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写作品名观后感时该找何种角度呢?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观后感是对作品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的领悟和表述,在撰写观后感时我们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具体感受,留学群精心设计的“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一定会让您感到非常满意,我相信这篇文章会让您信念更坚定!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 篇1
《辛德勒的名单》讲的不只是一个人的善举,一个民族的杯具,还有人的蜕变。
电影开头,辛德勒是一个精明冷静,善于交际的商人,他熟知人内心对钱财的渴望,于是用最低的价钱赚取最大的利润。当犹太区惨遭血洗,他想的只是自我能干的会计和廉价的劳动力,于是,他再次用钱将自我的工厂恢复。此时他的善在于明知史登在帮忙困难的人避难,却视而不见。
当纳粹对犹太人的恨只增不减,当他替那名牧师说情,当他被阿蒙连杀25人所震惊,他接济了可怜的老夫妇和聪明的孩子,他的善开始扩大。
之后,辛德勒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他明白火车中的人有多么渴,他明白犹太女孩的善良,他的善已经扩散到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最终,当所有犹太人被运往奥斯维辛时,他用自我的财产赎回了数千条生命,他更进一步意识到了战争的罪恶。他不允许自我的工厂生产任何可用的军用品,并花钱养活几千人。最终他的善感动了所有人,德国的士兵放弃了杀戮,犹太人放下了仇恨,辛德勒也得到了世界对他的认可,他从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蜕变为一个至善者。
我相信人性本恶,人总是在一生中慢慢变善的。近来许多未成年人犯下了许多令人胆寒的罪行,难道是社会的发展让人心越来越冷漠,人已经成为工作的机器,而不是一个有温度的灵魂了吗?亦或是现代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已经逐渐显露?
人刚出生时,本不明白什么是善,全凭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感,而教育在其中有很大的作用,无论父母教师都会对孩子的价值观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我们已经接近成人的此刻,仍会被一些人或事左右我们的善恶观。所以我们若想让世界重新变暖,让人心恢复善意,首先应从自我做起,从自我开始蜕变,无论他人是与非,只要遵从我们心中的善意,从而感染他人,这个世界必须会充满善意。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 篇2
其实,很早之前就听过《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电影,但是由于首先看过这部电影的简介与评论,二战纳粹的题材让我没有勇气**下去。直到这一次我才完成了整部电影。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事件,一个德国商人辛德勒倾家荡产拯救一千二百多犹太人的故事。
这部电影深刻地揭露了德国纳粹对犹太人肆意的恐怖主义罪行。它伤害了我和观众。当时,这部电影上映时震惊了全世界。
这部电影取自二战期间发生的真实事件。战争是残酷的。那些只关心自己利益的执政党从来不管心人民的生死。战争可以扭曲人们,比如纳粹党,也可以刺激人性的美好一面,比如辛德勒。
纳粹的残暴使我感觉愤怒,辛德勒爆发的善良以及人性的光辉使我觉得欣慰与感动,却又无可奈何,难得的是在那样的大环境下,他还可以良心发现,尽自己全力,哪怕倾家荡产也要救那些可怜的犹太人。也许一开始,辛德勒和普通商人一样,只是为了赚钱、投机和牟取暴利。就连他自己也是个坚定的纳粹分子。在最开始,他并没有对这些犹太人有丝毫的怜悯之心,在他眼中,他只是利用他们为自己工作盈利。
他没想到的是,他的无心之举能为这些犹太工人提供临时庇护。当辛德勒和他的士兵们偶然骑着马在山上行走时,他目睹了德国士兵和犹太人的悲...