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罗斯福新政
1932年,美国民主党人富兰克林丨罗斯福当选为总统。罗斯福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勇敢而坚定 地提出了一整套“新政”措施。罗斯福采用的是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办法,其特点是政府出面对各种矛 盾进行调节,尽量避免国有化的形式而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必要时也给予工人和小生产者 一些让步和照顾,以缓和阶级矛盾。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包括:首先是整顿财政金融,恢复信用;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对工业企业 进行调整,制定各行业的公平竞争规章,允许工人自选代表与雇主谈判,签订集体合同,规定最高工时和 最低工资水平;扩大社会福利,举办公共工程,以促进就业;调整农业,鼓励农民缩减耕作面积,屠宰牲 畜,由政府补偿损失。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美国经济开始复苏,人民生活有所改善,社会趋向安定。但 是,罗斯福毕竟是资产阶级政治家,他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危机,只不过给美国找到了一条维持民主政 治制度、缓和危机的道路。
(十六)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是指凯恩斯在20世纪30年代创立并为他的追随者所发展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凯恩 斯经济学否定了“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定,认为经济可以处于低于充分就业的状态。之所以如此, 凯恩斯的解释是有效需求不足。在三大心理规律的作用下,消费和投资需求不足,从而导致整个经济的 总需求不足,经济处于低于充分就业状态。这时需要借用政府的力量特别是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 增加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此理论成为罗斯福实行“新政”的理论根据。
以萨缪尔森、托宾、索洛等为代表的凯恩斯主义者,把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同传统的微观经济理论综 合在一起,形成了所谓新古典综合派。这一学派的基本理论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马歇尔的理论为 主的微观经济学;第二,以凯恩斯理论为核心,利用IS-LM分析说明经济的总需求;第三,以货币工资 下降刚性说明向上丨顷斜的总供给;第四,以索洛的新古典增长模型说明经济增长;第五,以菲利普斯曲线 说明价格调整和通货膨胀。
上述理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一直处于正统地位。但是,20世纪60年代末 以来,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涨现象严重地动摇了新古典综合派的统治地位。该学派不仅不能在理 论上自圆其说,而且在实践上也没有对策。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经济学的其他派别纷纷对主流学派进 行抨击和责难。在这些派别中,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是具有代表性的。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则是在原有凯恩斯理论基础上重新对宏观经济理论作出解释的一个流派。它 以价格粘性和非市场出清为假定条件,尝试把传统的微观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结合起来,为政府干预提供依据。
(十七)联合国的成立及其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标志着世界历史进人当代时期。在大战结束之际成立的联合国,是世界当 代史的一件大事。
根据雅尔塔会议的有关决议,1945年4月25日在旧金山召开联合国成立大会。参加旧金山会议 的共有50个国家(波兰因故没有参加,但事后在宪章上签了字)会议成立了一个由所有代表团团长组 成的指导委员会,负责决定有关的主要原则和政策事项;又成立一个由14个代表团团长组成的执行委 员会,给指导委员会准备各种建议。此外,还设立其他委员会和专门委员会筹议各项问题。经过各种全 体会议、委员会、专门委员会和各种形式的协商与激烈争论,代表们于6月25日在旧金山通过了《联合 国宪章》。该宪章在中、法、英、苏、美以及其他签字国过半数交存批准书后,于1945年10月24日开始 生效,联合国正式宣告成立,一个新型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正式开始了它的活动。联合国在纽约设总 部,在日内瓦和维也纳设有关机构的常驻中心。会员国在联合国所在地设有常驻代表团。
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51个。目前,会员国已发展至190多个。下属机构主要有6个,即联合国大 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
联合国大会由全体会员国组成。《联合国宪章》规定,大会有权讨论宪章范围内的政治、经济、社会、托管、法律等问题,并向会员国或安理会提出建议;但不得就有关国际和平及安全问题采取行动。它实 质上是一个建议性机构,大会每年举行一次。
安理会由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中、美、苏、英、法为常任理事国。10个非常 任理事国由联合国大会选出,任期2年,交替改选,每年改选5个。按照联合国宪章规定,安理会对维持 国际和平与安全负有主要责任。安理会的行动以“五个大国一致”原则为基础,规定5个常任理事国在 实质问题上有否决权。
公务员推荐阅读: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之常识判断 吉林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行测真题 | 行测答案 | 行测答题技巧 | 行测题库 | 模拟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