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主体概述
(一)市场主体的特点
这里讲的主体,是指认识论和价值论中相对于客体来说的主体。在经济学中,市场主体是在市场 中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市场客体是各种商品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 活动,商品包括产品(含服务)、要素以及一切价值的载体。
市场主体的多元化,构成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市场主体通常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目的性。任何市场主体参与经济活动都带有明确的目的。市场主体不同,目的也许不同, 但最终都追求自身利益。
第二,自主性。对于怎样实现自己的目的,市场主体都有自己的意愿,能够按照市场规则和有关 法规自主地采取行动,任何人不得任意干涉。
第三,主动性。市场主体能够主动地对以市场价格为中心的各种市场信息及时作出反应,并接受 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指挥。
(二)市场主体的分类
市场主体大致可分为家庭、企业、中介机构、事业单位和政府等五大类。
1.家庭
在自然经济中,家庭是自给自足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从工人到经理,从平民到总统,都是特定的 家庭成员,家庭是市场经济中数量最多的重要主体。
2.企业
企业是最具活力的市场主体。企业集中并有效组合各种要素进行生产,向社会提供市场所需要 的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
3.中介机构
中介机构是从企业和家庭这两个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中派生出来的市场主体。在社会分工不断深 化、市场交易日益扩大的基础上,出现专门从事沟通、媒介、协调、评价、咨询等服务活动的中介机构。
4.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又称非盈利机构,是受政府国家机关领导批准、向社会提供纯公共品和准公共品,不实 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单位。事业单位既是公共品的供给者,又是私人品的需求者,也是一类市场主体。 国家根据这些事业单位有无经常性收人的情况,分别采取全额预算包干、差额预算包干等预算包干 办法。
5.政府
蹲府晕一神特殊的市场主体。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政府,包括立法、司法、行政三大部分,经济最大的产品购买者。政府通过税收给付各种支出,经常性项目力求 收支平衡,不发生赤字,建设性项目必需资金的不足部分,可以通过发行内外公债方式筹措。
(三)微观经济循环流程
在进行微观经济分析时,通常略去市场中介、事业单位和政府,着重研究家庭和企业这两个最重 要的市场主体之间的经济活动。这样,微观经济活动的循环流程就可以简化为:
1.家庭部门和企业部门
家庭部门:家庭(包括企业员工的家庭)既是消费者,又是要素所有者。作为消费者,追求需要满 足最大化;作为要素所有者,追求收人最大化。因此,家庭的经济行为目标是,在收入约束下的实现需求。
企业既是生产者,又是要素雇用者。作为生产者,追求收益最大化;作为要素雇用者, 追求成本最小化。因此,企业的经济行为目标是,在成本约束下的利润最大化。
2.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产品市场:作为消费者的家庭,处在产品市场的需求方面;作为生产者的企业,处在产品市场的供 给方面。家庭对产品的需求和企业对产品的供给,在供需平衡点决定产品市场的价格和数量。
要素市场:作为生产者的企业,处在要素市场的需求方面;作为要素所有者的家庭,处在要素市场 的供给方面。企业对要素的需求和家庭对要素的供给,共同决定要素市场的价格和数量。
3.实物流程和货币流程
实物流程:首先,家庭以要素所有者的身份,向要素市场提供各种生产要素;其次,企业从要素市 场雇用这些要素,生产产品向市场销售;最后,家庭又以消费者的身份,向产品市场购买产品。这是一 个循环不巳的实物生产、交换流程。
货币流程:伴随着实物流程,有一个传递方向相反的货币流程。首先,家庭以要素收人作为消费 支出,向产品市场购买产品;其次,企业向产品市场销售产品,将家庭的消费支出变成自己的销售收 入。最后,企业又将销售收入作为成本支出,向要素市场雇用要素。这也是一个循环不已的货币 流程。
二、消费者
家庭首先是劳动等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其次,随着进人小康社会,我国大多数家庭都会有所节 余,进行各种投资,家庭同时也是投资者。因此,家庭兼具劳动者、消费者、投资者的经济功能。但是, 人们更习惯于将家庭视为消费者。作为消费者,家庭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原动力。
从需求出发,以需要满足为归宿,消费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起点和终点。扩大内需,加快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增加家庭消费支出。
(一)家庭经济行为目标
家庭经济行为目标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涉及伦理观。从经济学上看,不妨以需要满足的最大化作 为家庭经济行为的首要目标。衡量需要满足程度的指标,就是家庭消费的产品数量和质量,包括物品 和服务。
(二)主观效用与客观效用
产品能够满足家庭的需要是因为它们具有效用。效用可以分为客观效用与主观效用,即客观使 用价值与主观使用价值。两者密不可分,只是观察角度不同。
由具体劳动创造的客观效用,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产品必须具有客观效用,能够满足人们的某 种需要,才能成为消费的对象,所以任何产品都是客观效用与价值的统一体。客观效用是产品的自然 属性,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它是独立于人的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不会因人、因事、因地、 因时而异。
主观效用是指人们从消费某种产品中感觉到的满足程度。主观不等于唯心,但由于它是人们的 主观评价,将因人、因事、因地、因时而异,而且只能自我比较,难以相互比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客观效用与主观效用可以统一起来。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必须同时具 有客观效用和主观效用,即既有满足人们需要的功能,人们又有满足这种需要的愿望。客观效用是主 观效用的载体,客观效用是满足人们需要的必要条件。主观效用是客观效用的目的,主观效用是满足 人们需要的充分条件。任何一种产品,只有在客观上、主观上都具有某种效用,才符合满足人们需要 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三)消费者效用最大化
1.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效用是消费者在消费某种商品或服务时主观上所得到的满足程度。总效用是指消费一定数量的 某种商品与服务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一定数量的商品或服务中,随着 增加或减少的那一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的变化。如果从边际效用和总效用的关 系来看,边际效用就是指某商品的消费量每增加(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减)量。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随着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的满足程度 (总效用)会以越来越缓慢的速度增加,或者说消费者所增加的效用(边际效用)在递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基于这样一个事实:你从某商品中得到的享受,会 随着该商品消费的增加而下降。
3.消费效用最大化
