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景点介绍
首都布拉格
布拉格是捷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地处欧洲大陆中心,分布在七座山丘上,有伏尔塔瓦河蜿蜒流经。人口119.3万,面积496平方公里,全市共设22个区。平均海拔235米,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七月平均气温为19.5度,一月为-0.9度。
1345—1378年,罗马帝国皇帝兼捷克国王查理四世在布拉格正式建都。在欧洲宗教改革和1618—1648年“三十年战争”中布拉格具有重要地位。1621年6月21日,以德皇、罗马教皇、西班牙贵族诸侯为代表的“再造天主教运动”镇压了布拉格市民起义,并处决起义领袖。此后,布拉格不再是罗马帝国的都城。1631年和1648年布拉格先后被撒克逊人和瑞典人占领,从此进入衰落时期。十八世纪,中欧局势稳定,经济重新发展,布拉格人口增多,日耳曼、西班牙、意大利贵族及商人云集于此,对布拉格的建筑风格和经济文化生活带来很大影响。1845年布拉格修建铁路,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行驶电车。1974年建造了第一条地铁,现已拥有A、B、C三条线路,总长20多公里。伏尔塔瓦河行驶客运航船。布拉格现拥有各类古建筑物1700多处,故有“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之称。该市最古老的建筑为维舍赫拉德城堡,始建于九世纪下半叶。中欧第一所大学—查理大学和融哥特式和巴洛克式建筑艺术为一体的查理桥分别兴建于1348年和1357年。
布拉格城堡
始建于九世纪,自第一代奠基人普热米斯尔家族开始修建以来经历了上千年的变迁。经过国内外建筑师和艺术家多次改建、装饰和完善,城堡集中了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精华,是捷克最吸引人的游览胜地之一。城堡过去是皇帝、国王的宫殿,现在为捷克总统为外国元首来访举行欢迎仪式和接受各国大使递交国书的地方。
站在城堡上眺望整个布拉格市,美景尽收眼底。城堡内有三个庭院、几条古老街巷、画廊、花园,以及捷最大的哥特式教堂——圣维特大教堂(始建于1344年)。教堂的地下室安放着捷克历代国王的棺椁,并保存着国王的王冠和加冕用的权杖等。城堡中最大的厅为西班牙大厅和弗拉迪斯拉夫大厅,前者是总统举行授勋仪式和国宴的场所,后者是总统举行就职典礼等大型政治活动的地方。
查理桥
查理桥始建于1357年,1400年竣工,横跨布拉格市伏尔塔瓦河。此桥系遵罗马帝国皇帝兼捷克国王查理四世之命而建,因此得名查理桥,是捷现存最大的古桥,也是连接布拉格老城、小城和布拉格城堡的交通要道。
桥长520米,宽10米,有16座桥墩,桥面为砖石所砌。查理桥以罗马天使桥为样板,是典型的哥特式建桥艺术与巴洛克雕塑艺术的完美结合,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查理桥的一端入口处耸立着查理四世的全身雕像,两侧是带有巴洛克浮雕的哥特式门楼。桥两侧石栏杆上有三十座雕像,为天主教圣徒和保护神,造型有女神、武士、人面兽身和兽面人身像等。现在布拉格虽有十五座桥横跨伏尔塔瓦河,但查理桥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艺术仍居其首,为捷克最负盛名的古迹之一。
老城广场
老城广场是11至12世纪中欧贸易最重要的集市之一,也是决定国家历史命运的政治事件发生地。1948年2月事件和1989年11月事件两次重大政治变革均在此得到集中反映。捷前总统哥特瓦尔德和哈维尔都曾在此发表演说,宣布政权的更迭。
