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当地媒体报道,今年预算报告的内容也比往年详细,广东省财政厅首次在省两会期间设置财政预算24小时热线,随时向省人大代表解答有关财政预算的疑问。他们还将在省人大会场内设置专门的咨询点,现场接受人大代表的咨询。
由此可见,广东的政府财政部门与人大代表之间业已形成良性互动:财政部门准备接受人大代表对预算的审查,而人大代表的审查意识和热情也分外高涨。广东之外,其他地方也有所动作,如湖北省水利厅2012年年初也曾“邀请”省人大代表对部门预算进行审查。
但是,我国多数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的预算审查,还基本处于无所作为或作为极其有限的状态,政府预算仍处于一种被放纵的状态:从两万元一桌的公款宴席可以推知,官员们在“三公”消费方面还是太有钱了。一方面领导强调“过紧日子”,一方面巨额“三公”资金被人民代表大会“签单”,说明一些人大代表在预算审查上失职了。
审查与批准政府预算,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职权,一个地方的预算总盘子以及支出方向不能由少数人做主,而应由全体人民说了算。相应地,每名人大代表受选民托付监管政府钱袋子,对预算行使知情、审查、批准的权力,其手中一票庄严而神圣。
但这种预算审查权恰恰被很多人不当一回事,政府提交的预算报告不知所云,人大代表懵懵懂懂,同意票就轻而易举地投出去了,政府单方面的意志顺畅地变成“人民意志”。结果,一些地方政府无钱办孤儿院而有钱建豪华办公楼,幼儿园花的是纳税人的钱却只收机关公务员子弟。
经常有人抱怨制度不健全,而在预算审查上,宪法和《预算法》等都有明确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就是干这个事的。显然,预算审查在制度上还没有被完全激活。但是,如何激活、谁来激活?只能是每名人大代表向财政部门发出质询、询问,给自己不满意的预算安排提出修改意见,甚至投下弃权票、反对票。唯有如此,才能把预算审查制度落到实处。
广东省财政部门配合人大代表的预算审查,是当地人大代表强力推动的结果:2008年,部分省人大代表批评财政预算看不懂,引起巨大舆论反响;第二年,省级预算草案由类级科目细化到款级科目。2011年,省人大代表公开质疑省级部门预算给8所省直机关幼儿园6863万元财政补贴的安排,将机关幼儿园推向风口浪尖,之后才有地方政府被迫出来表态“逐步取消”。
政府攥着纳税人的钱袋子,而民主的要义之一,就是由人民来“管钱”。这是一种理论的宏大叙事,要由人大代表从小处、细处担任责任人,相关工作很琐屑,但责无旁贷、任重道远。看着给机关幼儿园的不合理预算安排,人大代表不能不提出质疑;面对过分充裕的“三公”经费,人大代表抡起板斧砍它两斧头,这合理合法,真可谓义不容辞。
制度固然重要,行动更关键。要管住政府的钱袋子,与其说制度没有被激活,还不如说是不少人大代表没有很好地履职。如今,公众的监督意识日益觉醒,人大代表更应该积极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推荐阅读:申论答题技巧 点击进入
推荐阅读: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之常识判断,点击此处进入
公务员时事政治 | 半月谈时评 | 公务员考试网 | 公务员报考指南 | 历年考试真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