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在中国文化中是六个神秘符号之一,至今仍流传着许多民间故事。范文870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昆仑山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定州开元寺塔的神话传说
“被明月兮佩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两千年前的屈原做梦都想着脚踏祥云游览昆仑。两千年多年后的一个清晨,我们坐在北京吉普车上,带着满脑海昆仑山远古的神话,踏上了寻访神奇昆仑玉的旅程。
发脉于帕米尔高原的昆仑山,横贯亚洲中部,势如巨蟒,被誉为“亚洲脊柱”。昆仑山由新疆、西藏入青海、四川,在新疆、青海境内有3000多公里长,平均海拔5600米左右。
昆为高的意思,仑则有屈曲盘结的状貌。昆仑是所有名山大川中最为神秘的地方,在古人的超凡想象里它是大地上一个巨大的隆起体块。古书中或称昆仑为墟、或称为丘,它是“万山之宗”、“龙脉之祖”,这样神奇的地方自然就会有诸神居住。最早的传说是人面虎身、长着尾巴的神守护在那里,以后就变成了美丽的女子——西王母。相传她是昆仑山的仙主。在众多古书中记载的“瑶池”,便是昆仑河源头的黑海,这里海拔4300米,气象万千,为道教昆仑宗派的发源地。
作为中国第一神山,千百年来昆仑山留下了无数美丽的传说和难解之迷。
共工氏驾龙凌空,猛地撞向昆仑山(不周山)。一声震天巨响,昆仑山拦腰折断,山体轰然崩塌。天地发生巨变,山川移动,河川变流,大地向东南塌陷。天空向西北倾倒,日月星辰都改变了位置……
上古的神话也许应验了亿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
从大约4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以片麻岩、板岩和片麻状花岗岩组成太古代地层到使亚洲发生褶皱、变质、断裂的喜马拉雅运动形成的新生代地层,地球内部经历了多代地壳变化,产生了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石类。据当代科学考察,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地质板块活动之剧烈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昆仑山与喜马拉雅山交汇处也是两大地质板块交汇点。不断的运动和撞击,在板块间巨大的挤压力量和地底岩浆的共同作用下,一种神奇的矿物结构形成了,那就是神奇美妙、独一无二的昆仑玉石。
■ 定州开元寺塔的神话传说
小时候,常听大人们说:定州塔下有一口井,井里有一条黑鱼精。每说到此处,大人们就不往下说了,我们便追着问:如果塔没有了会怎么样?大人们还是不愿意说,因为他们觉得,一个讲了几辈子的故事,说了一遍又一遍还有什么意思。可我们不同啊,我们可是第一次听说,非缠着大人们讲下去不可。大人们无奈,只好讲给我们听:便说那塔下面的井,可不是一般的井,那井连着东海,是个海眼。如果没有那塔镇着,那黑鱼精就会搅动井水,井水冒出来,定州就会一片汪洋,并且塔有多高,水就会有多深。每听到这里,我们就会不寒而栗,心想:黑鱼精怎么那么厉害?水那么深,定州人躲哪儿去?所以,定州塔可是宝塔,是定州人的福星。福星,就是古人崇拜的木星,所以才有后来的砍尽嘉山木,修起定州塔之说。每年正月十五的晚上,定州塔就像一个巨人,头戴官帽,手持玉如意,有时是手捧小孩儿,有时手拿元宝或春联,高高地站在定州城中,但只有三岁以下的小孩才能看到。讲到这里的时候,大人们就会滔滔不绝地讲下去。