老城广场的中心是扬·胡斯雕像。扬·胡斯是捷克著名的宗教改革家、伟大的爱国者、布拉格查理大学(中欧最古老的大学,建于1348年)的首任校长。他改革和简化了捷克语语法,主张高校用捷语教学,反对日耳曼化、教权专制、高级教阶和教学主事销售“赎罪券”等腐败现象。由于胡斯的主张与罗马天主教会针锋相对,因而于1415年7月6日在瑞士的康斯坦茨(今德国境内)被罗马教皇宗教法庭以触犯教规、散布异端邪说罪处以火刑。扬·胡斯像于1902年至1915年用13年塑成,于1915年7月6日扬·胡斯被焚五百周年纪念日揭幕。
自鸣钟是布拉格老城广场上最具特色的古建筑之一,建于十六世纪。钟由三部分组成,即:圣徒雕像、钟盘、年历。每到正点时,象征时光消逝的小鬼首先拉响铃铛并不断点头,而土耳其人则不断摇头,象征始终不愿投降。钟右侧有两个寓意虚度时光的人物塑像,不断摇头,象征未享尽人间富贵,不愿离开人世。同时钟上部的十二个圣徒在打开的天窗后相继出现。当最后一个圣徒走过并把天窗关上时,天窗上面的金鸡扇动两翼后鸣啼,宣告报时结束。钟的中间部分为钟盘,根据中世纪地球为宇宙中心论制作,标明太阳和月球的运动。钟的最下部分是12个镶有圆框的组画,描写一年十二个月农村耕作的情景。年历两侧还装饰佩有宝剑、短杖和盾牌的天使和三个象征公正掌管城市的市民。这一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自鸣钟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卡洛维发利-查理温泉城
又名查理温泉,是捷克著名的温泉城,距布拉格120公里,人口5.5万人。1349年,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在狩猎时发现温泉并建立温泉城。16世纪该城成为温泉疗养地,现已发展为世界著名的温泉疗养中心和旅游胜地。
城内有矿泉数十处,其中被开发利用的十二眼泉水,水温41.2度至72度,含多种化学元素,可供饮用、沐浴和医疗。泉水对消化道疾病有较好疗效。世界许多名人曾来此疗养游览,如:马克思、彼得大帝、贝多芬、果戈里等。自1959年开始在该市举行国际电影节。我国故事片《白毛女》、《钢铁战士》、《良家妇女》和《芙蓉镇》等均在电影节上获奖。
卡洛维发利同时还是一座工业城,生产陶瓷、玻璃及食品。贝赫尔开胃酒由矿泉水加多种草药酿制而成,与十二眼泉水一样具有药物作用,因此被誉为“第十三泉”。此外,当地特产卡洛维发利薄饼,按传统工艺制成,已具有近500年历史。
磨塞尔(MOSER)水晶玻璃
磨塞尔(MOSER)水晶玻璃厂创建于1857年。当时,该厂生产制造的手工磨刻水晶玻璃器皿,主要是献给皇室、官府以及出售给各国高档玻璃制品的收藏家。该厂的水晶玻璃制品具有较高的技术和艺术水平,光彩夺目,造型典雅。该厂生产的水晶玻璃杯,享有盛誉,有“杯之王”的美称。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该厂为皇室、政府、驻外使团等定制酒具。许多世界名人(如英国的爱德华七世、亚历山大王后、伊丽莎白二世等)都喜爱磨塞尔厂的豪华酒具,纽约联合国总部也使用在该厂订做的水晶玻璃杯。
“十三泉酒”
创建于19世纪初。1807年当地的一位药剂师约瑟夫·贝赫尔发明并开始销售根据自己独特配方酿造的开胃酒。1841年其子小贝赫尔接管工厂后注册“贝赫洛夫卡酒”商标,并大量生产该酒。二战前,该酒曾畅销欧洲,被捷克人民称之为卡罗维伐利的“第十三泉”。该酒由多种草药并配合卡罗维伐利的特有泉水酿造而成,不含任何化学物质,对治疗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有很好的疗效。酒的配方一直保密,目前全世界只有两个人知道。该厂现有职工300人,1997年部分实行了私有化,但目前国家仍控制着部分股份。
【更多捷克的衣食住行信息请点击留学群相关链接】
捷克的风俗习惯 |
捷克医疗系统介绍 |
捷克景点介绍 |
捷克物价水平简述 |
捷克的交通运输系统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