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基本条件
包括所在院校的名气(虽然这一点不是关键因素,但多少能起到加分的效果)
在校的GPA,这个条件是港校唯一能够了解你学习背景的参考因素,也能直接反应你的学习能力如何。因此3.0分的GPA成绩是个底线,而且根据申请经验来看,3.5分的GPA在港校众多竞争者当中也不能算是高分。
语言成绩是重要参考依据。TOEFL和IELTS成绩都是可以接受的。这两个没有偏重,考哪一个都可以,只是个人感觉考IELTS的难度可能会比考TOEFL难度要大一些。当然这一点是我的学生在这几年反馈给我的信息。应该有一些参考价值吧。但究竟哪一个适合你去考,还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
二、个别专业需要额外考试的要求
商科的研究型研究生和博士,甚至一些授课型的专业,例如科大的授课型商科硕士,GMAT成绩是必不可少的。700+是目标。这个成绩当时考完就可以知道结果。有效期是5年。GMAT考试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建议大家最好能提前准备。
三、学术背景是关键
如果学校仅仅依靠申请者的硬件条件来决定是否录取,实际上是很难做出选择的。因为内地的学生大多成绩都很优秀,高分的学生很多。加上研究型专业和博士申请本身就是偏重理论和研究背景的学校,因此学术背景是必须要有的。
平时发表的论文,最好是能够在核心刊物上,而且能够是第一作者的为好。如果实在不行,第二作者也可以,一句话表达就是:论文要有一定的含金量。
参加学术研讨活动。这一点可能针对文史哲专业的学生,参与的会更多。这种大型学术活动的参与者,也是可圈可点的经历。如果能够很好的进行自我包装,体现自身优势,相信能为你的申请加分不少。
和导师做过项目研究。这一点多见于理工科背景的学生。他们有更多的学生能够和导师一起参与项目研究,或者进行课题讨论研究等。但记住每一次参加这类型的经历都应该保留一份证明,这在申请的时候是用得到的。
四、适当的“亮”出自己的优势
现在的年代,是到了“就想就怕巷子深”的年代,你再牛气,别人不知道,又能怎样?所以,自己具备那么多的优势,做了那么多准备。一定要用最有效的方式将自己的优势体现出来。这就是申请环节中文书方面的处理了。请记住,这一点在申请过程中相当重要,而且也是花时间最多的一个环节。
你需要了解目标院校的特点,知道教授的口味是怎样的?学校更看重有怎样素质的学生?这些你都了解了,你从内容上就可以进行一些“投其所好”的自我包装。只有这样,才更能迎合教授的口味,更有利于你的申请。关键是开了一个好头的话,后面的事情自然就会更加顺利!
五、申请过程中的完美发挥
这主要体现在面试环节。虽然你的英文功底很好,虽然你也和港校的教授有过沟通。但不代表你的面试就能很顺利的通过。参加面试之前,最好能从内容上进行充分的准备。这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面试的时候不知道说什么,其实更可怕。所以面试的前期准备和临场发挥相当重要。
六、要对申请流程有详细了解
大的方面准备充分了,别因为丢了一份材料,错过了申请时间,没有及时补充材料等原因,错过了大好前途。那就真是欲哭无泪的下场了。
申请的过程比较繁琐,期间也有很多技巧上的处理。有时候你的做法得当,那么就会让申请变的很顺,反之则磕磕绊绊的总出状况。流程很重要,千万别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