竞争的需要,教育改革呼声高涨(国际背景);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质量差招致社会各界的广泛批评(国内背景)。
主要内容: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即“新三艺”)的教学;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强调天才教育;增拨大量教育经费。
53.教育文献综述报告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
[参考答案要点]
(1)研究的问题(或问题的提出,或文献综述的目的)。
(2)文献检索范围与方法。
(3)文献研究的结果和结论(或相关主题的内容概括及评论)。
(4)参考文献(或主要文献目录)。
考研大纲 | 考研经验 | 考研真题 | 考研答案 | 考研院校 | 考研录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