原来,那塔下的井与地下暗河相通,地下暗河一直通到东海龙王的后花园,所以人们才把那井叫海眼。那黑鱼精,也不是一般的黑鱼,他可是一个上古神仙,是水神共公的家将。据中国上古奇书《列子》记载: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之后,宇宙间发生了一场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的大战。
远古时代,世上一片荒凉,人们过看饮毛茹血的生活。这时昆仑山上有一座光明宫,光明宫里住着一位火神,名叫祝融。祝融很慈祥,很,有同情心,就传下火种,教给人们用火的方法。人们从光明宫取来火种,把捕获的野兽放在火上烤熟了吃,这样既好吃,又不生病,所以,人们都很崇拜火神祝融。这样,便触怒了水神共工。共工住在东海里,他性情暴躁,实力强大。共工认为世人可恶,水与火都是人们生活离不开的东西,为什么只敬火神,不敬我水神呢?他一气之下便决定和祝融一决高下。出发前,他叫来家将黑鱼精,做了一番交待,便带领着水族向祝融的光明宫杀去。结果共工大败,他又羞又恼,一头撞向不周山。不周山一倒,顿时天河倾斜,洪水泛滥,这才有了后来的女娲补天之说。
这一日,共工的家将黑鱼精,听说共工战败便惶惶不可终日,他害怕祝融再次打到东海水宫。这时,守护宫门的小将来报:禀黑将军,东海龙王有请。黑鱼精心神不宁,觉得守在水宫也是坐卧不安,不如前去与东海龙王敖广小酎几杯,也好排遣心中的不悦。
黑鱼精想罢,吩咐到:坐骑!那小将化作一龟,黑鱼精跨上去,须臾间便到了东海龙宫。黑鱼精从龟背上下来,刚走两步,东海龙王便从宫中迎了出来。待二人走近时,龙王跪地,口称:小神敖广拜见黑将军!黑鱼精也不搀扶,只说到:敖广无须多礼,起来吧!原来,黑鱼的神职比他高,辈分也比他高。神话中,共工是伏羲、女娲时期的水神。龙王是大禹治水后,经女娲娘娘册封才任职东海水晶宫的。所以敖广见了黑鱼精又是下拜,又是称“小神”。礼毕,东海龙王引着黑鱼精来到水晶宫。二人分主次坐下后,东海龙王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将军应尽早些释怀才好。黑鱼精说:我水族强大,为何惨败?东海龙王苦笑着说:将军,咱先不谈这些,喝酒,喝酒!说罢,一群宫女手托器具,把酒菜呈上来。这酒是水晶宫的琼浆玉液,那菜尽是人间绝无的海味珍馐。酒菜齐备,二人边饮边唠。说话间,东海龙王不时轻叹。黑鱼问他:敖广有何不快?龙王长叹一声说:不瞒将军,这次征讨祝融,我派出十万水族助战,不料一兵一卒未回,全部战死。这样一来,我东海龙宫就缺了兵器,无战事尚可,一旦有战事,便无以应敌。黑鱼说:原来如此,你尽不可忧虑,兵器一事包在我身上。龙王大喜,又忙向黑鱼敬酒,以示谢意。
酒罢,龙王便引黑鱼到后花园游玩。后花园有赏不完的美景,若不是有龙王引着,只能是移步换景,看不出景致的妙处。最后,他们来到了涌泉池,池中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涌泉。黑鱼问:这是海底,怎么还有涌泉?龙王说:将军有所不知,这涌泉都通陆地的地下暗河。当年禹王治水时,不仅让地上河都流入东海,同时也疏通了地下暗河,让地下暗河也都通了东海。这涌泉个个都是通陆地的海眼。龙王指着一个涌泉说:这个通花果山水帘洞,又指着一处说,这个通中原定州。(那是公元前22世纪前,定州归九州之一的冀州管辖,还不叫定州,为讲故事方便,且称“定州”)。黑鱼说:水帘洞就是一个山洞,定州是中原,我倒想去看看。龙王说:将军说得是,你去去便回,晚宴我备下,等将军回来。说罢,黑鱼精纵身越入通往定州的海眼中。其实,大禹治水时,通海底的地下河,他都做了封印,防得就是水族通过地下海眼到陆地作怪,封印后,只能进去,却不能回来。这个秘密,龙王不晓,黑鱼精就更不知道了。
