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精心推荐
加工合同 | 委托书 | 赠与合同 | 居间合同 | 供货合同 | 运输合同 | 聘用合同 | 招标书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中,试题都是重要的评估工具,能够有效检验参与者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掌握情况。本文整理了一些与赠与合同和遗赠协议相关的案例,供大家学习参考,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选择题:1~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所选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
1. 平等原则是指( )。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男女平等
C. 民事法律关系中当事人地位平等
D. 民事活动的结果应当平等
2. 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 )。
A. 平等
B. 对等
C. 公平
D. 一致
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构成要素的是( )。
A. 主体
B. 客体
C. 内容
D. 形式
4. 支配权与请求权的划分依据是( )。
A. 权利人的不同
B. 权利客体分别是物和行为
C. 法律的具体规定
D. 权利的作用不同
5. 以他物权设立目的的不同为标准,可将他物权分为( )。
A. 动产物权和不动产物权
B. 主物权与从物权
C. 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
D. 自物权与他物权
6. 下列选项中,表述错误的是( )。
A. 物权具有排他性
B. 物权的排他性不排除一物之上同时存在所有权和他物权
C. 物权的排他性不排除一物之上同时存在多个互不影响的他物权
D. 物权的排他性不允许一物之上同时存在所有权和他物权
7. 下列关于动产与不动产法律地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动产和不动产的流通性质与范围有所不同
B. 动产和不动产物权变动的法定要件不同
C. 动产和不动产是主物与从物的关系
D. 动产和不动产在纠纷管辖方面存在差异
8. 在让与动产物权时,若让与人仍继续占有该动产,可与受让人订立契约,使受让人取得间接占有以代替实际交付,同时受让人即取得物权。这种交付方式称为( )。
A. 现实交付
B. 简易交付
C. 占有改定
D. 指示交付
9. 根据民法中物的分类标准,下列不属于主物与从物关系的是( )。
A. 拖拉机和拖犁
B. 上衣和裤子
C. 电视机和遥控器
D. 自行车和车筐
10. 甲借用乙的家具一套,后经协商乙同意将家具卖给甲。双方终止借用合同并签订买卖合同,但未约定交付时间。该家具所有权转移于甲的时间应为( )。
A. 借用合同生效的时间
B. 买卖合同生效的时间
C. 甲从乙处搬走家具的时间
D. 借用合同终止的时间
11. 下列不属于我国法律所规定的担保方式的是( )。
A. 保证
B. 质押
C. 典卖
D. 留置
12. 在下列情形中,债务人可以采用提存方式履行合同的是( )。
A. 债权人拒绝接受债务人履行
B. 债权人死亡
C. 债权人为两人以上
D. 债务人履行会增加负担
13. 定金的数额可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 )。
A. 20%
B. 15%
C. 30%
D. 50%
14. 下列人中享有先诉抗辩权的是( )。
A. 一般保证人
B. 连带保证人
C. 担保物权人
D. 债权人
15. 保证担保的范围不包括( )。
A. 实现债权的费用
B. 违约金
C. 损害赔偿金
D. 定金
16.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不包括( )。
A. 一方取得利益
B. 造成他人损失
C. 受益与受损之间有因果关系
17. 下列关于要约生效的错误表述是( )。
A. 要约自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B. 要约自要约人发出时生效
C. 采用数据电文形式发出要约的,若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则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系统的时间为生效时间
D. 采用数据电文形式发出要约的,若收件人未指定特定系统,则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任一系统的首次时间为生效时间
18. 甲、乙订立赠与合同,甲将一处房产赠与乙并完成所有权转移登记。两个月后,乙与甲发生争执并将甲打伤致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之间的赠与合同已履行,不可撤销
B. 甲的继承人可以撤销对乙的赠与,要求乙返还财产
C. 甲的继承人无权请求返还受赠房屋
D. 甲的继承人应在赠与财产所有权转移后6个月内行使撤销权
19. 甲公司委托乙外贸公司代理出口其产品,乙公司以自己名义与国外买方订立出口合同,且未向买方披露代理关系。根据我国《合同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若买方不支付货款,乙公司应向委托人披露买方,甲公司可直接向买方行使合同权利
B. 若因甲公司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买方损失,乙公司应对外承担责任后向甲公司追偿
C. 若买方不支付货款,乙公司应向委托人披露买方,但甲公司不得直接向买方行使权利
D. 若因甲公司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买方损失,乙公司应向买方披露甲公司,甲公司即直接对买方承担责任
20. 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肖像权的是( )。
A. 为寻找失踪人而使用其肖像
B. 公安机关为通缉嫌疑人而使用其肖像
C. 为新闻报道目的而使用他人照片
D. 未经许可将他人的肖像张贴在照相馆前
21. 下列关于人身权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人身权损害不能用金钱赔偿
B. 人身权不得有偿转让
C. 人身权只能无偿转让
D. 人身权不具有直接的财产内容
22. 下列人身权中,不属于人格权的是( )。
A. 配偶权
B. 名誉权
C. 肖像权
D. 生命健康权
23. 下列不属于姻亲的是( )。
A. 配偶
