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中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中考试题答案和中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 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时光飞逝,暑假过去了,新学期开始了,不管情愿与否,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初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中考的新初三学员能加倍努力,在2014年中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考点阐释
现代文阅读中的作品感受之阐述看法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它主要考查考生阅读的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现代文阅读中,能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对内容进行探究,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这类考题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出现的概率很大。主要是针对阅读材料中某一问题要求考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这种题目对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比较高。解答此类题,考生要吃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方式。
常见的题型有:1.针对文章内容谈个人的看法。2.读完文章后,对文章中的问题、观点谈认识。3.对文章内容有怎样的思考。4.对文章的观点,联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5.联系文章,对相关链接中的内容谈自己的看法。
应对策略
作品感受之阐述看法题设题的角度较多,命题的要求各不相同,答题的内容也各有侧重,同学们要准确答题,必须做到:
首先,认真阅读文章,弄懂文章的主题、内容和情感。这是答题的基础,同学们要力戒舍弃文本答题的错误倾向。
其次,明确题目的要求,清楚答题的范围。同学们结合题干的信息进行判断,看看题目要求从哪些方面来谈论见解、发表看法。
第三,要善于归纳总结和延伸。解答对作品的感受题,同学们应做到以下几点:感悟准确,体验深刻,评价客观,说理透彻,逻辑性强,表述句式优美,语言简洁,概括能力强。回答整体感悟类题目,要准确把握文意、要点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表述应直言其事、简明扼要。
第四,要找准切入点。可从时代背景切入,也可从关键性语句切入,还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切入。谈论时一要把握整体,切勿断章取义;二要有理有据,表述充分具体,不可含糊不清;三要客观公正,不凭空捏造。
第五,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一般来说,阐述看法题大多要求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来答题,因此同学们作答时,要根据题目要求,巧妙地列举实际生活中的事例来佐证自己的见解,增强自己感受的真实可靠性。
第六,要特别注意答题观点的正确性,特别是那些要求简要分析文中道理的题。同学们要注意反复细读全文,对文章的主旨把握准确之后再答题。同学们发表的观点既要明确,更要正确。虽然这类题型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也要和文章的主旨保持一致,不要偏离主旨,胡乱作答。
第七,要注意答题内容的辩证性。这类试题虽然是开放性的,答题的主观性较强,但同学们要注意,防止在表述时出现绝对化。
第八,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简洁,条理清楚。下面三种答题模式,同学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题型来选择借鉴:用一个完整的句子,简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用“总—分”式的答题模式进行答题,先用一个中心句来表达观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进行阐释;用“分点分项”的模式来进行答题。
真题解析
一、(2011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拔下钥匙
□纳兰泽芸
①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初冬午后,淡云,微风,令人微醺的阳光。
②他驾驶着一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7路无人售票公交车,行驶在高架路上。满满一车的乘客,有的在小声交谈,更多的是在打瞌睡,由车窗透进来的初冬暖阳,像一只只温柔的手抚摸着人们的脸。他从后视镜里看到,一对小夫妻在逗着怀里的婴儿,那婴儿长得白白胖胖的,惹人喜爱。
③他微笑了。他想到了自己并不富有却温暖的家。过几天休息时要把老父亲推出来晒晒太阳了,别看老人神志不太清醒,可就是喜欢晒太阳,喜欢听人聊天。父母亲都八十多岁高龄了,自己还能孝敬几年呢?
④这辈子自己最亏欠的要算妻子了。别的不说,单说她一嫁进门就照顾患病卧床、神志不清的公公,如今已经二十多年了,从没半句怨言。5年前妻子患上了脑瘤,妻子觉得天都要塌了,但他告诉妻子说:“不要怕,有我在,天就不会塌,我就是你的天!”终于,他陪着妻子一起战胜了病魔。
⑤他又想到正在读大二的女儿,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女儿是他的骄傲,他因为家庭和时代的关系没读多少书,吃尽了读书少的苦头,幸好,女儿争气,考上了重点大学。懂事的女儿很体贴爸爸的不易,知道家里条件不好,从来不在物质上与人攀比,成绩上却一直是佼佼者。每次从学校回来,还用勤工俭学的钱为他买东西。他驾驶座上的小枕头就是女儿送的,女儿说爸爸颈椎不好,垫个小枕头会舒服些,还带红外线按摩呢。
⑥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动了动脖子,感到后脖子那里很温暖。
⑦现在,车要下高架路了,下了高架再开一段路就到终点站了„„忽然,他感觉眼前一阵模糊,头剧烈地眩晕起来,接着又剧烈地疼起来,他感到很恶心,胃里翻江倒海——不好,可能是突发脑溢血!他立刻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的父亲就是因脑溢血40来岁就瘫痪了,他自己40来岁时也患上了高血压。
⑧他清楚突发脑溢血会很快失去意识。下了高架后的这段路是一条繁忙的交通要道,车辆、行人密集,稍有疏忽,这么大的公交车极有可能失去控制,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交通事故!