黑鱼精进入海眼,顺着暗河边上的界碑,须臾间便到了定州。他找到一口井,想从井中出来。他纵了几次身,却出不了水面。他觉得蹊跷,便在水下细细察看,这时,他看到了禹王的封印。面对封印,他发狂了,疯了一般在水中上下跳跃翻滚。他这一番折腾,井喷了。不到一个时辰,定州便是一片汪洋,百姓死伤无数。土地神怕守土失责,急忙上天庭奏报玉帝。玉帝急召东海龙王陈述事由。龙王不敢隐瞒,便以实情相报。玉帝听罢,便命土地神协助龙王到定州拯救百姓,并处置黑鱼精以绝后患。
接玉帝旨意后,土地神与东海龙王便来到定州。他们找到一口井,使井与暗河相通,滔滔洪水便进入暗河,通过海眼注入了东海。那黑鱼精还在那口井中,他出不来,也回不去。正欲在发狂时,一座土山向他压来。他急欲挣脱,土山下有东海龙王和土地神的双道封印,压得他动弹不得。如今,那座土山还在。你到定州时,如果走市中心,你一定会发现市中心十字口高高隆起,它比四周都高很多。你如果骑自行车,你会觉得到十字路口很费力。很多人骑不上去,只好下车,推着自行车上往上走。如果你身处十字路口,骑车往东或往西,一溜车就是几百米,别说用力,不刹着车你都会失控。
神仙一天,人间一年,时间一晃就过了三千年。镇压黑鱼精的土山还在,但东海龙王和土地神的两道封印,法力却在日益消耗。这对黑鱼精来说都不是秘密,他等待的也是这一天。所以从土山压顶的那一天起,他便一刻不闲的修炼自身的五行之术。这三千多年的修炼,封印的消耗,他觉得足可以脱身了。于是他试着动了一下身体,却纹丝未动。他继续修炼,一点儿都不气馁。但他发现,每修炼一天,身体就动一动。越动空间越大,他暗自欢喜,知道这是修炼所为。就这样,他不停地修炼,身体也在不停地移动。
三个月后,黑鱼精的身体便移到了另一口井中。他想进入地下暗河,但有禹王的封印,他还是不能得逞。他又怒了,并且怒不可遏。于是决定搅动井水,让定州变成一片汪洋,然后从地面上顺流回东海去。
这口井就在土山的东南方,与土山相距也不过三百米。但时间却到了宋朝宋仁宗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
那口井的上方正是佛教圣地“定州开元寺”。听到井里水声大作,寺内主持知道是黑鱼精从龙王的封印中脱身了。若不施法降之,定州必遭祸害。主持点燃信香,跪在观世音菩萨面前祷告。一柱香还未燃到一半,那井水已涌进大殿。寺里的僧人一时间乱作一团。因大殿地势凸兀,众僧便纷纷来此躲避。那井口的水越湧越高,寺院里矮一些的房子已经被水淹没了。大殿地势虽高,但那水也已经到塑像的脖颈了。这时,轰隆隆一声巨响,一座高耸入云的八角形巨塔落在院中。塔落水去,寺院中的水都往塔基处流去。那井在哪儿呢?人们正疑惑,就听到从空中传来:孽障!你三千年前犯了天条,害死了无数人,既不知悔改,那就用这塔压住你。你可记住,这塔是舍利宝塔,你再怎么修炼,也达不到宝塔的法力。我另有封印,这是佛家至上的法器,就让它封住井口吧。这时人们才看到是观世音菩萨在祥云之上。观世音菩萨说罢,一弹手指,一方黄绢从祥云处飘向塔中。观世音菩萨转身隐去。众僧口颂禅语,伏地跪送。
送走了观世音菩萨,众僧忙从券门进入塔内,都想看个究竟。就在塔基中心处,大家看到井口已被石板盖住。石板上有观世音菩萨的封印,封印上还有梵文字样。再听声音,石板下没有了任何动静。
后来,由于地震,那塔的东北角坍塌了。在缺角的一百多年时间里,那黑鱼精也没敢动过。人们都知道,黑鱼精不是不想动,而是那宝塔的法力太大了。
■ 定州开元寺塔的神话传说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元代汝南王张柔由满城移驻顺天军(金代保州为顺天军节度使驻地),重新修筑城垣,引水入城,疏浚河道,修建莲池。因池内荷花茂盛,故名“莲花池”。
