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志愿填报热门专业:电子商务专业面面观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面临的窘境,就像是要外出约会的女孩,站在衣橱前,拿出一件件衣服试穿,发现都不合适。作为1998年中国高校疯狂扩招后新增的300多个专业之一,电子商务的困局并非个案。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专业都面临一窝蜂而上,但师资严重匮乏、学科体系不完善、学生竞争力差等问题。

  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许是,在当初“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总体方针之下,学校要完成政府交代的“扩招任务”,除了增加专业招生人数,唯一的办法就是新增专业数量;而许多大学强开热门专业吸引学生,不仅可以收取真金白银,而且可以满足“以大为美”的虚荣心。

  但对于许多学生而言,他们面临正是“薛定谔之猫”式困惑--用自己的金钱和青春为这个新专业正名。但许多专业还来不及“自证”体系完善、足够成熟,就面临关闭命运,就此消失了。可以说,这些专业从未上流,就已经下流,而且是制度性的下流。

  15年最热新专业

  1998年,教育部登记在册的大学生本科专业有306个。2010年,教育部再次调整专业目录,统计发现专业目录之外的专业也超过了300个,并且还在动态增加着。也就是说,过去15年里,新增设的本科专业总数超过了原存在的专业。

  在这些新增专业里,开办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高校达到339所,位居第一,其次是软件工程334所,物流工程314所,网络工程200多所。从这个数据来看,电子商务可以称为过去15年来最受高校欢迎的专业。据统计该专业在校本科生已有7万名,专科生更达到20多万。

  世纪之初正值网络科技的第一次高潮,电子商务热潮兴起。但电子商务最早走进中国大学是采用变通的模式。例如1999年在浙江大学,在校内设立电子商务第二专业学位,报名人数达到1200之多。

  电子商务能否成为一门本科专业,教育界存在争议。电子商务的特点是“宽、专、交”,它涉及的面很宽,但也要求有一定的核心专业课程,同时它又是交叉的学科。这样的学科专业课程和培养方向是什么?这个问题,经历10多年,还是没有找到终极答案。

  浙江大学陈德人教授,他同时也是教育部电子商务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是国内公认的电子商务教育专家。他回忆说,“面对对争议,教育部专门进行了调查取证、开会讨论”。但至于进行了怎样的调查和讨论,陈德人似乎不愿提及。

  到2001年时,教育部首次批准13所高校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其中较为有名气的学校包括西安交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伴随着阿里巴巴的风生水起,媒体也将电子商务列入十大热门专业。第二年申请该专业的高校达到了160多所,其中83所高校获得通过。之后每年都会有学校来申请开设这个专业,也有学校取消这个专业。最终这专业演变成开设高校最多的目录外专业。

  杂家VS专家:电商遭遇韩寒式疑问

  李伟是华南理工大学2005级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他对这种乱局深有体会。华南理工大学在电子商务领域享有名声,2000年时成立了全中国第一家电子商务学院。根据院方介绍,学校共投入近700万元,为电子商务学院建成了物流工程与管理、信息化工程、电子金融工程和知识产权信息工程四大专业实验室。

  但直到2004年,电子商务学院才正式挂牌,以独立学院的名义招收物流工程、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此之前,物流工程隶属交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归于工商管理学院。对李伟来说,他看中的是这个专业源自工商管理学院的背景,颁发的是管理学学士学位。这正符合他攻读商务管理的需求。

  2008年,华南理工大学作出院系精简调整,正式招生才四年的电子商务学院带着接近一千多人的学生加入了经济与贸易学院。2009年7月,李伟的毕业证上的盖章就成了经济与贸易学院。学位依然是“管理学学士”,“但找编程工作的同学就要费一番口舌解释了。”他说。

  过去的四年大学生涯里,他和同学们对于本专业到底要培养什么方向的人才感到困惑。班主任对学生解释,学生自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方向的选择,对计算机感兴趣可以选修多一些计算机的课程,对管理感兴趣可以选管理学的课程。

