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有越来越多学校提供国际中心会考课程,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IB亚太区域组织新加坡支部的数据显示,虽然本地早在1977年已迎来第一所提供国际中心会考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简称IB)的学校,但直到步入2000年后才开始起了变化,学校在短短十年内从三所“暴增”至23所。现在,有27所学校提供IB课程,参加IB专业文凭会考的人数也从2000年的283人增至去年的1624人。
这不单因为为外国侨民提供教育的国际学校增加,也和加入直通车计划(Integrated Programme,简称IP)的学校能自行决定要继续和其他主流学校一样沿用英国剑桥O水准和A水准课程,或采纳其他课程有关。
在现有18所直通车学校中,英华中学(自主)、美以美女校、圣若瑟书院和新加坡艺术学院便提供两年的IB专业文凭课程(IB Diploma)。此外,三所新加坡式国际学校——英华国际学校、华中国际学校和圣若瑟国际书院,也开办IB课程。
每届剑桥A水准考生人数约1万4000多人,IB课程逐渐被新加坡人所接纳,与其“国际化”的特性有关,学生要报读国内外大学都行。另外,课程内容也普遍被认为兼具深度和广度。
从今年开始“通车”的圣若瑟书院回复本报询问时说,IB课程与书院的教育目标一致,教导学生“学习如何学习”、“如何生活”,以培养品格高尚、愿为他人服务的学生。
英华中学(自主)是最早提供IB课程的新加坡学校。校长温斯顿(Winston Hodge)认为IB课程的模式既全面也富挑战性,例如创意行动服务(Creativity, Action, Service)学科让很多学生变得更有社会意识。
对刚毕业的陈体明(18岁)来说,创意行动服务等相关活动项目开启了他为社会服务的大门,让他确定行医的志向。
在该学科和相关计划下,他定期给贫困孩童补习、给贫困家庭做饭,也曾到泰国偏远乡村当义工,毕业后还自发到新光学校(Pathlight School)和中国云南乡村去帮助自闭症儿童。他说:“我特别喜欢IB课程的广度,多元化的课程打开了我的视野,让我走出了自己小小的世界看到其他人的生活,学会关怀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