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广东东莞高考语文诗歌阅读试题库:观雨

2013-08-22 17:40:15 高考语文诗歌阅读

  留学群高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高考试题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祝福广大考生在2013年高考中发挥出最佳水平,考出好成绩!同时祝愿决战2014高考的新高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观雨

  ①陈与义

  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睛。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②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群龙洗甲兵。

  【注】①陈与义:北宋南宋之交的爱国诗人。此诗写予汴京失陷后诗人流寓湖、湘时。

  ②海:暴雨。

  8.第二、三联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结合诗句简要描述。(5分)

  9.这首诗用了多神方法抒发感情,请任选两种简要分析。(6分)

  答案:

  8.(5分)描写了雨前和雨中的景物变化。屋前的江流与屋后的山岭云气无阻,连绵起伏的山脉与层层翠染的幽林送来隆隆雨声。暴雨打得竹枝低伏了又顽强地挺起,大风吹得乌云翻涌的山脊明明灭灭。(总说1分,描述每句1分)

  9.(6分)示例:①双关。“晦”“明”“阴晴”等既是天气变化,也隐喻当时抗金的时局。“雨”既指自然之雨,又指有助于抗金的政策、措施等。②用典。尾联上句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床头屋漏无干处”的诗句,下句用《洗兵马》中“净洗甲兵长不用”的诗句

  (或武王与姜子牙的典故),表达了不顾个人利害,渴望取得抗金胜利的愿望。(分析一种方法3分。若答“寓情于景”“虚实结合”“象征”“联想”“比喻”等,分析合理也可)

  2014湖北语文文学类阅读汇总

  2014海南语文文学类阅读汇总

  2014高考语文文言实词复习汇总


   相关链接:  

  2013江苏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浙江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北京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辽宁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福建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广西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四川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广东高考语文试题 广东高考数学试题 广东高考英语试题 广东高考理综试题 广东高考文综试题
广东高考语文答案 广东高考数学答案 广东高考英语答案 广东高考理综答案 广东高考文综答案
分享

热门关注

高考有哪些语文复习方法

语文复习方法

高二语文重点古诗词有哪些

高二语文重点古诗词

高三语文有哪些必考古诗词

高三语文

高考语文有哪些复习方法

语文复习方法

高三语文必考古诗词有哪些

高三语文必考古诗词

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的解答技巧

高考语文复习

高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

关于高考语文

高考语文考试阅读题答题技巧

语文考试阅读题答题技巧

语文高考阅读理解答题模式总结

阅读理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