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节日习俗(篇1)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重阳节的节日习俗,希望有所帮助!
重阳节的来源:
关于重阳节的起源,有两种说法,第一种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等等活动。第二种说法是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到唐代则正式定为节日,后来慢慢发展演变成了如今的重阳节。
重阳节的禁忌:
九是数字之中最大的.数字,所以相传这一天也是大凶日。按照中国传统之中“逢凶化吉”的思维转换模式,有理由相信,节日喜庆的外表是为了完成奇月奇日由凶转吉,一系列的节日活动是为了镇压住凶气、战胜凶气而设立。所以在这个辟邪的日子里,不适合说节日快乐,而是说身体健康或者家人平安。
重阳节的节日习俗:
赏菊花。
菊花和重阳节有很深的关系,重阳又称之为菊花节,所以,在重阳这两,赏菊花成了首要的习俗之一。
登高。
这是我们在古诗词里就知道的,因此,重阳又称为登高节,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
插茱萸。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重阳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茱萸雅号“辟邪翁”,古人认为佩戴茱萸,可以辟邪去灾。
放纸鹞。
这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在国内有一些地方也有放纸鸢的习俗。
吃重阳糕。
重阳的饮食之风,除了饮茱萸、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当然这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喝菊花酒。
因为菊花被称为“长寿之花”,所以,在重阳节这天就产生了喝菊花酒的习俗。
重阳节的节日习俗(篇2)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终于让我盼来了。我们学校首次组织五、六年级的`同学到野外进行一次登高活动。
这一天大清早,我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上山去,大约走了半小时就到了目的地。吃过了早饭,我便和几位同学去观看风筝比赛。
风筝竞赛场的人可真多呀!把整个赛场围得严严实实,真是里三层外三层。突然一声哨响,风筝陆陆续续飞上天空,不一会儿,各式各样的风筝在蔚蓝的天空翱翔。有翩翩起舞的花蝴蝶,有忙忙碌碌的蜜蜂,有展翅高飞的苍鹰……最吸引人的那还要数栩栩如生的龙和蜈蚣了。那条龙抬起头来,尾巴高翘,摆出一副神气的样子。蜈蚣也不甘示弱,不一会儿,就超越那条龙啦!场上的人都为它喝彩。我刚揉了揉眼,可不知怎么的,那龙和蜈蚣纠缠在一起了,也许是龙害怕自己比不上蜈蚣吧,而作出两败俱伤的做法。
吃了午饭,就到我们学校的运动员大显身手的时候,登山活动开始了,只见运动员们在半山腰上摩拳擦掌,做好预备姿势。又是一声哨响,运动员争先恐后地向上攀登。你看,我班的小玲同学就要拿到红旗了,“哎呀”,真糟糕!她被石头绊倒了,摔得个四脚朝天,惹的大家哈哈大笑。她爬起来再跑,可是来不及了,红旗被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