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大选时,工党曾清楚地表明了自己在学费附加额问题上的立场。然而连续的资金紧缺对英国高等教育系统产生的影响越来越不可忽视,就连一些向英国输送留学生的传统英联邦国家也开始怀疑英国大学的竞争力。
面对压力,附加学费很快成立唐宁街10号议程中的首要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工党政府在1月公布的《高等教育白皮书》中,准许大学向学生收取附加学费。按照这一新的政策,从2006年起大学将获准收取3000英镑以下的学费。不过,学生们并不需要像现有一样当时就付清费用,而只是在毕业后收入达到高于15000英镑年薪时才开始偿还;以15000英镑心上收入的9%的比率分期付款,利息与通货膨胀率同步。这项政策的原则根据是:许多大学毕业生将会成为高薪人员,所以他们将有能力在毕业后偿还附加学费。
“多花钱能上名校”惹来争议
白皮书在公众中引起巨大反响,争议不可避免地聚集在贫困学生的入学机会问题上。如果教育政策的目的在于使更多的学生,尤其是更多境况不佳的学生能够进入大学,那么为什么要提高学费?
英政府对这个问题提出的解决办法是,国家将继续替符合要求的贫困家庭学生支付一部分或全部的1100英镑的学费。从2004年开始,对于那些父母收入低于1万英镑的学生,政府还会给予一项每年1000英镑的“维持补助”。简单地说,如果大学收费低于2000英镑,那么这些贫困家庭会比现在更有钱;如果高于2100英镑,他们会更穷。
这项政策在工党议员中也不受欢迎。有趣的是,在牛津领导学生会抗议附加学费规定的正是现任外交大臣的儿子威尔-斯特劳。
为消除社会的不满,布莱尔政府在白皮书发表后频频发起反攻,通过强调大学需要资金这一问题来求得公众理解。但以直言不讳闻名的英国工党议员克莱尔-肖特反驳说,一旦增设附加学费,“我们就会有两个层次的大学,有钱人会多花钱去那些高级的精英大学”。
中国留学生暂时躲过冲击
了解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我们就会明白附加学费一事不会对中国学生留学英伦有什么影响,因为英国大学本土学生和海外学生的收费是不相干的两个标准。惟一有可能的是,数年后英国大学会由于这个政策而获得足够的资金,从而不再需要依赖海外学生的收入,这可能会对他们招收海外学生的份额有一点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