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高考网为大家提供“高考最牛钉子户”根源于自我认同走偏,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高考最牛钉子户”根源于自我认同走偏
在四川绵阳市的考点,一位49岁的“大龄”考生再次出现在考场上,他是大家熟悉的梁实,今年是他第20次参加高考。他曾向媒体表示,2016年将是他的终极一战,“再不成功,我就把一切都结束了”。因年年参加高考,梁实又被广大网友称为“中华第一考王”“高考最牛钉子户”。
每到高考时节,一些“高考钉子户”都会被媒体打捞出来。面对 “高考钉子户”,人们往往有着错综复杂的感受。一方面,“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每个人都有追逐梦想的权利;另一方面,执着、固执甚至偏执地不达目标誓不罢休,何尝不是一种“自寻烦恼”?这一点,在梁实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演绎。
梁实并非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1992年他曾经考上了南京林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只不过,在梁实眼中,通过普通高考考上的重点大学才是真正的大学。连续多年参加高考,考试成绩大都为300多分的他,显然与理想中的大学相距甚远。“语文一般,数学一般,理综一般,英语马马虎虎,反正肯定考不上”以及“明年再考,一定行”,每年如出一辙的回答,让媒体对“梁三百”的兴趣逐渐下降。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有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要。如果这些需求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满足,长期处于一种压抑状态,内心的紧张就会持续并发酵,导致心理失衡和行为失控。“最牛高考钉子户”一意孤行的背后,是社会认同的匮乏。他太需要自己的观众,太需要被“围观”;在别人看来不可理喻的事情,他却孤独地乐在其中。
做点小生意的梁实,为何对高考“爱得如此深沉”?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迷失,让梁实不愿意难以实现与自我的和解、与群体的交流、与社会的融入。作为小商人的梁实并不起眼,作为“最牛高考钉子户”的他却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可是,当聚光灯远离,梁实又该如何去经营自己的人生呢?
高考作为一种评价机制,并非适合所有人;那些高考成绩不太理想的人们,并不意味着是失败者和无能者。在别的考场,梁实们依然可以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作为小商人的梁实如果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经商,或许可以收获成功,赢得社会认同。
只有进行清醒的自我调整,学会与自我和解,人生的道路才会变得广阔。寻找自我、认识自我,是每一个成年人必须要面对的现实考题。透过“最牛高考钉子户”这面镜子,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些朴素的人生哲学——实现期望与能力的平衡,将高考当成生活的过程而不是生活的目的;即使考不上理想的大学,也依然可以通过别的渠道,实现人生突破和向上的社会流动。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