B. 配偶的血亲
C. 血亲的配偶
D. 配偶的血亲的配偶
24. 依照我国《婚姻法》,下列属于结婚形式要件的是( )。
A. 符合一夫一妻制
B. 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C. 达到法定结婚年龄
D. 依法进行结婚登记
25. 依据我国法律,有权以存在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为由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利害关系人是( )。
A. 当事人
B. 基层组织
C. 当事人的近亲属
D. 计划生育管理机关
26. 依据我国《婚姻法》,下列属于可撤销婚姻的法定事由的是( )。
A. 重婚
B. 因欺诈而结婚
C. 因胁迫而结婚
D. 未到法定婚龄而结婚
27.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当几种继承方式发生冲突时,按效力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应为( )。
A. 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和遗赠,遗赠扶养协议
B. 遗嘱继承和遗赠,法定继承,遗赠扶养协议
C. 遗赠扶养协议,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和遗赠
D. 遗赠扶养协议,遗嘱继承和遗赠,法定继承
28. 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订立口头遗嘱。若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以书面或录音形式订立遗嘱,则所立的口头遗嘱( )。
A. 无效
B. 继续有效
C. 部分有效
D. 由遗嘱人自行决定是否有效
29. 若有多份未经公证的遗嘱且内容相互抵触,应以( )为准。
A. 自书遗嘱
B. 代书遗嘱
C. 录音遗嘱
D. 最后所立的遗嘱
30. 下列当事人之间,依法相互享有继承权的是( )。
A. 养子女与继子女
B. 继子女与婚生子女
C. 养子女与婚生子女
D. 非婚生子女与继子女
31. 甲先于其父死亡。甲父去世后,甲的女儿继承了甲应继承其父的遗产份额。该继承方式属于( )。
A. 转继承
B. 代位继承
C. 遗赠
D. 遗嘱继承
32. 因堆放物品倒塌造成他人损害,若当事人均无过错,应当( )。
A. 根据无过错责任原则处理
B. 由堆放物品的人承担责任
C. 根据公平原则酌情处理
D. 由受害人自己承担责任
33. 甲、乙、丙三人进山打猎,见草丛中有动静便同时开枪,导致采药人李某重伤,但无法确定是谁射中。李某的损害应由( )。
A. 甲、乙、丙共同承担
B. 甲、乙、丙与李某共同承担
C. 李某自己承担
D. 山林管理人承担
34. 甲、乙二人路过丙家门口时,甲提议赛跑,乙表示同意。刚开始跑便引得丙家的狼狗追赶,乙在慌乱中摔伤致左臂骨折。对乙的损害应负责任的是( )。
A. 甲
B. 丙
C. 甲、乙
D. 甲、乙和丙
35. 因运输者原因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或人身损害的,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的是( )。
A. 产品的销售者
B. 产品的运输者
C. 产品的运输者和销售者
D. 受害人自己
二、简答题:36~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6. 简述受胁迫实施的民事行为的构成要件。
37. 简述引起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
38. 简述身份权的概念与特征。
三、论述题:39小题,20分。
39. 论善意取得制度。
四、案例分析题:40~41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40. 某甲是一位养牛专业户,一日其一头奶牛患重病,医治数日未好转。某甲担心该病传染给其他牛造成重大损失,遂将该牛抛弃野外。某乙卖牛回家途中发现该病牛,将其拉回家中精心喂养并医治,最终该牛病愈并成为高产奶牛。某甲得知后要求某乙归还该牛,并愿支付喂养期间的合理费用。某乙表示无论如何不愿归还。问:
(1)某甲的要求是否合理?为什么?
(2)某乙的态度是否合法?为什么?
41. 甲、乙签订一批陶瓷制品的买卖合同,约定由甲负责代办托运。甲遂与丙物流运输公司签订运输合同,合同中注明乙为收货人。运输途中,因丙的驾驶员丁的重大过失发生三车追尾事故,导致货物严重受损,乙未能按约定时间收到货物。问:
(1)上述案件中存在几个合同关系?分别是什么合同?
(2)乙应向谁主张权利?为什么?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 C 2. B 3. D 4. D 5. C 6. D 7. C 8. C 9. B 10. B
11. C 12. A 13. A 14. A 15. D 16. D 17. B 18. B 19. A 20. D
21. D 22. A 23. A 24. D 25. C 26. C 27. D 28. A 29. D 30. C
31. B 32. C 33. A 34. B 35. A
二、简答题
36. 受胁迫实施的民事行为,是指一方因对方的威胁或强迫陷入恐惧而作出不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其构成要件包括:存在胁迫行为;胁迫人具有故意;所预告的危害属于不正当;受胁迫人因胁迫产生恐惧;受胁迫人因恐惧作出意思表示。
37. 引起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包括:不可抗力;法定代理人未确定或丧失行为能力;其他障碍,如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或遗产管理人尚未确定等。
38. 身份权是指基于特定身份关系所产生的权利。其特征包括:专属性,即与主体身份不可分离;具有一定义务性;通常无时效限制。
三、论述题
39. 善意取得是指无处分权人将动产或不动产的所有权或以他物权移转给他人,受让人出于善意依法取得该物权。其构成条件包括:标的物可为流通物;让与人无处分权;以合理价格转让;受让人善意;已完成物权变动的公示。法律效果包括受让人取得物权、原权利消灭,以及无处分人需向原权利人赔偿。
四、案例分析题
40. (1)不合理。因某甲主动抛弃该牛,所有权已消灭,不形成无因管理之债,无权要求返还。
(2)合法。某乙通过先占取得该牛所有权,有权拒绝返还。
41. (1)存在两个合同关系:甲与乙的买卖合同,甲与丙的运输合同。
(2)乙应向甲主张权利。因乙与甲存在合同关系,甲因第三人丙的原因导致违约,应向乙承担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