  李伟所在班级有60多名学生。粗略统计,三分之一的同学从事程序开发工作,五分之一的同学去了互联网相关行业,“真正做电子商务的没几个”。“电子商务不像其他专业学科一样具有专业基础”,从老师至学生,李伟觉得“大伙都没搞清”。公务员招考的时候电子商务甚至都不算计算机类型专业,他将这种状况形容为“无根之萍”。

  企业招聘人员也觉得有些乱,电子商务这个专业可以被授予工学、管理学、经济学学位。“电子商务这个专业真是够强大”,他们感到很无奈。

  高校招生时对电子商务专业的标准介绍词汇是,“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是既要具有扎实的经济管理理论,又要全面熟练掌握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和外语等知识技能的高级复合型人才。”这成为了湘潭大学李伍荣教授主张“撤销电子商务专业”的主要原因,“样样都学最终导致样样不精”。

  陈德人则激烈反对。他认为电子商务的特点就是“复合型”,这正符合二十一世纪人才培养的趋势。世纪之初韩寒现象曾引起了教育界进行了一场巨大的讨论。韩寒提出的“全面发展、全面平庸”的观点,在过去没有结论,在将来似乎也看不到结果。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一大批交叉复合型专业面临的正是这个疑问。

  这疑问也在就业方面体现出来。2011年被称为“团购年”,全年共诞生5800余家团购网站。但分析主流的团购网站招聘计划,主要招聘三类人才,网站设计、编辑、营销人员,都不点名要求电子商务专业。这也暗合李伍荣教授的观点,“社会需要电商人才,但这些人才并不是电子商务培养的,是其他专业培养的。”

  商务部预计,未来五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将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2015年将达到12万亿元。也有分析称从“团购”衰败开始,电商将走向新一轮衰退。陈德人则很乐观,“电子交易所带来极大的便利,这趋势无可逆转。电商人才仍存在巨大缺口”。李伟说出了学生的心声,“电商的环境或许有变化,但如果本身专业出现问题,那才是最严重的问题”。

  专业成立八年后才有知识体系

  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一直存在这样的疑问,但还不至于崩盘。或许因为这些专业主要托管于计算机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这些学院本身就是就业的保证。但对于高职高专来说,问题就严峻得多,因为高职高专培养对口的专业人才,而电子商务却无足够的“专业核心”。在最新的大学生就业蓝皮书里,高职高专的电子商务专业就是红牌警告专业。

  很明显,电子商务面临的问题不可能一直悬在半空。

  设立电子商务本科专业5年之后,教育部终于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2005年,教育部成了电子商务教学指导委员会。陈德人担任了秘书长一职。第二年,课题小组成立,负责攻坚电子商务知识体系。

  设立电子商务本科专业8年之后,2008年2月课题小组将电子商务知识体系成果提交给教育部,并很快在4月份获得通过推广。这套体系中,将电子商务要学的内容分成四大块,分别是综合领域,技术领域,管理领域,经济领域。每个领域下面有若干模块,总共就有24个模块,这些模块又再分成150多个知识单元。各个高校可自主地结合自身情况,参照该体系删减模块进行教学。

  这套体系从本质上来说是折衷的产物,它默认了高校目前各自为政的现状。陈德人分析说:“21世纪人才模式是复合型人才。电子商务正符合这个趋势。”他所在的浙江大学,2005年开始实验部分学院大类招生,并在2008年全面推广。如今已经有100多所"211"工程学校全部或部分学院实行大类招生。

  但矛盾的是电子商务是归属到哪一大类专业呢?计算机、管理学,还是经济学?若学生在经过两年的“基础教育”后,再进行选择“宽”的电子商务专业,并又在电子商务专业里选择方向,这显然违背了逻辑。陈德人进一步解释说,电子商务专业的未来不应该称为“电子商务”,它的外延应进一步扩大,应该从“ElectronicCommerce”变成“ElectronicService”,在这里面包含了信息管理与系统、电子政务、网络工程等综合专业。这似乎又与李伍荣提出的“撤销电子商务专业”,“由各类专业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观点汇聚到一起。