公元1284年被地震震毁,仅存深池清水,繁茂荷花。明朝后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修扩建。知府查志隆把莲池作为一面“水鉴”,并令增建一门,上悬“水鉴公署”四字横匾,以激人励己:秉政应鉴之碧水苍天。从此,莲池成了达官贵人云集的场所,“水鉴公署”也成了莲池的别称。
雍正十一年(1733年),直隶总督李卫奉旨在莲池开办书院,一时间人才济济,扬名中外。莲池又辟为皇帝的行宫,乾隆、嘉庆、慈禧等帝后出巡,途经保定均在此驻跸。乾隆帝曾多次来这里并赋诗赞美莲池。
19__年,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亲书了“古莲花池”横匾,该名沿用至今。莲池园林以池为主体,临漪亭为中心,主要建筑有水东楼、藏书阁、藻咏厅、君子长生馆、响琴榭、高芬轩、寒绿轩及临漪、濯锦、洒然、不如、六幢、观澜等亭,宛虹桥、曲桥和元建白石桥等,构成"湖中有景,景中含诗"的优美画卷,使人领略到古典园林之美。
■ 定州开元寺塔的神话传说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满城汉墓,我是你们的导游__。
因出土“金缕玉衣”而闻名于世的满城汉墓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wan)之墓,位于保定市西北20公里、满城县县城西南1.5公里陵山主峰东坡。陵山是一座孤立的小山,海拔235.8米,西北部是太行山,东南部是平原。满城物华天宝,历史悠久,既有秦汉神韵,又有唐宋遗风,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8年5月,解放军某部在陵山上施工,意外地发现了这座汉墓的通道,经周恩来总理批示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及河北省文物工作队发掘。著名考古学家郭沫若专程莅临考证,确定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墓穴。尔后,于刘胜墓北侧发出其妻窦绾之墓。
据《史记》、《汉书》记载,刘胜是汉景帝刘启之子,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立为中山靖王,在位四十二年,死于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是中山国代王。故此幕又称“中山靖王墓”。窦绾死年稍晚于刘胜。刘胜夫妇墓系凿山为陵的大型崖墓,两墓南北并列,刘胜墓在南,窦绾墓在北,属夫妇并穴合葬,即所谓“同坟异藏”。陵墓相距120米,墓门向东,在墓门前的山坡上有一条宽6-14米的南北古道,此道应是营建墓穴和埋葬死者时人工修建的上山道路。
陵山是西汉中山国王的墓区,除刘胜夫妇外,还有18座陪葬墓,分布于陵山南坡,皆以长方巨石迭砌,上圆下方,每边长15米,高4-7米,下有墓穴洞室。据《史记》记载,刘胜有“子枝百二十余人”,这些陪葬墓应是刘胜的子孙及其家族的墓。陵山顶上遍布西汉砖瓦,当是“中山祠祀”建筑物的遗存。
满城汉墓坐落在陵山主峰东侧半山腰,陵山古称凤凰山,由三座相连的山峰组成,主峰居中高卧,两侧峰位于主峰东侧,对称于南北两端,呈"品"字形排列,宛如一把座西朝东的太师椅。西览如仙龟探海,南观似凤凰展翅,东视如巨蟹横卧,或许是"风水"的缘故,刘胜的第十三代玄孙--刘备,终以"三足鼎立"之势,做了蜀汉皇帝。
刘胜墓和窦绾墓都坐落在主峰的东坡。两墓南北并列,墓门向东,相距约120米。在墓口前的山坡上有一条宽6-14米的南北古道,此道应是营建墓穴和埋葬死者时人工修建的上山道路,陵山上除了刘胜夫妇墓外,暴露在外面的小墓还有18座。汉人有子孙亲属附葬旧茔的习俗,所以这些坟可能是刘胜的子孙及亲媵的附葬墓。
