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时事政治:国外低价奶源冲击国内

2013-05-22 15:31:44 半月谈公务员时事政治
   去年以来,新西兰、澳大利亚等世界主要产奶国大幅下调出口中国的原料粉价格,国内乳品企业纷纷减少采购国内原料奶,转而垂青低价进口原料粉,这导致部分地区奶农鲜奶无处销售,甚至出现了杀牛或卖牛现象,亟待引起重视。

  乳企减少鲜乳收购

  记者从飞鹤、光明、完达山等乳品企业了解到,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受低价进口原料粉冲击,许多乳企自产的原料因成本高企而大量积压,使企业不得不以减少收奶量的方式,消化库存,减少“亏空”。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是光明乳业的奶源基地。据基地总经理赵忠介绍,2011年,该基地一直保持日平均收购鲜奶520吨以上,但今年的日均收奶量却只能维持在420吨左右,整整下降了100吨。

  “减少收购量实在是无奈之举。7月份进口全脂粉在天津港的到岸价格是每吨2.25万元,直接送货到厂价格也不过每吨2.4万元,而我们采购、加工1吨全脂粉的成本是3.4万元,这意味着企业每生产1吨奶粉就净赔1万块钱。”赵忠说。

  记者还了解到,在进口原料的冲击下,作为我国少数实行了生鲜乳政府指导价的地区,黑龙江省乳品企业处境尤其艰难。

  2011年,为保护奶农利益,黑龙江省开始对生鲜乳实施政府指导价,最近一次公布生鲜乳交易参考价格为2011年第四季度,当时黑龙江省要求“乳品企业结算到奶农的基准价格为每公斤3.27元,下浮不低于10%”,即最低不低于2.94元/公斤。

  飞鹤乳业副总经理肖光辉说,政府实行指导价的初衷是保护奶农利益,但在当前进口原料每吨2.4万元的条件下,再让企业以2.94元/公斤的价格收奶,加上其他生产加工费用,折合每吨3万元以上,成本远高于进口原料到岸价,“如果企业不掺假的话,就只有认赔”。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乳企为降低生产成本,开始转向采购进口原料粉。

  “市场环境一时难以改变,企业为了正常运转,只能选择具有价格优势的进口原料粉,近期我们已决定购进1000吨进口全脂粉,现在订单已下,只待下月到货,希望以此减少企业的亏损。”肖光辉说。

  奶农频频杀牛卖牛

  由于国内乳企普遍减少了收奶量,“乳业危机”开始向养牛户蔓延,卖牛、杀牛现象屡屡发生。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是完达山乳业的奶源基地之一。在该市尖山区养牛先进村窑地村,记者看到,道口用红砖墙圈起来的大型榨奶站已废弃,村里看不到奶牛的影子。

  窑地村绿野合作社负责人秦万春告诉记者,由于完达山乳业已全面停止收购双鸭山市的鲜奶,他7月份已卖掉了家中最后的17头奶牛。

  “卖掉的牛全是澳大利亚进口的荷斯坦奶牛,一年产奶都在7吨以上,买的时候每头牛最少也要2万块,现在17头牛一共才卖了10万块钱。买家说得也明白,现在卖牛的多了,一天掉一次价,今天不卖,明天连这些钱也卖不上!”秦万春说。

 公务员推荐访问:时事政治频道

 

 公务员推荐访问:半月谈


公务员时事政治 半月谈时评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报考指南 历年考试真题
分享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