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红回忆说,当时听说要恢复高考,自己第一反应是不太相信,后来消息被证实后,自己是又激动又兴奋。
“从知道能够参加高考到考试只有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我拼命看书。”徐红说。
在徐红的记忆中,1977年的那场高考很特殊,“不像现在是在夏天考试,而是在冬天考试,当年12月份考的试,第二年1月份拿到录取通知书,2月份就进大学读书了。”
对自己参加的那场考试,徐红回忆说,由于参加考试的人特别多,一个考场挤得满满当当的,因此只好两个人挤一张桌子,“那时候没有家长送考,因为那一年甚至出现了一家两代人一起考,有爸爸和儿子,妈妈和女儿,大家都很珍惜这样的机会。”
对于1977年的那场高考,徐红感叹地说:“高考绝对改变了命运。”
【77级】
发表的学习体会让我最终参加高考
1949年2月出生于上海的汪向明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回忆起自己参加的1977年那次永载史册的高考,汪向明百感交集,“我1969年3月到江西省插队,1977年底,我在江西参加高考,语文考试主要是一篇作文,作文题就是"难忘的时刻"。当时在写作文的时候绝对没有意识到"这个时刻"才真正是我人生最"难忘的时刻"!”
“当时听说恢复高考,我做起了大学梦,只是当时的情况也很难做什么复习准备。我兴冲冲地赶到县城去报名,不料被拒绝,说是除了高中66、67届的毕业生以外,考生年龄的上限是25周岁,我是高中68届毕业生,当年28周岁,恰巧被排除在外,幸好报名条件还留了一条尾巴:有专长的考生报考相关专业可适当放宽年龄限制。当时我想,无论如何我也得挤进这次高考,可是我有什么专长呢?我自己也不知道,只得挖空心思找,总算找到了一条:高一时,我曾在北京的《中学生》杂志发表过一篇学习体会!就这样,我好不容易地报上了名。”回忆起为争取这个难得的机会所做的努力,汪向明感觉当年的一切仍历历在目。
汪向明最终成了上饶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科77级的一名新生。成为一个大学生,有不少感悟让汪向明后来受益非浅。汪向明说,经过1977年高考的人都很坚强,不轻言放弃,用十二分的努力去争取,就有可能成功。
【78级】
没有送考,因为很多考生已为人父母
今年52岁的虞芳华现在是曙光医院的一名医生。回忆起自己参加的1978年高考,虞芳华说,高考时,同一考场上年龄段相差较大,“当时同一考场上比我大十岁的都有。”
虞芳华说,那时还有很多已经工作的人想参加高考,包括1977年首次恢复高考时没有来得及报名参加的,大家都铆足了劲要奋力一搏。
“我们那时候考试并不紧张,想法也很单纯,只是一心一意地考。”虞芳华说,那时候家长不会送考,因为大部分的考生都已为人父母。
最终虞芳华顺利考上了上海中医药大学,毕业后虞芳华成了一名医生。
在采访中,早报记者还了解到,虞芳华后来的丈夫周东华也在那年参加了高考。不同的是,周东华1970年初中毕业后当了7年兵,回上海后又参加了工作,“当时他报考理科,但当年没有考上,后来改读文科,拼命复习了两个月后,终于在1979年举行的高考中考了200多分,最后被复旦大学哲学系录取。”虞芳华说。
【79级】
恢复高考第一年没敢报名
说起自己参加的1979年的那场高考,现为复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的缪美萍仍感慨颇深。
缪美萍说,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大家一阵兴奋,但同时也有些害怕。犹豫后,缪美萍最终没有报考当年的高考。
“没想到,1977年的那场高考并不难,一些学习成绩远不如自己的同龄人考进了大学。”次年的缪美萍不再犹豫,但由于这一年的题目比上一年难多了,缪美萍最终不幸落榜。
不过,此时的缪美萍不再给自己回头路了。缪美萍回忆说,高考复习时晚上蚊子特别多,有一次晚上看着看着自己睡着了也不知道,迷糊中觉得背上一阵奇痒,用手一摸,居然全是蚊子。1979年的高考,文科不仅要考语文、数学、外语,还要考历史、政治、地理。数学按照总分的30%计入总分,英语成绩做参考,不计入总分。而语文试卷的作文题也是现在的高考再不会出现的:给出一个很长的故事,阅读完毕后,要求考生根据文章主旨,改编主人公的故事。
关键词:新三届
1977年,新中国关闭了10年的高考大门重新打开。那年冬天举行了迄今唯一一次的冬季高考。
1978年夏,高考再次举行,这次高考共有610万人报考,但最终只录取40.2万人。两届“幸运儿”在1978年春、秋分别入学。
1977年到1979年出现了一个新名词“新三届”。“新三届”特指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77级、78级、79级大学生,以区别于66级、67级、68级“老三届”中学生。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考复习方法 |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 高考饮食攻略 | 高考励志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