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学生时代,每个人都曾参加过主题班会。主题班会是一种围绕特定主题、以有组织的方式开展,旨在促进班级成员自我教育的集体活动。那么,主题班会通常包含哪些内容呢?以下是我们整理的介绍信结尾常用语(通用两篇),欢迎大家查阅与收藏。
⬘ 介绍信结尾使用惯用语 ⬘
一、主题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应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它是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形式传承下来的。对个人而言,礼仪体现了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和交际能力;对社会而言,礼仪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结合本班和学校实际情况,本次主题班会旨在增强学生的文明意识,倡导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二、背景分析
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文明现象仍时有发生,如乱扔垃圾、大声喧哗、随意攀爬等。一些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也常被媒体报道,影响国家形象。提高公民素质应从学生抓起。春游等活动是开展文明教育的良好契机,可寓教于乐,将公共场所作为德育实践基地。
1. 往返途中注意交通文明:走人行道和斑马线,不乱穿马路。
2. 游玩过程中注意卫生文明:不随意丢弃垃圾,废弃物放入自备塑料袋中,离开时清理好休息场地。
3. 注意语言文明:不说脏话,不大声喧哗;礼貌回答他人询问。
4. 注意行为文明:不追逐打闹,不损坏公共财物,做到文明游玩、安全第一。
5. 组建文明小分队,包括护绿队、洁净队、导游队、劝导队,各司其职,在活动中传播文明,为建设文明城市贡献力量。通过实践,学生不仅能增长知识、提升能力,还能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收获颇丰。
三、设计理念
通过文明礼仪活动,让学生在愉悦身心的同时,培养良好习惯和公共道德意识,使文明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倡议:
- 热爱校园,讲文明话,做文明人;
- 爱护公共设施,不损坏公物;
- 遵守公共规则,维护校园秩序;
- 多用文明用语;
- 统一穿着校服;
- 不佩戴耳环、项链等饰物;
- 不烫发、不染发;
- 举止文明,言行得体。
四、教育目标
1.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争做文明学生;
2. 自觉用中学生行为规范约束自身行为;
3. 引导学生通过文明礼仪学习,走好人生之路,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