⑨他感觉自己的腿、手和身体都已经不听使唤了,意识也渐渐模糊。他似乎听到遥远的地方传来隐隐约约的歌声„„不能,绝不能,我一定要挺住!他咬紧牙关对抗着,对抗着„„终于,他已经模糊的视野里出现了终点站那熟悉的蓝色候车亭„„坚持不到终点站了,提前停车„„
⑩他打右转向灯,靠边,平稳停车,开门,熄火,拔下钥匙。
{11}渺茫的歌声有强大的力量,吸裹着他在黑暗的深渊坠落、坠落„„
{12}那深渊太深,36小时的抢救后,他没能爬上来。
{13}当人们从他的口袋里找到公交车钥匙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流泪了——这是一辆自动档的公交车,他担心自己昏迷后,脚可能会无意识地碰到油门导致车辆失控,因此,他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拔下钥匙,牢牢锁住那扇通往死亡的门。
{14}他叫陈乐平,上海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公交车司机。
陈乐平的事迹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选择一点,结合本文内容或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50字以内。)
解析:本题属于阐述看法题,考生答题时一定要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看法,并要联系文章的内容或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具体分析。与此同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述的简练,符合字数要求,超字数酌情扣分。答案:示例一:要有爱心。陈乐平爱家人、爱乘客、爱生活,才能在危急时刻舍己为人。爱,是陈乐平不平凡举措的源泉。示例二:爱,有回报。陈乐平的女儿体贴爸爸,获救的乘客流泪,都充分表现出陈乐平“爱”的感召力。示例三:平凡的岗位上也能作出不平凡的贡献。陈乐平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公交车司机,却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2011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城市绿墙 □宋淑运 ①中国与外国最大的不同就是围墙。迈出国门,浏览包括某些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城市,哪里都看不到像中国一样的围墙。在国外,一些城市所谓的“围墙”更多的是生机盎然的“绿色围墙”。所谓“绿色围墙”,就是利用植物代替砖、石或钢筋水泥“砌墙”。 ②世界上最具特色的城市绿色围墙建筑,首推巴西的“植物墙”。在巴西,绿色围墙是用空心砖砌成的,砖上附有树胶和肥料,再种上草籽,小草便从里面长出来,绿满墙面。这种植物墙,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而且可以减少噪声和空气污染。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人均绿地近百平方米,雄踞世界第一。巴西利亚是1960年才建立起来的新首都,几乎毫无历史价值可言,1987年却被联合国定为“人类文化遗产”,这除了构思奇巧的三权广场、布局新颖的城市风格外,还因为该城突出绿化,人与环境和谐共存,成了现代化新城的典范。③澳大利亚1927年建都堪培拉时,明确规定公私建筑都不许构筑非植物墙。今日堪培拉除了总理府保留一道围墙外,整座城市不见第二道围墙。机关团体为了掩蔽办公场所,便以参天的合欢树、桉树等筑起一道道绿色围墙。各国使馆都引进本国特有花木,精心编织绿色篱墙,让路人感觉如在游览各国植物园。
④走进新加坡,只见树木葱茏,芳草如茵,根本找不到围墙样的建筑。这个641平方千米的袖珍国家,300万国民就生活在大大小小的花园中。新加坡法律规定,有花园的住宅不允许筑围墙,让花木供路人欣赏,可予减缴房地产税;住宅楼须距马路15米以上,绿地应占65%,建筑面积占35%。为此,新加坡人只建绿篱不建围墙,从1971年开始大种其树,大铺草坪,连天桥、候车棚、电线杆都攀上藤蔓,使城市环抱在绿色之中。
⑤非洲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因人口爆满,1979年决定迁都到内陆的阿布贾,迁都伊始,政府就颁布取缔围墙令。今日的阿布贾砖石围墙绝迹,绿树成荫,视野开阔,到处是万紫千红的花草、树墙、藤萝墙。
