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影子导师”
他们多不是教师身份,也没有教学经历,却能以专业导师的名义培养研究型人才。
一些“影子导师”是部分高校的特殊人物。
他们多不是学校的在编人员,但能在学校某个学院招收研究生;他们多不是教师身份,也没有教学经历,却能以专业导师的名义培养研究型人才;身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者,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并不清楚当下科研领域里的焦点问题、主要观点和国内外研究状况,也可能并不知道如何指导学生选择研究方向,形成学术观点……这些人的名字每年都会出现在学校的研究生招生简章上,在学校对外对内开展各种宣传活动,乃至所写的申报学科、项目等材料和工作总结中,这些人的名字大都在其中,成为学校彰显师资力量的一部分。有其大名而无其大实,故而名之为“影子”。
平心而论,一些“影子导师”也有难言之隐——本身没从事过高校教学工作,却要承担高层次人才培养;本身没有很高的理论研究经历,却要指导以学术论文为主要考核指标的研究生。
但一些“影子导师”也有得意之处——对一般教师而言,要获得“导师”资格必须要有副教授以上职称。要获得这个职称,必须在一定级别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要承担过高级别的科研项目,要出版有一定容量的学术着作。简言之,不在教育和学术界崭露些头角,成为研究生导师是不行的。而在知识分子成堆的高校,要把这些事情做完,积淀出一定的教育和研究实力,不仅需要较高的学历基础,还要有较强的毅力才可能坚持下来。没有十年或者十几年、几十年的时间,很难修成正果。一些“影子导师”显然超越了这一切。
一些人透过表象,看到一些“影子导师”显“神通”中的某些规律。
首先,有些“影子导师”往往有“通天之力”,所仰仗的背景足以让常人望尘莫及。在权力高度集中的院校,一切组织机构甚至包括学术委员会像是权力的执行机构。只要获得最高权力者的青睐,对一般人俨然是关口的“院系推荐”、“学术委员会评定”都不过是个摆设而已。
其次,有些“影子导师”往往有“一技之长”,所达到的技术水平也确实有专业认可。但技术工作与技术研究不完全是一回事。把两者混而论之,让动手干活的人来培养研究型人才,多少有些“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味道。也就是说,具有某种技能的人才社会上十分普遍,但仅凭技能在高校担任研究生导师还是不够的。
再次,有些“影子导师”往往能在某一个领域里独当一面、呼风唤雨,在一些既可以公事公办,也可以有所关照的事情上说一句话,便可以使某个“科研立项”、“报奖材料”、“申请报告”之类的东西顺利通过,在不知不觉中演化一些“出奇制胜”的效果。对高校来说,可谓是一个“投入少见效大”的投资。
这样的“影子导师”的能力确实不同凡响,而且远远超越了教学和科研,真可谓“功夫在诗外”。在喜欢“刀下见菜”的环境中,绝大多数人对此都会有所羡慕,有所神往,甚至在跃跃欲试中有所作为——比较课堂耕耘和着书立说,走“功夫在诗外”的路,似乎来得更快、更实惠,因此也就更具有难以抵挡的诱惑力了。
君子之交应当是高校人与人的相处准则。没有利益的纠缠,追求学识、教书育人是高校人心中的目标,如此才显得神圣而人人敬仰。一些学识不深、学识不厚的“影子导师”的出现,则会给人们提出另一种参照:权力效应也许来得更迅速、来得更实惠。
并不是凭大学问当了“影子导师”的人虽然属于极少数,但由于是权力“塑造”出来的,必然会涉及到如何评价人才和对待人才的问题。也就是说,这样的“影子导师”的出现,暗示着一种人才标准的出台,产生“楚王好细腰”的作用,足以警示教师,是继续固守知识分子的清高和清贫,还是专心于权力经营,在圆滑逢迎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财源。凡此种种,既体现着学校的办学思想,也体现着人才培养上的标准,可能影响教师队伍的学风和作风,也有可能影响一个学校的校风。
当然,受影响最大的还是沦为一些并无大学识的“影子导师”门下的学生们。除了跟着大家一起上上大课,了解一些学科领域最基础的知识,专业基础如何奠定?怎样选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如何用专业的眼光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等关系到学业质量的大事都无人指导,甚至连应该看哪些专业书籍都无人推荐。
每每听到高校教育质量滑坡,学生不务正业,社会上总会引起一片愤愤然,指责学生的荒废与无能。不过,在我看来,难道与教师的成色没有一点关系吗?
考研大纲 | 考研经验 | 考研真题 | 考研答案 | 考研院校 | 考研录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