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将教学原理转化为具体教学材料和活动计划的重要过程。好的教学设计包含明确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估方式。以下是一些气势恢宏的班级口号,供大家参考与激励。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年轻健儿显身手,时代骄子竞风流。
2、不夺桂冠誓不回,那怕销得人憔悴。
3、文学来自勤奋,高分源自拼搏。
4、含泪播种,含笑收获。
5、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
6、龙吟八洲行壮志,凤舞九天挥鸿图。
7、十年寒窗寂寞伴,一朝成名幸福随。
8、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
9、勤奋求学,熬墨蓄势。
10、北大清华少年心,花香鸟语春天事。
11、锲而不舍,存义精思。
12、舞动激情,放飞梦想,团结拼搏,树我雄风。
13、十班,十班,锐不可当,超越自我,再创辉煌。
14、强身健体,立志成材。
15、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16、教师小结:请指出句子的含义: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b、“夫” c、“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17、整体归纳: 本文主要是谈战争中的问题么?如果不是,那是什么?
18、学生质疑、解答,学生边读边翻译,教师点拨 重点词语:
19、理思路 ①教师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0、学生初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雄辩之势。 三、品读赏雄辩
21、过渡: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混战激烈,他们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热衷于战争,有的是为了生存,有的是为了一统天下,实现霸业。因为战争连绵,老百姓生活痛苦不堪,“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种社会现实,孟子奔走呼告,希望各国君主能推行仁政,反对不义战争。请看第一章标题中“得道”是什么意思?推行仁政。
22、重点: ⑴顺畅朗读背诵。
23、难点: 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
24、正音,齐读一遍,要求通顺 (多媒体打出。)
25、释疑,点拨(多媒体出示相关攻城图片) 古代城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都说明城之小。
26、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 (首句。)
27、找出文中论点和文中结论的句子。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8、从“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探求孟子的思想。 标题中的`“道”有其特定的含义,即讲仁义,施“仁政”,所以这个标题的意思是说:凡讲仁义、施“仁政”的,就会得到广泛的支持与拥护;反之,就孤立,就会只得到极少数人的支持与拥护。孟子生活在各诸侯国互相攻伐、社会骚乱的战国时代,因此,他提出施“仁政”、行“王道”的主张,反对武力兼并。
29、释题。(尝试让学生释题) 二、朗读课文
30、听课文录音:(学生注意节奏、字音) 教师强调某些句子的节奏:
31、作者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绘的? 明确:山上: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远眺)
32、"忆"的是何内容?具体表现在哪些句子中?由哪个字统领?表现了何思想感情? 明确:忆的是往昔"峥嵘岁月";具体表现在中间七句,由"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