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地在2012年底经历“历史最冷”冬天,“寒潮降温”频繁成为天气预报的关键词。这个冬天,无论南北均不断承受冷空气的考验。在极端天气的影响下,关于南方集中供暖的呼声高涨。据悉,目前中国由政府补贴的集中供暖的分界线大致与南北分界线一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是上世纪中国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出的安排。但这种“一线分冷暖”的合理性近年来开始受到各界的质疑。
相关评论
@《南方集中供暖“善举”或“多此一举”引热议》:一些专家反对在南方集中供暖。除了建造成本高昂、建成后使用率低、造成设备浪费等原因外,最大的原因还是能耗问题。有专家算过一笔账,目前南方城市居民采取的电暖器、空调等采暖方式,其采暖能耗为每平方米每年6到8度电,折合消耗两到三公斤煤。而集中供暖,每平方米每年要消耗15至20公斤煤,南方若推广集中供暖,将带来巨大的能源消耗。[1]
@《南方集中供暖引热议
暖气南下需跨几道坎》:中国石油大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震认为,当前要解决南方供暖问题,不能再走“烧煤”的路,这不节能也不环保,而应加强新能源的使用,发展节能环保的供暖模式。从目前上海、武汉、合肥等地探索实践看,分布式供能系统和热电联产是比较理想的两种模式。[2]
@《上海遇7年来最冷12月南方能否集中供暖引热议》:上海市政协委员张立军2010年曾提出,鉴于集中供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久考虑、统筹规划,最好能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加以体现,可以分步骤实施。比如,优先对敬老院、老年人集中居住区、中小学等进行集中供暖。可先选择一两个区试点,如证明效果较好再向全市推广。[3]
模拟题
我国南方大部分近日寒潮连连,让南方,尤其是长江沿线,像北方一样集中供暖的呼声高涨,请就南方是否采用集中供暖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解析
目前中国由政府补贴的集中供暖的分界线大致与南北分界线一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是上世纪中国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出的安排。这些年来,全球变暖以后,水蒸气蒸发量增加,冬天反而变得更加寒冷、更加潮湿,所以南方供暖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我们要与时俱进,充分考虑到南方的情况,做出科学的决策。
首先,南方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地形复杂,城镇居民居住较为分散,如果采取集中供暖,管道等供暖设备建造成本较高,难以实现规模化供暖,即便实现了规模化供暖,高昂的建造成本均摊到每个用户上,也是一笔不菲的经济开销。
其次,南方使用周期短,需要权衡利弊,不能为一些“小康社会、幸福指数而建。北方像一些特别寒冷的地区,可能会达到210天供暖期,最短的如在山东等地可以达到大概90天的供暖期,但是南方有些地方恐怕都到不了60天,有些地方甚至可能只有40多天的供暖期,如果这么短的供暖期建设这么复杂的城市管网系统,每年运行的时间又非常短,再加上南方地下水位又非常高,管网损坏率非常高,所以从经济性来说,肯定是不合适的。
再次,南方建筑的保温水平较差,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现在南方大部分都装的是单层玻璃,而北方是双层玻璃,墙体做外保温、内保温,有的内外保温都做,所以整个的保温系数非常高。北方再加上持续供暖,每平米实际上需要的暖量很有限,而南方非常潮湿,除湿就要消耗大量能源,再加上房子窗子都在漏风,保温系数非常低,所以反而造成能耗非常高。
所以,要想解决南方冬季寒冷的问题,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推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因地制宜、分片实施、分段推进”等运行机制,采用试点集中供暖和各自采暖相结合的方式。在南方某些城市进行充分的调查,可以试点集中供暖。同时采用各自采暖,比如通过空调、电暖、条件好的家庭可以安装地暖,各种办公的大楼可装中央空调,一些大集团公司还可使用地热技术、太阳能技术等。
其次,可以再南方设置寒冬供暖电费补贴,或者冬季电费折扣。设置一个补贴气温阀值,当气温低于阀值时,或气象台发布低温预警后,或者每年的冬至以后,南方享受两个月或者三个月的供暖补贴。这样不仅节省铺设供暖管道的财政开支,而且可提升用户节俭用电的自觉性,减少传输过程中的热量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也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
再次,国家拟定相关文件,在建筑设计上,加强建筑的保温性,防止热能的流失。
最后,发展新能源,充分利用南方的水能和太阳能,减少能源的消耗,同时也符合节能、绿色环保的理念。
针对人民呼吁较高的南方集中供暖问题,一定要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在目前的条件下,南方大规模集中供暖的条件还不成熟。尽管如此,也不要忽视人民的呼声,要积极采取相关政策,解决南方人民的现实问题,我相信,通过各方的努力,南方人民一定会在寒冷的冬天饱尝到温暖。
推荐阅读:结构化面试技巧汇总
公务员面试名单 | 公务员面试时间 | 公务员面试真题 | 公务员面试技巧 | 公务员面试热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