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小学平均数教案人教版栏目,提供与小学平均数教案人教版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小学平均数教案人教版(二十八篇)

小学平均数教案人教版

  作为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备课与课堂教学的重要桥梁。撰写教案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过程、选用适当的教具与材料、关注学生的参与和反馈,以及评估与反思教学效果。以下是人教版小学平均数教案的整理,供参考。

● 小学平均数教案人教版 ●

  教学目标

  1.在操作、观察、比较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抽屉原理,并运用抽屉原理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并对抽屉原理的问题模式化

  学生笔记(教师点拨) 学 案 内 容

  一、知识回顾:(2分钟)

  二、学生自学:(15分钟)

  (1)自学例1

  把4枝铅笔放进3个文具盒中,可以怎么放?有几种情况?

  (1) 学生思考各种放法。

  (2) 第一种放法: 第二种放法:

  第三种放法: 第四种放法:

  教学过程:

  5÷2=2……1 (至少放3本)

  7÷2=3……1 (至少放4本)

  9÷2=4……1 (至少放5本)

  1、提出问题。

  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文具盒里至少放进( )铅笔。为什么?

  如果每个文具盒只放( )铅笔,最多放( )枝,剩下(  )枝还要放进其中的一个文具盒,所以至少有(   )铅笔放进同一个文具盒。

  (1) 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

  二自学例2

  1、把5本书放进2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几体书?

  2、摆一摆,有几种放法。

  不难得出,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 )本书。

  3、说一说你的思维过程。

  如果每个抽屉放( )本书,共放了( )本书。剩下的1本还要放进其中一个抽屉,所以至少有1个抽屉放进3本书。

  如果一共有7本书会怎样呢?9本呢?

  4. 你能用算式表示以上过程吗?你有什么发现?

  总结:先平均分配,再把余数进行分配,得出的就是一个抽屉至少放进的本数。

  三、小组合作交流(8分钟)

  四、教师评价释疑。(10分钟)

  五、当堂检测(5分钟)

  1. 做一做。

  (1)7只鸽子飞回5个鸽舍,至少有2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为什么?

  (2) 说出想法。

  如果每个鸽舍只飞进( )鸽子,最多飞回( )鸽子,剩下(  )鸽子还要飞进其中的一个鸽舍或分别飞进其中的两个鸽舍。所以至少有2只鸽子飞进同一个鸽舍。

  2. 做一做

  8只鸽子飞回3个鸽舍,至少有3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为什么?

  想:每个鸽舍飞进( )鸽子,共飞进( )鸽子。剩下( )鸽子还要飞进其中的1个或2个鸽舍,所以,至少有( )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

● 小学平均数教案人教版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鸽巢原理,学会简单的鸽巢原理分析方法,运用鸽巢原理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或解释相关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说理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鸽巢原理的形成...

与小学平均数教案人教版相关的小学教案

小学平均数教案人教版(热门17篇)

小学平均数教案人教版

小学平均数教案人教版

小学平均数教案人教版 篇1

  一、 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小明利用五一假期,查找了一些有关小动物寿命的数据,并制作成了下面这张统计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出示动物寿命统计表:

  小猫老鼠大象乌龟

  寿命/年6251152   提问:看了这张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乌龟的寿命最长,老鼠的寿命最短。)

  谈话:借助统计,我们常常能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和规律。今天我们继续研究统计。(板书:统计)

  【说明:利用动物寿命统计表这一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复习相关旧知,导入新课,自然贴切,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 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 呈现套圈情境。

  多媒体演示“套圈比赛”的场景。

  谈话:三年级第一小组的男、女生在进行套圈比赛,每人套15个圈,这两张统计图分别表示男生和女生套中的个数。

  2. 引入平均数。

  出示男、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

  ①提问:从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结合学生的想法,相机进行引导。

  想法一:男生有4人,女生有5人。(为比较总数预设)

  想法二:男生每人套中的个数,谁来介绍女生没人套中的个数。

  ②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你有什么方法?

  和你的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

  想法一:女生套得准一些,因为套中的最多的是吴燕。

  追问:那套中的个数最少是男生还是女生,所以套中最多的是女生,套中最少的也是女生。用一个人的成绩代表整个队的成绩,这样合适吗?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想法二:先要求出每个队一共套中了多少个,再比较哪一队套得多(比总数)。

  ③追问:这种想法的可取之处是已经注意到从整体的方面去比较,但是他们两队人数不相等,这样比公平吗?因为参与套圈的人数不相等,比较总数,是不公平的。

  可以怎么办呢?

  想法三:分别求出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哪个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多,哪个队就套得准。(比平均数)。

  追问:这样比公平吗?(公平)我们就用这种方法试一试。

  【说明:富有启发性的“追问”,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用原有认知结构中数据处理的方式,如比最多、比总数等解决这一问题并不合适,从而引出平均数,并在这一过程中初步感受平均数能表示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4. 理解平均数。

  ④操作:你知道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吗?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统计图,先在小组里讨论怎样找出每个队的平均成绩,再试一试。看哪些小组想的办法又多又好。

  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方法:一是移多补少;二是先求和再求平均数。

  ⑤引入:男生中谁套中得最多?谁套中得最少?根据这个信息,你有什么好方法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

与小学平均数教案人教版相关的小学教案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