⑥中国筑围墙已有几千年历史,中国围墙更在于它安全、分界的功能。今天,面对开放的世界,我们只有冲破围墙重地,以绿墙代替砖墙,才能与世界城市建设发展的主流趋势相符合。
(选自《环球城市风行绿墙》,有删改)
你认为本文给我们城市绿化建设最有借鉴意义的一点是什么?请结合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实际,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解析:回答此题,考生首先应该弄明白本文的说明对象和主要内容:城市绿墙,外国的城市绿墙的做法、特点,可以说每个国家都各具特色;其次,看看这些做法、风格哪些适合我们的城市绿化建设;第三,紧紧结合成都要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实际作具体分析。答题角度:(1)城市绿化建设应该纳入政府行为的范畴;(2)只有让普通大众都具有了城市绿化的意识,才可能真正实现城市的绿化;(3)只有从环保的角度思考城市建设,才能真正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
(4)建筑城市绿墙是世界城市建设的主流趋势。答案示例:我觉得只有让普通大众都具有了城市绿化的意识,才可能真正实现城市的绿化。文章中的澳大利亚、新加坡和尼日利亚等国都明确规定或制定法律、法规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进而提高大众的城市绿化意识,我们成都也制定了建成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点,提高全体公民的城市绿化意识是关键。只有每个人认识都提高了,大家才能自觉遵守政府的规定和要求,才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不文明行为,尽快地建成世界级的田园绿化城市。
专题训练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谜一样的母亲
□马 德
有一位母亲,她的儿子死于一场车祸。当时车上有两个人,一死一伤。伤者说,她的儿子那天非要无证驾驶,结果出事了。交警调查的结果,也验证了伤者的说法。
母亲不相信。母亲说,我从小看着儿子长大,儿子的胆子非常小,他不会轻易去开车的,他一定是被冤枉了。
死者已逝,已经不能开口说话了。母亲多次去找交警大队,她说她的儿子是冤枉的,但得到的回答是,除非有有力的证据,否则,做出的结论是不能轻易更改的。
车祸的出事地点,在距母亲所住的地方80里外的小镇上。要想证明儿子的清白,母亲必须找到那个地方,可家里没有钱,她只好步行去,80里的长路,母亲每次去都要走将近一天。去了之后,她一家挨着一家地敲门,问是否知道一死一伤的车祸的情况。她吃了许多闭门羹,也得到了许多否定的回答,但她依旧不死心。母亲坚信,儿子没有无证驾驶,儿子是冤枉的。
不知道来回奔波了多少次,终于,母亲找到了一位目击证人,证明当时儿子死的时候,是在副驾驶的位置上的。然而,当她欢天喜地地找到交警大队时,却没有得到任何结果。即便这样,母亲还是没有灰心,她一有空,就奔赴到80里以外的那个小镇去。在母亲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要洗刷儿子的冤屈。好多人都劝她,人已经死了,就作罢吧。但是她不肯。
几乎所有的人对这件事都不抱希望了,但执著的母亲依旧一趟一趟地往出事地点跑。在一次无意的闲聊中,她找到了另一个目击证人,证人再次证明,当时母亲的儿子的确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基于这个证据的出现,最后,交警大队再次调查取证,重新做出结论——儿子是无辜的。而这一天的到来,距儿子的死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年。四年的时间,多少山盟海誓已经不起推敲,多少世事人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一位母亲,不顾奔波劳顿,不顾艰辛失败,硬是证明了儿子的清白。