刘胜墓洞全长51.7米,宽处37.5米,处6.8米,容积约计2700立方米,全墓可分为墓道、甬道、南耳室、北耳室、中室和后室等六部分。从整个墓室的结构看,这座墓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工程艰巨,规模宏大。墓洞凿成后,又在不同的洞室分别修建木构瓦房或石板房,形成一座豪华的地下营殿,随葬品的数量很多,甬道和南耳室是车马房,放置实用的车和驾车的马,还有狗和鹿。北耳室主要放置陶器,象征贮存食物、饮料的仓库和磨房。中室是一个宽大的厅堂,中置大量的铜、陶、铁、金、银、玉石、漆器以及帷帐、俑、五铢钱等。后室是内室,除放置棺椁外,还有铜、铁、玉石、漆器以及俑和钱币等。
墓室由开凿岩石而成。刘胜墓(又称靖王墓)全长51.7米,宽处37.5米,处6.8米,容积2700立方米。墓室的结构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墓室顶部呈拱形,室壁呈弧形,没有直壁和直角交叉的形式,这种结构确保汉墓至今保存完好,墓室布局完全模仿地上的宫殿建筑,由墓道、通道、南耳室(车马房)、北耳室(库房)、中室(宴宾、饮酒、做乐的前堂)、后室(放置棺椁及浴室)6个部分组成。
从出土情况观察,刘胜墓的甬道、南耳室、北耳室和中室,以及窦绾墓的中室,原来在岩洞内还建有瓦顶的木结构房屋,后因木料朽腐而倒塌。两墓的后室,都是在岩洞中用石板建成的石屋、主室和侧室三部分。主室象征内寝,内置汉白玉石铺成的棺床,上置棺椁。主室南侧的小侧室象征盥洗室。墓内有完整的排水系统。窦绾墓和刘胜墓大体相同,全长49.7米,宽处65米,处7.9米,容积3000立方米。刘胜墓墓道口以土坯封门,窦绾墓以砖封门。在砖墙、土坯墙之间又浇灌熔化的铁水,铸成一道铁墙,封闭得十分牢固。
两墓出土金、银、铜、铁、玉石、陶、漆等器物,丝织品、银鸟篆壶和医用金针等文物10633件,其中有较高文物价值的4000余件,尤以金缕玉衣、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为珍贵。
金缕玉衣墓主人的两套完整的金缕玉衣,是国内首次重大发现。衣用玉片制成,玉片间以金丝编缀。金缕玉衣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的葬服。按封建等级不同,玉衣有金、银、铜镂的分别,用金缕的等级。据《后汉书·礼仪志》载,皇帝“玉衣”用金缕;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用银缕;大贵人、长公主死用铜缕。刘胜的玉衣长1.88米,用玉片2498块,金丝约1100克,分头面、长衣、裤、手套和鞋5部分。窦绾的玉衣长1.72米,用玉片2160块,金丝约700克,结构相同。
长信宫灯墓中出土的长信宫灯是一件罕见的古代艺术珍品。高48厘米,通体镀金。灯的设计精巧,宫女造型生动,灯身为一跪座执灯的宫女,左手执灯盘,右臂袖口下垂成灯罩,灯盘短柄手转动,盘上有灯罩可以开合,可根据需要调节亮度及照射方向。灯光的烟可通过宫女的右臂进入体内,附着于体腔而保持室内洁净。灯的各部分既是一个完美的整体,又可拆卸各部便于清洗,灯上刻铭文65字。
错金博山炉墓中出土的错金博山炉是一种熏炉,高26厘米,通体用金丝错出精致的纹饰。把香料放入点燃,得烟通过炉盖的许多小孔,袅袅上升,弥漫房中,炉盖高而尖,铸成山峦重迭之形,以象征海中博山,故称博山炉。工艺之精湛,举世罕见。