  新专业的“自证”难题

  作为1998年中国高校疯狂扩招后新增的300多个专业之一,电子商务的困局并非个案。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专业都面临一窝蜂而上,但师资严重匮乏、学科体系不完善、学生竞争力差等问题。可以说,这些专业从未上流,就已经下流。

  造成此局面的原因可以追述到1998年末。那一年中央制定了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为目标的大学扩招计划。所以1999年开始中国大学进入了疯狂模式,普通高校本专科生从1998年的108.3万人增加到如今的3000万人以上。安置这些新增学生,学校除了增加专业招生人数,便是增设新专业。

  以中山大学为例,在2000年至2003年内,开设了23个新专业(不计算专业的不同方向),包括2002年开设的电子商务。而1989年至1999年这10年间也才增加8个专业。短期之内这些专业从无到有,学校是否严格地论证过新专业的可行性,是否严格评估开设专业的师资、设备条件?其中,学校完成“任务”、“大学以大为美”的虚荣心、强开热门专业吸引学生的意愿是否超过“培养专业人才”的宗旨?电子商务是300多个新专业里的一员,陈德人回忆说“教育部很鼓励开设电子商务”,此背景下,申请通过的机会很大。

  像电子商务一样,这十几年的扩招给中国大学带来了300多个新专业。这些专业中,有的昙花一现,有的专业还活着,却已经死了。但对于绝大多数新专业来讲,它们都是无法“自证”自己是体系完善、足够成熟的。这有点像“薛定谔之猫”实验,猫可能是活,也可能是死的。这过程中,那些专业的学生无疑成了试验品。

  电子商务面面观

  学生代表

  电子商务不像其他专业学科一样具有专业基础。公务员招考时,电子商务甚至都不算计算机类专业,这种感觉就像是"无根之萍"。

  行业状况

  2011年,全国有近2000家实际运营的团购网站被淘汰。马云、刘强东动电商大佬公开“唱衰”电子商务。前者在2011年曾放言:未来十年,电商企业绝大部分都会倒闭。

  教授质疑

  湘潭大学李伍荣教授认为“取消电子商务专业是摆脱中国目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困境的根本途径”,由其他专业培养电子商务人才。

  商务部

  未来电子商务交易额将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2015年将达到12万亿元。人力资源专家称未来几年电商人才缺口达到200万。

  HR招聘

  电子商务可以被授予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学士学位。各个高校的教学课程和培养模式千差万别,以致让人看不清专业的人才定位。

  教育专家

  新设立专业都需要一个磨合探索的过程。电子商务专业符合二十一世纪“复合型”专业人才发展的需求。

高考推荐阅读: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高考推荐阅读:
高考志愿填报热门专业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大全

2013高考志愿填报指南精选(一)

 


2013高考志愿填报指南精选(二)

 

2013高考最新热门专业汇总

 

2013高考家长必读精选推荐

 

2013高考心理辅导精选汇总

2013高考考场指南汇总

2013年高考填报志愿必备必读的六份资料

 

2013志愿填报误区大解析

2013高考备考辅导精选

6种类型考生高考志愿填报策略

全国各省考试院汇总

2013高考志愿填报技巧汇总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大学排名 专业排名 高考热门专业
高考志愿填报时间 高考志愿填报系统 征集志愿 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
分享

热门关注

玉树2021高考志愿填报入口

玉树高考志愿填报入口

2021海北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入口

高考志愿填报系统2021

2021海东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入口

2021高考志愿填报入口

2021西宁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入口

高考志愿填报系统2021

海南州2021高考志愿填报入口

2021高考志愿填报入口

甘肃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体育、艺术类专业志愿填报解读

高考志愿填报

2020高考志愿填报指南:高考志愿填报选专业要不要服从调剂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如何挑大学、选专业?

高考志愿填报

高考志愿填报:大学、专业、地域到底要怎么选?

高考志愿填报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高考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