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语文唐诗阅读练习: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2013-09-06 08:24:39 高考语文唐诗阅读

  留学群高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高考试题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 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时光飞逝, 暑假过去了,新学期开始了,不管情愿与否, 无论准备与否, 我们已走进高三, 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高考的新高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①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②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③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 ①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柳宗元初任柳州刺史时。柳宗元与漳州刺史

  韩泰、汀州刺史韩晔、封州刺史陈谏、连州刺史刘禹锡因同属革新派王叔文集团而遭贬。

  ②飐 (Zhan,三声):吹动。③文身:身上刺花纹。古时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

  8.从全诗来看,作者的茫茫愁思因何而起?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5分)

  9.本诗颔联、颈联在写景的角度上有何不同?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6分)

  8.从首联来看,作者登高临远,看到眼前苍茫的景象,触景生情,只觉愁绪如茫茫海天扑面而来。(2分)从尾联来看,作者被贬蛮荒之地,难免有仕途失意之愁;从诗歌标题和最后一句看,诗人与朋友彼此隔离,音讯不通;加之远离故土,身居异乡,难免产生思念朋友、想念家人之愁。(3分;分号前后所分三点,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即可给3分)

  9.颔联、颈联在写景角度上有动与静、近与远的不同。颔联描绘风急雨骤中的景象,是近景、动景;颈联描写登楼远眺所见的重岭密林、九曲江流,是远景、静景。(3分;答出一个方面给2分,答出两个方面给3分)

  颔联与颈联主要运用了比喻(答“象征”“双关”“借景抒情”“动静结合”也可)的艺术手法。颔联表面上好像是在描写夏季的“惊风密雨”侵袭“芙蓉薜荔”的景象,实际上却是暗写朝廷保守势力对革新派的围攻、迫害,用自然物象暗喻世间人事,曲折含蓄;颈联以 “曲似九回肠”的江流来比喻诗人百结的愁肠,自然贴切。(3分;答出“手法”给1分,具体分析各1分;如答“象征”“双关”“借景抒情”“动静结合”等“手法”,分析合理也可给3分)

  2014湖北语文文学类阅读汇总

  2014海南语文文学类阅读汇总

  2014高考语文文言实词复习汇总


   相关链接:  

  2013江苏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浙江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北京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辽宁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福建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广西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四川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高中学习方法 高考复习方法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高考饮食攻略 高考励志名言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热门关注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题

高考语文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自然科学和社科类阅读题

高考语文

2019高考语文诗歌一轮复习辅导:咏怀古迹其三

高考语文

2019高考语文诗歌表达术语区别

高考语文

2019高考语文备考:诗歌鉴赏易混手法区别

高考语文

2017柳州高考语文真题

2017全国卷3语文真题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景公登射晏子修礼而侍

高考语文

2017大连高考语文真题

大连高考语文试题

2017柳州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柳州高考语文答案

高考语文科技文四步阅读技巧

高考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