有人问她,你怎么知道你儿子是清白的?这位母亲回答,凭我的直觉。那个人又问她,是什么让你一直坚持了四年?母亲回答,凭我是他的母亲,别说是四年,四十年我也能坚持。 我是怀着敬仰和感动看完这个电视节目的。那天,这个伟大母亲的直觉,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底。我才知道,一位母亲,在生下她的儿女之后,除了把自己的呼吸、自己的血脉、自己的筋骨给了新的生命,还要在这呼吸、这血脉、这筋骨当中,埋进她的目光,植入她的神经,融入她的感觉,这一切牵连着她,拉拽着她,撕扯着她,然后,去经历生活中的一个个苦难,去创造人世间的一个个奇迹。
为什么造物主独独要给母亲这些呢?我想,没有人知道,也不会有人知道。或许,这就是天底下的母亲展示给这个世界的一个谜吧,一个属于母爱的,永恒的谜。
(选自《今日文摘》2011年第10期)
题目“谜一样的母亲”中的“谜”指什么?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成为失败者的六大好处
□子曾译过
那天,在圣玛丽高中曲棍球场地的围墙上,高悬着一幅白色的标语,足有两层楼高,字像起重机一样大,上面只有一个词:“舞会?”围墙后面的山上站着一个手持玫瑰的讨人喜欢的高年级男生。这样的场景要是出现在詹妮弗•安妮斯顿电影里的话,那简直是绝配。不过,等会儿,女生同意了吗?No(没有)。那个可怜的男生只好收起标语和玫瑰,垂头丧
气地离开。
我是真的希望跑上去安慰那个男生:“相信我,这样的经历会让你今后变得更强的。”这绝对不仅仅是一个安慰,是千真万确的。
回首过去,我很高兴自己在高中时只是一个长满青春痘的失败者。我的同学有比我聪明的、比我有趣的、比我人脉强大的,但是他们在生活开始的前20年中,脑门上一直写着3个字——失败者。我相信这绝不仅仅是巧合而已。
我们确实应该好好庆祝一下我们的失败,因为失败会带来六大好处——
1.失败让我们变得现实。
不受欢迎的人有更低的期望值。这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们从来不觉得某件事是理所应当的。这就像一个来自落后地区的男孩走进超市,发现光麦片就有30种一样。这种感觉的确很不给力。
2.失败让我们的适应能力更强。
失败可以一次又一次打败我们,而我们会学会怎样躲藏、变化、适应、成长。适应能力不仅能让人有更好的情绪,还能让人获得成功,就像一句中国成语所说——百折不挠。经过失败的打击且没有退缩的人,终将成功。
3.失败让我们独立。
受欢迎的人通常会依赖于人们的赞扬。如果不算上那些对其死忠的人的话,他们其实没那么受欢迎。所以,他们实际上是他人和他人观点的奴隶。和受欢迎者相反,失败者完全独立。他们不必听从别人的意见,不必管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成功或失败。如果别人认为吹长号意味着你是一个失败者的话,你照样可以去吹,因为你不可能比现在更不受欢迎了。我想这就和最不受欢迎的总统候选人是一个道理,他可以随意推迟日程,因为没人在意他,他是完全自由的。4.失败让我们有同情心。
我不知道当本文开头那个可怜的家伙走开时,舞会女王会不会觉得心里一震,但我觉得任何受过类似羞辱的人都会觉得心里不舒服的。正如美国作家弗雷德里克•布赫纳所写的:“同情是一种致命的能力,它能让我觉察他人心中所想。假如别人无法获得平静与快乐,那我自己也无法获得。”
5.失败让我们谦逊。
没有什么比傲慢更令人生厌,也没有什么比谦逊更讨人喜爱。谦逊一直是人性的核心,有了它,我们才能彼此亲密无间。领袖话语谦逊,是为了让他的人民对他信任;朋友和同学举止谦逊,是为了与他人增强联系。“创造和平的人不仅诚实、正直,更重要的是——他们谦逊。”曼德拉如是说。
6.失败让我们足智多谋。
如果聚会时没人坐在你旁边,你就必须学会变得有创造力且足智多谋。想想在杰夫•金尼的《小屁孩日记》中格雷格的鬼点子是多么巧妙。虽然这些鬼点子全都没奏效,而且还带来了更多的尴尬,但是这个小孩长大后肯定会是一个CEO(首席执行官),要不就是一个高级软件设计专家,或者是一个富有的好莱坞剧作家。因为他很小就受到了训练,能突破思维定式。
[选自《青年文摘(彩版)》2011年第16期]
1.你同意文中的哪些观点?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2.读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全身布控的“哨兵网”
□周 君
如果把心脑血管系统比做布满人体内的高速公路的话,那么,人体内还有一条交错复
杂的循环网络,那就是淋巴系统。
科学家用特别的显影技术,将人体淋巴系统透视出来,发现,那竟是一幅精密完美的网络图。正是这个网络,为我们(包括所有的哺乳动物)的身体站岗放哨,对一切外在的细菌侵袭和内部的细胞病变时刻地防范和警戒着。
最熟悉的陌生人