满城汉墓出土文物数量多,品级高,文物科技价值和工艺价值高。满城汉墓的发掘(包括陵山主峰南坡18座小型陪葬墓,待发掘),为研究西汉暑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件科学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1982年7月,满城汉墓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好,游客朋友们,满城汉墓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
■ 定州开元寺塔的神话传说
保定古莲池始建于12__年(金正大四年),原名“雪香园”,由于园内池塘中荷花茂盛,所以称为古莲花池。古莲池占地24000平方米,是中国十大历史名园之一,__年被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莲花池的始建者是蒙古军事将领张柔,元代仍为私人苑囿,明代成为知府衙署,清代被辟为皇帝行宫后,经过进一步扩建,建成了占地100亩的莲池十二景,博得了“城市蓬莱”的美誉。雍正年间直隶总督李卫又在院内创办了书院。19__年改为校士馆,19__年改为小学堂。1936年宋哲元主持河北省政务,恢复了莲池书院,聘请高步瀛任教,第二年因卢沟桥事变,莲池书院从此走完了辉煌的历史。
古莲花池现存建筑大部分是清代建筑,由于融合了中国江南和北方不同的造园艺术,形成北方园林的三湘七泽之趣,成为中国古代园林的典范,现存的主要建筑濯锦亭、水心亭、水东楼、藻咏亭、君子长生馆、响琴、洒然亭、高芬轩环池而建,直隶图书馆、观澜亭、不如亭分散园中。池塘占据了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每到夏季,东塘芙蓉如面,粉红娇丽;西塘荷花如雪,淡雅清新。古莲花池跻身中国十大历史名园,不仅因为它7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巧夺天工的建筑艺术,更重要的是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 定州开元寺塔的神话传说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古莲花池,地处河北保定市莲池区,是保定八景之一,称“涟漪夏艳”。古莲花池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十大名园之一。古莲池不仅以“林泉幽邃,云物苍然”闻名,更因与莲池书院同处一址而声名远播。总面积为2.4万平方米,其中池水面积7900平方米。池水以中心岛为界分为南北两塘,蜿蜒曲折的东西二渠将两塘沟通一体。南塘呈半月形,外围峭壁环峙,松柏滴翠。北塘呈不规则矩形,四周玉石堆岸,杨柳垂丝。水心亭居其中。莲池自古就环水置景,以水为胜,因荷得名。园中诸景建制小巧玲珑,优雅别致,拙中见巧,朴中有奇,汇集了中国南北古建筑园林风格的精华。莲池实为中国北方古代园林明珠,前人曾用“几疑城市有蓬莱”形容她,有"城市蓬莱"、"小西湖"的美誉。
古莲池初名雪香园,为元代汝南王张柔建造,建成于公元1234年。公元1284年被地震震毁,仅存深池清水,繁茂荷花,明代以后的志书,就把它随俗称为“莲花池”。到了清代,兴建了莲池书院,一时间人才济济,扬名中外。莲池又辟为皇帝的行宫,皇帝多次出游驻跸。古莲池几经修建,达到了极盛。园内琼楼玉阁,典籍文物,珠玑珍玩,以及奇花异卉,仙禽灵兽,画舫楼船,芙蕖香荷,尽托于山山水水之间,交织成画,交织成诗。山、水、楼、台、亭、堂、庑、榭参差错落,组成了著名的莲池十二景,博得了“城市蓬莱”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