满足或效用最大化的基本条件是符合等边际准则。等边际准则是在消费者的收人固定以及各种 商品的市场价格既定的前提下,当花费在任何一种商品上的每一元钱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总是等于花 费在其他任何一种商品上的每一元钱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时,该消费者就得到最大的满足或效用。简 言之,当消费者在任何一种商品上花费一元钱所获得的边际效用均相等时,消费者就可以实现消费效用的最大化。
(四)消费者权益
正是从效用理论出发,经济学特别尊重消费者权益,提出“消费者皇帝”。每一张“消费者元”就等 于一张选票,消费者愿意花钱去买一种产品,就等于向这种产品投了选票。通过消费者在市场上的货 币投票,生产者就可以分析判断社会的消费趋势,决定生产什么,为谁生产,何时生产,怎么生产。实 际上,尊重消费者权益,是实现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
三、现代企业制度与公司治理
现代企业是拥有产权,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国有企业的改 革方向。
(一)现代企业的特征
1.产权清晰
所谓产权,是指财产的所有权及其派生的对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等权利的总称。产权 是所有制的核心,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 度的基础。
2.权责明确
现代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优胜劣汰,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 责任。
3.政企分开
政企分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条件。政府是政治组织,企业是经济组织,两者性质不同,目的不同,运行规则也不同。政府根据人民代表大会立法成立,按照行政系统纵向领导,下级服从上 级,目的是维护国家利益;企业则依法设立,按照经济规律多向联系,平等互惠,目的是争取自身利益。
4.管理科学
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
(二)现代企业的形成
企业建立,有不同的企业理论。就现代企业来说,有以下几种相互补充的观点:
1.社会分工
通过市场实行社会分工协作,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表现为社会资本的增值。 然而,仅有单个资本的积累也是远远不够的。单个资本向联合资本转化,导致古典企业向现代企业发 展,这是历史的必然发展趋势。
2.交易费用
现代契约理论认为,企业和市场都是不完全契约的集合。由于个人理性的有限性,外在环境的复 杂性,信息的不完全性、不对称性和不确定性,契约双方很难完全预测契约期内可能发生的事件,所订 契约必定是不完全的,而处理不完全契约带来的问题就产生交易费用。交易费用是与取得、转让和保 护产权有关的成本。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日益复杂。例如,收集有关交易 的信息,寻求理想的交易条件,进行谈判和讨价还价,为保证合约的实施进行监督等,都必须支付相对 应的费用。可见,这是生产成本以外的交易成本。
一种产品,既可以通过市场外购,也可以通过企业自己生产。市场与企业是两种可以相互制约替 代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交易通过众多经济主体的大量合约进行,由市场价格从外部进行调节,需要 市场交易成本;企业将市场交易内部化,由企业运用管理制度在内部进行协调,也需要管理成本,即企 业交易成本。如果企业交易成本低于市场交易成本,企业便应运而生,成为市场的替代物。但是,当 企业交易成本超过市场交易成本时,企业又会被市场淘汰,市场成为企业的替代物。
3.知识产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科技知识的产生、传播、应用和集聚,企业比市场更有效率。特别 是隐性知识,难以流动,属于无形资产。企业之间的关联表明,如果只是转移产品而不需要转移有关 知识,则可以根据交易成本决定外购还是自产。例如,一般企业都是通过市场购买电力、原材料和零 部件,没有一个汽车公司自造轮胎。但是,如果在转移产品的同时,又需要转移相关知识,则宜于自己 组织生产。通过纵向、横向或混合一体化,使单个企业的知识在一体化内融合为社会化,是当代企业 兼并浪潮在全球范围内此起彼伏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现代企业的形式
按照不同的标准,企业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根据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经济成分划分,可以分为 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根据产业部门划分,可以分为工业、农业、服务业;根据企业规模划分,可以分 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物品还是服务的交换,归根结底都是一种权利即产权的交换,包括所 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任何企业都建立在一定的财产基础之上,具有不同的法定产权形式。
1.业主制
业主制又称单一业主制,是最原始的企业组织形式。业主制只有单一产权所有者,业主直接经 营,享有全部经营所得,并对企业的一切债务负有无限责任。
3.公司制
公司制是指依法设立,具有法人资格,拥有独立财产并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组织机构。世界 各国的公司制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常见的类型:由两个以上股东组成,股东对公司债务负连带责任的无 限责任公司;由一定人数的股东组成,股东只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只以其全部资产 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有限责任公司;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无限责任股东与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有 限责任股东所组成的两合公司;由一定人数以上的股东组成,公司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 所认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股份有限公司。我国公司 法规定的公司,仅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
公司制实行法人治理结构,即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组成,并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 构、监督机构、管理机构互相制衡的管理机制。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投资 计划等重大事项,并选举董事和监事。董事会是公司的经营决策和业务执行机构,向股东会负责,并 聘任总经理。经理层负责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和日常经营管理,并行使人事权。监事会是公司内部 的监督机构,对经营管理者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
我国现行的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就是以财产组织形式为主划分的。内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 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其他企业。
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都分为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独资经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务员报考指南 | 公务员报考条件 | 公务员报名入口 | 行测专题 | 申论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