试着摸摸我们的颈部、下颌、耳朵内外侧、腋窝、腹股沟,我们都能感觉到细小的光滑的颗粒,那正是淋巴系统的一部分,是时时刻刻保护着我们身体的“哨兵”集结站——淋巴结。
淋巴结有浅层淋巴结和深层淋巴结之分,分布在我们人体全身各处的淋巴结,大大小小约有六七百个之多。
人们平时能够摸到的为浅层淋巴结,大都是几个乃至几十个为一组。这些淋巴结很小,直径在0.1~0.5厘米之间,正常情况下,它们质地柔软,表面光滑。
而深层淋巴结往往分布在我们的脏器周围,如胃、肺等脏器周围都有一群接一群的淋巴结,它们只能通过B超、CT、核磁共振或造影才能看到。
跟着淋巴液去旅行
除了遍布全身的淋巴结,淋巴系统还包括大大小小的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导管等。
淋巴系统的工作,是靠淋巴结吸收细胞间的组织液形成的淋巴液来实现的。
淋巴液首先进入淋巴结,形成最初的过滤,然后才从淋巴结中输出;接着,淋巴液进入毛细淋巴管;毛细淋巴管彼此连接成网,它们经过各种淋巴管,各地汇合起来的淋巴液最终汇集到愈来愈大的淋巴管中。
你知道吗?正常人在安静情况下,每小时约有120毫升淋巴液走过全身的淋巴系统,最终进入血液循环。
那些你不知道的惊心动魄
当细菌、化学药物、代谢毒性产物、变性组织成分及异物侵入身体时,淋巴结首当其冲,立刻产生淋巴因子和抗体与之战斗。
无论是扁桃体炎、牙周炎等小型病,还是鼻咽癌、腋窝部淋巴结肿大等大型癌变,这都是淋巴系统在向我们提出警示。
可以说,淋巴结就像人体的“哨兵”,哪里有“外敌”入侵(细菌、病毒感染)或“内乱”(肿瘤),都可以在淋巴结上找到蛛丝马迹。因此,当我们的淋巴结出现肿大时,淋巴结俨然是我们人体的烽火台,成为了我们的报警装置。
哈哈!别激动,别激动!瞧你激动得不停摸起了自己的淋巴结,这样过度刺激也会引起淋巴结反应性增大哟。
其实,只要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饮食,我们的免疫力自然就提高了,淋巴系统传来的报警自然也就会很少了!
(选自《科学启蒙》2011年第7期)
1.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2.请结合本文的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健康的看法。
《第二节 阐述看法》
一、“谜”是指一位母亲,在生下她的儿女之后,除了把自己的呼吸、自己的血脉、自己的筋骨给了新的生命,还要在这呼吸、这血脉、这筋骨当中,埋进她的目光,植入她的神经,融入她的感觉,这一切牵连着她,拉拽着她,撕扯着她,然后,去经历生活中的一个个苦难,去创造人世间的一个个奇迹。看法略。
二、1.略。2.示例:我的收获是对失败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不再害怕失败,遇到失败不再沮丧,有信心从失败中吸取经验,获得成功。
三、1.倡导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饮食;与开头“对一切外在的细菌侵袭和内部的细胞病变时刻地防范和警戒着”首尾照应。2.略。
2013四川中考数学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数学试题汇总
2013江苏中考英语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英语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英语试题汇总
2013福建中考英语试题汇总
2013江苏中考政治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地理试题汇总
2013江苏中考地理试题汇总
2013江苏中考历史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物理试题汇总
2013湖北中考政治试题汇总
中考历史试题
相关链接:
《 《 留学群中考频道
中考语文 中考作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政治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历史 中考生物 中考地理 中考英语作文 中考网址 中考时间 中考报名 中考资源 志愿填报 录取查询 中考成绩查询 分数线 心理辅导
中考政策 | 中考状元 | 中考饮食 | 中考备考辅导 | 中考复习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